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超

- 姓名:广超
- 俗姓:苏子光
- 性别:男
- 朝代:
- 出生地:新加坡
- 出生日期:1953年
- 逝世日期:2022年1月20日
- 民族族群:
广超法师(1953年-2022年1月20日),曾用名有致光法师、阿帕卡罗(Apakaro),无量光等,俗名苏子光。祖籍福建,生于新加坡,新加坡籍佛教僧侣、学者,以融合中观、般若思想及实修指导著称。他早年肄业于南洋大学理学系,1980年礼新加坡光明山普觉禅寺住持宏船老和尚剃度出家,法名「广超」,后于斯里兰卡参学南传佛教,形成贯通汉传与南传的独特修行风格。
法师佛学底蕴深厚,尤其专精中观与般若经典,强调通过逻辑思辨与实修体悟佛法真谛。他曾系统讲解《金刚经》《心经》《圆觉经》《普贤行愿品》《阿含经》等经论,并深入阐释《大乘百法明门论》《俱舍论》等论典,其讲经风格以条理清晰、深入浅出著称,常结合现代思维与生活实例引导信众理解佛法核心义理。
作为佛教教育的推动者,广超法师于 1985 年创办新加坡大众学佛研究会及《佛友资讯》刊物,致力于普及正信佛法,并多次受邀在居士林、佛学院等机构担任短期出家导师及主讲嘉宾。他尤其注重禅修实践,传承斯里兰卡寻灭尊者的「定慧之路」法门,曾在中国多地开设禅修班,指导弟子通过止观双运提升修行境界。
其著作被整理为《金刚般若波罗蜜多讲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四圣谛讲记》《佛学基本知识》等系列丛书,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成为华语佛教界重要的学习资料。这些作品融合原始佛教教义与大乘思想,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指导价值,广受佛弟子及研究者好评。 2022 年 1 月 20 日,广超法师在新加坡安详舍报,世寿六十九岁,僧腊四十二载。他一生以「解行并重」为宗旨,通过讲经、著述与禅修指导,为当代佛教发展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留下深远影响。
广超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彼得·卡门青
《彼得·卡门青》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尔曼·黑塞的第一部小说,此书出版后立刻受到评论界和读者的一致赞誉,是他的成名之作。书中写了一个在瑞士中部山区的农家弟子,为了接受高等教育,寻求理想的人生,进入都市上流社会,但是却与资本主义的“现代文明”格格不入,大失所望。经过一番苦苦探索,他终于回归故乡,在大自然的怀抱和纯朴的乡人中得到了精神慰籍。作品文笔优美,抒情、写景、哲理思考,交相映发,具有诗与绘画的魅力。
损斋备忘录
明梅纯撰。此书分上下二卷,上卷分纪事、纂言、知人、格物四类,下卷分说诗、论文、补缺、拾遗、辨疑、刊误六类。其纪事条颇有参考价值。如详记明初随太祖朱元璋渡江者徐达、冯国用等十人之终始、记洪武三年大封功臣之始末等条,对了解明初封赏功臣的情况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其说诗、论文诸条,也颇为中理,但时有迂阔之见。如谓韩退之 《画记》,先儒谓其体似顾命,观之信然。但顾命所言,皆经世远图,其所叙载,亦皆一时声容礼乐之盛。而退之所纪,不过游玩禽荒,是不可相提并论的。韩之不以其道得之,又玩而弗置,不几于丧志乎?此甚为谬固。顾命不曾有乐,此是作者不核事实所造成的。在纪事类中,述梅殷之归京师,乃以母老之故,其挤死笪桥下,出于赵深谭曦之窃害,非成祖之意……,与史所载迥异不同,为亲者曲笔也。此书有《古今说海》(嘉靖本、道光本、宣统排印本、民国石印本》本、《历代小史》(为节选本)本、《学海类编》本、《今献汇言》(为节选本)本、《丛书集成初编》单行本、《影印元明善本丛书十种》本等。
后八品仙经
《后八品仙经》,即《吕祖孚佑演正警化宣说修仙证真还丹秘妙仙经》。有康熙乙卯岁(十四年,1675)吕洞宾《刻后八品经自序》及吴太极《刻后八品经跋》。吕序谓:“前八品久刊于世,后八品隐于临江,秘而未传。今遇膝下弟子徐太极、吴太隆,共结良缘,捐金刊行。”、徐跋曰:“敬择乙卯(康熙十四年,1675)季春吉日,延同道弟子张太伦,恭就武昌省城内玉皇阁书写。命匠刊刻,布行于世。”
孝感天
叙述李天赐中状元并阖家团圆的故事。
卷端下有“醉梦草庐主人梦梅叟志”印,版心下有“·心堂”印。疑为储仁逊。储仁逊,字拙庵,号卧月子,又号醉梦草庐主人梦梅叟,祖籍章武,世居天津带河门外,生于清同治甲戌(1874)年二月初四,卒于民国戊辰(1928)年十二月。持身狷介,毕生布衣布履。精医卜堪舆之术,设馆沽上,课毕,尝卖卜于金华桥畔,所得卦金,悉以周恤亲故,不使有余。
唐子西文录
宋代诗论著作。又称《唐子西语录》或《唐庚诗话》。一卷,三十五条。强行父尝与唐庚同寓京师,日从之游,归记庚口述论诗文之语。庚卒,行父旧所记无存,乃追忆而成是书。唐庚口述于宣和元年(1119)九月至明年正月,强行父追记于绍兴八年(1138)三月。《四库全书》收于集部诗文评类。集外佚文见于《苕溪渔隐丛话》(作《唐子西语录》)、《诗人玉屑》等,辑选三条附后。是书为语录体。论诗极力推崇杜甫,杜甫以下,复推许苏东坡。唐庚以杜甫《北征》为剖,提倡写诗应“因事以陈词”,因感而发,言之有物。故他讲求用词准确,传对象之形神。他称赞杜甫岳阳楼诗只四十字,“殆与洞庭争雄,所谓富哉言乎者”。又述苏东坡以一“阁”字,“俨熟如见病鹤”。他还要求学诗者不应“舍难而趋易”,因为“作诗自有稳当字,第思之未到耳”。
晋安帝纪
史书。又作《晋安帝阳秋》或《晋纪》。南朝宋王韶之撰。十卷。编年体。记载东晋安帝时史事,止于义熙九年(公元413年)。《初学记》等书曾引用过此书中有关资料。《隋书·经籍志》有著录。已佚。有清黄奭辑本一卷,收入《汉学堂丛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