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生活之要
不要觉得自己的生活很平淡,就可以马马虎虎地度过了。你应当在平常的生活中感悟自己的真心。这个真心不带染杂,能让你时刻保有安宁的心境,当你生活不顺、妄想纷飞时,不妨内观自己的心灵,让它静下来,你的内心平顺了,生活中的不顺也会少了许多。
生活之要
人每天都要生活,生活不是有的吃、有的穿就算,也不是有钱赚、有人爱就好。生活不是那么简单,当吾人生到世间来,本能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平安,之后就要饮食。婴儿在摇篮里,或在母亲的怀抱中,感到无比安全,但他还是需要牛奶。及至长大后,要求赞美,要求鼓励。一旦入学读书之后,所要求的就更多了。
人在世间生活,要求很多,但最基本的莫如:
一、要过得欢喜。人间生活里最宝贵的东西,就是欢喜。假如一个人住在洋房别墅里,但是住得不欢喜;家中拥有万贯家财、千百亿存款,但生活过得不欢喜,人生有什么意义呢?有的人,遇到吃的,不欢喜,见到别人,也不欢喜,听人讲话,更不欢喜。这里不欢喜,那里也不欢喜,生活里没有欢喜,人间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呢?反之,有一些人生活简朴、物质贫乏,但他生活得很欢喜。偶尔三五好友,相约海边山上,踏青郊游,无比惬意。平日生活里,饭食以外,一杯茶、一份报纸,无比满足。因为满足而产生的快乐、欢喜,胜过百万富翁。
二、要行得正派。人的生活范围,不是只在家中,也不能躲在象牙塔里,而要走上社会,交朋友、求职业,要和人际互动往来,建立许多关系。这时候,一个人的行为正派,就非常重要了。有的人只凭口才好,能言善道,但是花言巧语,没有正派的行为,日久也会被人拆穿,不容易获得他人的信赖。甚至,有的人为了利益,总想沾别人的光、占别人的便宜。能占则占、能骗则骗,如此纵使别人上当,也只有一次。一个行为不正派的人,在社会上往往被人讥为地痞流氓、无赖汉、伪君子;行骗欺人,到最后一个知心朋友都没有,岂不悲惨!所以,人生在世,宁可无钱无势,但不能不做一个正派的人。
三、要忍得自在。人在生活中,不可能样样顺利。身体上的病痛、气候上的寒热、物质上的缺乏、人情上的冷暖,在在都让自己的心湖不平,这就得靠自己的修养忍耐了。世间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所谓“十全十美”,是要我们自己建设有力的世界,要靠忍的功夫来降伏一切。忍不是只有忍穷忍贫、忍饥忍苦,甚至还要忍气。忍气也还容易,更重要的是,要能忍名誉、福报、赞美、恭维,一切都能堪忍,才能自在。忍之一字,在我们的生活里,有巨大的功用,尽管世事变化,人间有善恶好坏,在我们“能忍”之下,也能到处没有风波,如果不起风波,还怕不能自在吗?
四、要活得平安。人生第四要,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能活得平安。一个人即使享受荣华富贵,但是觉得不平安,生活也不会快乐。就如同金毗罗王子出家后,在享受解脱放下的自在快乐时,忍不住回忆起过去住在王宫里,吃的是珍馐美味,穿的是绫罗绸缎,住的是高墙皇宫,但是每天都怕别人陷害,吃饭睡觉都觉得不快乐。
人,生活得不平安,活着有什么意义呢?所谓“平日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只要我们不犯法,守着国家的法律,守着做人的道理,每日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三好”会带给我们平安,那就是人生最大的意义了。
生活之道
在人间不能没有生活,说到生活,人人都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等民生物需。除了基本的物质生活以外,有的人向往爱情,有的人重视名利,有的人追求权位,有的人爱好艺术,有的人虔心信仰等,不一而足。如何才是生活之道呢?试论如下:
一、物质的生活要淡泊。人在世间生活,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物质生活,因为人要穿衣、吃饭、居住。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如果衣食不足,还谈什么道德仁义呢?但是物质生活也不能奢侈浪费,应该简朴节约为好。唐太宗得天下后,为了养民生息,不愿意浪费金钱,所住的宫殿乃是隋朝的旧居,正因为他的简朴爱民,才有后来的“贞观之治”。
二、精神的生活要升华。有了物质生活当然还不能满足,还需要精神生活,例如,要爱情,男婚女嫁;要读书,充实学问;要精神愉快,甚至要修养道德人格,要培养忍耐毅力等。物质生活解决了,精神生活升华了,人生基本的生活架构就算完成了。
三、艺术的生活要丰富。一般人有了物质与精神生活以后,进而还会追求艺术生活。所谓“艺术生活”,就是要美感、要气氛,例如绘画、雕刻、美术、音乐等,甚至自己的仪容、姿态,都要有美感。确实不错,艺术的生活能提升人的品质,能增进社会的文明,人间能多一些艺术,就增多一些真善美。
四、信仰的生活要超越。当物质、精神、艺术生活都拥有的时候,人不一定就都能满足,因为不管怎么样还是在人间。世间的有为法都是对待的,有善恶、美丑、苦乐、生死等,所以都在烦恼里流转。这时候,每个人都会想到,生命应该要超越时空、超越生死、超越一切的对待。因为觉得人生的价值应该要超越、要把生命安住在一个不生不灭的境界,所以进而会需要有信仰的生活。
五、独处的生活要用功。不管什么样的生活,人在世间常常会有独居的生活,例如晨起大家都还在睡觉,这时候做什么呢?又如夜晚睡觉前,一个人独处一室,又如何消磨时间呢?一个人独处时要会用功,例如禅坐、诵经、止观、念佛、礼拜等。如果独居的时候会用功,就会感到生活很丰富,内心很充实,自然觉得世出、世间都非常美好。
六、群居的生活要无我。人当然不能离群而独居,必定要过群体的生活。人的一生当中,除了父母、夫妻、子女以外,还有亲戚、朋友、同事、同胞等,必定时时会参与很多的群体活动,诸如宴客、开会、共事等。和群体共同生活时,最重要的是要能以“无我”之心来处众。能以无我来面对大众、以无念来对治妄念、以空见来包容一切,则生活何乐如之!
