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六、修止观常见的问题
已经开示五天了,由于大家修禅定时,还是犯下许多错误,今天继续讲一些关于我们静坐时发生的问题。
1.不可引气入定
先说关于头上有气
在修禅定的过程中,很多人都会觉得头上有气,知道有气的比不知道好。可是有些人以为头上有气就是入了禅定,这是错误的。入定的确使气升到头上去,但头上有气不等于已经入定。就是说,如果你故意把气引到头上去,是气集中在头上,不等于入定,入定的要点是心一境性。这一点要非常小心,别以为气到头顶就是三禅。入禅定是靠心念的集中和微细而入,不是靠头上的气上上下下。所以,你觉得头上有气,先把它引导下来,然后再度集中看呼吸。要注意是入了定后气会自动上头去,别因此而认为把气带上头就是上禅定,懂得气功的人就知道只要心念集中,就能引气到头顶上。甚至只要心想气往头上冲,气就冲上去了。所以,不要以为心想气上到头顶就是三禅,然后意念气留在那里而专注,那样是练气功。以气功的方法专注气能入定吗?能!但是把气专注在头部,若不懂驾驽气则弊病很多,最容易产生虚火上升及“泰山压顶”等现象,还不如专注在丹田来得安全。总之,入定不是引导气上头顶,必须是杂念少、集中力够、轻安来了,那时一念心想上某个定就上去,那才是对的,千万要注意这一点。
2.坐禅通病——疼痛
另外就是疼痛的问题。有些人在静坐的时候,身上有疼痛,不少人以为疼痛是打坐出了问题,其实这不是修错,是那部位有障碍,有宿疾发作了。最好乘机将宿疾调理好,如果让它继续保留在那里,你就一直坐不好。比如你静坐的时候,觉得胸闷、咳嗽,你就要处理胸前的毛病。如果你觉得背后大椎以下很热,就是你的大椎的部位阻塞了,你最好去物理治疗将它通顺。如果你的颈项很热,就是玉枕穴部位的气阻塞了。简单的处理法就是用空心掌打拍,也可以找人引导,在你静坐时帮你将气引上去,疏通它。如果你自己懂得做的话,你就在静坐时,观想背后的气从大椎经过玉枕,一直这样想,慢慢地气通了,热就会消掉。大椎和玉枕是很关键的部位,要去注意有无阻塞,如果很热的话,就是有问题了。
3.身体会摆动要如何处理
有些人因为身上的气脉有阻塞,坐到一定程度,身体会动起来。如果身体要动,不要去阻止它。你越阻止就越坐得不好。这是气动,气动会越动越强,如果心力和念力不够,当气很强时,心力弱者若无法控制气就会有危险。当气不受控制而身体出大动作,一般人就会慌张,慌张最容易着魔。将来若发生这类情况时心不要慌,只要一心想全身的气慢慢地降回丹田,并将所有的气,慢慢沉回丹田,一直这样重复地想。如果你的心念足够的话,可以用手来回从头向丹田拉气,观想手带动气到丹田,最后按住丹田。如果气还是在头上,只好找人帮一下,怎么帮?就是用掌心慢慢地从他的头上将气引导回丹田。也可以用拍打,帮他把身上的气拍打散掉。
是什么原因造成动得很厉害呢?原来气动是在治病,所以会觉得越动越舒服,身体越动得久,气场就会越强。如果你们以后打坐时身体动起来,千万不要超过半小时。若超过半小时,就会有很强的气,不容易受控制。动得很强时,怎么处理呢?我们可以控制动的时间,就是说,先让他动几分钟,然后就心想气收回来,让身体不动。先多做几次的气动五分钟后,如果都有把握把气收回来,就可以每次动十分钟。这样慢慢地加强,以后,你就会有能力收。不要让它一次动得太厉害,收不了不是着魔,是因为你的念力不够。什么情况下会着魔呢?当身体动时,有些人会气胀脑昏,身体就会失控而乱动,就会着魔、发狂、精神错乱。所以,动时要小心,心念要很清醒,心要明白动是好事,只是身上的气在运转。气动而身动,这是自我调整身体,自动处理掉你身上的病气阻塞的障碍,以后你的静坐就会更有进展。你身上有气阻塞的障碍,才会发生身动,如果你忍住不动,气的障碍依旧,修定的进度就会很慢。所以你应当放心让它动,不要恐吓自己以为着魔,那样就会有危险。若有气阻塞,最好找一些气功师,帮助你处理那些气阻塞的地方,或者找人按摩等等。身会动的人如果忍住不让身体动,不动则气不通,静坐很难有进步,因为严重气阻塞才会动,所以要小心处理。身体动时心念要明明了了,心要注意那个气的运转,不能放松到什么也不管。练气功的人喜欢让身体自发地动起来,动时心里什么也不管,这是有危险的,心不集中而放弃自我时容易被附体。身动时心念一定要清楚是气在动,而且要防止它动得太厉害,才不会有危险。
