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韬译注
作者:吕尚章节列表
升序↑- 前言
- 凡例
- 卷一 文韬 文师第一
- 卷一 文韬 盈虚第二
- 卷一 文韬 国务第三
- 卷一 文韬 大礼第四
- 卷一 文韬 明传第五
- 卷一 文韬 六守第六
- 卷一 文韬 守土第七
- 卷一 文韬 守国第八
- 卷一 文韬 上贤第九
- 卷一 文韬 举贤第十
- 卷一 文韬 赏罚第十一
- 卷一 文韬 兵道第十二
- 卷二 武韬 发启第十三
- 卷二 武韬 文启第十四
- 卷二 武韬 文伐第十五
- 卷二 武韬 顺启第十六
- 卷二 武韬 三疑第十七
- 卷三 龙韬 王翼第十八
- 卷三 龙韬 论将第十九
- 卷三 龙韬 选将第二十
- 卷三 龙韬 立将第二十一
- 卷三 龙韬 将威第二十二
- 卷三 龙韬 励军第二十三
- 卷三 龙韬 阴符第二十四
- 卷三 龙韬 阴书第二十五
- 卷三 龙韬 军势第二十六
- 卷三 龙韬 奇兵第二十七
- 卷三 龙韬 五音第二十八
- 卷三 龙韬 兵征第二十九
- 卷三 龙韬 农器第三十
- 卷四 虎韬 军用第三十一
- 卷四 虎韬 三阵第三十二
- 卷四 虎韬 疾战第三十三
- 卷四 虎韬 必出第三十四
- 卷四 虎韬 军略第三十五
- 卷四 虎韬 临境第三十六
- 卷四 虎韬 动静第三十七
- 卷四 虎韬 金鼓第三十八
- 卷四 虎韬 绝遭第三十九
- 卷四 虎韬 略地第四十
- 卷四 虎韬 火战第四十一
- 卷四 虎韬 垒虚第四十二
- 卷五 豹韬 林战第四十三
- 卷五 豹韬 突战第四十四
- 卷五 豹韬 敌强第四十五
- 卷五 豹韬 敌武第四十六
- 卷五 豹韬 鸟云山兵第四十七
- 卷五 豹韬 鸟云泽兵第四十八
- 卷五 豹韬 少众第四十九
- 卷五 豹韬 分险第五十
- 卷六 犬韬 分合第五十一
- 卷六 犬韬 武锋第五十二
- 卷六 犬韬 练士第五十三
- 卷六 犬韬 教战第五十四
- 卷六 犬韬 均兵第五十五
- 卷六 犬韬 武车士第五十六
- 卷六 犬韬 武骑士第五十七
- 卷六 犬韬 战车第五十八
- 卷六 犬韬 战骑第五十九
- 卷六 犬韬 战步第六十
- 附录一 姜太公传略
- 附录二 六韬逸文
猜你喜欢的书
钱穆学术文化九讲
钱穆一生讲学不辍,育人无数,对现代中国学术研究影响深远。这本由叶龙记录整理的《钱穆学术文化九讲》收录了钱穆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在香港、台湾等地的9次讲演。内容涵盖思想、历史、文学、文化、政治、经济等诸方面。各篇互为补充,既有宏观上对文化历史的梳理,亦有断代研究的案例,以及个案研究成果的展示;既有思想文化的研究,亦有方法意义的探讨——是一本可以窥见钱穆宏大学术世界的小书。 读者如能从中了解钱穆的治学轨迹,明察其学问体系之庞大精细,体悟其对中华文化始终抱持的敬意,将对指导当下的精神生活、树立民族文化自信有所裨益。
上清丹元玉真帝皇飞仙上经
述存思服玉精、黄饴成仙之法。疑是房中术。
向导
忍住痛,刘妈拚性命地想从这破庙宇里爬出来,牙门咬得绷绷紧。腿上的鲜血直流,整块整块地沾在裤子边上,象紫黑色的膏糊,将创口牢牢地吸住了。
她爬上了一步,疼痛得象有一枝利箭射在她的心中。她的两只手心全撑在地上,将受伤的一只腿子高高抬起,一簸一颠的,匍匐着支持到了庙宇的门边,她再也忍痛不住了,就横身斜倒在那大门边的阶级上。
风倒梧桐记
二卷。明末何是非撰。《风倒梧桐记》述永历建国时事,描画小朝廷诸臣,沐猴文武,颇为尽致。首卷记隆武二年(1646)十月桂王称帝,以原两广总督丁楚魁为首揆,兼摄冢宰事。丁楚魁惟知鬻爵卖官,厚敛金银,清军破广州,纳降于李成栋,仍被斩杀全家,妻女银宝尽归成栋。又记永历帝西逃广西,进入湖南,收李自成余部为忠贞十营,兵败逃入南宁,巅沛流离形状,以及李成栋复降明叛清,拥立桂王,清军陷广州,成栋兵败逃亡,渡涧殒身事情。间记永历朝臣袁彭年反复小人,各派分立之状。卷二记永历三年(1649年)后袁彭年与丁时魁、蒙正发、金堡、刘湘客俱称五虎,为党朝中,把持事权。又记孙可望逼封为秦王,平定云南土司沙定州夫妇作乱,遂入云南事。最后述清兵入梅关,五虎结局及永历诸朝臣降清溃散死难情形。记至永历五年(1651年)五、六年间事。何是非撰《风倒梧桐记》有树倒猢狲散之寓意,揭露永历朝政腐败,于满朝文武无耻之态颇多诟斥。然体例颇似小说体裁,所记之事不可尽信。《风倒梧桐记》有清抄本,《荆驼逸史》本。
曾子全书
儒学类著作。宋汪晫编。一卷。曾子,孔子弟子,名参。《汉书·艺文志》有《曾子》十八篇,已佚。《大戴礼记》中有《曾子》十篇,《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皆记《曾子》二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著录《曾子》二卷十篇,可见宋时尚有《曾子》行世,殆汪晫偶未见,故辑此书。清阮元重新厘定,并加注释,定名《曾子》,共四卷。《曾子全书》凡十二篇,分为《仲尼闲居》、《明明德》、《养老》、《周礼》、《有子问》、《丧服》、《晋楚》、《宋业》、《三省》、《忠恕》,其中缺七、八两篇。《明明德》标为内篇,其余皆标为外篇。《明明德》中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先致其知”,“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该书辑集详备,订正精明,是研究曾子思想及其师承渊源的重要著作。有《四库全书》本,《曾思二子全书》本。
明报应论
《答桓南郡明报应论》的简称。东晋释 慧远撰。为中国早期佛教阐述因果报应论的文章。强调 因果报应是“自然感应”、“必然之数”,是人生的必然规 律,“虽欲逃之,其可得乎?”认为灵魂(神)是因果报应 的主体承受者,由地、水、火、风“四大”结成的形体可不 断生灭,而受报的主体则是不灭的。指出因果报应由人 们的无明和贪爱所引起,是自作自受,无外来的主宰: “心以善恶为形声,报以罪福为影响。本以情感而应自 来,岂有幽司?”认为超脱因果报应支配的关键在于反 心,反心就是“冥神”,即停止精神活动,求得精神解脱。 此文载《弘明集》卷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