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屋续瀋
作者:马叙伦章节列表
升序↑- ◎胡雪岩之好色
- ◎清帝恶洋鬼子
- ◎张之洞
- ◎大成教魁
- ◎圃耘先生之盛德
- ◎清帝恶疾
- ◎父子平等称呼
- ◎张宗昌
- ◎汤尔和晚节不终
- ◎中美同俗
- ◎北平粪道水道之专利
- ◎蒋百里之自杀与被幽
- ◎俳优 戏剧 歌舞
- ◎车夫之言
- ◎国号不宜省称
- ◎孙传芳
- ◎章太炎书札中称谓
- ◎纪年不宜用干支
- ◎西方接引佛
- ◎抱告
- ◎古代契牒文字
- ◎“底子是好的”
- ◎官场陋习
- ◎芸阁论清代书人风气
- ◎清宣宗嗜鸦片烟
- ◎文廷式论董书
- ◎董皇后
- ◎杭州闺秀诗
- ◎八股文程式
- ◎崆峒教 在理教
- ◎张勋复辟
- ◎福康安果谁子
- ◎男角女羁
- ◎孙渠田先生逸事
- ◎周赤忱谈辛亥浙江光复
- ◎钱江风月
- ◎汪康年
- ◎汪精卫《与张静江书》
- ◎习惯失辞
- ◎马将牌
- ◎须之故事
- ◎陶公匮陶成章之死
- ◎夏震武
- ◎蔡元培逸事
- ◎黑车子
- ◎三菱公司
- ◎王福广沈尹默书优劣
- ◎章一山
- ◎讽刺联词
- ◎潘复杀邵飘萍林白水
- ◎袁巽初词
- ◎谶语
- ◎讣闻方式
- ◎《西江月》词
- ◎戒王超凡
- ◎哀启格式
- ◎干支由来
- ◎家庭中称大人
- ◎与许缄夫论佛
- ◎王小宋之佛学救世论
- ◎云林寺僧 天竺寺僧
- ◎陈介石师之史论
- ◎东岳庙
- ◎科学家信佛者
- ◎鸢飞鱼跃
- ◎学步效颦之丑态
- ◎葬地生熟
- ◎何子贞嫉吴攘之
- ◎赵叔
- ◎熊秉三
- ◎清代试士琐记
- ◎周之德
- ◎李钟岳
- ◎童疯子
- ◎“你也配”
- ◎宋恕
- ◎与许缄夫谈梁山舟逸事
- ◎发币于公卿
- ◎高吹万扶乩
- ◎王湘绮不知书法
- ◎胡林翼左宗棠
- ◎少年行动
- ◎习跪
- ◎红学
- ◎钱塘汪氏《西征随笔》独翁
- ◎谭廷献 戴望 潘鸿
- ◎幸草道人
- ◎徐鸿宝说
- ◎《落花春雨巢日记》
- ◎画可复定乎
- ◎吴待秋画
- ◎骂人为畜生
- ◎日本之畸人
- ◎为政当从根本上办
猜你喜欢的书
小琉球漫志
地方志。清朱仕玠撰。乾隆三十一年(1766)序刊,传抄本。十卷。卷一泛海纪程,卷二、三海东纪胜上、下,卷四、五瀛涯渔唱上、下,卷六、七、八海东剩语上、中、下,卷九海东月令,卷十下淡水社寄语。小琉球为凤山县西南海中一岛屿,风景独特。此志乃述其山川、风土、地域之殊异与鸟兽鱼虫草木之不同。
玄纲论
一作《元纲论》;全称《宗玄先生玄纲论》; 简称《玄纲》。反映道教成仙思想的论文。载于《全唐文》卷926。吴筠撰。论成仙之道。以天地之性来说明人体的动和静,心宁以通乎道,气运以存其形。所谓的静,就是不受外物的诱惑。道使人生,情使人灭,因此,体悟道性就不能有自觉意识,也不能自苦其志,而是要平和恬淡,对外物应而不取。上、中、下三篇。上篇“明道德”,凡九章;中篇“辩教 法”,凡十五章;下篇“析凝滞”,凡九章。
校长先生
土课钟已经敲过半个钟头了,三个教室里还有两个先生没有到。有一个是早就请了病假,别的一个大概还挨在家里不曾出来。
校长先生左手提着一壶老白酒,右手挟着一包花生,从外面从从容容地走进来了。他的老鼠似的眼睛只略略地朝三个教室看了一看,也没有做声,便一直走到办公室里底那个固定的位置上坐着。
