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创意之美
精神上的开悟,其实远比煮饭孵蛋更困难,假如你掌握了其中的妙道,反而会把这种心灵的开悟当作是生活中的乐趣。更何况能够在精神上有所心的开悟,也意味着新生命的开始,而这种印证,若不是从生活中得来的,还能来自哪里呢?
创 意
人类由蛮荒未化的原始时代,进入到今日资讯、科技发达的高度工业时代,这是因为人类有“创意”的头脑。过去印刷术、指南针是中国人的创意发明,有益于世界的交流和文化的传播。由于这样的创意,让中国人在世界上能够扬眉吐气、昂首阔步,很有面子。
近代以来,中国人在物理科技上迭有成就,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等,先后荣获诺贝尔奖。中国人的智慧、创意,得到世界的公认,所以提高了中华民族的地位。
所谓“创意”,到底什么才是创意呢?
一、过去没有的。二○○七年儿童节当天,台湾澎湖县西屿乡大池小学,在海边举办学童作文比赛,以沙滩为纸,筷子为笔,让学童在沙滩上写下儿童节的愿望,首创“全校学生海滩作文比赛”之先例,这是过去所没有的,不但深具创意,而且有教育意义。多年前,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登陆月球,在此之前没有人上过太空,这是美国人最大的创意之举。美国人有多种科学发明,但是美国的一颗原子弹,也让世界人类至今仍感觉到美国鹰派的危险。瑞典诺贝尔先生以卖武器致富,死后还懂得设立诺贝尔奖造福人类,美国也应该向此看齐。
二、感觉新奇的。现在举世各国有名的旅游景点,各种览胜的设施愈来愈新颖,愈来愈齐全。例如,可以搭乘缆车到高山上欣赏原野风景,可以乘坐潜水艇到海里观赏海底世界,甚至过去可以乘坐直升机在美国大峡谷的上空盘旋,现在更有空中步道,让人徒步走在山顶上,亲自体验居高临下、登高望远的快感。现在各国的高速铁路发达,时速最高可达三百多公里,平均每分钟五公里以上,其速度之快,不亚于空中飞行,真是令人惊叹,新奇不已。
三、打破纪录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训练人类要更快、更高、更远,要不断打破纪录。其实奥林匹克的精神,在社会各阶层都有。早年塑料业发达,物美价廉的塑料产品曾经普及一时,改变了时代的生活。现在电脑网络的发明,让世界无国界。手机的推出,人手一机,真是天涯若比邻,让人类不再感觉到彼此有什么距离。过去电视机、收音机、电饭锅等产品,创造了购物纪录。现在的电脑、手机等,也不断打破销售纪录。这个世界已经成为创意者的天堂,也是购物者的乐园。
四、对人有贡献的。现在的家电用品,使用安全又方便,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照明设备等不断创新,让人居家更舒适、更觉得人间的可爱。尤其发明电话,让人能和千里以外的亲友问候、谈话,增进彼此感情,并且因为电话的方便,解决了很多人际上的困扰,促进工商业的繁荣。这许多有创意的发明,对人间之贡献,不可谓不大。
“创意”是人类智慧的呈现,因为人类有创意,所以时代能不断进步、发展。创意不但是过去没有的、感觉新奇的、打破纪录的,尤其重要的是,要能有益于国家社会,能够对人类有所贡献,才能普遍被人认同,这样的创意才有意义。
创 造
俗语说,“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时代能创造英雄,英雄也能创造时代。因此,现在有一个最令人振奋的口号,那就是“创造”。我们要创造一些什么呢?
