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止观贯义科下

摩诃止观贯义科下u1T中华典藏网

清 天溪和尚说u1T中华典藏网

门人灵耀补定u1T中华典藏网

○大章七正修(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第)二释明(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解行相资意(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举相资法喻(膏)  二出相资修法(行)u1T中华典藏网

二依解立行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自行成相(此)二为人说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得机说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说相(而)  二益相(香)u1T中华典藏网

二诫非机莫说(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非机(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痴钝凡恶(其)  二厌世劣乘(设)  三一种禅人(又)u1T中华典藏网

二诫莫说(不)u1T中华典藏网

二结示(夫)u1T中华典藏网

三正说止观法(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定止观十境(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开章门(开)  二叙次第(阴十章)三明观发(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十皆能障(此)  二明阴境恒观(阴)  三明八二速近(又八)四明诸境互发(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总示(又若)二别明(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列章(互)  二释明(次十章)  三料简(问)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诫(此)u1T中华典藏网

四私料简(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简数方(私)二简通别(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十境通别四句(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通(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境法俱通(问)二行人俱通(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简(问)二重简(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通是无常(问)  二通是有漏(问)  三通是偏真(问)u1T中华典藏网

二别(问)  三亦通亦别(复)  四非通非别(非)u1T中华典藏网

二阴解非条然别(问)  三十境自条然别(问)u1T中华典藏网

三简境观(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阴即是观(问)  二转阴为观(问)  三五分判境(问)u1T中华典藏网

四简具界(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念具十界(问)  二具界因果(问)  三具界法尔(问)u1T中华典藏网

二正十乘观境○u1T中华典藏网

○二正十乘观境(十)u1T中华典藏网

一观阴入境(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释所观境(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列(第)二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通释三科(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释名(阴)  二开合(毗)u1T中华典藏网

二正释五阴(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心王前后(二)u1T中华典藏网

二两论义(数)  二今判明(若)u1T中华典藏网

二出阴从心造(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五阴多种(又)二明源从心出(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如)二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心造六界(正)  二心造十界(若)u1T中华典藏网

三斥凡小不知(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况斥凡小(世)  二引经示邪(故)  三以论结斥(故)u1T中华典藏网

三拣示(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结心为惑本(然)  二示的观阴心(若)u1T中华典藏网

二明能观观(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开章(观)二示意(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观法精妙(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法示(既)  二譬明(譬)  三合显(此)u1T中华典藏网

二出正由法华(盖)u1T中华典藏网

三正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於坐仪观阴入(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法明十乘(十)u1T中华典藏网

一观不思议境(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起(一)二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思议境(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小乘生法(思)二大乘生法(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心生十界(大)  二释十法界法(若)  三结非今所观(此)u1T中华典藏网

二不思议境(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初乘观境(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法示(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一念百界千如(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十界十如(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一念十法界(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引示(不)  二释明(种)u1T中华典藏网

二十界三世间(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释(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五阴世间(十)  二众生世间(揽)  三国土世间(十)u1T中华典藏网

二结(此)u1T中华典藏网

三三世间十如(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五阴十如(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又)二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列(先)二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总释(十章)二类释(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二)二释(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三恶  二三善  三二乘  四菩佛u1T中华典藏网

三简(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因缘逆顺(因)  二报法有无(若)u1T中华典藏网

二众生十如  三国土十如u1T中华典藏网

二出三千具念(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出(夫)  二例明(例)  三结合(今)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妙境在此(故)u1T中华典藏网

二观心即空假中○u1T中华典藏网

二譬显○  三合明(若信)u1T中华典藏网

二结示九乘依境(此)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示(说)u1T中华典藏网

二发菩提心○  三巧安止观○  四破法徧○  五识通塞○  六修道品○  七对治助开○  八知位次○  九能安忍○  十离法爱○u1T中华典藏网

二譬以大车○u1T中华典藏网

二於余仪观阴入○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示观用○u1T中华典藏网

二观烦恼境○  三观病患境○  四观业境○  五观魔境○  六观禅境○  七观见境○  八观慢境  九观二乘境(余)  十观菩萨境u1T中华典藏网

○二观心即空假中(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征起(问)二释明(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观心三千即空妙境(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二论权计(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出(答)  二断明(若从)u1T中华典藏网

二检心法即空(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约横四句生求不可得(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四句求心生不可得(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法检(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据计核破(若法)  二责违经论(又)u1T中华典藏网

二譬推(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定计(更)  二推破(若依)  三结明(四)u1T中华典藏网

三合明(心)u1T中华典藏网

二四句求三千不可得(当)u1T中华典藏网

二约纵於灭等求不可得(既)  三约双亦求不可得(亦)  四纳双非求不可得(非)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观心妙境(言)u1T中华典藏网

二观心三千即假妙境(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示不可说可说以开假门(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说假门(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四不可说(大)二明四俱可说(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假说意(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止示(当)  二引明(如)  三结示(虽)u1T中华典藏网

二出假说法(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世界四句说(或)  二为人四句说(云)  三对治四句说(云)  四第一义四句说(云)u1T中华典藏网

二结示说意(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说意(佛)  二责人师(经)  三结得意(若得)u1T中华典藏网

二复出随便宜法说以结妙境(若随)u1T中华典藏网

三观心三千即中妙境○u1T中华典藏网

○三观心即中三千妙境(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别显圆中法门(六)u1T中华典藏网

一三法妙境(若解)  二三谛妙境(若法)  三三观妙境(若一)  四三智妙境(若因)  五三语妙境(若随)  六三趣妙境(若解)u1T中华典藏网

二总出名异义同(此)  三结示一切圆成(得)u1T中华典藏网

○二譬显(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意珠喻(如)  二惑心喻(又三)  三眠梦喻(又如)u1T中华典藏网

○二发菩提心(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牒章(二)二释相(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慈悲愿境(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依境起悲愿(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立誓境(既)二明誓由(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於五道思惟彼我(自)  二於二乘思惟彼我(假)u1T中华典藏网

三正发誓(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发(即)  二释明(众)  三结正(今)u1T中华典藏网

二依境起慈愿(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立誓境(又)  二明誓由(我)三正发誓(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发(今)  二释明(虽)  三结正(是)u1T中华典藏网

二出愿境同时(如)  三结真正发心(不)u1T中华典藏网

三指说(自)u1T中华典藏网

○三巧安止观(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意(三)二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所安法性(无)二明能安止观(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总安心(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止观各安(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以止安(今)  二以观安(观)u1T中华典藏网

二止观俱安(止)u1T中华典藏网

二别安心(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征起(若)二答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意(夫)二正安(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初列(安)二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论师教根性(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能教道师(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列(教)二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圣师(圣)  二凡师(二)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示(身)u1T中华典藏网

二所教根性(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列(他)二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二论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萨)  二分解(若)u1T中华典藏网

二今师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根性(今)  二根性利钝(若)u1T中华典藏网

二随根性以安(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征(巳)二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审定根性(师)二正止观安心(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总标(既)二别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一向根性(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法(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教他(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定根(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信行八番安心(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以止安心(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随乐止安(咄)  二为人止安(又)  三对治止安(又)  四第一义止安(又)u1T中华典藏网

二以观安心(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结前起后二正明(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随乐观安(即)  二为人观安(又)  三对治观安(又)  四第一义观安(又)u1T中华典藏网

二结示(如)u1T中华典藏网

二法行八番安心(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止悉安心(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欢喜(其)  二生善(其)  三破恶(若)  四悟理(其)u1T中华典藏网

二观悉安心(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欢喜(彼)  二生善(若)  三破恶(观)  四悟理(观)u1T中华典藏网

二结示(是)u1T中华典藏网

二转根(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斥始终利钝(复)二明一时利钝(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意(今)  二正明(若)  三结示(得)u1T中华典藏网

二结数(自)u1T中华典藏网

二相资根性○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示○u1T中华典藏网

○二自行(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总示(自)二别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定根安心(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法行八番(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止观随乐(乐)  二止观便宜(其)  三止观破恶(若)  四止观悟理(修)u1T中华典藏网

二结示(是)u1T中华典藏网

二信行八番(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止观随乐(信)  二止观便宜(听)  三止观破恶(或)  四止观悟理(或)u1T中华典藏网

二结示(是)u1T中华典藏网

二转根安心(若)u1T中华典藏网

○二相资根性(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复)二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资闻法行八番(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示(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止  二四观u1T中华典藏网

二结明(此)u1T中华典藏网

二资思信行八番(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示(结)  二结明(是)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结法(前)  二结数(就)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示(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结止观安心(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示(夫)二斥失(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引人(一)  二出失(问)  三责成(若)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结数(今)  二明成显(三)u1T中华典藏网

二结善巧安心(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结依境安心(若)二结巧安止观(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法(若)  二喻  三合(众)u1T中华典藏网

○四破法徧(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意(第)二释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然)二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从诸门简无生门(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经说四门今依教门(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经四门(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四门(经)  二明通义(依)u1T中华典藏网

二置三立教(三)u1T中华典藏网

二教有四教今依圆教(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四教破义(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三教不徧(三)  二圆教破徧(今)u1T中华典藏网

二置三立圆(余)u1T中华典藏网

三圆有四门今依空门(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别圆四门(所)  二置三立空(今)u1T中华典藏网

二依无生门明破法(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无)二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无生备摄略示通显(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征(何)二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无生教门竖摄(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到因(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无生门通止观(止)  二止观显无生门(止)u1T中华典藏网

二到果(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无生门通止观(门)  二止观显无生门(止)u1T中华典藏网

二无生教门横摄(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结前生后(无)  二正明(大)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横)u1T中华典藏网

二更引经示释然后破法(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此)二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引经示相释义(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佛藏示无生门立破徧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引经(佛)二释义(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依经释(彼)  二观心释(须)u1T中华典藏网