4.下座之前按摩非常重要
每次静坐下座之前,全身都要按摩一下。这几天我看到大多数人都没有按摩,久了要出事。就是说,下座时要确保气收回丹田,眼睛未睁开前,手擦热后,用手掌按摩头,拍打头也可以。然后,掌心向着自己,观想把气引导到丹田,从头往丹田引导。如果你对气很敏感,也清楚知道气都收回丹田,就不需要这么做。如果不敏感,你一定要做一下气收回丹田的动作。对气不敏感的人每天留一点气在头上,连续几天以后,就难处理了,从此以后,每次静坐就会感觉头重重的。所以,最好坐完后按摩。还有,如果每天静坐六小时以上,因为长期保持一个姿势,身体很快产生疲劳,最好每次起身之后做放松的运动,放松后背及腿的肌肉,对长久坐者会有帮助。如果你没有这样做的话,那就会累积疲劳,过一段时期后一静坐就会不舒服。以上所说的,是静坐者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5.修定与念佛
别否定自己无法修定而去念佛
任何人修定的时候,因为心念的专注,头上会累积了一股气,觉得有一股气包住头。修观时头顶会有气往上冒,观的心越细造成更深的定,气就要升得更高。所以,观心念生灭时会觉得头顶发胀,有人形容头上像喷泉一样喷水,或好像头上在冒烟。有些人能看到观心者头上升起一束光。若此人的心念不够微细稳定,他头上的亮光会摆来摆去,骗不了人的。当心很清净微细时,头上会有光柱冲上天去,就是头顶放光,能看见灵光的人都能看到。所以,真修行时会引来鬼神,因为鬼神能见到修行人的光。
定力太强障观心
定和慧的气正好颠倒,禅定的气因为集中凝聚,就会留在头上。修观的气是冒上去,结果呢?修定很强的人,他没有办法修观,观太强的人没有办法修定,这两股气是相反的。定力太强的人就没办法修观。为什么?因为那股定的气带他入定,定力太强,观不了,他只好入定了,别人还以为他修得好呢!
如果不先去分清楚究竟是修观还是修定,你就在那里修啊修啊,不知道修什么。要弄清楚啊!就是修定会收集能量,修观会消耗精力——能量,越观他会越觉得没有体力。所以,当你很精进修观时,会累、容易疲倦,你虽然疲倦了,但是精进的心还在,于是身心互相矛盾。其实,修观时要多休息,修定的人应该少睡。
大多数人不是观太强,就是定太强。很多人不知道修观时有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就是修观时千万不要入定太久,那样会障碍修观。为什么?因为你观没多久就入定了。这样的定力不利于修观。不明白的人还以为这个人很用功在修行,外表看这个人修得很好,在明眼人看来,他一点都没有进步。为什么?他想修观,可是一点也没观就入定去了。结果是定力越来越强,最后只会发神通,不能开智慧,知道吗?别人看他修出神通而非常崇拜他,在我看来他没进步。他不明白修慧的关键在哪里,修来修去,智慧却没有进展,结果有了神通,就看不起有智慧却没神通的人。禅宗祖师最害怕学人入定出神通,因为入定不修慧是浪费时间。所以,修观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入定太久。
维持四禅定力来观心
