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

- 姓名:阮籍
- 别名:字嗣
- 性别:男
- 朝代:三国魏
- 出生地: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
- 出生日期:210年
- 逝世日期:263年
- 民族族群:
阮籍(公元210年~263年),魏晋名士、文学家。字嗣, 阮瑀之子。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竹林七贤”之 一。喜读书,无意于仕途,晋时被迫为官,曾任从事 中郎、封关内侯,迁散骑常侍、步兵校尉。以至慎态 度处世,喜怒不形于色,以纵酒自全。放浪形骸,不 拘礼法,“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 (《晋书·阮籍传》)在自然观上,明确提出:“天地 生于自然,万物生于天地。”(《达庄论》)一切都以 自然为本,否定在自然之外有精神性的主宰,表现出 朴素的唯物主义倾向。但又同意庄子的齐一万物的 观点,认为各种事物不存在差异,“天地日月,非殊 物也。故曰:自其异者视之,则肝胆楚越也;自其同 者视之,则万物一体也。”(同上)政治思想上折衷自 然与名教,主张二者结合:“圣人明于天人之理,达 于自然之分,通于治化之体,审于大慎之训。”(《通 老论》)强调在政治上应遵循自然,但又提倡儒家的 礼乐制度,要求“尊卑有分,上下有等”(《乐论》), 使儒家的礼乐制度与道家的自然无为实现统一。有 时又幻想一种无君无臣的社会,认为“君立而虐生, 臣设而贼生”,“无君而庶物定,无臣而万事理。” (《大人先生传》)追求超世绝群、遗俗独往的完善人 格,幻想进入无善恶是非的境地,“与造物同体、天 地并生,逍遥浮世”。(同上)在教育观上,介于儒家 和玄学之间,对“名教”与“自然”的关系持折衷主 义立场。他一方面认为,设君臣礼法是造成社会道德 败坏,使人性受到压抑的原因,从而幻想一种无君无 臣的社会。另一方面又维护“尊卑之制”,以为“礼 逾其制则尊卑乖,乐失其序则亲疏乱”,从而不放弃 礼乐之教。他把培养“超群绝世”、“遗俗独往”的人 格,作为教育的目标。提出了“太初”社会的理想, 在这社会里,无君无臣,亦无贵贱之分;无欲无求, 无富无贫;不用重赏,不用刑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是友爱融洽的;并且废除了“束缚下民”的“礼法”, 人们自觉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秩序。同这一理想相适 应,阮籍塑造了一个人格上完美无缺的“太初贞人” 形象。这是一个摆脱了封建社会羁绊,完全顺应自然 的 “自由人”。他与宇宙 “混一不分,同为一体” (《大人先生传》),达到了与万物齐一的境界。“太 初”社会是他对现实不满,又找不到出路所产生的幻 想。这个社会完全离开了历史现实,他的 “太初贞 人”完全抽掉了人的社会属性,这当然都是现实世界 中找不到的。《晋书》卷49、《三国志》卷21有传。 著有诗文集二十三卷,已佚。明人辑有《阮步兵集》。
猜你喜欢的书
琉璃宫史
缅甸标准编年史书。因在缅王宫廷琉璃宫内编纂,故名。1829年,缅王孟既(缅名巴基道)诏令由孟越萨耶道等全国各地13位著名僧俗学者组成《琉璃宫史》编纂委员会,由缅王亲自主持整个编纂工作。学者们博采各家史书,汇集历代碑铭、档案文献、佛学经典和"雅都"、"雅甘"、"埃钦"、"茂贡"等诗史,进行整理考订,按年代顺序编纂,至1832年,历时4年完成。全书分3大卷,21分卷,约百万字。此史书记述了从远古时代原始公社起,经骠国等早期王国以及历代封建王朝直至贡榜王朝的创建者雍籍牙即位后的第二年(1754)为止的全部兴衰过程。凡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宗教、文化和民族关系等,无所不包,内容丰富。该书因系国王钦定的"正史",又由御用高僧和封建士大夫编纂,其观点难免有唯心主义和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并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但它保存了大量珍贵文献和历史资料,仍不失为东西方治缅甸史学者的重要参考书。目前各国出版的有关缅甸史的著作,无不引用其史料。其中一部分已译成英、法、日等文本。现有的英译本为其第 1卷中的第3~5部分,由佩貌丁和G.H.鲁斯合译,1923年由英国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1960年由缅甸学会在仰光大学再版。1909年由法国学者E.于贝将其中《蒲甘末叶史》部分译成法文,载《法国河内远东学校校刊》第9卷;日译本由日本鹿儿岛大学荻原弘明教授译出1~2卷。已在《史学》杂志上连续刊出。
