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清华之为清华

清华学校的教育方针6jK中华典藏网

清华学校自民国前一年开办以来,至民国十四年夏间,系专为预备学生留美而设,至是年秋,始设大学部,其教育方针为之一变。在专办预备留美时期,校内之问题简单,学程要以使学生程度适合于美国大学制度为准。今该部学生尚有两班,不久将行结束。大学部开办于今,二年有半,事属初创,计划多未周备,然将来尽全校之力以谋发展,则数年之后,或将有所贡献于社会。兹将清华设立大学部之方针,约略述之,以为关心清华者鉴察焉。6jK中华典藏网

清华大学之教育方针:清华大学之教育方针,概括言之,可谓为造就专门人才,以供社会建设之用。此目的约无以异于其他大学。但各校因处境之不同,或主张有别,则其所取途径亦自各异。清华之设大学,其一切计划,亦以应时代与环境之需要,以求达此目的而已。6jK中华典藏网

学系之设立:就社会之需要言,各科人才,当皆为重要,但各系有为他校所已办,而成绩优良无须更设者;有因科门之性质不宜设立于清华者;亦有因一时设备难周须逐渐开办者,故本校现定有十系之专修学程。此十系计为国文学系、西文学系、历史学系、政治学系、经济学系、物理学系、化学系、生物学系、教育心理学系、工程学系。十系之属于普通所谓文理科者,为前列之八系;其属于职工专修者,则有教育与工程二系。盖其他各系暂时未能设立之原因,不外以上所述之一,然商业系附于经济系,心理则与教育合组,至农业之不设专修学程者,因近查农业大学及专门学校之毕业生,多不适于改良农事之工作,使供与求不能洽合,故农系暂不设专修学程而致力于农业问题之研究。今年夏间与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商定加入定县华北农业科学试验场之工作,近且于邻近一二校,商量合办农业简易科,庶将来学生于毕业时,能各归乡里,实做改良农田之事业,此皆变更常规之处,求所以应社会之需要也。6jK中华典藏网

工程系学科之组织,亦有与外间不同者。盖今日社会上所需要之工程人才,不贵乎专技之长,而以普通基本的工程训练为最有用。是以本校设立工程系之始,即以此为原则。凡工程学之基本知识,或属于机械,或关乎电理,或为土木建筑之要义,使学生皆得有确切的了解,及运用之能力,俾将来在社会遇凡关工程问题,皆能有相当的应付;且工程事业往往一事关系数门,非简单属于某一门者,在今日中国之工商界中,能邀致数专家以经业一事者甚少,大多数则只聘一工程师而望其无所不能。斯故本校之工程学程中,认普通之基本训练较若干繁细之专门研究为重要也。6jK中华典藏网

学程之规定:清华大学学程为期四年,其第一年专用于文字工具之预备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普通训练,其目的在使学生勿囿于一途,而得旁涉他门,以见知识之为物,原系综合联贯的,吾人虽强为划分,然其在理想上相关联相辅助之处,凡曾受大学教育者不可不知也。学生自第二年以后,得选定专修学系以从事于专门之研究,然各系规定课程,多不取严格的限制,在每专系必修课程之外,多予学生时间,使与教授商酌,得因其性之所近,业之所涉,以旁习他系之科目。盖求学固贵乎专精,然而狭隘之弊与宽泛同,故不可不防。6jK中华典藏网

毕业考试:专修学程四年修毕矣,所得学分足数矣,然而学生对于其所专修之学科是否已有系统的了解,贯彻的领悟,而能用其所学以应社会之需要,是不可不预为之测验。故各系学生于毕业之前,须受该系之毕业考试,考试及格,方为毕业,不然,虽已得限定之学分,只能认为已修毕某某课程若干门,而于某系之专门学识,非实有所得也。此法在英国及欧陆各国,行之已久;美国大学,近七八年来,渐多采用,以补救选课制之弊。中国行此制者尚少,在清华试行之初,办法与范围,尚须详慎拟定。总之,其目的非欲使其考者多经此一番烦恼,实欲藉师生之合作,以达此目标,庶知诸生所学较有把握耳。6jK中华典藏网

经济学系,于抗战期间,与北京大学经济学系及南开大学经济学系合组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经济学系。西南联合大学经费支绌,是时国际交通又极困难,新版书籍期刊极形缺乏,本校与战前南运之书籍,虽有一部转运入滇,而全套西文期刊十余种,皆在北碚毁于敌弹,教学工作倍形困难,研究工作亦几完全停顿,惟本系教授戴世光先生参加本校人口普查研究所工作,其研究结果已由该所刊印。伍启元先生研究中国国际贸易,亦已完成。至人事之变动,则赵人㑺先生于二十六年起请假暂任教于燕京及四川大学,余肇池先生于二十七年辞职离校,张德昌先生于三十一年辞职离校,肖遽先生于三十三年辞职就任中正大学校长。师资颇受影响,幸有戴世光先生于二十七年自美返国,以后复得伍启元先生、徐毓枬先生先后就聘来校。本系参加西南联合大学经济学系之教授人数,最多时为五人,最少时为二人。6jK中华典藏网