但是,没有足够的定力修不好观,怎么办?你每天一定要能上四禅,早晚各一次。每次要一分钟内就能上四禅,这样就有足够的定力修观。你们的禅定训练好之后,都会有这个经验,两三个呼吸就入定了,有时吸一口气就呼吸停止而进四禅了。但是,千万不要在修观时入四禅根本定。如果定力强慧力弱,修观时会一念不小心就进了四禅;定慧都很强的人,可在四禅里修观。至于一般人往往在定中就不想修观了,原因是禅定有掉举,爱唱歌有唱歌的掉举者,对某个禅定有掉举就爱在那个定中。不明白修观变成入定而浪费时间,别人还以为他很精进呢!明白了定慧的差别,修观就修得快。所以你必须每天检查一次,看有能力立刻上四禅吗?如果能够,就证明你今天还有足够定力修观。如果今天五分钟内都上不了四禅,那就暂停修观。把定力再修回来,有了四禅的定力再来修观,这样用功就用对了,否则,你就是在浪费时间罢了。
记住,修观时,每天早晚一定要检验一次四禅的定力。
6.天天舍觉支——无法做事的无心道人
你向内观心会修到只见心不知身,当心念越来越微细时,集中的心力(能量)越强,气就会越冒越高,这种力量就是精进觉支,有欲罢不能的趋势,表现在身上是感觉到强烈气感冲上天空。当心非常微细时集中的能量非常强,强到后来会进入空明无念的状态,此时身心必定发生一些奇特现象,在这里就保密了。希望经历过的同学,不要告诉其他人,以免障碍他修行,他若未修到位就先知道这个过程,就会执著而自我暗示并以为修成了,这是障碍。
当你达到无念的状态时,你会发现看东西或做事时,内心清醒而脑袋一片空白,一点儿杂念都没有。其实,每个人早上醒来时,心的能量就会跑到头上运用。睡觉时,头上的能量就会统统收回心脏。当一个人观到无念时,头上也一样空空的一点儿能量都没有。此时他只要动一个念头,就会发现有一股能量冲上头。就是说,当你修到心念很细,细到不动念,心无造作的时候,必定是脑袋里一点能量都没有,当时动一个念头,想一件事情,微细的心就会发现一股能量跑上头来,这表示你达到无心道人的状况了。什么叫无心道人呢?面对任何境界,心里知道不为那个境界动心念。虽然对境界不动心念,五遍行(觉知的心)还是在的,但是,心不思考任何事物,心只是一面觉照万物而不受干扰的镜子,你才知道在动中也能有跟四禅一模一样的舍念清净心。修观修到无念时,就能够任何时候不动念头,处在舍念清净的状况。禅宗说参禅参到一定的时候,会桶底脱落。桶底脱落就是进入一个状态,心不动念而空空洞洞却又明明了了。向内观心念观到无念时,也能够完成这样的事情。心中什么心事都没有,却是明明了了,一个妄念都没有——无念。
当一个人进入这样的状况以后,在平时细微的烦恼心一动,就会觉得很辛苦,会有一阵子一阵子的心疼。从此他对贪嗔心等特别警觉,因为嗔心一起来,他立刻觉得心受不了,很辛苦。因为此时纯净的心已经非常敏感,嗔心一来,心就受不了,他必须立刻舍掉。这个时候,你要去除贪嗔就比较快。然而,此时此人已无法做事,他只管自己内心的事,对时间杂事无动于衷,凡夫看他是个自私的废人。回到家里家人被误会,发现他不是性冷感就是性无能,回到庙里无法随众作事。
当心达到在动中对境也有舍念清净心时,应该在安静的环境里继续修一段时间——所谓的保任。尽量保持这个心不被烦恼心染污,如明镜般的正念正知。一旦做到念念都舍离不了舍念清净心,好多人会以为烦恼已经断了。其实,正念与心清净离解脱还差得远呢;这时,不应该只是在修行的环境修行了,应该离开修行环境过一般人的生活。你会发现你的心变成两个人似的,一位是平常心在做事,另一位是正念正知的心在关照前一位在做事的平常心,这才是真正有力量入世间心对境修行的时候了。最后这两个心融合成一个平常心,这才是一位真正无修而修的修道人——无心道人。然而,无心犹隔一重关,还未觉悟幻化本来无生无死的大自在。下一步可以修脱离根尘识而入空定。
很多人误以为观清楚心念生灭,以后不必再观了,那是极大的错误。观心念生灭若能进入舍念清净时,应当珍惜此心,要做到一生经常都能进入舍念清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