瘦身法
“瘦身”是这个时代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尤其一般女性从小就担心自己成为一个胖子,所以为了瘦身,有的人吃减肥药,有的人打抽脂针,有的人节食,有的人束腰,真是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为什么一定要“瘦身”呢?因为瘦的人体态轻盈,看起来比较有美感,肥胖则显得臃肿,不容易讨人欢喜。但其实也不尽然,所谓“燕瘦环肥”,赵飞燕以瘦而赢得汉成帝的宠爱,杨贵妃则以丰满而获得唐明皇的醉心。再看现代的社会,香港的沈殿霞,台湾的邹美仪,她们不都是以肥胖而闻名,甚至在演艺界享誉盛名多年而不衰吗?
自古以来,瘦都被看作是福薄之相,胖则表示富态,但是一般人为了爱美,还是宁可节食减餐,甚至想尽各种方法,只希望能达到减肥的目的。其实妇女减肥不一定要求助他人,“解铃还须系铃人”,只要能在生活上多加注意,要胖要瘦,都能如愿。试举减肥方法如下:
一、走路。每日走路两小时以上,不要中断,能持之以恒,两个月下来不瘦个五公斤,至少也能减个三公斤!
二、爬山。每日固定爬二千米的高山,限时登顶,总要爬到全身汗流浃背,然后立刻下山,回家盥洗净身,如此试行一个月后,必能瘦个几公斤。
三、拜佛。早晨起床,或是晚上临睡前,礼佛一百零八拜,不可以用高的垫子,要平地“五体投地”地拜,如此不但净心,又能减肥。
四、素食。人的身体,体质各有不同,有的人吃尽各种营养补品,想胖就是胖不起来;有的人节食少吃,照样腰围粗大,肥胖不已。所以“吃”对胖瘦应该没有绝对的影响,不过基于健康因素,三餐饮食最好不要太甜,也不要太油腻,尽量多吃菜类、果类、瓜类,不但有益健康,也是减肥良餐。
五、节睡。要想减肥的人,必须让自己忙起来,每天工作十五小时以上,睡眠不超过六小时,让自己一直在活动中,不要停滞,活动的动物身体都很矫健,甚至活动就是减肥之妙法也。
六、拍打。用一根藤条,拍打臀部、腿部、背部等,因藤条内有纤维空隙,用来拍打身体不会伤到筋骨,而能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每日拍打半小时以上,让全身发热,也是奇妙的减肥之法。
七、思考。我们常听人说,最近心思很多,把身体都想得瘦下来了。可见不用心,容易发胖。假如每天思考哲学上难以解决的宇宙人生的问题,或思考难以记忆的古今经典,让心去思考、活动,在智慧思想上悠游,就不容易在肉体上增加肥胖。
八、游泳。我们看一般水中的鱼类,它们都是往长的方向发展,不向宽度增加,可见能像鱼类一样游泳,也是减肥之法。但是,减肥的游泳不是戏水而已,应该把游泳当成功课,每日在水里游,不管是蛙式、自由式,总在半小时以上,才能收到些微的效果。
以上所说“减肥法”,希望减肥者,不妨一试。
开倒车
人生的希望在前方,假如说人生譬如一个交通工具,那么就应该向前奔驰。如果不能向前,而是向后“开倒车”,就会令人感到失望。
已经到了春天,能再回到寒冷的冬天吗?已经长大成人,还能像童子般愚顽吗?人生如车轮,不停地向前转进,千万不能开倒车,不能不求进步。社会人生有哪些是“开倒车”的行为呢?