胜利后本系随本校于三十五年秋季复员,学生除西南联合大学经济系原来学生志愿转入本校者外,尚有北平临时大学分发来校二、三、四年级生,三十五年秋季拓收之研究生,本科二、三年级转学生,及一年级新生,人数激增,远超战前,师资设备两感缺乏,幸而赵人㑺先生于本年自四川大学返校任教,新聘教授刘大中先生亦自美到校,旧时同人张傚彬先生复返校任中国财政史(讲授),赵锡禹先生兼理会计学等课,本学年课程得以顺利进行。至于图书馆旧存图书,经敌伪夺取分散,虽经去年保管委员会期间探访收回,册数不及战前之一半,且皆一九三六年以前出版之旧书。此半年来方在计划如何添购一九三七年后出版之重要书籍与择要补充前有之损失,而主要期刊旧本之补充尤为急务,一俟本校图书预算筹有的款,便当立即进行。6jK中华典藏网

本系此后方针,当以教学、研究并重为原则,在教学方面,以同时兼顾理论与应用人才之养成为目的。在研究方面,则除各位教师以个人兴趣作自由研究外,拟侧重与国情有关问题之探讨,且若问题性质较为广泛,并希望能与其他社会科学各系协同进行,以收综合贯通之效,此则须稍假时日方克观成也。6jK中华典藏网

三、法律学系6jK中华典藏网

本校法律学系于民国二十一年与工学院同时成立,由燕召亭先生主持系务,嗣以国内一部分人士主张停办文法科,教部迭令停止招收法律系学生,系务遂于二十四年中断。三十五年本校复员,为调整各院系起见,又呈准教育部恢复法律学系,惟以复员伊始,图书设备及教师敦聘均感困难,故仅招收一年级新生一班,而大一新生除修法学院共同科目外,因学分限制关系,只能修习本系基本课程一两门(若民法总则等),因此三十五年度,本系系务由原任政治系教授赵风喈先生负责,只聘请教授一位(王克勤),助教一位(李声庭),共有教师三人,下年度除照常招收一年级新生外,并拟招收二、三年级插班生十余名,增聘教师三四位。过去本校法律学系,仅有二年历史,法学书籍数量较少,目下视财力所及,正积极采购,补充各项必需之中西文书籍,期以充实设备,并希望于一二年内成立法律研究所,借符本校研究高深学术之旨。6jK中华典藏网

四、社会学系6jK中华典藏网

由于北大和南开未设立社会学系,战时联大社会学系的师生,在复员之后,全部回到或参加了本校的社会学系,故复员后的社会学系师生比较多,现在系中有研究生五人,大学部学生八十一人,其中四年级二十三人,三年级十九人,二年级十七人,一年级二十二人,共计比战前多三四倍。教师方面,除李景汉、李树青、戴秉衡三先生尚在美国,短期内不能回校执教外,本年度开学伊始,潘光旦、陈达、吴泽霖三先生即已到校。吴先生同时还主持全校教务,潘先生也兼主持图书馆。不久,苏汝江先生自美回国,费孝通先生又自英伦回来,离校约十年的吴景超先生也自南京返校。教员周荣德、张荦群,助教袁方、廖宝昀、全慰天等先生,也均于复员后随校来平。陈达先生于半年内教完全年课程之后,于三月中请假离校赴美,参加普林斯顿大学两百周年纪念会,预定暑期可以返校。6jK中华典藏网

关于课程方面:本年度由全系教授负责开设社会学名著选读一学程,为研究生及四年级学生所必修。除指定阅读名著外,全系教师及选修学生每两周举行座谈会一次,以便师生共同探讨。此外有潘光旦先生的社会思想史、优生学、家庭问题;吴泽霖先生的社会学原理、普通人类学;陈达先生的人口问题、劳工问题、社会立法;苏汝江先生讲授社会计划、社会研究法、人文区位学和社会调查;费孝通先生讲授社会制度、社会变迁和农村社会学。吴景超先生到校较迟,暂担任贫穷问题一课程;社会机关参观一课程比较繁忙,则由周荣德先生负专责。本系之外另请本校心理学系唐钺教授主讲社会心理学;燕京社会系关瑞梧教授主讲社会工作概论;家政系倪逢吉教授主讲家政学及儿童福利。连同社会学名著选读共有二十二种课程。6jK中华典藏网

(肆)工学院6jK中华典藏网

一、土木工程学系6jK中华典藏网

当抗日战争发生时,本系学生正在山东济宁做测量实习,故原有测量仪器得以大部保存,运至昆明。其他材料试验及公路工程实验等设备,亦有一部分先期运赴汉口,得以保存。在昆八年,学生实习虽可勉强进行,但距吾人之理想尚远。本系师资,在结构、水力、交通及市政工程各方面均尚充实,中间虽稍有更动,但各同人除正常教学工作外,尚能有相当之研究试验成绩。并协助地方工程机关及美军工程部解决困难问题,如与交通部合作之公路研究试验,与中央水利实验处合作之水工试验,为云南省经济委员会设计之水力发电工程,为云南各飞机场解决之土壤、材料及建筑诸问题,与协助云南省抗疟委员会所办理之抗疟工程等。清华工程季刊在抗战期间曾出版一期,清华土木工程学会会刊曾出版两期。本系同人所发表之专门著作,其重要者如:蔡方荫先生之普通结构学,陶葆楷先生之给水工程学与军事卫生工程,吴柳生先生之工程材料试验,张泽熙先生之铁路工程学,施嘉炀先生及阎振兴先生主编之昆明水工试验室研究丛刊及李谟炽先生主编之公路研究丛刊等。6jK中华典藏网