奥赛罗
英国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写于1604年,根据十六世纪意大利的一个短篇小说改编。威尼斯大将奥赛罗和一个元老的女儿苔丝德蒙娜结了婚。元老歧视摩尔人(非洲北部民族)奥赛罗的肤色,反对这桩婚事并诉诸威尼斯公爵。这时土耳其入侵威尼斯领地塞浦路斯,公爵需要奥赛罗领兵御敌,因此对婚事不加追究。奥赛罗率兵去塞浦路斯,任命凯西奥为副将。旗官伊阿古嫉恨凯西奥的地位,诬陷凯西奥与苔丝德蒙娜有私。并设下许多圈套,引起奥赛罗怀疑、忌妒而扼杀了妻子。后来奥赛罗发现真情,悔恨自杀,伊阿古也得到惩罚。这出悲剧,提出了关于种族的重大问题,作者赞美白种人苔丝德蒙娜冲破封建枷锁,同勇敢而品质高贵的摩尔人结婚。同时也使我们看到尽管奥赛罗轻信谗言、上当受骗,但他是光明磊落的,而白种人伊阿古则是阴险可怕的毒蛇。
月球上最早的人类
长篇科幻小说,英国作家威尔斯著。作品通过描绘月球上光怪陆离的、完全是虚拟的生活图景,来曲折地反映人类社会的种种不幸,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对人类造成的种种危害,同时还描述了宇宙航行中的失重问题,以及人类在月球上的软着陆、月球上的无数坑穴等等科学预见,而这些预见,都已为后来美国阿波罗13号登月航行的实践所证实。这部作品,具有认识社会和认识科学发展趋势的双重价值。
客亭类稿
诗文词别集。宋杨冠卿著。十四卷。前六卷,四六编,表、箴、启一百余篇;卷七至卷一○,杂著编,古赋、述赞、序跋等六十余篇;卷一一至卷一三,古律编,各体诗二百三十余首;卷一四,乐府编,词三十六首。冠卿别集,诸家书目皆无著录,但有宋刊巾箱小字本传世,为《四六编》四卷,《杂著编》三卷,《古律编》二卷,《诸老先生惠答客亭书启编》一卷;前后无序跋。清修《四库全书》,馆臣据知不足斋藏宋刊巾箱本抄,又从《永乐大典》中搜辑补缀,析为十四卷。又今人栾贵明《四库辑本别集拾遗》补辑诗四首。另有《湖北先正遗书》本,民国十二年(1923)沔阳卢氏慎始基斋据《四库全书》文津阁本影印。
诸史夷语音义
此《诸史夷语音义》是明代陈士元为了方便当时阅读史籍中的汉译夷语内容而编写。全书共四卷,其内容收录历代史书(从史记到元史)中的少数民族语言(夷语)词汇进行标音和释义,也收录了一些与外族相关的汉语词。此为明万历十八年序写刻刊本。诸史夷语音义叙(甘雨撰)、诸史夷语音义序(陈士元撰)、 卷一:史记、前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南史 卷二:魏书、北齐书、后周书、隋书、北史、唐书、五代史 卷三:宋史、辽史 卷四:金史、元史 诸史夷语音义后序(祝以豳撰)
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撰。载《饮冰室文集》卷十六。清光绪二十六年一月(1900.2)维新变法失败后避难日本时,发表在《清议报》第35册上的一篇著名政论散文。作者怀着强烈的爱国激情,驳斥了帝国主义者所谓中国是“老大帝国”的论调,极力赞颂了他理想中的勇于进取、情豪气盛、日新月异、“与天不老”、“与国无疆”的少年中国,嘲讽和批判了造成中国“一切凭人作弄”的可悲现实的清王朝的腐败无能、顽固保守和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帝国主义者把中国称作“老大帝国”,以示讥讽,作者在文中用“我中国其果老人矣乎?”加以反诘,然后回答:“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揭出题旨。然后从老年与少年的性格特点加以比较,说明老年人保守、怯懦;少年人进取、豪壮。再列举古今中外的事实,指出老大者不能成“回天之事功”。过去中国虽曾有过至治盛世,可从清朝末年以来,中国已成了任外人宰割的“怀中之肉”。中国的积弱无能,完全是由那些老朽昏庸的老后、老臣、老将、老吏所造成。最后号召,中国青年的责任是创建一个“少年中国”,他犹如红日初升,奇花初胎,前途似海,与国无疆!全篇表现作者渴求祖国繁荣富强的愿望和积极的进取精神。文章热情奔放,感情充溢,常连用几十个排比句,有一泻千里之势,极富有鼓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