二涅盘释无生门立破徧义(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大)二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四句法明破立徧(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引经(初)二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释四句(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总标(按)二别释(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不生生句(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释(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经释(不)  二今解(今)  三结示(此)u1T中华典藏网

二合上(因)u1T中华典藏网

二不生不生句(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释(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经释(经)  二今解(今)  三结示(此)u1T中华典藏网

二合上(因)u1T中华典藏网

三生不生句(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释(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经释二今解(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解(今)  二断明(此释)  三示识(莫)u1T中华典藏网

三合上(初)u1T中华典藏网

二重释(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经释二今解(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解明(今)  二示显胜(以)u1T中华典藏网

三合上(惑)u1T中华典藏网

四生生句(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经释  二今解u1T中华典藏网

三总结(是)u1T中华典藏网

二重释四住(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引经六住(四)二释经四住(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释(经)  二会圆(将)u1T中华典藏网

二六句十缘明破立徧○u1T中华典藏网

三料简○u1T中华典藏网

二正说无生破徧○u1T中华典藏网

○二六句十缘明破立徧(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六不可说明徧破义(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经(经)二释义(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总标(按)二别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将经意释破法徧(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若)二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前四句破思议惑解(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二句破思议惑(何)  二二句破思议解(若)u1T中华典藏网

二后二句破不思议解(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一句破不思议惑(若)  二一句破不思议解(若)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成(将)u1T中华典藏网

二佛自释弥显破徧(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佛)二释明(六)u1T中华典藏网

一不生生不可说(云)  二生生不可说(云)  三生不生不可说(云)  四不生不生不可说(云)  五生不可说(经)  六不生不可说(经)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成(佛)u1T中华典藏网

三总结(依)u1T中华典藏网

三会同(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引经(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举示(又)二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释自法本法(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自法  二本住法u1T中华典藏网

二释不说一字(经)u1T中华典藏网

二出意(当)  三会合(此)u1T中华典藏网

二十缘可说明徧立义○u1T中华典藏网

○二十缘可说明徧立义(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牒经(大)二释义(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今)二释明(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列(十)二正释(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立众生  二立机缘  三立声教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成(众)u1T中华典藏网

三指结(故)u1T中华典藏网

三证成(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引(如)  二释(佛)u1T中华典藏网

○三料简(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简无生门具足四句(问)二简无生门互摄诸门(问答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示(答)二释明(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智断四门(欲)  二引大经月喻(大)  三合论智断意(实)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显(若)u1T中华典藏网

三简生生等显无生门(问)u1T中华典藏网

○二正说无生破徧(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结前(约)二正释(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开章(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开(次)  二示意(竖)u1T中华典藏网

二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於识阴破法徧(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无生门始终竖破法徧(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章(一)  二示意(如)三正释(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后假入空破法徧(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章(从)二释明(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从见假入空(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列章(从)二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释见假(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见(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名见所由(见)二正释惑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外道见相(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见)二释(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单句四见(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章(单)二释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八十八使(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见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有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释明十使(於)  二历界成数(如)u1T中华典藏网

二例余三(余)u1T中华典藏网

二历数(若)  三结示(倒)u1T中华典藏网

二一百八见(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见相(五)  二历数(历)  三结示(当)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斥(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叙(世)二斥u1T中华典藏网

一引经论定见(此)  二引外见对斥(诸)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今)u1T中华典藏网

二复四句见(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章(复)  二出相(此)  三历数(若)u1T中华典藏网

三具足四句见(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章(具)  二出相(此)  三历数(如)u1T中华典藏网

四无言见(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相(绝)  二历数(一)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如)u1T中华典藏网

二佛法见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出(又约)  二历数(如是)u1T中华典藏网

二假○u1T中华典藏网

二明空观○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意u1T中华典藏网

二从思假入空○  三四门料简○u1T中华典藏网

二从空入假破法徧○  三两观入中破法徧○u1T中华典藏网

二诸法门始终横破法徧○  三非横非竖始终破法徧○u1T中华典藏网

二历余阴入破法徧(前)u1T中华典藏网

二结(是)u1T中华典藏网

三料简○u1T中华典藏网

○二假(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名假所由(复)二正释惑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假惑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外道十六假(例)  二佛法十六假(依)u1T中华典藏网

二释三假义(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列(又)二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释大小三假(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小乘随事三假(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约心三假(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叙(法)  二释(上)u1T中华典藏网

二约色三假(又)  三约报三假(又)u1T中华典藏网

二结示(此)u1T中华典藏网

二大乘随理三假(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附)  二释(附)  三结(是)u1T中华典藏网

二引同(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大论三假义(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三种有假(又)  二会三假施设(论又)u1T中华典藏网

二璎珞三假文(婴)  三三经三假意(大品)u1T中华典藏网

二出起见假意(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当)  二指明(所)  三结(如)u1T中华典藏网

○二入空观(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列(二)二释明(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破见假观(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一正明(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章(观)二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破)二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利根略观(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见假(略)二明观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止破(应)  二观破(又观)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观成(如)u1T中华典藏网

二钝者广观(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结上利观(信)二正明钝观(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龙树为钝广作观法(其)二今论为钝广破诸见(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举示(今)  二用意(通)三正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见(若)二观破(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约横破(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详破单见(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破四句三假(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破有见三假(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观破(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观性相空(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观破因成(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总相观空与中论同(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观法(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观性空(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观(当)二推检(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推自生(若心)  二推他生(若言)  三推合生(若根)  四推离生(若根)u1T中华典藏网

三证成(中)u1T中华典藏网

二观相空(若推)u1T中华典藏网

二出名(若四)  三结同(性)u1T中华典藏网

二别相观空与大品同(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观(若根)  二结同(如)u1T中华典藏网

二观破相续(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不悟过相(若)二总别观破(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用观(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性空观(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观(此)二推检(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前念不灭后念生(若)  二前念灭后念生(若)  三前念亦灭亦不灭后念生(若)  四前念非灭非不灭后念生(若)u1T中华典藏网

二相空观(如)u1T中华典藏网

二出名(相)u1T中华典藏网

三观破相待(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不悟过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若)二出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依义释明(此)  二重借语示相(上)u1T中华典藏网

二总别观破(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用观(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性空观(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观(今)二推检(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待无生而生心(若)  二待有生而生心(若)  三待亦生亦无生而生心(若)  四待非生非无生而生心(若)u1T中华典藏网

二相空观(如)u1T中华典藏网

二出名(求)u1T中华典藏网

二观生法空(复)u1T中华典藏网

二结益相(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上根有破得悟(是)  二中根执轻伏有(若)  三下根又着无见(以)u1T中华典藏网

二破无见三假○  三破双亦三假○  四破双非三假○u1T中华典藏网

二破句外绝言○u1T中华典藏网

二略破复具○u1T中华典藏网

二约竖破○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示○u1T中华典藏网

二料简○u1T中华典藏网

二料简得失○  三明破见位○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成○u1T中华典藏网

○二破无见三假(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叙起见由(失)二观破计无(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又)二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总破(总)二别破(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空见过(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牒上观相(别)二正起空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或)二简异(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征(释)二正简(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外道观空(外)  二佛子观空(佛)u1T中华典藏网

三出所观假(云)u1T中华典藏网

二正破见计(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总相观(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性空观(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观(当)二推检(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意根自生(若意)  二法尘他生(若意)  三根尘合生(若根)  四根尘离生(又)u1T中华典藏网

三总结(当)u1T中华典藏网

二相空观(性)u1T中华典藏网

二别相观(乃)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成益相(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上根无破得悟(是)  二中根执轻伏无(若)  三下根仍着双亦(勤)u1T中华典藏网

○二破双亦三假(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叙见起过(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牒上观相(次)二出双亦过(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出(或)  二引明(如)三指示(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见心苦集(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阴苦(云)  二使苦(又我)u1T中华典藏网

二见心三假(又此)u1T中华典藏网

二正用观破(今)三结成益相(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上根执破得悟(即)  二中根执轻伏见(若)  三下根仍计双非(亦)u1T中华典藏网

○四破双非三假(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起过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见心诸过(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双无计实(次)二计实过患(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责(是)  二出过(若)  三结示(略)u1T中华典藏网

二见心三假(又)u1T中华典藏网

二正用观破(若破)三总别结示(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总示破计之意(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点四谛法(复)  二皆用是破(夫)u1T中华典藏网

二别结今观之益(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上根见亡慧发(若)  二中根成方便道(若不)  三下根度入无言(此)u1T中华典藏网

三总结说过之意(所)u1T中华典藏网

○二破句外绝言(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悟者定慧明静(次)  二出不悟不出见网(复)u1T中华典藏网

○二略破复具(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惑相(复)  二明观破(破)u1T中华典藏网

○二约竖破(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总叙上观益相(若人)二总出上破不绝(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横破不绝(或)  二竖破不绝(又)u1T中华典藏网

三正用观法竖破(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叙前是横破(上)二今直下是竖破(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破生句(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定计(汝执)  二举勘(汝是)  三结责(用)u1T中华典藏网

二破不生句(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定执心(若)  二正举勘(汝)三释异解(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释通世解不生(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举执(世)二释通(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解(今)  二结明(三)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责(利)u1T中华典藏网

二释通论师解不生(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或人难(有)  二论师救(中)三今解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判释论救(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判(此)二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此解扶中(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何)  二出意(按)u1T中华典藏网

二责伤文失义(若)u1T中华典藏网

二略解不生(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今)二正出(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十意(一)  二结摄(若作)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责(汝作)u1T中华典藏网

三破双亦双非二句(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总示(竖)二别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破双亦(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勘过(若谓)  二结破(若非)u1T中华典藏网

二破双非(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勘过(若谓)  二结破(既非)u1T中华典藏网

四破句外绝言○u1T中华典藏网

○四破句外绝言(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破四句言外(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破(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横破四句言外(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若)  二正勘(是)  三结责(不)u1T中华典藏网