复员以来,本系陆续到校之教师,计教授八人,教员二人,助教九人。学生现有一百六十九人。教学所必需之参考书,大部自昆明运来,抵平后稍事补充。国外新订杂志,亦已到校三十余种。测量仪器以使用日久,暂在平市购得少数日本仪器,尚感不敷。去岁本校在平开课,学生测量实习在第一星期即起始工作,此堪告慰者。工程材料试验仪器,去年亦由昆明运到一部,第一学期已可作水泥及混凝土之各种实验,本学期昆明第二批仪器运到,该项试验已正式开班。初级水力试验设备装置完毕,本学期亦已开班。交通工程实验室、卫生工程实验室与土工试验室均在装置中,而道路材料试验之设备已大致就绪,即可开始工作。本校与中央水利实验处合设之昆明水工试验室已改为北平水工试验所,现正协助本系装置各种水力试验设备。土木馆楼上为办公室、图书室、教室及绘图室,楼下为测量仪器室、工程材料试验室、卫生工程实验室与交通工程实验室。水力馆楼上除本系之办公室与土木试验室外,暂由建筑学系借用为该系之办公室及绘图室,楼下除初级水力试验设备外,尚空无所有。本系教学工作虽可勉强进行,但学生人数增多,旧有设备,大不敷用,新仪器之补充,实属刻不容缓之事。6jK中华典藏网

二、机械工程学系6jK中华典藏网

(甲)抗战期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期间,因北大、南开均无机械系,故在联大期间之机械系与复员后之清华机械系实为一体,兹将九年抗战期中,本系工作概况,举要列后:6jK中华典藏网

(一)设备及实习——当七七事变前二年,清华大学机械系曾将三分之一设备及小部分重要杂志运存汉口,事变后,初迁长沙上课一学期,当时因无设备,仅开设理论及设计课程,后迁昆明时,将存汉口之设备经水路运输汽车转运昆明,运到后又费时数月,据装置完成,学生方能得到实习之训练。故九年内仅后六年有实习,在此期间,虽时有添设,惟限于经费,仍以清华运出者为基本部分,计有金工、木工、锻工、铸工四厂,并热工实验室及造冰厂等部分,其设备虽不能称为完善,然较之我国一般大学机械系所有者为优,且为补充设备不足,每年将三、四年级学生分别派往昆明附近之国营工厂实习,计有云南省办之耀龙电力公司,资源委员会昆明电厂,中央机器厂,兵工署第五、十三及二十一工厂,航空委员会第一飞机制造厂及第十飞机修理厂,云南纺纱厂及裕滇纺纱厂等,以上数厂,对本系学生实习所赐之协助至大,学生得益颇多。6jK中华典藏网

(二)教师——本系共有教授九人,教员助教十人,八年来无大变动。同人等八年来无时不在艰难困苦中奋斗,各守岗位,未尝稍懈,学生能得其多方教导,实属难能可贵。有时常感教师不足,幸赖中央机器厂及兵工厂派高级工程师来校兼任课程,得助颇大。6jK中华典藏网

(三)学生——本系学生以人数论,居工学院之冠。已毕业者八年来总计约二百五十人,联大结束时肄业之一、二、三、四年级学生约一百七十余人,该生等全体随清华复员来平,现均在本系继续其学业。毕业生除一部分考取公费出国深造外,大部分均参加政府机关服务,如资源委员会各厂、交通、兵工、航空等各部门,尚能得到一般好评。6jK中华典藏网

(四)教学以外之工作——其重要者有下列数项:1.与云南省建设厅合作事业(关于农具改进方面);2.协助云南省训练本省公费留美预备班学生;3.与资源委员会合作(各项专题研究);4.本系机械实习工厂商业化(补助学生实习);5.民国二十七年本系三年级学生参加抗战工作(临时大学在长沙上课仅一学期,首都即告沦陷,学校又将迁往昆明,时系主任庄前鼎先生劝三年级学生参加抗战工作,有二十九人志愿入装甲兵团(后扩充为二百师)服务,后被保送至陆军交辎学校(现陆军机械化学校)受训,毕业后回二百师担任战车、汽车之修理及保养,工具材料之采购及管理,并赴前方担任汽车运输、伤兵救护等工作,成绩优良。嗣后该生等陆续回校完成学业,其中有服务达四年之久方取得允许复学者)。6jK中华典藏网

(乙)复员以来,去岁决定复校后,本系由五月初即着手进行复员工作,由教师十余人领导技工二十余人分别整理图书、文卷,拆卸机器装箱待运,惟工厂中一部分机器尚须继续开工,替各系制造木箱,迟至八月中使得全部拆卸装箱完毕,大小共装一百八十九箱及不需装箱之机件二十余件,总重约五十三吨,装箱工作均由同人亲自监督,时或自行动手,故运到箱件均完整,极少损伤。第一批最急运者八十五箱,重十六吨,于七月中起运,十月中抵达。其时本系教师亦相继到校,因有鉴于工作之需要,即组成工厂、热工试验室、金属试验室,及图书等四委员会推进工作,并准备开学事宜,诸如馆舍之修理,课室绘图室之布置,课程之分配,各试验室工厂设备之装配,图书室之整顿开放,急需之工具设备材料及参考书之添购等,皆分别缓急着手进行。本系能如期开学上课,困难得以减少,系中同人之努力及合作之精神有以致之。兹将各部分情形分别简述如下:6jK中华典藏网