一、创造时代。现在是个自由的时代,我们要创造自由;现在是个民主的时代,我们要创造民主;现在是个和平的时代,我们要创造和平。总之,现在是一个新时代,需要靠新青年来创造一个新的未来。十九世纪末,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他创造了时代的光明。二十世纪中,美国创造了一颗原子弹,投到日本广岛,熄灭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近代科学家研究出生命的基因,发觉到生命也有密码。现在的电脑网络通信,改变了整个时代,缩短了时空、人我的距离,这些都是在创造时代。
二、创造事业。现在的青年,自己发愤图强,想要创业,国家有“青年创业基金”补助。一些企业家,在各自的领域里尽情发挥,有的炼钢,有的造船,有的制造塑料产品,有的从事农业改良,都是希望能对当代社会创造出不朽的事业。果然,经过大家的努力,现在很多新兴事业,确实都创造得有声有色。
三、创造机会。企业家们不但自己创造事业,也为国家社会、青年创造机会,让很多青年有就业的机会,或是海外学习的机会,也让世界尖端科技、医疗等,有引进台湾的机会。甚至报纸里的征婚、电视里的红娘,都让年轻男女有相识,进而成就好因好缘的机会。这是一个有无限机会的社会,只要自己勤劳,只要本身有专长,就有无限发展的机会。
四、创造纪录。现在各行各业,都在争着创新纪录,尤其体育界的人士,所谓“奥林匹克的精神”,本意就是要创造纪录。杨传广十项全能,虽然只得到世界亚军,凭着这样的纪录,就成为“亚洲铁人”;纪政小姐在田径场上所向无敌,也被誉为“飞跃的羚羊”。现在中国台湾正在寻求一些大学的合并,希望创造世界的纪录。台湾的长庚医院,于二○○四年完成二百例活体换肝移植手术,缔造了十一项肝脏医疗世界第一的新纪录,成为台湾人共同的骄傲。
五、创造奇迹。台湾创造奇迹的人太多了,例如李国鼎、孙运璿,他们创造台湾的经济奇迹,让小小二千三百万人口的台湾,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后,成为世界高科技产业重镇。台湾的农产品改良,不管接枝、水耕、有机农产品等,都迭创佳绩,成果辉煌。另外医疗上的换心、换肝、换肾等,都有奇迹出现,尤其宗教界创造的奇迹,那就更加不胜枚举了。
六、创造命运。世界上再多的创造,都会成为过去,现在人类最重要的,就是要创造自己的命运。我们的命运不是操纵在神明手中,也不是其他任何人所能主宰,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己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所以,我们要努力创造自己崭新的人生、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创造属于自己与全人类的善缘好运。
策 划
现在举世之间,无论做什么事,都讲究“策划”。两国战争要策划,两国外交也要策划,两国经贸往来还是要策划。就是一个国家之内,内政需要策划,交通、税收、建筑、教育等,都要策划。甚至还分一年的策划、一月的策划、一日的策划,乃至一件事、一个活动,都要策划。策划已经成为现代人从事任何事的第一要件,“策划”的意义为何?试举如下:
一、以少胜多。策划当中,最讲究的就是谋略。例如两军对阵,胜败未分,讲究策略的一方,有的以多取胜,有的以智取胜,有的以理取胜,但也有以少胜多的例子。综观古今历史上的战争,以少胜多的例子,不胜枚举,有名的淝水之战、赤壁之战,都是“寡众悬殊”,但是少数的一方却能“以少胜多”,因而名垂千古。
二、以攻为守。两军严阵以待,进攻的一方未必胜利,防守的一边未必失败。不应该进攻的时候进攻,浪费军力,所以善于战略者,有时“以攻为守”。表面上佯装进攻,实际上他巩固守备,只是做个样子吓吓敌人,以求相安,这是统帅大军的能将常用的策略。
三、以舍为得。军事家以进攻取得胜利,从事慈善事业的人则是反其道而行,以舍为得是慈善家的人生观。阿富汗、伊拉克的战争,美国未必能取得胜利,因为“以战止战”,终不能止。假如美国以慈济阿富汗、伊拉克为主,就像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又像武训先生“行乞兴学”,提倡让穷苦人受教育,乃至像阿育王以“仁政治天下”,本着慈悲之心为民谋福,如此以爱必然能赢得爱,以舍必然能拥有更多。所以,“舍得,舍得”,能舍才能得,这也不失为人生战场上的最高谋略策划。