二竖破四句言外(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更)  二正勘(十)  三结责(若不)u1T中华典藏网

二结示(前)u1T中华典藏网

二破邪绝干正(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破(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妄齐正(今)二勘责不齐(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指妄总责(何)二随勘不齐(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约义勘(诸)  二举事勘(复)u1T中华典藏网

三责结可怪(盲)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过明破(走)u1T中华典藏网

二简辨(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计(复)  二辨明(一往)  三简判(又)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示(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结见过无量(一)  二结观治功用(当)  三结破徧得名(能)u1T中华典藏网

○二料简(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简初观破有意(问)  二简二观破空意(问)u1T中华典藏网

○二料简得失(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牒问(二)二正简(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开章(答)  二立譬(一)三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判(前)二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前二章(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释(所)  二结(此)u1T中华典藏网

二后二章(三)u1T中华典藏网

○三明破见位(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四位(三)  二判同异(断)u1T中华典藏网

二料简(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简修时发境(问)  二简通明诸位(问)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成(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结观名(体)  二结观门(见)u1T中华典藏网

○二破思假入空(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第)二释明(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思假相(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略释名相(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名(思)  二品数(历)三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三毒(皆)  二思惟惑(称)u1T中华典藏网

二息诤贪爱(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论诤(数)  二解息(但佛)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示观要(入)u1T中华典藏网

二明体假入空观(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析体门(二)二明破假观(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释明观法(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观破欲界九品(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观假空(二)u1T中华典藏网

二无生门通止观(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观贪(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今)二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初品三假(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假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贪欲染相(如)  二取成三假(若)u1T中华典藏网

二用观破(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因成(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破(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性空(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观(观)  二推检(若)u1T中华典藏网

二相空(四)u1T中华典藏网

二观成(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利根直悟(利)  二钝根转观(设)u1T中华典藏网

二相续(若钝)  三相待(修)u1T中华典藏网

二八品例明(初)u1T中华典藏网

二余三例(破)u1T中华典藏网

二止观成无生门(九)u1T中华典藏网

二料简品帙(问)u1T中华典藏网

二观破色界九品(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所依智(次)二正观假空(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初禅观相(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修发体相  二明惑品假法(其)三观从假入空(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观贪九品(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初品(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观因成(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无生门通止观(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不观过(若)  二止观正观(今)  三断断成相(善)u1T中华典藏网

二止观显无生门(一分)u1T中华典藏网

二例续待(相)u1T中华典藏网

二余八破u1T中华典藏网

二例观痴慢(破)u1T中华典藏网

二二禅观相(若)三三禅观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舍俱天(三)  二外道天(若)  三那含天(若)u1T中华典藏网

四四禅观相(三)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正无生(色)u1T中华典藏网

三观破无色界九品○u1T中华典藏网

二判用二智(若)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破法徧(是)u1T中华典藏网

三明破思假位○u1T中华典藏网

○三观破无色九品(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空无边观相(次)  二识无边观相(先)  三无所有观相(先)四非非想观相(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辨出定名(先)二判漏无漏(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相对以辨(大)  二今观无漏(教)u1T中华典藏网

三正观破假(此)u1T中华典藏网

○三破思假位(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列(三)二释明(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三藏破思位(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三)二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观位(断)  二结观成(三)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成(此)u1T中华典藏网

二通家破思位(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经(二)二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总释(所)  二别明(乾十位)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成(此)u1T中华典藏网

三别名名通共位(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核旧(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核旧师不解通义(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牒说(三)  二今核(今)u1T中华典藏网

二核人师不解经义(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牒说(人)  二今核(此)u1T中华典藏网

二正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借别一教名通位(言)  二借别十地名通位(若)u1T中华典藏网

四别名名通菩萨位(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示(四)二辨齐(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旧(旧)二正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辨旧(但)  二明今(今)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示(此)u1T中华典藏网

二简明(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问起二答释(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约三处焦炷发明(答)  二约十地如佛发明(又大)  三约别立忍名发明(又大论)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示(如)u1T中华典藏网

三料简○u1T中华典藏网

○三料简(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简四教破假(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破假名同(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三藏(问)  二通(问)  三别(若)  四圆(若)u1T中华典藏网

二用智则异(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复)  二正明(三)  三比望(若)u1T中华典藏网

二简历品超果(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问二答(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二释明(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四教超不超义(若)二随出超果四种(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超)  二释(本)u1T中华典藏网

三发明圆超之义(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间)  二结示(随)u1T中华典藏网

○四门料简(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三)二释明(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三藏四门(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四门别入(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破明入道(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有门(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破假意(阿)  二入道门(鹿)  三引文结(大)u1T中华典藏网

二空门(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破假意(若)  二入道门(故)  三引文结(大)u1T中华典藏网

三双亦门(若)  四双非门(非)u1T中华典藏网

二结四俱沟港(如)u1T中华典藏网

二融会四门(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同见真谛(四)二解息论诤(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跋摩致讥(跋)  二以理总责(然)  三从容解息(若生)u1T中华典藏网

三示明徧学(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二乘一道不融(何)二明菩萨四门徧学(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三)二引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引明(故)  二释出(龙)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示(虽)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示非用(涅)u1T中华典藏网

二通教四门(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四门别入(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有门(次)  二空门(若)  三双亦门(若)  四双非门(既)u1T中华典藏网

二四门通入(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体门无着(若亡)二明无诤观门(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总示(又)  二简明(问)  三结示(通)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示非用(中)u1T中华典藏网

三别教四门○  四圆教四门○u1T中华典藏网

○三别教四门(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别意(次)二出门观(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四门别观(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有门(言)  二空门(空)  三双亦门(亦)  四双非门(非)u1T中华典藏网

二四门通入(如)  三结示非用(涅)u1T中华典藏网

○四圆教四门(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圆意(圆)二明门观(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四门别入(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有门(云)  二空门(空)  三双亦门(云)  四双非门(云)u1T中华典藏网

二四门通入(云)三结示今用(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结上无生门(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结(如)  二重简(若)u1T中华典藏网

二结今圆四门(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结(涅)  二显前(上)u1T中华典藏网

○二从空入假破法徧(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列章(第)二解释(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入假意(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根(入)二出意(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简小(夫)  二正明(菩)  三结示(若)u1T中华典藏网

二入假因缘(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入)二释(五)u1T中华典藏网

一大悲  二本誓  三利根  四善巧  五精进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是)u1T中华典藏网

二引同(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如)  二释(彼)  三结(此)u1T中华典藏网

三简明(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分别有入不入(三)u1T中华典藏网

二标示(从)  二释明(当)  三结示(今)u1T中华典藏网

二正明具缘能入(具)  三结示声闻不入(声)u1T中华典藏网

三入假观(二)四入假位(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列(三)二释(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知病(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总标(知病)二别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知见病(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列(知见根)二释(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知病相(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知见根本(云)  二知起见因缘(云)  三知起见久近(云)  四知见惑重数(云)u1T中华典藏网

二明观法(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牒上见病(病)二出假观法(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假易观(又)  二菩萨能入(二)u1T中华典藏网

三两种观悟(或寂)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观法成(於)u1T中华典藏网

二知思病(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知病相(次)二明观法(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假观法(二)  二两种观悟(通)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观成(分)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示(上)u1T中华典藏网

二识药○  三授药○u1T中华典藏网

○二识药(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列(二)  二引经(大)三释明(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世间法药(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引论标意(释)  二二经证成(大)三惠用法施(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分别法药(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若)二释明(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五常似五戒(仁)  二五行似五戒(又)  三五经似五戒(又)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示(如)u1T中华典藏网

二菩萨修悟(出)  三示非究竟(然)u1T中华典藏网

二出世法药(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分别法药(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大经诸法法药(次)  二诸经增数法药(又)u1T中华典藏网

二菩萨修悟(是)u1T中华典藏网

三出世上上法药(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约止观明法药(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随机十法(又)  二随机无量(当)u1T中华典藏网

二以譬喻识法药(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依本作方(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喻为病立法(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举喻  二合明u1T中华典藏网

二喻识业所宜(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举喻  二合明u1T中华典藏网

三喻开广法药(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举喻  二合明u1T中华典藏网

四喻法药徧知(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举喻  二合明u1T中华典藏网

二随机作法(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举喻(复)  二合明(佛)u1T中华典藏网

三出菩萨修止观(菩)u1T中华典藏网

○三授药(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领前(三)二正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授世间药(若)二授出世药(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又)二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授药治病(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下根缘生药(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授药治病(下)  二作论申门(虽)u1T中华典藏网

二中根即空药(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授药治病(次)  二作论申门(就)u1T中华典藏网

三上根即假药(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授药治病(次)  二作论申门(此)u1T中华典藏网

四上上根即中药(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授药治病(次)  二作论申门(亦)u1T中华典藏网

二服行获益(若)u1T中华典藏网

○四入假位(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章(四)二释明(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历教判位(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意(人)二判位(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三根出假(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藏三根出假(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简二乘入空(夫)  二明菩萨出假(若)u1T中华典藏网

二通三根出假(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简七地断结(通)  二正三根出假(但)  三详不能出假(若七)u1T中华典藏网

三别三根出假  四圆三根出假(圆)u1T中华典藏网

五结判(上)u1T中华典藏网

二例三根入空(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既)  二释明(情)u1T中华典藏网

三简明(问)u1T中华典藏网

二明利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总示(二)二判明(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藏益(三)  二通益(若)  三别圆益(三)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破法徧(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结两观(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结前从假入空(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就文论破徧(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别圆益相(别)  二料简变易(若)  三结真利益(故)u1T中华典藏网

二约意论破徧(就)u1T中华典藏网

二结今从空入假(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次第破(从)  二不次破(六)u1T中华典藏网

二举要明破(举)  三总出结意(前)u1T中华典藏网

○三两观入中破法徧(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章门(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分别(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一往(第)  二再往(生)u1T中华典藏网