(一)馆舍之修理——复员之初,本系原有之机械馆及金、木、锻、铸各工厂,经敌人八年盘踞,馆舍虽存,而内部设备皆被搬空,房顶漏雨,天花板、地板墙壁、门窗等之失修,五金、电灯、暖气、卫生等设备皆被破坏无存。凡此种种,经半年来日夜赶修,虽未臻完善,然现已可勉强应用。机械馆楼上现有课室四间,可容三百五十人,绘图室三间,可容一百九十人。其余教师办公室及系图书室等亦均于开学时布置就绪。机械馆楼下为电厂及热工、金属二试验室,可容八十人之试验。金工厂可容六十人之实习,木工厂可容四十人之实习,锻工厂可容三十人之实习,铸工厂可容四十人之实习。6jK中华典藏网

(二)教职员及学生——本系现任教授副教授共十位,教员助教十三位,职员五位。学生共二百六十七人,计一年级一百三十八人,二年级三十九人,三年级四十七人,四年级四十三人,较之战前全系一百零三人增加一倍半。6jK中华典藏网

(三)课程——课程方面与在联大期间无甚变更,全系连同为他系及工学院共同必修所开设之学程共计四十余种。其中制造方法、工具学、工具设计、近代应用力学问题等,为多年来因无适当教师向未开设之学程。本年度得孟庆基、钱伟长二先生参加本系,已能开设,其他学程之说明因较长兹从略。6jK中华典藏网

(四)设备及实习——本系为供学生实习及教师研究设有金工、木工、锻工,及铸工四厂,并热工、金属二试验室,其中金属试验室系新设,所需最低基本设备已向美国洽购外,其余皆系原有。由昆明运回之设备,第二批运到七十七箱,连同第一批之八十五箱已有三分之二到校,余三分之一尚在途次。目前学校因限于经费,仍须以此项旧老之设备为基本部分。新添设备须视学校经费能力逐步推进,兹为增进学生了解及补充设备之不足,已向美洽购有关机械工程之活动电影及幻灯图片,在此学生课本不全,图书设备残旧且欠缺之过渡期间,利用电影幻灯片传授,实为一最优良之补救办法。本系经同人等之努力,将昆明运回之设备赶办装置,第一学期开学后五六周,各工厂实验室已能开始实习,尚未装设之机器亦在加紧进行中。6jK中华典藏网

(五)系图书室——为本系师生阅读及参考起见,在机械馆楼上专设图书室一间,现有参考书八百余册,新旧杂志七百余册,以上图书大部分系由昆明运回,小部分由校大图书馆提出,另有参考书约五千册系本系旅美之毕业同学购赠。现有图书,多版次过旧,较新之参考杂志等,急待添购,已向各大书局索取目录,设法补充。此外,美国James F.Lincoln Arc Welding Foundation捐赠本系有关接焊工程之图书八十余册,尚未寄到。本系为补充教学参考,曾向美国各大工厂八百余处函索说明书,现陆续寄到者已不少。本系教授刘仙洲先生现在美研究,并为本系搜集有关机械工程之著述及试验报告等。6jK中华典藏网

三、电机工程学系6jK中华典藏网

在卢沟桥事变之前二年,我校因鉴于局势恶化,将一部分仪器设备装运汉口,本系一部分仪器随同南迁,抗战军兴辗转至昆明,经一年有余之跋涉,始于民国二十七年在昆明东郊之迤西会馆权作编安之计,以会馆为讲堂,以庙宇作实验室,虽物质之设备较差,然向学之精神则无异往日,更赖我同人积极努力,不周年而实验室之设备,均已勉强装添完成,一切实验,皆次第恢复,八年间,用以训练数达百十之电机工程师,皆赖于此。胜利后,学校当局宣布迁平复校,消息传来,至为兴奋,但自复员以来,吾人所遇之困难,并不减于抗战期间,然吾人亦加倍努力,共同克服艰难,而谋发展,兹将半年来本系之工作,简要报告如后:6jK中华典藏网

(一)布置实验室:数月来,本系之中心工作,既为积极布置各种实验,以便恢复各学程之实验,并力图其内容之充实,但由昆明北运之仪器图书,除一部分急运者外,余均滞留沪汉等地,故开学之日,一切仪器设备,皆不足以应付实验,为应急之计,一方面派员多方探听在市上搜购廉价之日货仪器,一方面利用原有材料,积极改制用之仪器,并将各种实验之讲义,重行编写,以配合近年来各方面之进步,计自去年十二月中起,本系各学程实验,均已陆续恢复。6jK中华典藏网

(二)延聘教师:本系教授随校由昆返平者仅二人,在国内外邀请各教授中,已于上学期到校者二人,下学期到校者二人,另请兼任者二人,教员助教共十一员,故目前所开学程,应付较为裕如。但因本系学生本年人数激增,下学年须增开班次,刻正分别敦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充任教授,已有良好之收获。6jK中华典藏网

(三)改订学程:本系现行学程,大致系参照数年前之部定学程,及考虑抗战中之特殊情形而拟,今抗战胜利结束,而科学进步日新月异,旧学程亟有修订之必要,本系于开学以来,积极收集参考资料,商讨改订,今已重拟学程表一份,不久将由教务处公布,自下学年起实行。6jK中华典藏网

(四)增加选修学程:本系自本年度下学期起,添授对称分量等二学程,予学生以选习机会,并计划于将来增开选修学程,以为加设研究院之准备。6jK中华典藏网

(五)举行学术演讲:本系为唤起同学对于学术研究之兴趣,及明了目前国内外各种有关电机工程之进展情形起见,特于去岁十二月起,恢复学术演讲,分普通及系统演讲两种,于每星期举行一次,轮流请各教授及校外知名学者讲演。6jK中华典藏网