四、以一收万。我们看,一些乡村的老农、老圃,一棵桃树,一株李树,种子播下去,等到桃李长大,满树的果实累累,数百千粒,何止收成千万倍。所以佛陀曾举例说明,布施的功德如尼拘陀树,一棵高十几米,树叶茂盛达四五里路之远的尼拘陀树,每年所结的果实有数万斛之多,但是它是由当初一粒小小的尼拘陀树种子所结出。所以,布施可以以一收十,以一收万,以一可以收千千万万,正如中国人所说的“一本万利”,由此也可以得到证明。
讲到“策划”,历史上有名的“三十六计”,有的“远交近攻”,有的“欲擒故纵”,有的“围魏救赵”,有的“李代桃僵”,有的“抛砖引玉”,有的“趁火打劫”,有的“以逸待劳”,有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各种策略,无所不用其极。吾人要想策划自己的前途,甚至有心为国为民谋福,有意义而出自善心、慈心的策划、谋略,也未尝不可。
策 略
现代的社会团体,行事作业都讲究策略。军事要有策略,才能制胜;商场要有策略,才能赚钱。即使一个摆地摊的小贩,也要有策略,才能引起路人的注意。现在的学校招生,更是讲究策略,才能吸引学生报考。
人生行事,需要提出许多策略,但策略的推动,也要注意以下事宜:
一、策略要众议才有共识。策略当然是有智慧的人做出来的计划、方案,但是总要经过大家的会议讨论,达成共识,策略才能顺利推行。也许有的策略具有机密性,但也不能不公开一些策略的大政方针。策略的细节可以由少部分领导者掌握,但策略、方案的执行,不能不在大家的共识下进行。
二、策略要易懂才能执行。策略太专门,大家不懂,碍难实行;策略太过专精,大家不能了解,不容易达成共识。策略固然要细密周全,但也要简单易行。有一个牙膏工厂,在同业竞争下,不容易开发市场,于是公开征求促销的策略,获选者可得十万元奖金。有个员工说:“只要把牙膏出口做大一点就行了。”因为这一个小小意见,使牙膏用量增大,产品的销售量随之增加,所以策略,就是这么简单易行。
三、策略要创新才有效益。既曰策略,不能一直是老套,今天的社会,凡事不断在创新,策略也要创新。巴黎的时装,多少设计师日日苦思,研究创新,所以能风行全世界,受到世界所推崇,成为时尚的指标。
四、策略要迅速才有时效。因应时机发展,一旦定下策略,就要迅速去推行、落实,如果把策略锁在保险箱里、摆在书橱中,别人的产品早已公之于世,人家的方法早已运作实行,等你发现,为时晚矣。所以,策略要争取时效,有时效才能增加策略的价值。
五、策略要清楚才能落实。我们定一个政策方针,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既是策略,应该要有方法、要有内容、要有见解、要有独到之处,才能成为策略,才要大家合力推动。既要大家共同推行,所提的策略要能让大家清楚明白,才能落实。
六、策略要益世才有价值。所谓“策略”,要能济世益民,要能有利于人间大众、有益于社会人生,这样的策略,才能引起大家的共鸣。例如,你能提出推动世界和平的策略,能够真正发挥益世利民的价值,那么何愁各国不肯切实奉行?
现在举世之间,许多谈判策略不能为大家所接受,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没有让人有所受益,如此再好的策略也没有价值。所以,“策略”者,应该以营造人民的安乐为大前提。
发 觉
发觉,就是发现的意思。发现新大陆,何等重大的事情;发现海底油矿,可以使国家致富。
平日我们的生活里,只要细心、用心,也会有许多的新发现,也能发觉许多应该留心的事。例如,发觉到友人的眼神不对、发觉到同事的心情不好、发觉到上司的态度不一样、发觉到办公室的气氛异于往常等。
发觉,就是在还没有很多人知道情况之前,我已发现到事情的征兆,于是急谋应对之道。例如战争时,发觉敌机前来轰炸,早一些播放警报,可以减少伤亡,发觉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我们要发觉一些什么呢?