二结示(种)u1T中华典藏网

二明观法(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列(就)二释(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修中观意(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藏不须二观(其)  二通不须三观(通)  三别必须三观(别)  四圆正须三观(圆)u1T中华典藏网

二修中观缘(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列(二)二释(五)u1T中华典藏网

一无缘慈悲(一)  二满弘誓愿(二)  三求佛智慧(三)  四学大方便(四)  五牢强精进(五)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修)u1T中华典藏网

三正修中观(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三)二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释所观无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举二智为例(无)二出今观无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二智是无明惑(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二智还成惑(今观)二此惑是智障(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示(此)  二举例(例)  三合明(此)u1T中华典藏网

二出二智即无明相(云)u1T中华典藏网

二出能观中观(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列(观)二释(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观无明(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定惑境(一)二正修止观(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利根直观(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观门(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四句观破(观)二观解现前(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法(作)  二譬  三合(起)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三观名(前)u1T中华典藏网

二止门(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四句止破(复)  二止解现前(如)  三结三止名(前)u1T中华典藏网

二钝跟转观(复)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示观门(如)u1T中华典藏网

二观法性(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定惑境(二)二正修止观(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直观(为)  二转观(如)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示观门(虽)u1T中华典藏网

三观真缘(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定智明(三)二四句止观(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观(如)  二得悟(四)u1T中华典藏网

三四门得道(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若执)二释明(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四门缘说得道(若得)二出经论随缘异说(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经说(所)  二论申(诸)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用门修观得道(若用)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责(经)u1T中华典藏网

三简(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法性无明互显(问)  二法性无明相即(问)u1T中华典藏网

四明位利益○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破徧(前)u1T中华典藏网

○四明位利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中观(四)二释明观位(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修)二释(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前修证高远(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二处修中(若)  二判於凡无益(如)u1T中华典藏网

二明今双流修证(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修中发似(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今)  二例显(例)u1T中华典藏网

二明修证一生(今)三明权高实下(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发明(前)  二重简示(复)u1T中华典藏网

三广出一分双流(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虽)  二譬广  三合明(初)u1T中华典藏网

○二诸法门横破法徧(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第)二正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诸教门俱能通能破(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诸门俱通(横门)  二度入破遍(若)u1T中华典藏网

二以意通转释余经论(若)u1T中华典藏网

三简显(问)u1T中华典藏网

○三非横非竖破法遍(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意(第)  二列章(又)三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总明一心(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一心智境(总)二明悬解诸法(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若)二释(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所解谛观(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  二  三  四u1T中华典藏网

二明一心中解(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如)二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约义分别(如)二论理融即(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法(若)  二例(如)  三合(一)u1T中华典藏网

三例观等三法(如生)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观成行位(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观行(如)二品位(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五住(此)  二重出初住(又)u1T中华典藏网

二历余一心(历)u1T中华典藏网

正破遍竟。u1T中华典藏网

○三料简(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简空假章二法有无(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问二答(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空观有因缘(答)  二假中不料简(夫空)u1T中华典藏网

二释中观章无明智障(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异解(智)二明正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二解(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法尚(今)  二经论(又)u1T中华典藏网

二今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无明为智障体(若)二释无明为智障(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二)二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释智障即惑(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心智即障(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是智惑名智障(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无明为智障(无)  二爱是烦恼障(爱)u1T中华典藏网

二从所障名智障(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烦恼(复)  二智障(无)u1T中华典藏网

二事理智障(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征(无)二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分别二说(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二俱理障(地)  二但是事障(又)u1T中华典藏网

二会通无二(若)u1T中华典藏网

二释智障不断(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又)  二证成(是)  三结责(人)u1T中华典藏网

三简中观章三观初地(问)四简空观章不判修位(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问二答(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无位可判(答)  二出经文略示(又)u1T中华典藏网

○五知通塞(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意(第)二正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释通由旬名义(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诸异解(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责人师(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出诸说(六)u1T中华典藏网

一基师就四百立化(旧)  二摄师遗二种生死(摄)  三地家在界内立化(地)  四一师不开权辄实(复)  五有师四百外立化(有)  六有师数思不数见(有)u1T中华典藏网

二示意结责(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据经意应作三释(此)  二责诸师不与文会(诸)u1T中华典藏网

二通释论(人)u1T中华典藏网

二依经正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今)  二结示(此)u1T中华典藏网

二明识由旬通塞(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略责诸师初心无位(又)二正检通塞初心入门(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立横竖通塞(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今)二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横通塞  二竖通塞u1T中华典藏网

二今检校通塞○u1T中华典藏网

三料简(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简三名一异(问)  二简横竖通塞(问)u1T中华典藏网

○二今检校通塞(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次第检校(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竖论三观校通塞(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枢示(今)二释明(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检从假入空(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析空(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明通塞(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三塞(如)  二三通(若)u1T中华典藏网

二以法检历(当)u1T中华典藏网

二体空(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明通塞(复)  二以法检历(用)u1T中华典藏网

二检从空入假(次)  三检空假入中(次)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判(若)u1T中华典藏网

二横论三观校通塞(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依经示别(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修空破塞存通(复)  二修假破塞存通(又)  三修中破塞存通(又)u1T中华典藏网

二结示(如)u1T中华典藏网

二引论喻明(大)  三结示非用(三)u1T中华典藏网

二一心检校(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结前次第二正明一心(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无生门识通塞(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破法(若)二正检通塞(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检校(空)二出意(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即塞是通(良)  二双照通塞(通)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明得失(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反明失字(若)  二正明失字(若)u1T中华典藏网

二例余门识通塞(於)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名判位(是)u1T中华典藏网

○六道品调适(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释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章(第)二正释(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当分(一)  二相摄  三约位  四相生u1T中华典藏网

二示意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示(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所)  二释(真)  三结(为)u1T中华典藏网

二简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问二答(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是菩萨道(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大论呵(答)  二引三经证(净)u1T中华典藏网

二明是涅盘因(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牒(若)二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释是因(道)  二转释无量(云)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大)u1T中华典藏网

三明通正通助(或)四明有漏无漏(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难(又若)二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列(此)二释明(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皆有漏(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有漏(如)  二无漏(皆)u1T中华典藏网

二引证(从)u1T中华典藏网

二皆无漏(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有漏(如)  二无漏(皆)u1T中华典藏网

二引证(从)u1T中华典藏网

三亦有亦无u1T中华典藏网

三明观○u1T中华典藏网

○三明观(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拣余标圆(诸)二明无作观(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行三十七道品(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法观(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别释(七)u1T中华典藏网

一念处(二)u1T中华典藏网

二引示(大)二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一心观处(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今)二释(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法性身处(若)  二法性受处(若)  三法性心处(若)  四法性法处(若)u1T中华典藏网

二出兼广之相(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总标(如)二别明(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征(兼)二释(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深观色处(法)  二深观受处(法)  三深观识处(法)  四深观想处(法)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治)u1T中华典藏网

三总示(秪)u1T中华典藏网

二正勤(若)  三如意(若)  四五根(若)  五五力(若)  六七觉(若)  七八正(若)u1T中华典藏网

二总结(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结示初心行道(如)  二结明涅盘近因(如)u1T中华典藏网

二譬明(今)  三合显○u1T中华典藏网

二入三解脱门○u1T中华典藏网

○三合显(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合明道树(法)二通释道树(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别三观益(若)  二总三观益(若)u1T中华典藏网

○二入三解脱门(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由三脱门(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列(复)二正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解脱三昧得名(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定慧相由(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由智入定(若从)  二由定入智(若由)u1T中华典藏网

二伏断二道(或)  三定慧相即(或)u1T中华典藏网

二三门王臣之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三教(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藏(若)  二通(若)三别(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别三观智(若)  二别出假智(复)u1T中华典藏网

二别明圆(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名同意异(别)二出三门王臣(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空门(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缘空意义异(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名同(大)  二意义异(智)u1T中华典藏网

二观梦意义异(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名同(又)  二意义异(今)u1T中华典藏网

二以空例余(如是)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门相无碍(当)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示(如)u1T中华典藏网

二入涅盘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入(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钝根双树入(又)二利根处处入(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利)二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声闻能入(如身)  二菩萨义知(声)u1T中华典藏网

二出经意(若)u1T中华典藏网

○七对治助开(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意(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牒前(第)二出意(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不须助治意(根利)  二正须助治意(根钝)u1T中华典藏网

三引示(夫)u1T中华典藏网

二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用六度为治以明助道(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助)二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对治(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别治六蔽(六)u1T中华典藏网

一施治贪蔽(若)  二尸治犯蔽(修)  三忍治瞋蔽(修)  四进治懈蔽(修)  五禅治乱蔽(修)  六智治愚蔽(修)u1T中华典藏网

二总出厚薄(诸)u1T中华典藏网

二转观四随(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若)二正观(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观悭蔽(如)  二余五例明(修)u1T中华典藏网

二观六度助道摄诸法门(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责前标后(於)二度相开合(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人言(有)二明今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引申今意(此)  二示明开合(若)u1T中华典藏网

三出意结(离)u1T中华典藏网

三六度摄法(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总标(今)二别释(十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摄诸道品(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征(云)二正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别明道品修事助(六)u1T中华典藏网

一檀摄道品事助(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理观道品(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诸)二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三教摄舍(若三)一圆教摄舍(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若圆)二释(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如是)  二重释(有)  三引证(故)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当)u1T中华典藏网

二明事檀进理(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事理偏失(如此)  二明修事所由(今明)  三正事助破蔽(今於)u1T中华典藏网

三示事理相应(以)u1T中华典藏网

二尸摄道品事助(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若)二释明(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理观道品(理)二明事(戒)进理(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两偏失(理)  二起行缘由(米)  三正修事助(如)u1T中华典藏网