此外本系以原有设备多半陈旧,亟应添置,又以本系学生人数激增,预计两年后有本系学生二百人、外系学生四百人做实验,所需仪器设备甚多,而添置研究所需之设备亦不宜再迟,故已组织仪器图书选购委员会,分别进行询价及订购手续,工作至为忙碌。6jK中华典藏网

四、航空工程学系6jK中华典藏网

本系成立于民国二十七年夏,时值抗战,系内图书设备甚为简陋。过去八年中,共毕业学生一百五十余人,服务国内航空界,成绩良好。6jK中华典藏网

自去年复员以来,系中设备日在添置中,计空气动力学方面:已制成烟洞一只,可供学生简单试验之用,二号风洞亦已开始建造,风速每小时可达二百哩 。发动机方面:原有F.ord v/8引擎一架,朋兹柴油机一架及四门子航空发动机一架,近空军司令部拨赠日本气冷式航空发动机四架,均可供学生实习之用。近又在向美订购C.F.R.引擎一架,以便做实习上教授研究之用。飞机结构方面:近空军司令部拨赠战斗机一架,可供学习实习之用,近拟向美订购万能材料机一架反应变仪,以便做飞机静力试验之用。关于图书方面:有航空书籍二百余册,新书正在订购中。6jK中华典藏网

本系学生人数已增加至一百四十六人,故设备及教师均拟增加,教师近有教授五人(一人请假),教员一人及助教五人,以后拟再增聘。6jK中华典藏网

五、化学工程学系6jK中华典藏网

在战前本校原无化学工程学系,抗战期中,西南联合大学时代,此系由南开大学并入,复员后,本校感于化学工业之重要,因呈准增设,成立伊始,仅有一年级新生八十人。系中一二年级课程,几全仰赖于化学与机械二系,故筹备一节,可稍从容。其已推进者,师资方面,已约聘教授五人,下年度想均能到校,目前已有助教二人,下年度将添聘三人,亦均已约定。书籍方面,已有去岁全年齐全之杂志四种,今年又添订三十六种。自成立系图书室后,由大学图书馆领取图书百二十册,并已向英美订购图书二批,约共四百册,大半均系最近数年所出版者,其中首批百册,不久即可运到。设备方面,已添置试验桌二十张,计划于下年度开学前,可完成一部分试验室,供同人研究之用。下年度结束前,成立化学工程与工业化学二试验室,其中器械拟自制者占半数以上,其必须购自国外者已向欧美各厂家询价,所有器械,待学校分与设备费后,即可进行购置。后年度起,筹备已可告一段落,即可添设研究院,并成立其他实验室,俾系中所设学程之需试验者之应用。目前之困难厥有两端,一属经济方面,处今学校经费困难之际,欲谋设备之充实,困难必多。其次属房舍问题,校中目前已无力添设新馆,故仅能暂拨现有房舍之一部分勉强应用,是则当为权宜之计。6jK中华典藏网

六、建筑工程学系6jK中华典藏网

建筑学是谋取解决“住”的需要的学科,这“住”广义的包括日常生活所接触的一切建筑物与环境。本校建筑系的设立,目的在研究这种需要的解决方法,并直接训练解决这问题的专才。现在建筑学的潮流,已不仅仅是谈实用坚固美观,当然更不以造高楼大厦,标新立异为满足,因任何一座建筑物,皆不能离开其所在的环境而论其适用与价值,现今所要解决问题的对象,不是少数富有者的享受,而是广大民众的福利。吾们要从社会情形来完成建筑,谋取市镇的改进,与辅导市镇体系与秩序的建立。因此之故,本系下分建筑与都市两组,冀除训练建筑人才外,同时更培养市镇规划的专门人员,此在国内尚属创举。6jK中华典藏网

本系为胜利后所创设,无成规可循,系主任梁思成先生为计划采取最新的教学方法,膺命赴国外考察建筑教育之近况,并接洽图书模型之购置。开学后系务迄由土木系教授吴柳生先生兼为主持。当本系草创之始,一切工作自不无困难,兹将半年来工作情形简述如下:6jK中华典藏网

(一)关于系务之推行者——1.各级课程之编排:参考国外建筑学校现况与部定标准而拟定。本学年已开课程有:制图初步、古典型范、预级图案、素描、阴影画等。2.图书之购置:在美定购之大量图书杂志,不久即可运到,又美建筑师C.Stein将其私人多年来珍集之图书照片百余种,捐赠本系,此项图书,已抵塘沽,不久可运平。此外本系对珍本图书,亦不断觅求,近收得清圆明园建筑算例等手抄本多种。3.设备之添置:复员后,本系商得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之协助,代为翻制石膏像及几何模型二十余件,其他书架图板等物,或已添置或在计划中。4.系阅览室之成立:本校图书馆旧藏建筑图书杂志及新到期刊共二百余册,另辟专室陈列,供本系师生参考。5.研究所之进行:本年暑假拟招收研究生。6jK中华典藏网

(二)关于学术之研究者——本系与中国营造学社合办建筑研究所,原计划分都市、建筑、附属艺术及服务部四部门,近因营造学社复员不久,研究工作尚待展开,目前所致力者,在将旧有调查报告整理发表,即此一项工作,亦非短期内所能竣事。6jK中华典藏网

