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

- 姓名:星云
- 俗姓:李
- 性别:男
- 朝代:
- 出生地:江苏江都人
- 出生日期:1927年8月19日
- 逝世日期:2023年2月5日
- 民族族群:
星云(1927年8月19日-2023年2月5日),俗名李国身。 现代僧人。法名悟彻,号今觉,笔名摩迦。江苏江都人。12岁于南京栖隐山礼志开上人披剃,1941年,受具足戒,并于栖霞律学院就读,又至焦山佛学院参学。曾任白塔国民学校校长、《怒涛》月刊主编、南京华藏寺住持。1949年,至台湾,主编《人生》月刊,任台湾佛教讲习会教务主任。1952年,至宜兰雷音寺,成立念佛会、弘法会。1957年,在台北创办佛教文化服务处,出版佛书及佛教唱片。1962年,在高雄创建寿山寺,又在该寺设立寿山佛学院。1967年,又在高雄县大树乡开创佛光山,并任第一代住持。星云虽出身临济门下,然其于佛教事业则八宗兼弘,不拘一宗一派。其弘法之方式,着重于佛法与时代性,以及与众生根性之协调。著有《释迦牟尼佛传》、《十大弟子传》、《玉琳国师》、《觉世论丛》,历年来的弘法讲稿由弟子辑印成《星云大师讲演集》。2023年2月5日下午,星云大师圆寂,享年96岁。星云大师圆寂赞颂典礼预定于2月13日上午9点于佛光山云居楼举行,随后将引至台南大仙寺“荼毘”(火葬),之后将永久安葬于佛光山万寿园。
猜你喜欢的书
智者
古希腊柏拉图(Platon,前427~前347)的后期著作。该书以对话形式讨论了3个问题:一是采用二分法下定义。他认为技术包括生产技术与掌握技术,其中生产技术又分为人与为神两种。其中为人的生产技术又分造实物的与造物象的等等。智者则分为教授富人子弟、贩卖心灵所仿造货物者;以无知伪装成知识渊博以骗取青年者。二是肯定无形物:“灵魂”、“正义”、“智慧”、“能力”及“理念”等的存在。三是论述了“通种论”。柏拉图认为“存在”、“非存在”、“动”、“静”、“同”、“异”是6个最普遍的范畴(种),它们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动和静都存在着,存在分有动和静,动和静统一于存在;但动静是相反的,动不是静,静不是动,即二者各有差异;异不是同,同不是异,但各与自身相同而和其它范畴相异,其它范畴又和自身相同,所以,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存在、动和静都和自身相同,和其它范畴相异;于是,它们彼此既相同、又相异。但是,动非静,同非异,而静、异是存在的,非静、非异亦即非存在,人们说某物是非存在时,也就肯定了它的存在。因此,存在与非存在彼此分有。相对于动而言,静是非存在;相对于静,动是非存在等等。它们彼此结合,相互排斥,对立统一。该书是研究柏拉图辩证法的重要著作。
蒲犁厅乡土志
江文波修。蒲犁,原称色勒库 尔,即今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是志系奉饬编辑之小 学教材,成书于清光绪末。列14目,约2000余字,概述该 地历史、政治、经济、地理、民族等。所载民族、户口、物产、 商务,对研究该地民族史、经济史有一定参考价值。有光 绪三十三年(1907)稿本、抄本,1955年湖北省图书馆辑《新 疆乡土志稿二十九种》打印本,1976年新疆图书馆重印本, 1986年日本《新疆省乡土志三十种》本。
钟律通考
六卷。明倪复(生卒年不详)撰。复字汝新,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是书凡二十七章,始于《黄钟本原》,终于《风雅十二诗图谱》。其中或标卷目,或不标卷目,疑传写者有所佚脱,非其旧书。卷首有嘉靖丙戌(1526)张邦奇序,谓其本之《仪礼》经传,参之蔡氏之说,历考古今制度,辨正百家之得失,以求合乎声气之元。今考是书,大端不失古法。书中颇有杜撰无稽之处,然其中亦不乏可采者。如《左传》中声以降,五降之后不容弹矣。蔡元定谓五声之后二变不容为调,朱熹谓蕤宾以下不可为宫,是书则谓朱熹之说与《礼记》所云似有未合,故从元定。是书于朱蔡异同之法能够并列,参互详审,颇为不苟。是书有《四库全书》本。
小山词
又名《乐府补亡》。词别集。北宋晏几道撰。一卷。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晏殊第七子。虽生名门,家父显赫,而仕途不坦,仅做过颖昌府许田镇监。《碧鸡漫志》卷二载:晏叔原歌词,初号《乐府补亡》,有黄庭坚及几道自序。从自序看,此集为几道手编,并呈送范纯正(范仲淹之子)阅过。今传本收词二百五十五首。多为小令,可见小令创作艺术在小晏之手有一大提高。词集为晏几道自己编定,集前有自序。现有晏端书所刊晏氏家刻本,毛晋汲古阁《宋六十家词·小山词》刊本,朱孝藏《彊村丛书》本等,以朱本最为完备。晏几道(约1030—约1106),字叔原,号小山,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7子,世称晏小山或小晏。曾任颖昌府许田镇监官。政治上一直不得意,晚年家境中落,生活贫困。本集共收晏几道词256首。以写男女悲欢离合为主,感情真挚,哀怨动人。
白话北齐书
《北齐书》,纪传体断代史书名。“二十四史”之一。唐李百药撰。贞观十年(636)成书。五十卷。分帝纪八卷,列传四十二卷。记载北魏分裂(534)至北齐灭亡(577)四十四年历史。据其父德林三十八卷旧稿及王劭《齐志》等旧史增补成。为有关东魏、北齐历史的重要史料。此为《北齐书》白话文。
春秋别典 [四库本]
十五卷。明薛虞畿撰。书前自序称尝阅往牒,见春秋君臣往迹,不下千事,散见百家,皆三氏所未录。间或微掇其端,而未究其绪,存其半而不采其全。所以作者略仿《左传》之例,分十二公以统其世,稽三传人名以系其事。书目后跋文由虞畿之弟虞宾所作,称书未脱稿其兄不幸下世,虞宾特广阅博览参互考订,削繁补缺而成书,可见此书实系薛氏兄弟合著而成。全书十五卷,旧无刊本,《四库全书》所录系朱彝尊家藏抄本,各条之末未书明出于何书,盖明人之习使然。然此书网罗繁富,颇足以广见闻,亦有一定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