三示事理相应(即)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成(事)u1T中华典藏网

三忍摄道品事助(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如)二释(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理观道品(是)二明事(忍)进理(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两偏失(若人)  二起行缘由(瞋)  三正修事助(如)u1T中华典藏网

三示事理相应(得)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成(於)u1T中华典藏网

四进摄道品事助  五禅摄道品事助  六智摄道品事助○u1T中华典藏网

二总出须事助道意○u1T中华典藏网

三料简○u1T中华典藏网

二摄调伏六根○  三摄十力○  四摄四无所畏○  五摄十八不共法(摄)  六摄四无碍智(摄)  七摄六通(摄)  八摄三明(摄)  九摄四摄(摄)  十摄陀罗尼(摄)  十一摄三十二相○  十二摄八十种好○u1T中华典藏网

三总结(当)u1T中华典藏网

○四进摄道品事助(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若)二释明(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理观道品(四)二明事进助理(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两偏失(而)  二起行缘由(当)  三正修事助(今)u1T中华典藏网

三示事理相应(得)u1T中华典藏网

一结成(开)u1T中华典藏网

二出体(精)u1T中华典藏网

○五禅摄道品事助(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若)二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事禅进理(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理观道品(理)二明事禅进理(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偏失(但)  二明所由(若)  三正事助(为)u1T中华典藏网

三示事理相应(事)u1T中华典藏网

二出五门助道(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大)二释明(五)u1T中华典藏网

一数息为治(若禅)  二不净为治(若缘)  三慈悲观治(若攀)  四因缘观治(若攀)  五念佛观治(若瞋)u1T中华典藏网

○六智摄道品事助(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理观道品(若)二明事观进理(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失由(此解)二修事助(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悔愿二行(应)二事观破倒(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今)二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破四种倒(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破净倒(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总标(谛)二别明(五)u1T中华典藏网

一种子不净(所)  二住处不净(居)  三自相不净(既)  四自性不净(其)  五究竟不净(一)u1T中华典藏网

三总结(如)u1T中华典藏网

二破乐倒(又)  三破常倒(又)  四破我倒(又)u1T中华典藏网

二出修三种人(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声闻(若修)  二缘觉(若鹿)三菩萨(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示(若大)二申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久心菩萨(无)二初心菩萨(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举示(若小)  二正意(虽)  三结示(多)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是)u1T中华典藏网

三事智行成(自)u1T中华典藏网

三示事理相应(即)u1T中华典藏网

○二总出须助道意(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若)二正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举例(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借小助大(所)  二逗机对治(又)u1T中华典藏网

二合明(助)u1T中华典藏网

○二料简(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问二答(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六度道品三番(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总示(答)  二别释(如)u1T中华典藏网

二通论诸法三番(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通论(通)  二出法(若)  三示明(若)u1T中华典藏网

○二摄调伏六根(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三)二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六度调伏法(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三藏调伏(若)  二通教调伏(复)  三别教调伏(若)四圆教调伏(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牒经释明(复)二示调伏法(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根法(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六度调根(又)  二结明修证(於)u1T中华典藏网

二例尘等(根)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示究竟(是)u1T中华典藏网

二结示具足波罗蜜(当)u1T中华典藏网

○三摄十力(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通示摄佛威仪(云)二别约道品明摄(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十力摄(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释四种十方(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出十力(摄)  二释有四意(是)u1T中华典藏网

二明初心修证(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问二答(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据大论(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引(答)  二释u1T中华典藏网

二据华严(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牒征(若尔)  二引释(若)u1T中华典藏网

三据地持(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引(又)  二释(十)  三结(岂)u1T中华典藏网

二出相摄法(道)三释十力名(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引二论释(十)  二出无量力(然)  三结显四种(此)u1T中华典藏网

○四摄四无畏(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云)  二示摄(道)  三释名(大)u1T中华典藏网

○十一摄三十二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前二道品摄相好(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三藏(摄)  二通教(若)u1T中华典藏网

二后二道品摄相好(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简前(复)二明令(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若)二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相法皆以中道(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二乘证中具相  二大乘得中现相(大)u1T中华典藏网

二出相好多少任缘(无量)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示(此)u1T中华典藏网

○十二摄八十种好(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前二道品摄相好(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三藏(摄)  二通教(若)u1T中华典藏网

二后二道品摄相好(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简前(复)二明令(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若)二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相法皆以中道(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二乘证中具相  二大乘得中现相(大)u1T中华典藏网

二出相好多少任缘(无量)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示(此)u1T中华典藏网

○八知位次(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第)二释(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藏(夫)  二通(通)三别(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简非境示别(别)二明别教位义(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指经论(一)二推别义(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位义多途毋失方便(但)二四门推说得意无诤(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四门推说以得意(今)二今有十意以融通(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列十意(又)  二随判明(唯)  三点位次(次)u1T中华典藏网

四圆(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若)二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五悔作方便(若)二今悔明位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五悔位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今)二释(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总意(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内修三观(先)  二外加五悔(但)u1T中华典藏网

二别明(五)u1T中华典藏网

一忏悔(忏)  二劝请  三随喜  四回向  五发愿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示(今)u1T中华典藏网

二正明位次(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别出五品(二)一出品相(五)u1T中华典藏网

一随喜(若)  二读诵(又)  三说法(又)  四兼行六度(又)  五正行六度(又)u1T中华典藏网

二定位置(若)u1T中华典藏网

二通判次次(复)三示明后次(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似位(又)  二真位(次)  三究竟(如)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无)u1T中华典藏网

○九能安忍(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释名(第)二示相(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忍成胜术(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用有三长(始)  二志专胜术(若)u1T中华典藏网

二明不忍教损(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致损由(但)  二出所损事(初)三引古人证(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洛师后悔(昔)  二武津预择(武)u1T中华典藏网

三明修忍办事(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审择当宜(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修)二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审宜当安忍(智)  二择忍在此时(若至)u1T中华典藏网

二能修安忍(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忍术法(若彼)二正修忍术(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修外术确乎不拔(若名)  二修内术端心正观(若烦)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责示意(那)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成(若)u1T中华典藏网

○十无法爱(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第)二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法爱(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三藏爱堕文(毗)  二通别顶堕义(通)三圆法爱堕义(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法(今)  二譬  三合(不)u1T中华典藏网

二离法爱(若)u1T中华典藏网

三总结(今)u1T中华典藏网

○二譬以大车(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征(是)二引释(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引经(如)二合观(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合明乘是宝乘(止)  二合明直至道场(复)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责(今)u1T中华典藏网

○二於余仪修阴入(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结上(端)二明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总示(历)二别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历缘习观(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行缘(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意(若)二正观(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法观十乘(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略)  二释(初)  三结(十)u1T中华典藏网

二譬以大车(传)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示(是)u1T中华典藏网

二例余五根(行)u1T中华典藏网

二对境习观(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六根各观(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观眼根受(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眼色一受(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简非大乘(对)二正明今观(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眼受乘法(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法(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初乘(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若观)二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三观观色(眼色)二五眼照色(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虽)  二料简(问)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是)u1T中华典藏网

二九乘(我)u1T中华典藏网

二譬(其)u1T中华典藏网

二眼用佛事(若眼)u1T中华典藏网

二例余二受(眼)u1T中华典藏网

二例余五根(余)u1T中华典藏网

二六根互用(将)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示观用(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意(若)二正明(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今)二释明(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以破魔喻观用(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举喻(四)  二合明(学)u1T中华典藏网

二以除病喻观用(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举喻(又)  二合明(观)u1T中华典藏网

三以显义喻观用(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举喻(又)  二合明(学)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显(若)u1T中华典藏网

○二观烦恼境(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意(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应观(第)二出观法(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上非发(前)二出所发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所发难制(今)  二所发盛相(此)u1T中华典藏网

三示不识过(若)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观意(为)u1T中华典藏网

二正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列(观)二释(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略明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释名(初)二明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相(即)二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合各释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利钝合各惑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一往合明(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此)  二释(五)  三结(当)u1T中华典藏网

二约位各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今)二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分(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分利钝(若未)  二定所观(若发)u1T中华典藏网

二释疑(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举疑(若利)  二释明(毗)u1T中华典藏网

二明利钝四分障定(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若开)  二正束(三)三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四分障定(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三)二转释(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引散不障定(元)  二释散亦障定(成)  三出今别有意(今)u1T中华典藏网

二示具分妨观(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示(但烦)  二简明(若尔)  三结指(但)u1T中华典藏网

二示明通别(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四分通别(复)  二通别相关(若)  三通别不思议(若)u1T中华典藏网

二明因缘○  三明治异○  四修止观○u1T中华典藏网

○二明因缘(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因缘数(二)二出四起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起)二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第四句非发相(第)  二三句当发相(三)u1T中华典藏网

三正明因缘(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因)二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约水譬释(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习因种子  二业力击作  三魔所扇动u1T中华典藏网

二约火譬释(若)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魔)u1T中华典藏网

○三明治异(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小乘五治(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三)二释(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治四分(此)二别释五治(五)u1T中华典藏网

一对治  二转治  三不转治  四兼治  五具治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用三后(是)u1T中华典藏网

二大乘一治(大)u1T中华典藏网

二结示(此)u1T中华典藏网

○四修止观(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章(四)二释意(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法明(十)u1T中华典藏网

一观境(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思议境(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初)二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观贪欲(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藏(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六道(一)  二三乘(又观)u1T中华典藏网

二通(若观)  三别(又观)u1T中华典藏网

二例观三分(其)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次)u1T中华典藏网

二不思议境(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体达烦恼无碍道(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引经释意(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引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无行烦恼即是道(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引经(不思)  二释明(如)u1T中华典藏网

二净名烦恼调不调(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引经(不住)二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住调不调(所)  二不住调不调(菩)u1T中华典藏网

二会意(不断)u1T中华典藏网

二斥失碍道(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喻失(今)二正斥(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无慧(无)二出三失(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斥住不调(闻)  二斥住调伏(复)  三斥住调不调(又)u1T中华典藏网