一、发觉有病要快治疗。在医院里,经常可见有些病人因为延误就医,致使疾病蔓延,无法可救。因此,当人体有病的时候,要提早发觉,尽速就医治疗,方可早日痊愈。身体疼痛不舒服,要经过医师诊断,不可以自己判断。现在的医疗检查仪器会说话,在仪器之前,可以找出真正的病因,所以及早发觉病情,至为重要。
二、发觉火星要快扑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因此发觉一个烟蒂,要赶快扑灭。发觉一点火星,要赶快处理,尤其电线走火,更不可以小视。蜡烛、油灯、蚊香、瓦斯、电器,都是小小一点,但也都可能酿成重大灾祸,所以发觉火星要赶快扑灭。
三、发觉漏洞要快补救。家里的自来水管破裂了,要赶快补救,以免浪费水资源;堤防、边坡有了漏水现象,尤其要赶快处理,否则“滴水虽微,足以穿石”。一旦漏洞愈来愈大,最后可能造成山崩地陷的重大灾情,所以发觉漏洞,不能不赶快补救。
四、发觉问题要快解决。有的人性格因循,对于重大问题不觉得要紧,不肯立刻处理,往往造成严重损失。例如,坏人在自家门口徘徊数日,主人已经发觉形迹可疑之人,却不快速处理,后果难以逆料。有的人对于周遭发生的问题不甚关心,认为事不关己,但是“城门失火”,可能“殃及池鱼”。自古以来,许多国破家亡的事例,都是因为发觉问题,却不迅速处理,以致遭受严重损伤,不能不引以为鉴。
五、发觉困难要快设法。公司财务出现困难,要赶快设法,不能只想用借钱来解决,“以债养债”不是办法,就如借酒浇愁,只有愁上加愁。处事遇到困难,要赶快找出困难的原因,及时加以解决。困难的问题不能拖延,人情上有了误会,心情上遇到了困难,也要设法解决,否则误会加深,就会更加难以解决了。
六、发觉疑人要快了解。在公司团体里,一旦发觉聘用的职员当中,有了可疑之人,要赶快了解,否则任用不当的敌营人士,把贼人养在家中,后患无穷。在古代就有“窝藏罪犯,与罪犯同罪”的明文规定,如果藏匿不报,一旦被发现,难免不受牵连。所以,发觉处事困难,还算事小,发觉到疑人不及时处理,则“养痈长疽,自生祸殃”,岂能不慎?
声 音
人在经过白天的喧嚣纷扰、紧张忙碌工作后,到了晚上,万籁俱寂,一个人独自享受片刻的宁静时光,这是人生一大幸福事。但是,如果这个世间完全没有一点声音,大地一片死寂,也是一件可怕的事。
天地之间,虫鸣鸟叫,溪水潺潺,甚至风吹树梢发出的婆娑声,都能为人间平添生机。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之外,轻柔的音乐声、美妙的歌唱声,乃至情人的叮咛声,都能让人心情愉快,乐于听闻,甚至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都能入耳。声音是无常的,但是声音也有多种的作用,试说如下:
一、可以帮助放松心情。一个人整天忙碌工作,身心疲惫,甚至工作压力大,造成精神紧绷,都需要有适当的调适。现在的大饭店、咖啡厅等,在营业时间里,都会播放一些柔美的音乐,或是轻快的乐曲,帮助客人放松心情,甚至现在的医学,已有利用音乐治病的疗法,这些都是说明,悦耳的声音能够帮助我们放松心情,保持心情的愉悦。
二、可以造成情绪急躁。柔和的音乐可以帮助人放松心情,乃至慈悲的爱语、叮咛,可以鼓励、振奋人心。但是相对的,一些不堪入耳的诅咒、恶骂、怒吼声音,让人情绪低落,甚至热门音乐、打击乐等,尤其一些高分贝的噪音,会干扰脑波,让人急躁不安。所以现在一些先进的国家,都会把住宅区、商业区与工业区划分清楚,以免噪音破坏安宁,影响居住品质。
三、可以代替眼睛阅读。眼睛看书,心领神会,假如眼睛不能看,只有靠声音代替阅读。像现在的电台广播、名家讲演,以及公司里的早餐会报、秘书读报、专业人员的项目简报等,都需要借助声音来传达资讯,让人听了心解意会。甚至一般人看书,看过后很容易忘记,如果听人说书,听过的书中道理,可能一辈子牢牢记得。所以,眼睛固然是灵魂之窗,耳朵也是帮助人们开拓视野的门户。
四、可以辨别物体方位。眼睛看不见的盲人,靠着一根拐杖,在地上轻轻的“嘟、嘟、嘟”,他就能辨别地形的高低、安危。一些听力敏锐的人,在他的附近发出任何声音,他就能辨别声音的方位,甚至感受得出声音背后的好坏善恶。因此,过去有所谓“察言观色”,其实听声音辨位也很重要。
五、可以超越时空距离。前人说过的话,我当时没有听到,有录音机可以事后再播放一次;你在远方上课,透过网络传讯,可以远距教学。别人讲话,我没有亲耳听到,透过别人转述,让我有如亲自耳闻一样。声音可以超越时空,传达彼此的心意,交流各种资讯,联络人类的感情,声音对人的贡献,无远弗届。
所谓“声音”,有悦耳动听的声音,有粗俗难听的声音。有的声音让人听了心生欢喜,甚至荡气回肠;有的声音让人听了怒从中来,可能怀恨一生。我们纵使没有婉转美妙的歌喉,不能唱出动人心弦的歌声,但是我们有喜悦的性格,我们有说好话的习惯。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美语良言就如和风吹拂,又如冬阳照耀,可以散播温暖。世间上,不管任何时刻,不管任何地方,“和言爱语”必定是人所爱听的声音。
先 后
“谁先谁后?”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经常有人问:“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如果没有鸡,怎么会有蛋?没有蛋,怎么会有鸡?再问:“先有树木,还是先有种子?”如果先有树木,没有种子,如何长出树木?如果说先有种子,没有树木,种子从哪里来?