(伍)农学院6jK中华典藏网

远在十五年前,本校曾奉教育部令,筹备设立农学院,惟以当时不愿草率从事,乃于民国二十三年秋,先行设立农业研究所,其主旨即在准备日后扩充为农学院之基础,分设植物病理学暨昆虫学两组。对于研究积极进行,历年均有工作报告刊布。迨七七事变发生,本校南迁长沙,翌年再迁昆明,对于农业研究工作从未间断。并在原有之两组外,增设植物生理组,抗战期间,在极艰苦之境遇下,工作继续进行,所有研究结果,曾陆续发表于中外各学术杂志。二十八学年度开始训练研究生。胜利后,复员返平,经积极之筹备,乃于客岁(三十五年度)正式将农业研究所扩充为今日之农学院,兹就本院概况逐项报告如下:6jK中华典藏网

(一)设院主旨及研究中心——本院成立之初,因鉴于吾国现实农业教育,率多偏重技术训练,缺乏研究之倡导,而一般农学院之研究工作,概凭个人兴趣分别发展。既少联系,尤无协力研讨某种共同问题之举。同时为适应目前国内之切实需要起见,拟在教授一般农学课程外,复以造就农业科学研究人才为主旨。研究工作之内容则以少数重要问题为中心,除由各系在互相合作之原则下进行研究外,并力求与理工等学院取得联系。6jK中华典藏网

(二)学系之设置及人才之延聘——关于本院学系之设置,原则上大致如前所述。为求适合训练及研究起见,除将农业研究所原有三组改为学系外,另加入农艺学系暂时成立四系。至于应行添设之园艺,兽医,畜牧及农业化学等系,将来视环境之需要与经济情形,再行酌增。每系教授应有四至六人,但目前恐难如数延聘,是故除农业研究所旧有之教授外,去年度应事实之需要,曾多方洽聘,迄今已有少数到校,下学年更有数位增加。6jK中华典藏网

(三)学生名额及训练方针——本院招生欲质重于量,名额之多寡,端视国家需要及学校经济力量而定。现除有研究生两名外,仍拟继续招收各系研究学生,本科生则于本年秋季开始招收。至于教学方面现在拟议中尚待详商决定者,大致拟分为前后二期,前期二至三年注重理化、数学、生物、地质等基本科学,俾使学生得有良好科学基础,经此期训练后,一部学生可以转攻医学或生物科学,后期训练则按学生志趣分为两类:甲、本科生(四年毕业)此期为两年,其间授以实用之农业课程,毕业后得授予农学士学位。乙、应用生物学科,五或六年修业(前后期共计)与本系研究院取得联络可授予硕士学位。在此期内教授农业基本学识外,并使学习科学研究方法,俾得专攻某门农学或与农学有关之理工学科。6jK中华典藏网

(四)现有设备及目前工作进行情形——本院新设未久,一切教学应用图书仪器,均待充实,虽原有三组之研究设备在迁校期间幸无损失,然欲以供教学之用,仍感不足。他如院址问题,因原有之圆明园旧址,尚无建筑物可供利用,清华园内校舍亦感不敷,现时只得以去岁接受之前伪建设总署立土木工程专科学校为院址,数月来,经积极之整顿,业已大致就绪。其他各种设备工程,亦均按照原订计划陆续进行,最迟于本年暑假招生前当可全部完竣。6jK中华典藏网

一、植物病理学系6jK中华典藏网

本系原为农业研究所植物病理学组。成立于民国二十四年,对于华北植物病害调查研究及病害防治试验,积极进行。二十六年七七事变发生,试验材料、标本及试验记录,均经散失。二十七年迁滇后,根据在滇调查结果,重行拟定研究计划十九项进行工作,以迄抗战胜利,多数已有结果,并获得抗病之优良作物品种多种,该项种子已分送云南各农业机关,以备推广之用,研究报告已刊布于中外各学术杂志者计三十四篇,已成而未刊者九篇。本校复员归来,农业研究所改组为农学院。本系初因昆明物件尚未运到,室内工作无法进行,乃注重野外采集及调查,第一小楼之改修工程至本年三月竣工,大部分图书仪器亦自昆明运到,现已迁入新址,照常进行研究工作。惟书架、试验桌等木器所缺甚多,亟待添置。抗战期间所损失图书仪器,现正向美订购补充。惟战前在华北一带所采之植物病害标本四千余号,事变时未及带出,已为日人携走,现正设法索回中。本系新聘凌立教授,不久即可到校。6jK中华典藏网

二、昆虫学系6jK中华典藏网

已有十二年历史之昆虫学组,现扩充为农学院之一系,谨将过去工作情形及将来计划,叙述如下:6jK中华典藏网

昆虫学组成立之后,即按照我国昆虫问题之需要,拟定(一)应用研究、(二)纯理研究、(三)专才训练为工作之范围,良以我国害虫十分严重,防治之讲求为当今之急务,但欲求应用方法之尽善,必先立纯理研究之基础,上述计划之实现,尤赖专门人才,故以上三项工作,犹如机械中之联系齿轮,实应同时推动,方可收最大之效果。惟昆虫学组,在草创时期,设备之充实,既需时间,而人力之分配尤感不敷,因此除规划工作之范围外,并参照实际情形,而拟定进行之程序。十二年来,本组依此方针计划工作,虽经空前战变,幸尚能向规定之目标逐渐推进,而完成第一期之计划。6jK中华典藏网

