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子

作者:慎到
慎子

战国慎到撰,一卷。《汉书·艺文志》著录42篇,今存七篇及一些佚文,内容多为法治理论,如云“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大君任法而弗躬”,“官不和亲,法不遗爱”等。 《四部备要》收入一卷之五篇,系明人搜集残缺,重为编次之本。 清有严可均所辑,收入《全上古三代文》;缪荃孙有据明慎懋赏刻本移写之藕香移钞本,此本附补遗、校记,涵芬楼影印并收入《四部丛刊》;马国翰《玉函山房丛书》亦有所辑。

慎到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悲剧心理学

现代朱光潜著。初为作者留学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时以英文撰写的博士论文,1933年由该大学出版。全书十三章,分别探讨了悲剧与“心理距离”说,悲剧快感与同情,悲剧与崇高感,痛感中的快感,悲剧与生命力感,以及悲剧的衰亡等问题。认为悲剧的欣赏是一个复杂的现象,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对其作出完全令人满意的说明,但每一种理论又都各有其理,为此研究悲剧快感问题的最好方法是公平地检查从前的理论,取其精华。书中介绍了从亚里士多德起,到黑格尔、席勒、雨果、叔本华、尼采、柏格森、布拉德雷、弗洛伊德等人的悲剧理论与范畴,特别推崇尼采的《悲剧的诞生》,认为它是“出自哲学家笔下论悲剧的最好一部著作”,其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说,“把握住了真理的两面”。1983年被译成中文出版,作者为中译本增写了序言。收入《朱光潜美学文集》。

啸旨

孙广的《啸旨》,是中国古代音乐批评史上第一篇对人声歌唱艺术的独特形式"啸",展开历史考源、方法探索与批评标准探究的专论。

伤寒论一百一十三方临床使用经验

《伤寒论一百一十三方临床使用经验》乃李翰卿先生遗著。现有1959年油印本(韩五辉原藏)和1960年手稿本存世.1959年1月的油印本书名为《伤寒一百一十三方使用法》。其编排体例为:前言;其113方谨依《伤寒论》原书之序,未作分类编排:细目有方义、药品、加减法、煎法服法、用药大意、主治经验摘要、主症、禁忌症、应参考的方剂等9项。论述简明醒神。

围城

长篇小说,钱钟书著,1947年5月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书名“围城”取自法国一句古语,含义是:爱情、婚姻或某一种人生,就好象一座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作品主人公方鸿渐出国留学三年,一味游乐,一事无成,最后只得花钱买了一张“克莱登大学博士”的假文凭。方回到家乡受到隆重欢迎,但因为作假心虚。到上海后,方去看望同船回国的苏文纨小姐,苏对方很钟情,但方无意。方爱上了苏的表妹唐晓芙,不久唐离去。此后,方和留美硕士生等一起应聘到内地湖南的国立三闾大学任教,到后才知这里也是乌烟瘴气,同事中有的极度自私,有的大胆假冒博士,有的俗不可耐。一年后,方和未婚妻孙柔嘉离校另谋出路,途中在香港结婚。方、孙夫妇回到上海,一系列矛盾和苦恼接踵而来,两人由争吵到动武,都想从“围城”里挣脱出来,最后孙离家出走,方决心到重庆去另谋生路。作品成功地塑造了多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条件下受过洋化教育的留学生和大学教授等上层知识分子形象,作品以其深刻绝妙的心理描写,高超的讽刺笔法,恰当地大量引用中外文学典故,显示出高超的艺术成就,堪称一部新《儒林外史》,是现代小说史上讽刺小说的精品。

陈石遗先生谈艺录

《谈艺录》出自陈衍弟子黄曾樾手,《谈艺录前言》有言:“曾樾幸生同乡国,自有知识,则知景仰先生,窃揆梼昧,不敢自致于门墙。 丁卯孟冬初弦,由董仲纯丈介谒先生于文儒坊三官堂之匹园,呈诗文为贽。 ”黄曾樾拜师期间,聆听教诲,潜心研究,为备遗忘,条次记录陈衍的谈艺评论,“有所请益, 必为畅言,退而录之,以备遗忘,随闻随记,无有汇次,名曰《谈艺录》,记实也”,从丁卯拜师,到“十九年七月”,成书仅三年时间。 在《谈艺录》中涉及人物更多、话题更广,此外,大谈诗歌写作之法,对《红楼梦》亦有见地。 陈衍认为作诗要“学问足,虽求工亦不至于苦也”,要“深于经史百家以厚其基”,“学文字当取资大家”, 更告诫黄曾樾“文字与人品有莫大关系”,人正文章自然正气凛然;此外,如何作七律、为高调、避熟字等,均详细阐述。 对诗人的评点则如:“清初诗人,吴梅村固是大家,然即其擅长之七古论,只能备一格,作诗史观”;“樊榭诗五古七绝为上, 七律次之,五律又次之,七古为下”;“渔洋虽喜用典,而用得恰好处,簇簇生新,盖以少许胜人多许也”。从唐宋之杜、韩、白、陈师道、刘克庄等,至清钱谦益、王士禛、查慎行、厉鹗等名家,陈衍评各家皆细致入微,谈艺挥洒自如。

观念法门

全一卷。唐代善导着。又称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观念阿弥陀集。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本书叙述观、念阿弥陀佛之行相作法及功德。其内容分为三段,先示三昧行相,次示五缘功德,后劝人修行。注释书有证空之观念法门观门要义钞三卷、良忠之观念法门私记二卷、圣聪之观念法门见闻二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