宋诗钞补
宋诗总集,八十六卷,清管庭芬抄补。庭芬(1797~1880)字培兰,又字子佩,号芷湘,海宁(今属浙江)人,诸生,博览群书,长于史地之学。此书意在补吴之振等人所编《宋诗钞》中有目无书者有十六家,另外对于入选《宋诗钞》中的大家详前略后的情况做一些补救———对于《宋诗钞》的“略后”作了增补。书中共收录诗歌二千七百八十首,作者八十五家,《宋诗钞》有目无书,《龙云集》等十六家全部补齐,凑足一百之数。其他五十九家虽为吴书所收,但其佳篇未能入吴书者,此书亦予补入。如欧阳修之《明妃曲和王介甫》,王安石之《桃源行》《泊船瓜州》《送和甫寄吴氏女子》,文天祥之《正气歌》等皆在搜补之列,每集之前附有作者小传。此书之缺点在于,管庭芬所补入的一些篇章是《宋诗钞》选剩的篇目,并非什么名篇佳作。也有许多作者别集的补抄,并非取之于该作者的集子,而是抄自《宋诗记事》、《宋百家诗存》等总集,如《南阳集补钞》《玉楮集补钞》等,就是如此。有商务印书馆民国间涵芬楼排印本。中华书局1986年排印出版《宋诗钞》,后附《宋诗钞补》。
大亚洲主义
“大亚洲主义”(The Great Asianism或Pan—Asianism),是孙中山先生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11月28日应邀向日本神户高等女子学校演讲“大亚洲主义”的专题学术演讲。其精义为:我们讲“大亚洲主义”,以王道为基础,是为打不平。中山先生的“大亚洲主义”致力于改变亚洲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呼吁以中、日合作为基础,并联合亚洲其他民族,建立平等自由、互助互利、共谋亚洲发展的亚洲区域主义。孙中山先生的“大亚洲主义”思想无疑在它所处的时代具有先导意义,但在当代则更可以通过透视孙中山宣扬“大亚洲主义”的真实意图来挖掘其思想的现实意义,为促进今日亚洲各国各地区之间的合作相携提供启迪。
春王正月考
二卷。张以宁 (1301—1370)撰。张以宁字志道,古田(今属福建)人,元末著名经学家。泰定年间进士,官至翰林侍读学士。以博学强记擅名于时,人呼“小张学士”。明灭元,复授侍读学士。史称元故官来京者,危素以及以宁名尤重,危素长于史,以宁长于经。洪武初,奉使册封安南王,还卒于道。张以宁家古田翠屏山下,学者称“翠屏先生”。除此书外,张氏还撰有《胡传辨疑》、《翠屏集》。此书成于洪武三年出使安南之时。《春秋》一书所采用之历法为周正,汉以来对此无异议。唐刘知几《史通》始以《春秋》用夏正,宋程颐步其后尘,而胡安国本程颐之说而倡夏时冠周月之说,元程端学《春秋或问》又加以发挥,遂使这个本无问题之问题更加繁杂化。此书引用《春秋》经传、《易》、《诗》、《古文尚书》、《礼记》、《周礼》、《论语》、《孟子》、《史记》、《汉书》、《后汉书》有关材料,排比分析,以驳胡安国“夏时冠周月”之说。论据确凿,观点成立,足可以破胡氏之说。但其书有两大缺点:一是作为主要证据的是伪《古文尚书》;二是未认识到春秋之时各诸侯国或用商正 (如宋),或用夏正 (如晋),故未能抉其本原。现存明宣德元年刻本、清 《通志堂经解》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