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集

作者:阮籍
阮籍集

三国魏阮籍著。又称《阮步兵集》、《阮嗣宗集》。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前后变化较大。《乐论》大约写成于正始初年(正始年始于240年,终于248年),继承了儒家的礼乐观,强调礼乐的教化作用,认为“礼逾其制,则尊卑乖;乐失其序,则亲疏乱”。《通易论》、《通老论》写成于正始年间,强调儒道合流,名教与自然相结合,主张“臣之求君,阴之从阳”(《通易论》),认为名教的基础在于自然,理想社会应当无为而治,“君臣垂拱”(《通老论》)。《大人先生传》、《达庄论》写于正始之后,全面继承了老庄思想,认为自然、天地、万物同为一体,皆一气之盛衰;善恶、是非、死生都无所区别;理想的人生应当无慧无求,顺应自然,“恬于生而静于死”(《达庄论》);认为今日士大夫恪守礼教当与裤中之虱无异;理想的社会形态应当无君臣、无礼法。现存最早版本是明嘉靖间陈德文、范钦刻本,此外还有天启、崇祯间张燮编《七十二家集》本,明末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清严可均辑入《全三国文》本(1958年中华书局重印)等。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以陈、范本为底本校勘出版两卷本,上卷文,下卷诗。

阮籍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人性的弱点

人性的弱点

卡耐基著,作者在书中主要论述了处置人的技术,获得他人喜欢的方法和同意的方法,改变人而不触犯或引起反感的方法,使家庭生活更加快乐的法则以及信函在人际交往的妙用。作者认为,人们在日常事务及交际上和人相处的艺术的训练是十分重要的。要想使人喜欢你,必须做到以下6点:真实地对别人发生兴趣;微笑;记住一个人的姓名;当他是讲话中最甜蜜最重要的声音,做一个善于静听的人;鼓励别人谈论他自己;就别人的兴趣谈论,使别人感觉重要——并真诚地这样做。要想取得他人同意你,必须努力做到:尊重别人的意见,永勿告诉人他是错的;如果你错误了,迅速着重的承认;避免争论;用友善的方法开始;使对方立刻说“是,是”;让对方多说话;使对方以为意念是他的;真诚的尽力由对方的观点看事;同情于对方的意念和欲望;激动更高尚的动机;使你的意念戏剧化;抛下一个挑战。要想改变人必须遵守这样的法则:用称赞及真诚的欣赏开始;间接指出他人的错误;在批评对方以前,谈论你自己的错误,发问而不发直接的命令;使对方保持他的面子;称赞最小的进步,并称赞每个进步;给人一个好名誉去保全;用鼓励使你要改正的错误好像容易改正,使你要让对方做的事好象容易做;使对方乐于做你所建议的事。对于如何使家庭更幸福,作者建议有7条;切勿喋喋不休;不要改造你的配偶;不要批评;给真诚的欣赏;加以小小的注意;要有礼貌;读一本关于结婚性生活的好书。此书的目的在于帮助读者发现、发展、利用那些潜伏未用的资才,在美国和西方世界被读者誉为“人类出版史上第二畅销书。”

园冶

园冶

中国古代园林美学理论专著。计成著。据计氏自称,此书定稿于崇祯四年(1631),梓行于崇祯七年(1634),原名《园牧》。除明末清初戏剧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到外,一直未引起人们重视,直至近代才被发现和重视。《园冶》一书共分“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叠石”、“借景”十部分。在“相地”之前列有“兴造论”和“园说”。1931年收入《喜咏轩丛书》,1932年中国营造学社参照日本内阁文库藏该书重新校正出版。1956年城市建设出版社据中国营造学社影印本重印。

存存斋医话稿

存存斋医话稿

医话。清赵晴初撰。三卷。晴初字彦晖,会稽 (今浙江绍兴) 人。清末医家。认为“医非博不能通,非通不能精,非精不能专,必精而专,始能由博反约”。后将其见闻及心得笔记整理辑成是编传于世。本书初刊于光绪七年(1881)。书中共载医话七十四则,不分类别,不拘体例,不立标题。阐述医理、辨证用药,改正本草,评论医家,强调辨证论治,指出设方立名在于规矩准绳,昭示来学,非谓某方一定治某病,某病一定用某方。这种认识对指导临床辨证论治、灵活用药,颇有裨益。所论确有见地,为后人所重。有一九一五年绍兴裘氏刊本,一九三六年《珍本医书集成》本。

太上老君说益算神符妙经

太上老君说益算神符妙经

太上老君说益算神符妙经。撰人不详,似出於唐代。假托太上老君为天师及其弟子说佩带北斗诸星神符,除病益算之法。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太上老君向天师真人述北斗神符,遣六甲将军为人益算,济度众人。

熊龙峰四种小说

熊龙峰四种小说

明代短篇小说集。明人熊龙峰刊行。这4种小说是:《冯伯玉风月相思小说》、《孔淑芳双鱼扇坠传》、《苏长公章台柳传》、《张生彩鸾灯传》。其中,只有《张生彩鸾灯传》卷首标明“熊龙峰刊行”字样,其他3种只能从版式、行款、书型大小完全相同等,来说明都是熊氏所刊行的小说。4种之中,《冯伯玉风月相思小说》和《清平山堂话本集》中《风月相思》;《张生彩鸾灯传》和《古今小说》中的《张舜美元宵得丽女》,除部分文字略有差异外,大体相同。其他两种,传世极罕,但写得并不很好。郑振铎说:“象《苏长公章台柳传》风格极为幼稚”(《中国文学论集·明清二代的平话集》)。《古今小说序》的作者也曾指摘当时流传颇广的《孔淑芳双鱼扇坠传》“皆鄙俚浅薄”。这4种小说的刊刻年代,据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考证,当在明代嘉靖年间。原书国内久已失传,日本内阁文库有藏本。近人王古鲁早年访书东瀛,摄得大量中土已佚而东邦尚存的小说的胶卷,其中包括这4种短篇小说,特选录出来,由古典文学出版社刊行于世。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又予重印。

蜕庵集

蜕庵集

诗别集。五卷。元张翥撰。《元史》本传称张翥遗稿不传,传者有律诗、乐府,仅三卷。清王士禛《居易录》著录《蜕庵集》四卷,衡山释大杼北山编集,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锡山郎成抄本。采入《四库全书》者为朱彝尊所藏,五卷,明初释大杼手抄本,前后有来复、宗泐二人序跋。另有明刊本,题《张蜕庵诗集》,四卷。按张翥与大杼为方外交,翥殁于元末,此时朱元璋北伐,燕京不守,翥无嗣,大杼取其遗稿归江南,别为选次录存。《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指出:“考《元音》、《乾坤清气集》、《玉山雅集》诸书所录翥诗,尚有出此集之外者,则此集亦非全本也。”又金章宗明昌(1190—1195)、承安(1196—1200)间,亦有张翥,字仲扬。刘祁《归潜志》载其诗“矮窗小户寒不到”等句,诸书援引,有与元张翥误为一人者。今见《蜕庵集》有明太祖洪武(1368—1398)年间刊本四卷,为衡山释大杼北山编集,前有豫章沙门释蒲庵来复序,后有洪武十年(1377)冬天界善世禅寺住持天台释宗泐序。民国初年董康诵芬室据以覆刻,后又收入《四部丛刊》。谬荃荪为补抄序一首、诗二十三首,又据劳氏丹铅精舍辑本补文一首、诗十一首。又有《四库全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