也有人问:“先有山,还是先有水?”地球上,有山的地方都有水,有水的地方也有山,甚至海洋里都有岛屿。更有人问:“先有人类,还是先有世界?”先有人类,没有世界,人类住在哪里?先有世界,没有人类,如何创造世界?
所以,“谁先谁后”的问题,自古以来困扰着人生。兹就“先后”,略述如下:
一、世界没有先后。“先后”是对待的,是“比量”,但世界是“缘起”而有,缘起就是靠因缘和合而生。例如,一棵树,要有种子、土壤、水分、阳光、空气等因缘结合,才能长成树木。树木长大后,开花结果,又成为种子,又再继续繁殖。如此生生不息,就如鸡生蛋,蛋孵鸡,彼此相关,没有先后,只有缘起。
二、先后是如一的。先后不是定型的,军队的操练,走在前面的为先,走在后面的为后,但是一声“向后转”,后面的变成在前,前面的反而在后,所以先后位置是可以调换的。佛教讲“轮回”,就如时辰钟,十二个时辰,谁在先?谁在后?说先,每一个都先,说后,每一个都后,所以先后是如一的。
三、先后是连体的。“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父亲生子,子又生孙,孙再生子,子再生孙,子子孙孙,轮回周转,永无止息。一粒种子,结了果实,果实成为种子,它们相互轮回,谁先谁后,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在世俗上,总有先来后到,先到后随,但是你说后到的人,后面还有人随后又到,你说先来,前面早已有人捷足先登,先后如何论定?因此,即先即后,即后即先,先后是相连一体的。
四、先后是圆形的。人类有先后的观念,这是因为受到知识的限制。实在说,在佛教看来,时间无始无终,空间无内无外。佛教说到人生,即使有前人、后人,但在无始无终的时间里面,生命是环形的。好像季节有春夏秋冬,身体有生老病死,但是冬天去了,不就是春天了吗?人死之后,不是又可以再生吗?一部新的汽车出厂,用了几年,报废之后,经过工厂改造,又是一部新的汽车出厂。新的还有更新,前的还有更前,所以前前后后,新新旧旧,就如《般若心经》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先后是圆形的,是循环不已的存在。
人生的痛苦,都是因为有对待,有你有我,所谓“我相、人相、众生相”,因为有对待,所以有苦乐。苦乐本身也是对待的,数百年前的社会大众,没有汽车、空调、冰箱、电视,他们都痛苦吗?他们一样活得怡然自得。所以,物质的有无,不是苦乐的必然、秩序的先后,也不是人生的必然。在前在后,是新是旧,只是我们的妄想分别罢了。
大 小
世间凡事都有大小之别,有大公司,也有小商店;有大海洋,也有小溪流;有大月亮,也有小星星;有大人物,也有小老百姓。
在大小之间,人总希望要大,不喜欢小,其实小也不一定不好。小的钻石胜过大石头,小小的一支笔胜过千军万马,小小一点火可以燎原千里。但是一般人还是对大小有别,大的占有大机会,小的容易被人忽视,尤其有一些小的东西,确实不能跟大的相比,试举如下:
一、大量与小器。人都有器量,有的人器量很大,有的人器量很小。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往往不是看他的聪明才智,而是看他的器量,小器者只能成就小事,大器者才能成就大事。
二、大慧与小智。人都希望求聪明、有智慧,但是有的人才华智慧很高,有的人只有一点小小的世智辩聪。吾人应该学习广大的智慧,所谓“法门无量誓愿学”,千万不能有了一点小聪明,就自鸣得意,所谓“满瓶不动半瓶摇”,会闹出许多笑话来。
三、大心与小愿。在佛教里经常讲“发心”,发什么心呢?要发“大心”。《金刚经》说“无相布施,无我度众,无住生心”,所谓“无住生心”就是大心。有的人只希望求得自我的平安幸福,或是求儿求女、求富求贵,这种“小愿”自然无法与“大心”同日而语了。
