王右丞集笺注
作者:王维章节列表
升序↑- 序
- 卷之一 古诗十首
- 卷之二 古诗三十首扶南
- 卷之三 古诗二十三首胡
- 卷之四 古诗二十九首
- 卷之五 古诗三十二首
- 卷之六 古诗二十六首
- 卷之七 近体诗三十九首
- 卷之八 近体诗三十三首
- 卷之九 近体诗三十五首
- 卷之十 近体诗二十六首
- 卷之十一 近体诗二十七
- 卷之十二 近体诗十六首
- 卷之十三 近体诗七十三
- 卷之十四 近体诗三十三
- 卷之十五 外编四十七首
- 卷之十六 赋表八首白鹦
- 卷之十七 表九首为薛使
- 卷之十八 状文书记八首
- 卷之十九 序十首暮春太
- 卷之二十 文赞七首赞佛
- 卷之二十一 碑二首裴仆
- 卷之二十二 碑一首魏郡
- 卷之二十三 碑二首故右
- 卷之二十四 碑铭一首大
- 卷之二十五 碑铭二首能
- 卷之二十六 志铭四首故
- 卷之二十七 哀辞祭文连
- 卷之二十八 论画三首画
- 附录一:(录事、撰文二十篇)
- 附录二:(诗评五十二则)
- 附录三:(画录一百十九则)
- 附录四:(右丞年谱)
猜你喜欢的书
心
“我”认识了一位“先生”,后来接得“先生”一封长信(其时“先生”已不在人世),信中讲述了“先生”在大学时代同朋友K一同爱上房东漂亮的独生女儿。“先生”设计使K自杀,自己如愿以偿。但婚后时常遭受良心和道义的谴责,最后也自杀而死。小说以徐缓沉静而又撼人心魄的笔致,描写了爱情与友情的碰撞、利己之心与道义之心的冲突,凸现了日本近代知识分子矛盾、怅惘、无助、无奈的精神世界,同时提出了一个严肃的人生课题。这部长篇可以说是漱石最为引人入胜的作品,至今仍跻身于日本中学生最喜欢读的十部作品之列。
医镜
综合类著作。旧题明王肯堂撰,蒋仪校订。四卷。肯堂有《证治准绳》已著录。据蒋氏所撰凡例称:“先生手示此编,指其大要,令一披览而晓然于辨证用药,真昭彻如镜,遂以‘医镜’名编。”刊于崇祯十四年(1641)。书中分别述及临床各科病证。卷一至卷三,以内科病为主,兼述眼疾、喉痹、齿痛、口舌及疮疡诸症;卷四为妇人、小儿病症。凡分内外二十九目,杂门四目,疮疡八目,妇人十一目,小儿十五目,其内科又附以十九目。内容较《证治准绳》简要。《郑堂读书记》认为此书系蒋氏所撰,而托之肯堂,以重其书。有明崇祯间刊本,清康熙三年(1664)鸳水陈诞敷发兑本,清初刻本。
傅氏杂方
方书,一卷,清傅山撰。
太极葛仙公传
题青元观谭嗣先造。卷前朱绰丁巳岁序称,昔吕先生尝撰《仙公传》1卷,《道藏》之毁有间,贡惟琳仅得閤皂山所记《仙公传》1卷,由惟琳弟子谭嗣先请朱绰为加润色,重加编次。序又称,葛玄成仙“距今盖千二百年”。以此下推,本传重加编次于明。本书赖《道藏》以存。太极葛仙公即三国吴葛玄。传文逐段有注,引《列传》、《抱朴子》、《别传》、《神仙传》、《真诰》、《吴越春秋》、《陶碑》、《上清集》、《王氏神仙传》、《金陵六朝记》、《高道传》和《唐书·艺文志》等古籍。卷末附刘宋方峻《仙公炼丹井铭》和梁陶弘景《吴太极左仙公葛公之碑》及宋崇宁、淳祐封敕。
曲目新编
戏曲目录。清支丰宜编。是就黄文旸《曲海总目》及焦循《剧考》的增补,列成一表,分为“国朝传奇”、“国朝杂剧”、“元人杂剧”、“明人传奇”、“明人杂剧”五栏,以便于查阅;并根据编者所知,作了一些增补。但把一些散曲集如《雍熙乐府》也列入,则不合黄氏原目的体例。卷末有梅花溪上老人的《题曲目新编后》一篇,由词曲的产生极言戏曲的意义,并仿时艺的风格及作法分类,将戏曲的风格亦分为相应的八类,又进而认为传奇、杂剧永不可废。此文短小但见解新颖。《曲目新编》版本现存道光二十三年朴存堂刻本及清末刻本等。清末刻本改书名为《曲目表》,内容稍有删订,近人陈乃乾编《曲苑》所收本与该本同。《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所收本系以朴存堂刻本作底本并据《曲苑》本校勘。
毗沙门仪轨
一卷,唐不空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