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荒事宜
作者:张陛张陛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
金匮类著作。清吴谦等纂注。八卷。谦另有《医宗金鉴》 已著录。因《金匮要略》传世较久,多有残阙、误漏,作者欲加厘正,去其错讹,删繁补遗,遂博采诸家精华编辑成书。该书为乾隆七年(1742) 官修医学丛书《医宗金鉴》卷十八至卷二十五。卷一为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至痉湿暍病脉证止,卷二从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至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止,卷三从奔豚气病至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止,卷四从痰饮咳嗽病至水气病止,卷五从黄疸病至趺厥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蚘虫病止,卷六从妇人妊娠病至杂疗方止,卷七禽兽鱼虫禁忌并治,果实菜谷禁忌并治,卷八为正误存疑篇。每篇先录仲景原文,后列按、注、集注。论述精辟,简明扼要,切于实用,为初学中医者必读书。于《金匮要略》之研究亦有重要参考价值。现存乾隆七年武英殿刊本,一九六三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武英殿刊本排印本。
南柯太守传
唐代传奇小说。《太平广记》卷四百七十五记载,本篇曾收录在陈翰《异闻录》中。作者李公佐。小说叙述吴楚游侠淳于棼,嗜酒使气,不守细行。所居宅内有一株大古槐,一日,淳于棼沉醉不醒,被友人扶持回家,卧其堂上,昏昏入梦,被招进“槐安国”,做了驸马爷,出任南柯太守,守郡二十年,政绩卓然,百姓为之立祠建碑,并受国王器重,“赐食邑,袭爵位,居台辅”,享受着犬马声色的贵族生活。后公主病亡,其地位发生动摇,猜忌滋生、诽谤日多,终为国王猜忌,逐出国境遣送回乡。淳于棼猛然醒来,发觉所谓“大槐安国”,其实是古槐下的一个蚁穴,而南柯郡为槐之南枝,二十年的富贵荣华、兴衰荣辱不过是南柯一梦,始悟人生在世,不过梦幻而已,感人世之浮虚倏忽,遂栖心佛门,绝弃酒色,三年后故去。本篇为唐人传奇代表作,它受道家感悟和佛家色空观念的影响,以人生为大梦,借梦入蚁穴来写实,针对社会黑暗现状加以揭发和抨击,淳于棼的宦海沉浮正是当时依靠裙带关系而飞黄腾达的显贵们的真实写照,从而典型地反映了尔虞我诈的封建官场的黑暗腐败,并且也辛辣地讽刺了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封建文人,正像唐人李肇为本篇作赞曰:“贵极禄位,权倾国郡,达人观此,蚁聚何殊。”小说构思新颖,虚实相生,结构完整,文笔流畅华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南柯太守传》对后世影响很大,明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之一《南柯记》据此篇改编而成。“南柯一梦”一词亦成为流传千古的习语。
四体书势
又名《四体书传并书势》。书学论著。一卷。晋卫恒撰。成于撰者晚年。卫恒,字巨山,生年不详,卒于晋永平元年(291年)。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官至侍郎。卫氏父子皆能书,卫恒弟卫宣长于篆字与草书,与父兄不相上下;宣弟名庭,也工草法;恒子璪、玠,并为书法名家。《四体书势》为其晚年之作。其名“四体”,指古文、篆书、隶书、草书四种书体,书中对四体书法各为叙传,叙其起源,兼及遗事,然后各附以韵文赞辞。其中篆势赞记为蔡邕作,草书赞记为崔瑗作,古文字势赞和隶势赞当为恒自撰。
吴越春秋
地方史。原为十二卷,现存十卷。东汉赵晔撰。成书于东汉初年。赵晔,字君长。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曾远道去往四川从经师杜抚学韩诗。著有《韩诗谱》、《诗细历神渊》、《涉道微》及《吴越春秋》等书,今仅存《吴越春秋》一种。《吴越春秋》类似《越绝书》,主要记载春秋末期吴越两国之事。共十卷。分为内、外传。前5卷述吴事,起自吴太伯,迄于夫差,称内传。后5卷述越事,始于无余,终至勾践,称外传。
法华义疏
凡四卷。日本圣德太子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六册。又作上官法华疏。本疏亦在解释法华经之文义。卷初先叙全经大意,次释经题,举三分科经,再次解释序品以下至普贤劝发品等二十七品。其释意及分科等,主要以梁代法云之法华义记为依据。
杂阿毗昙心论
梵名Sam!yukta^bhidharma -hr!daya-s/a^stra 。凡十一卷。法救(梵Dharmatra^ta )造,僧伽跋摩等译。略称杂心论。又称杂阿毗昙毗婆沙、杂阿毗昙婆沙、杂阿毗昙经、杂阿毗达磨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八册。本书乃说一切有部代表圣典之一。为阿毗昙心论之注释书。法胜因慨叹说一切有部之大论(大毗婆沙论,玄奘译,二百卷)浩瀚难解,故摘其要义而成阿毗昙心论二百五十偈。法救则于阿毗昙心论外加序品、择品及三百五十余偈,而成此六百余偈之注释书,用以补正阿毗昙心论。本论之品次,系依四谛之顺位而立。其汉译本有四:第一译系苻秦建元(365~384 )末年,僧伽提婆于洛阳译出,有十六卷或十三卷;第二译系法显及佛陀跋陀罗合译,有十三卷;第三译为刘宋元嘉三年(426),伊业波罗所出,亦有十三卷;第四译即今本,元嘉十一年或十二年于长干寺译出。其中,前三本均已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