三依经判(如)u1T中华典藏网

三正体无碍(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体达(今)二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就现句观(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随义出观(何)  二称法圆观(虽)u1T中华典藏网

二历余句观(用)u1T中华典藏网

二结益(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结上无碍(如)二随出益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善巧观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云)  二结示(如是)u1T中华典藏网

二引人证明(如)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示无失(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结(巧)  二反显(若不)u1T中华典藏网

二正观烦恼不思议○u1T中华典藏网

二发心(如)  三巧安(为)  四破徧(若)  五识通(於)  六调品(又)  七助开(若)  八知位(於)  九安忍(若)  十离爱(得)u1T中华典藏网

二喻显(得)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广○u1T中华典藏网

○二正观烦恼不思议(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略明观(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烦心千法(若)二喻明暗无碍(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引经无碍(经)  二点出妙慧(不)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智明常住(以)u1T中华典藏网

二示准上(准)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广(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结四名(是)二重广三意(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涅盘三十六句广不断而入(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总标(广)二别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藏通三十六句(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入涅盘十六句(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根本四句(须)二句各开四(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初句四句(句)  二次句四句(次)  三三句四句(第)  四四句四句(第)u1T中华典藏网

二结数(此)u1T中华典藏网

二出涅盘十六句(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根本四句(又)二句各开四(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初句四句(一)  二次句四句(第)  三三句四句(第)  四四句四句(第)u1T中华典藏网

二结数(若)u1T中华典藏网

二别圆三十六句(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问二答(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该(答)二更明(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若)二别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入涅盘十六句(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根本四门(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开四门(根)  二门门四悉(於)u1T中华典藏网

二门各开四(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一门开四(又)  二例余三门(此)u1T中华典藏网

二出涅盘十六句(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征(依)二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一门四句(谓)  二例余三门(一)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数(三)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示(此)u1T中华典藏网

二般若三十六句广烦恼菩提(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问二答(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即是(答)二出重说(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今)二别说(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根本四句(诸)二句各开四(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境发智十六句(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俗境发诸智四句(初)  二真境发诸智四句(第)  三两境发诸智四句(第)  四中境发诸智四句(第)u1T中华典藏网

二智照境十六句(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道智照诸境四句(次)  二真智照诸境四句(次)  三两智照诸境四句(次)  四中智照诸境四句(次)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数(是)u1T中华典藏网

三法身三十六句广非道佛道○u1T中华典藏网

○三法身三十六句广非道佛道(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问二答(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可意知(答)二为重略示(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根本四身(又)二一一四身(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一身起四身十六句(於)  二四身入一身十六句(又)u1T中华典藏网

二结数(合)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起入意(身)u1T中华典藏网

○三观病境(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意(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权实二病(第)二明今观实病(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病)二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权病非观(若)  二实病正观(今)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应观意(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重说意(上)二出应观意(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出应观(夫)  二示四悉意(即)u1T中华典藏网

二正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观)二释(五)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病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一)二释明(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五脉病相(夫)  二四大病相(若身)三五藏病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出五脏病相(又)二推知由克病生(五)u1T中华典藏网

一肺害肝病(若肝)  二肾害心病(若心)  三肾害肺病(若肺)  四脾害肾病(若百)  五肝害脾病(若体)u1T中华典藏网

四六神病相(又若)u1T中华典藏网

二起病因缘(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二)二释(六)u1T中华典藏网

一四大不顺(四)二饮食不节(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啖不安食(二)  二明五味增损(次)u1T中华典藏网

三坐禅不调(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身不调病(三)  二息不调病(次)三止观不调病(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用无方成病(又但)二用观偏僻成病(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五藏病(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明禅人思起(次用)二释出五藏致病(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相囗致病(若缘)  二相囗致病(若就)u1T中华典藏网

三示於禅梦验明(若五)u1T中华典藏网

二四大病(又观)u1T中华典藏网

四鬼神得便(四)  五魔所为(五)  六业起(六)u1T中华典藏网

三明治法○  四明损益○  五明止观○u1T中华典藏网

○三明治法(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众治之法(三)二释坐禅一章(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今)二释(六)u1T中华典藏网

一止治(五)u1T中华典藏网

一止心脐中(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用)  二出意(所)  三结成(若四)u1T中华典藏网

二止心丹田(又)三止心脚间(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委明(头)  二出意(又常)  三明验(今)u1T中华典藏网

四止心随病(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止心病处(随)  二未必止心病处(又未)u1T中华典藏网

五止随四大(又)u1T中华典藏网

二气治(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意(二)二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治病(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治四大(若)  二治五藏(六)u1T中华典藏网

二用治法(又口)u1T中华典藏网

三息治(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意(六)二释明(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息相(先)  二出坐法(当)三正明治(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通明常数法(用)  二别运十二息(次)u1T中华典藏网

四假想治  五观心治六方术治(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意(三)二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咒术治(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治三十六兽(三)  二治六神游身u1T中华典藏网

二打捻治(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手捻丹田治(若)  二杖打痛处治(又)u1T中华典藏网

○四明损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四)二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外治渐顿损益(若)二内治渐顿损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渐顿意(内)二示损益相(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责世损相(夫)二正明益相(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列(能)  二释明(信十章)  三结示(若)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示进修(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示(若)  二引喻(如)  三结成(但)u1T中华典藏网

○五明修止观(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十乘观(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五)二释(十)u1T中华典藏网

一观境(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简思议境(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先)二释明(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藏(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六道(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三恶(如)  二三善(若)u1T中华典藏网

二三乘(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声闻(若)二缘觉(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因缘病起(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正推因缘(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从病死推至名色(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略推病等(又)二广明名色(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色)二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诸色(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根大(观)  二五藏(观)u1T中华典藏网

二四心u1T中华典藏网

二从识推至无明(识)u1T中华典藏网

二明推求不得(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喻(如)  二合(南)  三结(如)u1T中华典藏网

二观因缘灭(既觉)u1T中华典藏网

三菩萨(又)u1T中华典藏网

二通(又)  三别(大)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简(如)u1T中华典藏网

二明不思议境(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不)  二结示(达)u1T中华典藏网

二发心(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引经总示十乘之意(金)二明经正出慈悲愈病(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分别三种调慰(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入空调依慰喻(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调伏(一)  二慰喻(心)u1T中华典藏网

二入假调伏慰喻(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调伏(又)  二慰喻(心)u1T中华典藏网

三入中调伏慰喻(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调伏(又)  二慰喻(心)u1T中华典藏网

二实论一心慈悲(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净名具法(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结上圆法(如)  二出名能具(唯)u1T中华典藏网

二文殊问人(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文殊能问(彼)二问答发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慈悲愈疾(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问答(问)  二出意(夫)u1T中华典藏网

二结悲愿难思(誓)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明发心疾即除愈(慈)u1T中华典藏网

三安心(安)  四破徧(破)  五通塞(识)  六调适(道)  七助开(助)  八知位(作)  九能忍(安)  十离爱(设)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十)u1T中华典藏网

二大车喻(得)u1T中华典藏网

○四观业境(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意(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示(第)  二简明(疑)u1T中华典藏网

二标章(明)三释明(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相发因缘(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章(因)二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内  二外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示(是)u1T中华典藏网

二正发相(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六意(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拣示(二)  二列章(其)  三示意(诸)u1T中华典藏网

二释明习报(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通释习报因果(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约三法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习因习果(云)  二报因报果(报)u1T中华典藏网

二约四法释(又)u1T中华典藏网

二别判禅中习报(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但判报果(若)  二但判习因u1T中华典藏网

三正明发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善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善)二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释诸相六意(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出(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六度相(六)u1T中华典藏网

一檀相六意  二戒相六意  三忍相六意  四进相六意  五禅相六意  六智相六意u1T中华典藏网

二例余善(六)u1T中华典藏网

二结示(若)u1T中华典藏网

二出相现偿法(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方等师意(诸)二南岳师意(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师偿意(南)  二引经证同(此释)u1T中华典藏网

二恶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次)二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诸相六意(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二蔽(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悭蔽相(悭)  二破戒相(破)u1T中华典藏网

二例明四蔽(余)u1T中华典藏网

二复明四习(复)u1T中华典藏网

三料简○  四止观○u1T中华典藏网

○三料简(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三)二略释(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初句(非)  二二句(障)  三三四句(俱)u1T中华典藏网

三正简(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简善恶业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约有漏三谛简(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判(若)  二简(此)u1T中华典藏网

二约性无作简(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简善恶(复)二细意往验(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以十法验(复)  二以三法验(又)u1T中华典藏网

二明善识业门(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恶业灭相(复)二示分别业门(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有解者自他无障(若)二无解者自他勿说(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若)  二简示(问)u1T中华典藏网

三出业观整足(复)u1T中华典藏网

○四止观(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四)二释(十)u1T中华典藏网

一观境(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思议境(云)二不思议境(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识明经意(不)二正观业境(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观(观)  二引释(举)  三结示(业)u1T中华典藏网

二发心(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既)  二释明(善)  三结成(若)u1T中华典藏网

三安心(安)  四破徧(破)  五通塞  六道品(道)  七助开(助)  八位次(如)  九能忍(又)  十离爱(若)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结法(是)  二明喻(如)u1T中华典藏网

○五观魔境(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意(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动魔鬼意(第)  二说魔罪意(经)  三善魔来意(若)u1T中华典藏网

二列章(今)三释明(五)u1T中华典藏网

一分别同异(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简示(同)二正分(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内外四魔(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界内四魔(然)  二界外四魔(若)u1T中华典藏网

二华严十魔(若)u1T中华典藏网

二明发相(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异二出相(三)u1T中华典藏网

三[怡-台+追]惕鬼([怡-台+追])  二时媚相(二)三魔罗相(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明(次)二出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内外中箭(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内十八箭(大)  二外十八箭(复)u1T中华典藏网

