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五教章名目卷中

义理分齐有四门者LZB中华典藏网

一。三性同异义LZB中华典藏网

二。六义为因缘起LZB中华典藏网

三。十玄缘起无碍法LZB中华典藏网

四。六相圆融义LZB中华典藏网

○三性义第一LZB中华典藏网

三性者LZB中华典藏网

一。遍计所执性(凡夫妄境)LZB中华典藏网

二。依他起性(因缘生法)LZB中华典藏网

三。圆成实性(真如)LZB中华典藏网

遍计性二义者LZB中华典藏网

一。情有义二。理无义LZB中华典藏网

依他性二义者LZB中华典藏网

一。似有义二。无性义LZB中华典藏网

圆成二义者LZB中华典藏网

一。不变义二。随缘义LZB中华典藏网

显三性之义有三门者LZB中华典藏网

一。护分别执(三性共各有四句名遮情四句)LZB中华典藏网

二。示执之失(有二过)LZB中华典藏网

三。显示其义LZB中华典藏网

四句者LZB中华典藏网

一。有二。无LZB中华典藏网

三。亦有亦无四。非有非无LZB中华典藏网

二过者LZB中华典藏网

一。断过二。常过LZB中华典藏网

后代二论师者LZB中华典藏网

一。护法论师(法相有宗)LZB中华典藏网

二。清辨论师(三论空宗)LZB中华典藏网

阿毗达磨经三种说法者LZB中华典藏网

一。染污分(遍计性)LZB中华典藏网

二。清净分(圆成性)LZB中华典藏网

三。染污清净分(依他性)LZB中华典藏网

○种子义第二LZB中华典藏网

种子六义者LZB中华典藏网

一。空有力不待缘(刹那灭义)LZB中华典藏网

二。空有力待缘(俱有义)LZB中华典藏网

三。空无力待缘(待众缘义)LZB中华典藏网

四。有有力不待缘(决定义)LZB中华典藏网

五。有有力待缘(引自果义)LZB中华典藏网

六。有无力待缘(恒随转义)LZB中华典藏网

摄论颂云LZB中华典藏网

刹那灭俱有恒随转应知LZB中华典藏网

决定待众缘唯能引自果LZB中华典藏网

四缘者LZB中华典藏网

一。因缘二。等无间缘LZB中华典藏网

三。所缘缘四。增上缘LZB中华典藏网

种子六义就体用各有四句LZB中华典藏网

体四句者LZB中华典藏网

一。有(谓决定义)LZB中华典藏网

二。无(谓刹那灭义)LZB中华典藏网

三。亦有亦无(谓引自果俱有无二故)LZB中华典藏网

四。非有非无(恒随转待众缘无二故)LZB中华典藏网

用四句者LZB中华典藏网

一。不自生(恒随转待众缘无二故)LZB中华典藏网

二。不他生(刹那灭决定无二故)LZB中华典藏网

三。不共生LZB中华典藏网

四。非无因生(合六义因义方成故)LZB中华典藏网

地论云。因不生缘生故。缘不生自因生故。不共生无知有作时不住故。不无因随缘有故(云云)LZB中华典藏网

八不者LZB中华典藏网

谓生·灭·断·常·去·来·一·异也LZB中华典藏网

六义开合有八门者LZB中华典藏网

一。约体唯一(因无二体故)LZB中华典藏网

二。约义分二(无性故缘起故)LZB中华典藏网

三。约用分三(一有力不待缘。二有力待缘。三无力待缘)LZB中华典藏网

四。约为六(三句入二门故。如前列)LZB中华典藏网

五。为九(二义皆各具三义故)LZB中华典藏网

六。为十二(六义各有二门不相离故)LZB中华典藏网

七。为十八(六义一一皆具体有无力有无待缘不待缘三义故)LZB中华典藏网

八。为三十六(六义互具六义故)LZB中华典藏网

○十玄义第三LZB中华典藏网

法界缘起略摄为二义者LZB中华典藏网

一。究竟果证义(即果分十佛自境界也)LZB中华典藏网

二。随缘约因辨教义(即因分普贤境界也)LZB中华典藏网

缘起门有二义者LZB中华典藏网

一。不相由义(谓自具德故。如因中不待缘等。是即同体门义)LZB中华典藏网

二。相由义(如待缘等。是即异体门义)LZB中华典藏网

同体异体圆融各有二义者LZB中华典藏网

一。相即(谓空有义。自体约此)LZB中华典藏网

二。相入(谓力无力义。此约力用)LZB中华典藏网

异体门相入二门者LZB中华典藏网

一。向上数LZB中华典藏网

有十门(谓一是本数。向一去九故。余九门如是)LZB中华典藏网

二。向下数LZB中华典藏网

有十门(谓十是本数。向十来一故。余九门如是)LZB中华典藏网

异体门相即二门者LZB中华典藏网

一。向上去LZB中华典藏网

有十门(谓一缘成故。向一数之。余九门如是。准上知之)LZB中华典藏网

二。向下来LZB中华典藏网

有十门(谓十缘成故。向十数之。余九门如是。准上知之)LZB中华典藏网

同体相入二门者LZB中华典藏网

一。一中多二。多中一LZB中华典藏网

同体相即二门者LZB中华典藏网

一。一即多二。多即一(已上唯异体知之)LZB中华典藏网

所依体事十义门者LZB中华典藏网

一。教义(谓一三等教义)二。理事(可知)LZB中华典藏网

三。解行四。因果LZB中华典藏网

五。人法六。分齐境位LZB中华典藏网

七。师弟法智八。主伴依正LZB中华典藏网

九。随生根欲示现十。逆顺体用自在LZB中华典藏网

十玄门者LZB中华典藏网

一。同时具足相应门(谓教义等十义同时相应成一缘起。无前后等别故)LZB中华典藏网

二。一多相容不同门(谓一门中具摄前理事等一切法门故)LZB中华典藏网

三。诸法相即自在门(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圆融自在无碍故)LZB中华典藏网

四。因陀罗微细境界门(谓体相自在。隐昧互现。重重无尽故)LZB中华典藏网

五。微细相容安立门(谓始终同时前后逆顺等诸门。于一念中烦然同时齐头显现故)LZB中华典藏网

六。秘密隐显俱成门(谓隐覆显了俱时成就故)LZB中华典藏网

七。诸藏纯杂具德门(谓或纯或杂俱时成就故)LZB中华典藏网

八。十世隔法异成门(谓遍十世中同时别异具足显现。以时与法不相离故)LZB中华典藏网

九。唯心回转善成门(谓如来藏清净心转也。但性起具德故异三乘耳)LZB中华典藏网

十。托事显法生解门(谓托别事显别法故)LZB中华典藏网

○六相义第四LZB中华典藏网

六相者LZB中华典藏网

一。总相(一含多德故)LZB中华典藏网

二。别相(以德非一故。别依上总满彼总故)LZB中华典藏网

三。同相(文义不相违同成一总故)LZB中华典藏网

四。异相(文义相望各各异故)LZB中华典藏网

五。成相(由此诸义缘起成故)LZB中华典藏网

六。坏相(诸义各住自法不移动故)LZB中华典藏网

六相颂云LZB中华典藏网

一即具多名总相多即非一是别相LZB中华典藏网

多类自同成于总各体别异显于同LZB中华典藏网

一多缘起理妙成坏住自法常不作LZB中华典藏网

唯智境界非事识以此方便会一乘LZB中华典藏网

正应五年四月六日于菩提院南房写之LZB中华典藏网

宣遍LZB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