四、大根与小枝。人有没有善根?是大善根还是小善根?人的根机大小,对于做人处事固然重要,对于修行办道更是重要。大根机的人正如大树,在佛经里提到拘毗陀罗树,树身高大,形状秀丽,枝叶繁茂而久住不凋,能避一切风雨之害。相对的,小枝小叶的小树,自立尚不足,何能有益于人?所以人总希望要有大的气派、大的风度,不要小家气派、小家风度,因为小枝小叶不能和大根大树相比。
五、大众与小党。现在是民主时代,我们重视一般的社会大众,也容许小党小派的存在。小党小派,少数人的意见,不无可取之处,社会大众,人多势众,必为大众所想所归。谈到民主,其实佛教最为民主,佛教可说是开民主的先河,例如佛陀成道时的宣言:“大地众生皆有佛性。”就说明大众的可贵。佛教讲究“统理大众”、“供养大众”、“大众为先”,在在都表达民意、民主的可贵。所以,任何时代,我们希望“少数服从多数”,能成为国家的优良传统。
大与小
“大小”是物体的比量,但是“大”并不代表其价值一定胜过“小”,最明显的例子,大如石块,小如钻石,你说大小的价值何能相比?再者,大如象马狮虎,小如小猫小狗,受宠的时候,小猫、小狗的价值胜过大象和牛马。前方作战的大将,回国后见到年幼的小王子,也要三跪九叩。针对“大与小”,试为一论:
一、大如虚空,小如微尘。宇宙中,虚空最大,微尘最小,但是“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在事相上,大是大,小是小;在理性上,大不一定大,小不一定小。例如,我们的一颗心,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虚空都在我的心里,法界都在我的胸中。因此大的虚空,小的微尘,也是可以相互包容的,因为一粒微尘,一个虚空,都是“一”。
二、大如君王,小如狱吏。在一个国家里,以君王为大、为主,管理犯人的狱卒可谓微不足道。但是有时君王、太子、王后、皇妃被囚的时候,也都归狱卒管理。君王宰辅操生杀大权,王要谁死,谁不得生,王要谁生,谁也不必死,但是一旦打入天牢,狱卒虽小,却可掌握他们的生死。齐国太史伯,因大臣崔杼杀了淫乱无道的齐庄公,所以秉笔直书“崔杼弑其君”,可见皇帝也不是最大,也不是最有权力的。
三、大如海洋,小如溪流。大海里惊涛骇浪、澎湃汹涌,令人不禁叹服海洋的浩瀚;小涧涓涓,虽缓而细,但它也可以大声说,没有我们这些滴水汇集,何能成就海洋之大?所以“大”是“小”之积,小可以成其大。大也不一定比小的有用,大如海洋,一旦受到冲击,形成海啸,万民受害,不若滴水流入沟渠,可以润泽大地,使万物欣欣向荣。所以,大未必有功,小未必无利。
四、大如机械,小如螺丝。波音747的飞机能在天空飞翔,固然靠它庞大而齐全的各项装备,但是其中的一颗小小螺丝钉,也是居功厥伟。如果没有小螺丝钉锁住大机械,就是再先进的机种、再坚硬的钢铁构造,也会四分五裂,造成危险。天地间,一粒小沙子、一颗小石头,看似无用,但与水泥混合成混凝土,就可以建桥梁、造大楼,供人安全使用。可见大不是全能,小也不是无能。
五、大如狮王,小如身上虫。狮子是陆地上的兽中之王,狮子一吼,万物皆惊。一般儿童最崇拜英雄好汉,也崇拜狮子,一谈到狮子,无不赞其威武勇猛。但是殊不知,雄壮无比的狮王,也有弱点。在非洲有一种牙签树,树上长了很多像牙签一样的刺,狮子奔跑时,一不小心误触牙签,身上就会发炎,最后皮肤溃烂而死。另外,狮子身上的小虫,也是狮子的克星,所谓“狮子身上虫,还食狮子身上肉”,所以世上任何事物都是物极必反,大小相克。
大不是大,小不是小。一颗子弹,能摧倒一个王朝,一个小女童,也能征服一个帝王,获取政权。大与小,何者大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