本组战前在平之工作,业经两次刊印报告,故以下所述,仅及抗战期中在滇期间工作之概况。云南地处亚热带,物产特丰,而昆虫种类之繁,尤非北方所能比拟,加以气候温和,终年滋生,因此滇省昆虫问题倍形复杂,而予研究以绝好机会,兹分述本组三项工作如次。6jK中华典藏网

(一)应用研究:注重于与农医工有关之问题,曾进行之研究问题颇多,今择其要者,简述如下。6jK中华典藏网

(甲)虫害调查、(乙)梨蛆研究、(丙)稻螟研究、(丁)钻虫研究、(戊)疟蚊研究、(己)家蝇研究、(庚)白蜡研究、(辛)紫胶研究。6jK中华典藏网

(二)纯理研究:纯理研究为应用研究之基础,关系密切,不可分离,且纯理研究,尤适于专才之训练,本组之所以兼及,即是故也。纯理研究范围至广,设备亦繁,现能致力者,为下述三方面,待设备充实后,再图其他进展。6jK中华典藏网

(甲)昆虫寄生研究、(乙)幼虫分类研究、(丙)昆虫染色体研究。6jK中华典藏网

(三)专才训练:近二十年来昆虫学进步殊速,所分部门渐次独立,研究水准亦日提高,本组为适应国内目前及日后之需要,充分利用其特殊之机会,以专才训练为最终之目的,一切研究计划,均以能兼有训练之功效与实用之价值为准绳。第一期训练,关于农业昆虫方面者四人,分任虫害调查(包括幼虫分类,虫害估计及预报),昆虫生态(包括害虫猖獗学),药物防除及生物防除等部门,其他部门之专才,亦正施训练中,此外并指导本校理科研究所研究生及西南联合大学生物学系之研究,共完成硕士论文二篇,毕业论文三篇。6jK中华典藏网

将来计划,本组改系后,昆虫学研究机构,仍可保存,故此项工作,可依照过去所拟之纲要继续进行,但拟侧重有创造性者,例如X光等与昆虫突变之发生,及新杀虫剂之组合等问题。关于教学方面,则拟注意基本学识之灌输,如有可能,形态、分类、生理、生态等课程分量,将予以加重。至于本系之图书设备,在战事发生及复员时承各方之热心协助,予以保藏,及收复之便利,故损失较微。此后之添置,除教学必须者外,拟尽量充实既有之研究设备基础。6jK中华典藏网

三、植物生理学系6jK中华典藏网

本系由植物生理组扩充,民国二十七年始成立于云南昆明,其主旨一在研究中国农业有关于植物生理之诸问题,希冀能使吾国农业借多方面之研究趋于进步。一在为本校将来成立农学院时树一基础,因此自成立迄于今,工作中心较偏重于理论之探讨,唯对于有经济价值之实际问题亦极注重,九年来先后在国内外发表之论文已有八十余篇,所研究之范围有下列各项:6jK中华典藏网

(一)细胞生理之研究Cellular Physiology,(二)酸酵之研究,(三)植物生长质:Plant Growth Substances之研究,(四)秋水仙素Colchicine引致自变多套型大麦之研究,(五)生物抗毒素Antibiotics之研究,(六)除莠剂Herbicides or Weed-killer之研究,(七)营养之研究,(八)电生理学Electrophysiology之研究,(九)植物之代谢作用Metabolism inPlants。6jK中华典藏网

上述为本系工作之大略,详情请参阅本系所发表之论文目录。除研究工作外,本系曾为生物学系指导研究生之研究工作。6jK中华典藏网

抗战胜利,本校迁返北平,校方本昔日之计划,将农业研究所扩充为农学院,原有之植物生理组为符合大学组织,改称为植物生理学系,本年度仅先招考研究生,候本年秋季起再招本科生。6jK中华典藏网

至于研究工作,因复员之仪器、药品及图书大部尚在途中,而本系又系新成立,房屋及设备均需重新设计,经半年之努力,已在农学院大楼二层之东屋成立临时实验室,利用既到之仪器药品及图书,因陋就简,已开始植物生理及生物化学之研究工作。6jK中华典藏网

(陆)体育部6jK中华典藏网

本校对于体育向极注重,四年必修,学生每周必须上体育课两小时,课外活动范围甚广,战前体育设备,几应有尽有。兹除球类运动全部恢复外,各项健身器械,已在国外定购,估计夏间当可达到,主持体育部之马约翰先生,自民国三年来校服务迄今,达三十三年矣,始终以训练学生奋斗与合作精神配合于运动之中。此精神者,我校数千之校友在昔亲受熏陶,当能体会意味,则今日在社会服务之同学将已感受其益,此良好之风尚,当复员之后,依然蓬勃,积之以久,效果益宏矣。6jK中华典藏网

(柒)音乐室6jK中华典藏网

本校音乐活动,最先由奥利微女士主持组织歌乐研究会及声乐班,至海门斯先生时始成立乐队,汤诺夫先生时,组成交响乐队。抗战军兴,音乐导师古普克先生以年迈不便远行,未随学校南迁,全部乐器由张肖虎先生保存。复员以来,音乐室已恢复旧观,而活动范围更见扩大。乐队乐器,除少数损坏待修理外,大部分完整可用,音乐活动,由导师张肖虎先生领导,计有混声歌咏队六十余人,男声歌咏队三十余人,农院混声合唱队、交响乐队及军乐队,六十余人,钢琴班四十余人,声乐班二十余人,理论作品班十余人。经常出席音乐欣赏讲演者约二百人,参加音乐室所组织之音乐活动者计五百余人,几占全校同学四分之一。6jK中华典藏网