二示意(昔)u1T中华典藏网

二善巧令堕(又)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示(呵)u1T中华典藏网

二释明(二)  三结示(若)u1T中华典藏网

三明妨乱(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令人病(病)  二失观心(失)三得邪法(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约正简邪(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邪)  二释(有十章)  三结(以)u1T中华典藏网

二结根相应(一)u1T中华典藏网

二释明(三)  三结示(夫)u1T中华典藏网

四明治法○  五修止观○u1T中华典藏网

○四明治法(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治(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治[怡-台+追]惕(四)  二治时媚(治)  三治魔罗(治)u1T中华典藏网

二转治(善)u1T中华典藏网

○五修止观(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列(五)二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十法观(十)u1T中华典藏网

一观境(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思议境(思)  二不思议境u1T中华典藏网

二发心(魔)  三安心(欲)  四破徧(随)  五通塞(於)  六道品(道)  七助开(门)  八知位(若小)  九安忍(若欲)十离爱(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离爱(若人)  二复出三退(复)u1T中华典藏网

二出通别观(复)u1T中华典藏网

三料简(问)u1T中华典藏网

○六观禅境(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意(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禅定多障(第)  二示须观禅境(上)  三明示禅支(但)u1T中华典藏网

二列章(粗)三释明(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开合(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列十门(初)二出不同(五)u1T中华典藏网

一开合不同(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总标(此)二正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开五为十(开)  二合十五为十(合)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示(若)u1T中华典藏网

二明漏无漏(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二论意(次)二今明小异(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意(今)二分别(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根本四禅是有漏(四)  二特胜通明是亦漏亦无漏(十)三九想等三是无漏(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事禅是无漏(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示(九)二重辨(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法相应是无漏(若)  二事禅自有漏无漏(若)  三无漏缘称无漏(若)u1T中华典藏网

四慈心等四漏无漏两属(慈)u1T中华典藏网

三来亦不同(次)  四浅深不同(次)  五互发不同(次)u1T中华典藏网

二明发因缘(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内因发(二)  二外缘发(又)u1T中华典藏网

三明发相(十)u1T中华典藏网

一根本(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约坐修(三)二释发禅相(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欲界定(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粗细位(若)二出欲界定(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定相(两)二辨异名(二)u1T中华典藏网

三称为闪烁(成)  二譬以电光(又)u1T中华典藏网

三明定住(位)u1T中华典藏网

二出未来禅(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出禅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从)  二斥谬(无)u1T中华典藏网

二辨明有无(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二论偏申(若)  二今依论备出(尊)u1T中华典藏网

三出邪正相(若)u1T中华典藏网

三正根本禅(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四分横竖渐顿(初)二今且约进分竖论(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四禅定(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觉观俱禅(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未到定(今)二出正禅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初发支触(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八触发相(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所发八触(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示(於)二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辨内外发(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二家(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外发(有)  二内发(若言)u1T中华典藏网

二明今意(若定)u1T中华典藏网

二以体用明(又)u1T中华典藏网

二发时功德(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发(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竖发(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动触发功德(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初起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发处(若)二功德(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动)  二释(空)u1T中华典藏网

二久住相(又)u1T中华典藏网

二余七触功德(余)u1T中华典藏网

二横发(若)u1T中华典藏网

一结示(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八触不同(虽)  二功德差别(然)u1T中华典藏网

三分别邪正(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拣欲界(若)二别初禅(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须简邪正(但)二正识明邪触(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举示(若)二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八触过不及(如)  二十种过不及(又)u1T中华典藏网

三明有邪之由(原)u1T中华典藏网

二五支发相(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五支名(正)二正明发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初禅五支强弱(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经论(毗)  二斥他说(有)  三正明今(五)u1T中华典藏网

二四禅一心通别(若)u1T中华典藏网

三指释名义(释)u1T中华典藏网

二数发深利(复)u1T中华典藏网

二喜俱禅(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未来禅(若欲)  二正禅相(若不)u1T中华典藏网

三乐俱禅(此禅)  四舍俱禅(此乐)u1T中华典藏网

二四空定○u1T中华典藏网

三指广修证(委)u1T中华典藏网

二特胜○  三通明○  四九想○  五背舍○  六大不净○  七慈心○  八因缘○  九念佛○  十神通○u1T中华典藏网

四修正观○u1T中华典藏网

○二四空定(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空处(虽)  二识处(此)  三无用处(此)  四非非想处(此)u1T中华典藏网

○二特胜(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总示(次)二别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十)u1T中华典藏网

一息入出长短对欲界粗细住(持)  二知息徧身对未来定(若)  三见三十六物对初禅(又)  四心作喜作摄对二禅(心)  五心作解脱对三禅(心)  六观无常对四禅(从)  七观出散对空处(从)  八观离欲对识处(观)  九观灭对无用处(观)  十观弃舍对非非相处(观)u1T中华典藏网

二结示(此)u1T中华典藏网

三指广(委)u1T中华典藏网

○三通明(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总示(次)二别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支名(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经释(大)二今释(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觉支(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如心觉(初)  二觉大觉(觉)  三思惟大思惟  四观於心性u1T中华典藏网

二观支(心行)  三定支(心住)u1T中华典藏网

三指广(具)u1T中华典藏网

二发相(发)  三结判(有)u1T中华典藏网

二结责(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结禅道具足(比)  二责论人不用(成)u1T中华典藏网

三指广(委)u1T中华典藏网

○四九想(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次)二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坏法九想(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列(若)二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释观意(此)  二辨有退(此)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若)u1T中华典藏网

二不坏法九想(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此具诸禅(若不)二明观法治相(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示(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发相内外(若修)二出所发八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先修死想(於)  二正出八想(是等)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定相转妙(如)u1T中华典藏网

二喻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喻见相(未)  二喻证相(若)u1T中华典藏网

三总结(如)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观法无漏(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结(前)  二引明(释)u1T中华典藏网

○五背舍(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总示(次)二别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列(一)二释(八)u1T中华典藏网

一内有色背舍(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所)二释明(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欲定发相(行)  二未来发相(此)三正初禅相(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所发色相(如)  二明八色无漏(若三)  三出位在初禅(若发)u1T中华典藏网

二内无色背舍(二)  三净背舍(三)  四空处背舍(四)  五识处背舍(若)  六无用处背舍(又)  七非非想背舍(识)  八灭受想背舍(此)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责(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责成论约外修禅(毗)  二示灭定不论宿习(若过)u1T中华典藏网

○六大不净(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意(次)二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修观(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观所见相(若大)  二出禅中发相(於)三明定力转变(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业力感色(复)二出定力转变(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示(若执)二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无漏缘通(若根)二出大不净相(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大不净变处(若人)二出胜处一切处变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胜处转变(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若论)二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前四胜处(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内有色外观多少二处(若多)  二内无色外观多少二处(若内)u1T中华典藏网

二结示(若)u1T中华典藏网

二出后四胜处(后)u1T中华典藏网

二一切处转变(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念慧广普(十)二释徧一切处(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一切处(以)  二一切入(若)u1T中华典藏网

三辨不借外缘u1T中华典藏网

三别明菩萨除入具众行(复)u1T中华典藏网

二入位(行)u1T中华典藏网

三总结(齐)u1T中华典藏网

○七慈心(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七)二定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慈定(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慈附根本四禅前后发(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观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能缘慈(忽)  二所缘境(俱)u1T中华典藏网

二判(此)u1T中华典藏网

二发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四禅发相(若先)  二辨止齐三禅(但)u1T中华典藏网

二判(然)u1T中华典藏网

二慈附特胜通明前后发(若)  三慈附大小不净前后发(或)u1T中华典藏网

二余三准明(余)u1T中华典藏网

三示广(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示(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法示(若)  二喻明(譬)  三合显(色)u1T中华典藏网

二结责(众)u1T中华典藏网

○八因缘(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因缘发相(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引经标示(八)二正明所发(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因缘发诸禅(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因缘发根本(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观因缘(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观(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推现在(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现三因(於)  二现五果(爱)u1T中华典藏网

二推过未(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过因(识)  二来果(从今)u1T中华典藏网

二结示(三)u1T中华典藏网

二发根本(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总示(如)二别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发五支(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发根(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单发(觉因)  二合发(或)u1T中华典藏网

二判明(此三)u1T中华典藏网

二发十德(此)u1T中华典藏网

二因缘发余禅(乃)u1T中华典藏网

二诸禅发因缘(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根本发因缘(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所因根本(若)  二发因缘相(如)u1T中华典藏网

二例余禅发因缘(乃)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属事观(此)u1T中华典藏网

二因缘观门○u1T中华典藏网

○二因缘观门(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牒(此)二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三种不同(璎)二出龙树立观(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龙)二辨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辨斥论师立宗(论)  二辨明北师立宗(北)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成(佛)u1T中华典藏网

三明今家观法(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列(今)二释明(十)u1T中华典藏网

一观境(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三智因缘思议境(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下智因缘声闻菩提(思)  二中智因缘缘觉菩提(若翻)  三上智因缘菩萨菩提(若转)u1T中华典藏网

二上上智因缘不思议境(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因缘得佛菩提(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因缘菩提(若转)二显难思佛境(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简前同异(若五)  二明后妙境(若最)u1T中华典藏网

二重明因缘即十如境(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对明如境(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对十如(复)  二对十境u1T中华典藏网

二显示一心(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示(复)二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示一念(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华)  二简(问)u1T中华典藏网

二发明一意(复)u1T中华典藏网

二发心(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简示真正(真)二正明发心(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立慈悲境(拔)  二起弘誓心(约)u1T中华典藏网

三安心(善)  四破徧(彼)  五通塞(善)六道品(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修三十七道品(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念处(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念处因缘(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通论(善)二别论(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若)  二科简(问)u1T中华典藏网

