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茶”小記
陸游《臨安春雨初霽》詩的一聯説:“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何謂“分茶”?錢鍾書先生在《宋詩選注》(1958年版)中説:
“分”就是宋徽宗《大觀茶論》所謂“鑒辨”,唐代陸羽《茶經》里“六之飲”説“茶有九難……二曰别”,所以陸游説“戲分茶”,表示他不過聊以消遣,并非勝任這樁“難”事的專家;參看白居易《謝李六郎中寄新蜀茶》“應緣我是别茶人”。
案:以“别”爲鑒别,唐宋人詩文中不乏其例,而以“分”爲鑒别,似難更爲舉證;自來有“鑒别”而無“鑒分”,錢先生所解,恐未免出於望文。
查宋人文籍,“分茶”有二解。第一解與陸詩無涉,第二解則即陸詩之“分茶”。今記於次。
一“分茶”爲酒菜店或麵食店
孟元老《東京夢華録》卷二“宣德樓前省府宫宇”:
次則王樓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鋪、曹婆婆肉餅、李四分茶。
又卷四“食店”:
大凡食店,大者謂之“分茶”,則有頭羹、石髓羹、白肉、胡餅、軟羊大小骨角、犒腰子、石肚羹、入爐羊罨、生軟羊麪、姜潑刀、回刀、冷淘、棋子、寄爐麪食之類。……及有素分茶,如寺院齋食也。
耐得翁《都城紀勝》卷十六“食店”:
南食店謂之南食川飯分茶。
吴自牧《夢粱録》卷十六“分茶酒店”:
凡分茶酒店賣下酒食品厨子,謂之量酒博士。
同卷“麵食店”:
大凡麵食店,亦謂之分茶店。
以上各條説明,“分茶”就是酒菜店或麵食店,其所謂“素分茶”就是素餐店。
二“分茶”爲一種泡茶的游藝
周密《武林舊事》卷三“西湖遊幸”:
至于吹彈、舞拍、雜劇、雜扮、撮弄、勝花、泥丸、鼓板、投壺、花彈、蹴踘、分茶、弄水……不可指數,總謂之“趕趁人”,蓋耳目不暇給焉。
“分茶”與雜劇、蹴踘等并列,而能適耳目之好,説明是一種游藝。其爲何種游藝,楊萬里的《澹庵座上觀顯上人分茶》(《誠齋詩集》卷二)和《陳蹇叔出閩漕别送新茶李聖俞郎中出手分似》(卷二十一)兩詩表現得很明白,“出手分似”就是分茶,説明是要動手的。
前一詩説:
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蒸水老禪弄泉手,隆興元春新玉爪。二者相遭兔甌面,怪怪奇奇真善幻。紛如劈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萬變。銀瓶首下仍尻高,注湯作字勢嫖姚。不須更師屋漏法,祇問此瓶當響答。
後一詩説:
鷓斑碗面云縈字,兔褐甌心雪作泓。
據此,用沸水(湯)沖(注)茶,使茶乳幻變成圖形或字迹謂之“分茶”,分茶是“巧”的。這種技巧,更早則見於陶穀《清異録·茗荈·生成盞》中所記,不過陶録没有説出“分茶”的名稱而已,但其與楊詩所説的爲一事,則確定無疑。陶録説:
饌茶而幻出物象於湯面者,茶匠通神之藝也。沙門福全生於金鄉,長於茶海,能注湯幻茶成一句詩,并點四甌,共一絶句,泛乎湯表。小小物類,唾手辦耳。檀越日造門求觀湯戲。全自咏曰“生成盞裏水丹青”,云云。
此外,明人陸樹聲《茶寮記》後附“茶百戲”一條,當亦出於宋人,但未知所出,其説云:
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湯運匕,别施妙訣,使湯紋水脉成物象者,禽獸蟲魚花草之屬纖巧如畫;但須臾即就散滅。此茶之變也。時人謂之“茶百戲”。
這也就是“分茶”無疑。
陸詩的“分茶”,正是福全、顯上人、李聖俞等人所玩的把戲,故謂之“戲”,也是説自己不是“分茶”的行家,不過是試着玩。“作草”、“分茶”,都是寫閑居之適。
附記:此文中所引的楊萬里《澹安座上觀顯上人分茶》詩及《武林舊事》是盛静霞同志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