一、复古是开流行的倒车。社会的潮流,带动时代的发展趋势,就成为流行。新式的服装、新式的包包,是流行的物品。流线型的汽车、液晶体的电脑,都曾流行一时。一种用品,哪怕颜色、样式,如果是流行的,就表示新颖,就为人所接受。如果开流行的倒车,所谓复古,不一定符合时代的潮流。一本精装的书籍,我们还要恢复古老的线装书吗?一部电动的织布机,我们还要恢复古老木制机子的手工操作法吗?古人茹毛饮血,游牧、农耕,我们还要回到往昔的社会吗?时代的齿轮不断向前转动,开倒车要复古,终是时代进步的障碍,所以往前看,不要陷入到复古的窠臼里。
二、专制是开时代的倒车。现在的社会,讲究自由开放,我们还能回到古代的皇朝时代吗?孙中山先生和许多先烈、开明之士,已经开创了民主的中国,袁世凯倒行逆施,又想回复君主集权,建立洪宪王国,怎能不失败呢?现在的教育,从小学、中学、大学,循序渐进向上进步,最能适应新时代的新式教育,我们还能再回复过去科举取才的制度吗?随着时代的进步,人可以保留一些传统的道德来创新时代,但不能回复专制独裁的君主政体,这是开时代的倒车,有碍民主自由的发展。
三、守旧是开思想的倒车。当今社会,有所谓新思想、旧思想的论战。当然,我们知道旧思想未必全坏,新思想未必全好,只是思想必定要朝着未来的方向求真、求善、求美,总不能一成不变,否则赶不上时代的进步,就是落伍。中国过去蓄养奴婢、三妻四妾、三代同堂、父母在不远游、男婚女嫁靠媒妁之言、看时辰地理、拜大树公和石头公等,这许多守旧的思想、行为,赶不上时代进步,这就是开倒车,自然不足取。
四、执著是开人生的倒车。不管社会如何开放、时代如何进步、思想如何创新,一个人如果执著,仍然是开人生的倒车。所谓“法无定法”,人要放弃后面的一步,才能向前跨进一步,这就叫作进步。如果一直执著后面的一步,如何向前呢?吾人执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谓“我执”、“法执”,凡事太过执著,这也是人生的绊脚石。人生唯有放下执著,才能迎向未来,前途才有希望。
“放屁”的暗示
“放屁”是一句骂人的话,例如有的人听到别人对他的批评指教,自己不能接受,就回对方一句“放屁”。有的人听到人家说一些夸大不切实际的话,想要反驳他,也说“放屁”。
屁是臭的空气,放屁表示没有用。不过“放屁”也有真的放屁与假的放屁:无的放矢是假的放屁;肠胃开刀后,真的放了一屁,大家欢喜,表示肠胃已经通了。放屁也有响屁与阴屁之分,假如在群众里,有人放了一个响屁,大家都会取笑他、指责他。如果是不响的阴屁,大家就会互问:是谁在放屁?放的人也不敢承认,唯恐人家怪他。其实放屁是自然的现象,只不过放屁也要注重礼仪,在大庭广众之下,实在不宜放屁也!
兹将放屁的暗示,略述如下:
一、说话不当。一个人说话不当,得罪别人,或是虚妄不实,无端批评别人,就会被人回敬一句“你放屁”。屁应该是从肛门排出,会由口中产生,就是臭话,也就是不该说的话。
二、沉不住气。有的人听到别人说一句不中听的话,就沉不住气,如苏东坡因佛印禅师“放屁”两个字,就把他“一屁打过江”,表示沉不住气。所以我们对于别人的批评、毁谤、中伤,如果自己一点定力都没有,跟他计较,轻易回应,就容易被一屁打过江。
三、表示正常。在医学上,人的血脉要畅通、气血要旺盛、呼吸要顺畅,每天大小便正常,身体才会健康。尤其放屁表示肠胃通畅、内脏正常,这是最好的现象,所以有的人要多走路,让肠胃蠕动才能放屁,有的人要多吃水果才能促进消化,容易放屁。放屁表示健康,表示正常也。
四、无用之屁。放屁,有时候由不得你不放,这是生理现象,但是有的人生性拘谨,在大庭广众之前,总是忍住屁不放,这样有伤身体,放了也是好事。倒是有的人讲话,口不择言,习惯讲些闲话,说些没有用的话,就会落得“放屁”之讥。所以,说话不要像臭气一样侵犯别人,不要信口开河议论别人的隐私,不要尽说一些没有用的“屁话”。
五、有用的屁。有些小人物,不要说“放屁”无用,就是大声说话也不重要。不过,有时候在适当的时刻,小人物一句不经意的话,能够让大人物听入心扉,让他有所改进,知所进退,则所谓“臭屁”成为“响屁”,那么做一时的臭气、笑话,能够换来长远的世道清明,也是非常值得的事。
“放屁”一词也不一定是不好,有的人赞美他人“即使放屁也是香的”,可见事情不可一概而论。放屁也要看你用在什么地方,用得对,放屁有功;用得不对,放屁有罪。功罪之间,就看我们怎样“放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