二明破倒见性(若通)u1T中华典藏网

二例明余六(勤)u1T中华典藏网

二入三空门(观)u1T中华典藏网

七对治(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意(对)二正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事度助开(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若起)  二结示(若有)u1T中华典藏网

二出助成功德(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总示思作(助)二略出佛仪(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又)二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同居三相(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坐道场相(大)  二转法轮相(又)  三入涅盘相(又)u1T中华典藏网

二二土略指(方)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成(是)u1T中华典藏网

八知位○  九安忍○  十离爱○u1T中华典藏网

○八知位(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知位(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示(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四教行位(识)  二六即行位(十二)u1T中华典藏网

二结明(故)u1T中华典藏网

二释疑(若寂)  三结责(若入)u1T中华典藏网

○九安忍(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境(安)  二明忍(业)  三结成(能)u1T中华典藏网

○十离爱(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示(无)二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於三法生爱明似(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若)二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不堕二乘(观无)  二不入菩萨(爱)u1T中华典藏网

二不着似三法明真(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释(若不)  二简明(大)  三结成(如)u1T中华典藏网

○九念佛(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前后(第)二明发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念佛发诸禅(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念佛定(於)二发诸禅(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根本(定)  二余禅(特)u1T中华典藏网

二诸禅发念佛(云)u1T中华典藏网

二辨正(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此)二明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相(若先)  二邪相(若内)u1T中华典藏网

三示意(若得)u1T中华典藏网

三出三昧(又)u1T中华典藏网

○十神通(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列名(十)  二示意(唯)三释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禅发通(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禅发诸通(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发五通(若通)  二举譬况明(譬)u1T中华典藏网

二禅通支相(一)u1T中华典藏网

二出不隐没(若就)u1T中华典藏网

○四修观(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第)二正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十乘正观(十)u1T中华典藏网

一观境(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思议境(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发缘(若)二正明境(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藏教境(初)  二通教境(又)三别教境(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摄成王三昧(又观)  二变成摩诃衍(变)  三要言五行十德(举)u1T中华典藏网

三总结示(是)u1T中华典藏网

二不思议境(不)u1T中华典藏网

二发心(若观)  三安心(若不)  四破徧(若二)  五通塞(如其)  六道品(若不)  七对治(道定)  八知位(若)  九安忍(若)  十离爱(若)u1T中华典藏网

二乘至道场(十)u1T中华典藏网

三指余(余)u1T中华典藏网

○七见境(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释名(第)二示爱(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斥二人互失(夫)二推今是见发(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见发(若)二出发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相因发相(此)  二举人师验明(南)u1T中华典藏网

三示观意(通)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迷者过患(若)u1T中华典藏网

三明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今)二释(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诸见人法(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第)二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邪人不同(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佛法外外道(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本源(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三计(一)  二四计(又)u1T中华典藏网

二枝派(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本派(从)  二列六师(所)  三辨同本(此)u1T中华典藏网

二附佛法外道(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二)二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犊子(起)  二方广(又)u1T中华典藏网

三学佛法成外道(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执教夫理(三)二出小大二例(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小乘倒邪(大)  二大乘倒邪(若)u1T中华典藏网

三斥论师滥破(三)u1T中华典藏网

二邪人执法不同(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佛法外人执法(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二)  二释明(切)  三结显(师)u1T中华典藏网

二附佛法人执法(犊)三学佛法执法(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三藏执法(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执法失意者(若)二不执得意者(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修三念处(若)  二证三解脱(后)u1T中华典藏网

二明衍门执法(执)u1T中华典藏网

二明见发因缘○  三明过失○  四修止观○u1T中华典藏网

○二见发因缘(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第)二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诸见发(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发见因(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一)二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发见两因(众)二所发见慧(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见慧无碍(一)  二见慧由禅(如)u1T中华典藏网

二释发见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因禅发相(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发佛法外见(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三本见发(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迦毗罗(从)  二僧佉(又)  三勒沙婆(若)u1T中华典藏网

二六枝见发(若)u1T中华典藏网

二发附佛法见(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犊子(其)  二方广(若)u1T中华典藏网

三发佛法内见(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四门发见(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三藏四门(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有门见(若)  二空门见(若)  三双亦门见(若)  四双非门见(非)u1T中华典藏网

二结示(当)u1T中华典藏网

二衍门诸见(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意(何)二别明(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通四门见(今)  二别四门见(若)  三圆四门见(若)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示(大)u1T中华典藏网

二出四见枝本(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自他为本(夫)二明自他计邪(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今)二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界内自他(若)  二界外自他(界)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判(前)u1T中华典藏网

二因闻发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通示二因发见多少(夫)二别明因闻发见之相(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结前起后(因)二正明见相(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佛法外见(行)  二附佛法见(若)  三佛法内见(或)u1T中华典藏网

二见发不同○u1T中华典藏网

○二见发不同(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结会同异(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总论异同(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发外邪(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三本(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出三种(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一切智(二)  二神通(若)  三韦陀(若)u1T中华典藏网

二结数不同(一)u1T中华典藏网

二六枝(若)u1T中华典藏网

二发附邪(犊)三发内邪(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三藏(若内)  二衍门(若通)u1T中华典藏网

二别论同异(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复)二释(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发一切智不同(三)  二发神通不同(次)  三发韦陀不同(次)u1T中华典藏网

二判明邪正(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复)二判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判外邪(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判迦罗(如)  二例明二种(僧)u1T中华典藏网

二例明二邪(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附邪(犊)  二内邪(小)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责(验)u1T中华典藏网

○三过失(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第)二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见发生过(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一)二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真丹(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宗三(周)二明其得失(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总出三计(今)二约一计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约)二释(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计有自然行善(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得自然(如)二出得欲妙(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得)二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约实夺无(忽)  二与权论得(若与)u1T中华典藏网

二计有自然自无记(又)  三计有自然行恶(若)u1T中华典藏网

二天竺(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次)二释明(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空三种(夫)  二辨明外内(事)三正明得失(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外邪得失(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邪空起见(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空见行恶(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空处(若)二空处行恶(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自行(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於空造恶(同)  二明得禅发见(是)  三明见发破善(破)u1T中华典藏网

二化他(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化)  二释(自)  三结(此)u1T中华典藏网

二空见行善(又)  三空见行无记(次)u1T中华典藏网

二例明亦有等见(亦)u1T中华典藏网

二内邪得失(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三藏(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次)二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一门(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一见三行(其)  二证邪僻入鬼(九)  三出两因二行(或)u1T中华典藏网

二三门(一)u1T中华典藏网

二衍门(若)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示(如)u1T中华典藏网

二并决真伪○u1T中华典藏网

○二并决真伪(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二)二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就所起法并决(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通(今)二正并(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真伪作并(外)  二决明幻伪(所)u1T中华典藏网

二就所依法并决(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二)二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并决所依法(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并所依着法(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外法所依(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着心非真(三)  二明着心生邪(此)u1T中华典藏网

二内法所依(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三藏四门(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不着无着法故正见(若)  二着无着法而起邪见(复)u1T中华典藏网

二通教四门(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以无着心不生邪(复)  二以着心着法生邪(复)u1T中华典藏网

三别圆四门(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无着则正(别)  二着则生邪(若)u1T中华典藏网

二结(以)u1T中华典藏网

二决所依因缘(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略)二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明所以(良)  二正出因缘(因)"u1T中华典藏网

二示养见助道(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养外见作助(复次)二养内见作助(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养藏通见(若发)  二养别圆见(若先)u1T中华典藏网

○四修止观(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立境意(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诸见不同(第)二明束见为境(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征(若)二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作境意(夫)  二正束成境(约多)u1T中华典藏网

二正观境(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今)二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乘观(十)u1T中华典藏网

一观境(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思议境(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能生因缘(思)二明所生十界(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引示(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引论(成)  二示意(今)u1T中华典藏网

二正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出四教见法(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空见生灭教法(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六道(由)二三乘(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声闻(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生因(又)二别明四谛(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苦谛(所)  二集谛(空)三道谛(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念处品(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别相(四)u1T中华典藏网

一身念处(集)  二受念处(若)  三心念处(空)  四法念处(取)u1T中华典藏网

二总相(但)u1T中华典藏网

二余六品(勤)u1T中华典藏网

四灭谛(四)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示得失(若於)u1T中华典藏网

二支佛(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总示缘观(次)二别推缘观(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正推(又)  二结示(若知)u1T中华典藏网

二结责(若於)u1T中华典藏网

三菩萨○u1T中华典藏网

二空见生通教法(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二乘(观)  二菩萨(菩)u1T中华典藏网

三空见生别教法(观)  四空见生圆教法(空)u1T中华典藏网

二明四教治见○u1T中华典藏网

三总结(约)u1T中华典藏网

二不思议境○u1T中华典藏网

二发心(此)  三安心(观)  四破徧(见)  五识通(单)  六道品(观)  七对治(若)  八位次(深)  九安忍(内)  十离爱(顺)u1T中华典藏网

二至极(乘)u1T中华典藏网

○三菩萨(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依谛起誓(空)二出四弘六度(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空观起愿(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别明(如)  二结示(若众)u1T中华典藏网

二空观起行(观)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断结成佛(若)u1T中华典藏网

○二明四教治见(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已治入流(复)二明未治再治(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示意(见)二正治(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明四教治一见(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法(三)  二喻(云)  三合(四)u1T中华典藏网

二会四治即念处(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此)二释明(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遗教念处治见(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遗)二释(二)u1T中华典藏网

一别明四治(所)  三通出三种(略)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是)u1T中华典藏网

二诸经示说不同(但)u1T中华典藏网

○二不思议境(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标示(次)  二引明(净)三出观(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举示(三)二正观(三)u1T中华典藏网

一观圆净解脱(佛)  二观方便法解脱(又)  三观性净解脱(又)u1T中华典藏网

三结成(三)u1T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