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日斋丛钞

作者:叶寘
爱日斋丛钞

五卷。南宋叶某撰。此书散佚,失作者之名,唯陶宗仪 《说郛》题为宋叶某所撰。此编约当淳祐间(1241—1252)成书。元代已佚。《永乐大典》收一百四十三条,《说郛》录有二十二条,中有十条不见《大典》。书中“论先儒从祀”一条,有宋度宗咸淳年号,知此书为南宋末年人所作。全书以辨析名物、稽考典故为主,凡前人笔记小说及杂史著作,如赵德麟、王直方、蔡絛、朱翌、洪迈、叶梦得、陆游、周必大、龚颐正、何薳、赵彦卫诸家之书,无不博引繁称,考证同异。其体例与张淏《云谷杂记》、叶大庆 《考古质疑》仿佛相近,只是文笔稍差。但征引繁富,订讹正舛,多为可取。

叶寘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黄庭坚选集

黄庭坚选集

诗文集,黄庭坚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与苏轼并称“苏黄”,是“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一,融汇古今,生新出奇,代表典型的宋诗风格。本书精选诗162首、词12首、文30篇,较全面地反映了黄庭坚的创作经历和思想艺术特色,注解详尽,于黄诗受儒、佛、道三家影响所形成的独特风格,有较深入的探讨。

东维子集[标点本]

东维子集[标点本]

诗文集。 元杨维祯(1296—1370)撰。三十卷,附录一卷。维祯有《铁崖古乐府》已著录。是集为维祯诗文别集的最早刊本。刻于明嘉靖间。集中以文为主。凡文二十八卷,收文四百三十四篇;诗歌二卷,计五十三首。附录一卷,为其门生等唱和之诗二十四首。世评维祯诗奇特,好异想,格调似李贺。文章多文从字顺,平达可观。以记、序为多,三百三十余篇,多为应学者名流之请而作,其中又多诗文别集序言。所述文学见解、论诗文之高下颇有见地。在文学创作上,极力提倡自然,反对无病呻吟。其论文《正统辨》原不在集中,清编《四库全书》时遵圣喻从陶宗仪《辍耕录》中补入。有明嘉靖间刻本、《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本。此本为标点本,本站也有四库本,可以搜索查找!

近体乐府

近体乐府

又称《平园近体乐府》。词别集。宋周必大著。毛晋汲古阁《宋六十名家词》本系从其文集摘录而成,存词十二首。《四库全书》用毛本。《彊村丛书》本则从翻宋刊《平园集》录出,存词十三首,较毛本多《点绛唇》一首,字句亦略有不同。《全宋词》据晨风阁本《益公大全集·近体乐府》录入,并增补四首,共存词十七首。

细说秦汉

细说秦汉

本书以讲史形式讲述了从“秦立国-变法-灭六国”到“三国鼎立”的一段历史,涉及的主要政治人物有战国四君子、秦始皇、刘邦、项羽、汉武帝以及大家熟知的孙刘曹三家等。 本书叙述的重大历史事件有焚书坑儒、指鹿为马、垓下之战、吴楚七国之乱、王莽新政等。“细说体”可谓是黎东方独创的讲史形式,以通俗生动的文笔叙述严肃的历史故事,让读者以看《三国演义》的轻松心情,获得的却是胜于研读《三国志》的效果,现已出五种“细说”且广受读者好评。如今已一次将从秦汉至民国的中国历史全部补齐,九册整套推出,可以预见,社会反响会更大。 该书语言风格鲜明,以近乎百姓的视角审视这段近千年的历史,这实实在在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就像对待朋友一样侃侃而论,使人舒畅愉悦。

观经疏传通记

观经疏传通记

观经疏传通记,15卷,日本良忠述。编号二二零九。

梁启超谈佛

梁启超谈佛

梁启超的一生与佛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戊戌变法前后,他就呼吁人们学佛、信佛,晚年,他对佛学简直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一九二二年,梁启超在清华大学讲课时,又对佛学理论作了总体概述,提出佛家所讲的法“就是心理学”。这是对佛典的现代理解的高度升华。对于佛教中最玄妙的“业与轮回”“无常与无我”“解脱与涅槃”,梁启超都从哲学的角度,运用生物、物理及化学的一些科学知识,作了解释。梁启超的解释浅显易懂,触及到佛典的本意。 编辑推荐梁启超说:绝对清凉无热恼,绝对自由无系缚,绝对安定无破坏,绝对平等无差别的境界,大概是涅槃真义吧。 慈悲,慈谓与人同喜,悲谓与人同忧。对于一切众生,恰如慈母对于爱子,热恋者对于其恋人,所有苦乐,悉同身受。 佛说法五十年,一言以蔽之,曰“无我”。佛典屡用色、名二字,色指色蕴,名指受、想、行、识四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