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要例

作者:黄宗羲
金石要例

清·黄宗羲撰。一卷。宗羲 (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馀姚 (今属浙江)人。清兵南下,曾召募义兵进行抵抗,被明鲁王任为左副都御史。明亡不仕,讲学著书以终。此书为补潘昂霄《金石例》一书之缺失而作。谓潘书虽举例,却未著为例之义与坏义之始,又有不必例而例之等,故摘其要领,为之辨正。全书凡为例三十六则,后附《论文管见》九则。考据较潘书为细密。对于从写作角度来了解古代碑志铭文之体例,有所帮助。而《论文管见》尤具参考价值。其中论文特别强调“性情”,认为人们写作时,只要有了真挚而充沛的感情,便能写出好的文章,“凡九流百家以其所明者,沛然随地涌出,便是至文”,如果“其中无可以移人之性情者,所谓刳然无物也。”极力反对舍本求末地追求章句:“所谓文者,未有不写其心之所明者也。心苟未明,劬劳憔悴于章句之间,不过枝叶耳,无所附之而生。”揭示了写作中的根本问题。同时,也很强调作者个人的文学修养在创作中的重要性,重视艺术表现;主张要多读书,以为“学文者须熟读三史八家”,“读万卷”。有影印《四库全书》本,《金石三例》本、《金石四例》本。

猜你喜欢的书

噶玛兰厅志

噶玛兰厅志

地方志。清陈友松初辑,陈淑均总纂,李祺生续辑。八卷。友松事迹不详。淑均,福建晋江人。嘉庆举人,曾任噶玛兰仰山书院讲席。祺生,台湾噶玛兰(今宜兰)人,道光生员。是志道光十二年完成初稿,二十年(1840)最后成书。噶玛兰设厅始自1812年(清嘉庆十七年),初无厅志。1831年(道光十一年)陈淑均始纂该志,次年粗成志稿10卷。经过删繁补缺,于1840年改订为凡八卷,分十二纲,一百二十余目。卷首有序、例言、引用书目及图。卷一封域,卷二规制、职官、赋役,卷三礼制、礼典、风教, 卷四学校、武备,卷五风俗,卷六物产,卷七、八杂识。

方症会要

方症会要

综合性医书。4卷。清吴迈撰。成书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全书共收46种病症,以内科疾患为主,旁及妇科、五官科等。每病有论有方,其论多撷取《内经》、仲景及金元诸家之说。病机论述旁及经旨,并结合自己的临证体会。作者推崇河间、东垣、丹溪等先贤之论,但又不盲从,宜于发古通今或提出异议。每效法前贤,均斟酌通变,因证设方,不拘成法。对后人学习中医有一定启迪、参考作用。现存清刻本。

滴天髓阐微

滴天髓阐微

《滴天髓阐微》为命理之学,由来久矣。古之言命者,简而赅,故庖牺曰正命,仲尼曰天命,老聃曰复命,类皆以得之于天,赋之于人者,正其性、循其理、以安其命而已。滴天髓一书,相传为京图撰,刘诚意注,取通神、六亲为两大纲,自天道至贞元,凡分六十二章。析理竟原,悉臻微妙;于天地阴阳之分化,三元五行之推旋,反复引申,辞明理达,足以为后学者之津梁矣。《滴天髓阐微》 清任铁樵撰注。

四分律拾毗尼义钞科

四分律拾毗尼义钞科

四分律拾毘尼义钞科,一卷,宋元照录,内题拾毘尼义钞科文。

胎金两界血脉

胎金两界血脉

通称《造玄血脉》,与《海云血脉》相对。密宗谱系图表。唐造玄集。一卷。共两图:一胎藏界谱系;二金刚界谱系。作于唐咸通六年(865)八月十七日,首题“大唐咸通六年八月十七日长安城左街慈恩寺造玄阿阇梨付嘱师资血脉”。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

缘本致经

缘本致经

佛说缘本致经。一卷,失译。与佛说本相倚致经皆为中阿含本际经之别出。说善恶诸法,皆次第缘生者。本者因之义。致者生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