上述各项活动,经常每周训练一次,或在西楼,或在大礼堂举行。西楼东屋,已筹借唱片多种,每晚供同学自由选听,每周并由张肖虎先生做音乐欣赏讲演一次。西楼西屋,设有音乐阅览室,陈列理论作曲等书籍。每晚开放阅览,以供乐曲创作之参考。6jK中华典藏网

复员以来,同学对音乐之兴趣,远较战前为普遍。而人数增多,音乐室工作极为繁忙。近已添聘戴世俭女士为导师外,并分由古普克先生、老志诚先生、韩德常女士、宋宝莲女士、斯泰凡斯基夫人作钢琴班之私人教授,祁玉珍女士作声乐班之私人教授,福克斯先生、普乐夫先生、关紫祥先生作提琴班私人教授。而学习人数增多,同学参加音乐活动之兴趣更日有增进,则将来增聘导师负责各部训练,购置电留声机唱片、乐器、乐谱、书籍均属必要。俾得蓬勃猛进,继承过去清华之音乐传统而广大之。6jK中华典藏网

清华自创立以来,音乐界人才辈出,现代音乐之创导人赵元任先生,现代作曲家黄自先生,钢琴家兼作曲家李维宁先生,声乐家兼作曲家应尚能先生,钢琴名家姚锦心女士,提琴名家陆以循先生,均系清华校友。音乐室同仁之希望,不仅在提高同学之音乐兴趣,抑且求其造就现代音乐界之人才也。6jK中华典藏网

(捌)图书馆6jK中华典藏网

战前本校图书馆规模之大,藏书之丰,在学校图书馆中,堪居首列,但抗战期间损失太重,恢复旧观实非易事。盖自七七事变学校南迁,初止于长沙,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图书馆与北平图书馆合作。翌年春再迁昆明,本校乃于办事处独辟图书室,是时事变前南运(华北紧张时,本校已将一部分重要图书仪器南运)之图书,仪器四百余箱已由汉入川,至二十七年冬,始将一部分由重庆运抵昆明,因当时交通极度困难,所提运者仅为各学系选择之急需图书,共一百三十六箱,计中西书籍二万余册,其余留存北碚,后于二十九年为敌机所毁,仅存烬余三千余册,此为战时损失之一部分。至留存北平之图书敌军占用校址之第一年内无何变动,至三十年八月敌军将所有图书发交北大图书馆、近代科学图书馆、新民会、教育总署等敌伪机关分存,其时已被掠夺散失不少,仅北大与近代两处,尚有目录可查。胜利后已就存在者分别收回,惟新民会部分先由北平市党部接收,除图书收回一部分外,所有报章期刊因存于南海瀛台久不发还,已全部散失,总计复校后收回之书籍约为战前所有之一半,此大量之损失殊非短期内所能补足矣。南运之书除一部分在北碚被炸毁外悉以供昆明联大师生应用。因自二十七年西南联合大学成立,各学系及本校研究所八部门,均须用书,本校图书馆乃加紧整旧置新工作,同时在北平时所订之国外图书期刊,亦陆续转到,整理就绪,当时借予联大各学系者,计图书五千六百六十一册,期刊九百八十四册,借予各研究院者,图书二百二十五册,期刊一百八十四册,共计不下七千余册,其余一万余册,留存馆内,供众阅览,此旧藏图书南迁之情形也。其次,在昆明订购西文书四千余种,西文期刊三百余种,中文书亦随时增补,至大战爆发,办事处被炸,图书馆迁至郊外大普吉镇继续工作,计至复校前新书西文者登录三千八百六十七册,中文者九百六十一册,连同旧藏者,现已陆续运返校园。6jK中华典藏网

馆舍情形,在抗战时期,日军以图书馆作外科病院,阅览室改为病房,书库改为手术室及药库,破坏不堪,开始复校后,亟谋恢复旧观,现已恢复三个阅览室,第一阅览室阅西文书及指定参考书,第二阅览室阅中文书,第三阅览室阅期刊,第四阅览室阅报纸,在准备修复中,旧书库无大损坏,新书库原有三层,已修复两层,办公室及文法两院各学系研究室均已完全恢复,惟门窗地板、暖气、灯光(停电时用汽灯接济)及其他设备,事关全校工程步骤,虽大体可用,尚未全复旧观也。6jK中华典藏网

截至现在,馆中藏书,计有中日文书十五万八千五百九十一册;西文书五万二千七百四十九册,装订本期刊三万零四百七十册。阅览室每日早八时至夜十时,整日开放,中途不停,平均每日来馆阅书者,一千五百余人(逐日有统计)。如开始借书,人数当更增加。馆中组织,暂分六股:(一)采录,(二)中文编目,(三)西文编目,(四)参考阅览,(五)期刊,(六)庶务。共有职员二十四人,勉于上学期上课时,先开放一二阅览室,供应参考书,满拟第二学期起始时开放第三阅览室,开始借书,乃因整理目录,又须兼顾编制新书,竟未能如计划实现。此馆中同人所至感不安者。学校受员额限制,未能予图书馆以充分人手,然工作不能顺利进行,图书未得充分利用,所影响于全校师生研究者甚大,希望最近将来,逐步开展,恢复以前规模,尽量予全校师生以阅读研究上之便利。6jK中华典藏网

1947年6jK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