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帘绪论
作者:胡太初胡太初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伤科大成
赴濂著,字竹泉,清朝京江(今江苏镇江)人。 此书成于1875年,本书为作者“积数十年精 力,博采群书”加以本人经验,撰著成编。全 书分12卷,首论先看穴道吉凶、看伤吉凶和死诊法。后分摸骨法、接骨法、端骨法、提骨法、 按摩法、推拿法、接骨入骱用手巧法,分别介绍 各种手法治疗骨折与脱骱的方法。最后论述 跌打引经用药法和应用诸方,全书载方45首。
莫须有先生传
现代长篇小说。废名著。上海开明书店1932年12月初版。张作霖决定将北京大学改为京师大学堂,正在北大英文系就读的废名愤而休学,避居西山,心情苦闷。这段生活经历构成了《莫须有先生传》的创作素材。小说记叙了莫须有先生避居乡下的一段经历。莫须有先生是个捉摸不定的人,没人知道他的真名实姓。他自恃高雅,内心遵奉古圣芳贤的哲理,他骑驴子下乡,一路大发议论,却被种种现实吓得魂不附体。他在乡下租房为了省钱,却幻想同一位小姐做赴海殉情的风流艳事。他想给寄寓的山舍起个雅号,但左右听到的却是东邻西舍媳妇们的口角,毫无宁静可言。乡居无聊,整天与房东太太闲谈,搬出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的书来炫耀。他也写情书,但却都是梦境。他忽然说要去寻短,吓得房东太太不分昼夜看着他,但他其实并不想出门,只是念叨着“余忠于生命,今日得此生命,为无知也!”人们终于不知道莫须有先生最后会是怎么样。小说遇事即发议论,见人即抒感慨,缺乏将全书形成艺术整体的内在线索,文笔较为松散,但也反映出作者着意于小说散文化的追求。
怜香伴
又名《美人香》。传奇。清李渔(1611—1679?)撰。二卷,三十六出。渔有《笠翁传奇十种》已著录。此乃十种之一。约于清初成书。写嘉禾书生石坚过继给舅氏为子,改名范石,居扬州,娶妻崔笺云。山阴孝廉曹有容赴试,携其女语花同行,途中语花在尼庵遇崔笺云,以《美人香》为题吟诗唱和,结下情谊,相约来世为夫妻,继而笺云谓“来生不如今生”,就劝语花同嫁范石,语花应允。有劣生周公梦通过作弊与行贿中了举人,欲娶语花,向曹有容多方挑唆,有容遂报告有司将范石除名。不久曹有容登第,被授为翰林,而语花思念笺云成病。有容欲招考能作诗女子慰藉语花。笺云得知,伪装作未婚女子应试,被曹收为义女,得见语花。范石回嘉禾用原名石坚赴试及第,有容托媒并报经朝廷旨许,以笺云、语花并嫁石坚,至此始知石坚即范石且笺云原即其妻。剧以美人香为因缘,故取为《怜香伴》。
庚子国变记
李希圣撰。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刻本,1982年上海书店影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作者李希圣,字亦元,湖南湘乡人。光绪朝进士,后任刑部主事。义和团运动崛起之时,李氏在围城中所作日记详细记载北京城中发生的诸多情况。全书约1800余言,仿编年体裁,按年月日序次,记载义和团进入畿辅至慈禧、光绪母子仓皇逃出北京期间史事。而慈禧、光绪母子出奔途中情状以及由西安行在启程回归京城期间史事,则由罗惇曧以所见所闻补足之。是书所记史事皆为作者在围城中的亲身经历及见闻,其中尤以记载义和团在北京的活动情况和清朝王公大臣对国事的态度和八国联军在华北地区的暴行,尤为详尽。成书后,李氏“以触犯多,不肯示人”。1932年《人文月刊》3卷5期发表的惜阴堂笔记中的《庚子传信录》,约6000余言,其中文字与是书文字大体相同,惟内容仅为是书的三分之一。此外,李氏又托名日本小山重信撰《庚子传信录》,内容文字与是书基本相同,惟内容不及十之四五。后两书均为是书的节本。是书已收入中国史学会主编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
东方最胜灯王陀罗尼经
东方最胜灯王陀罗尼经,一卷,隋阇那崛多译,有题记。编号一三五四。
法海经
一卷,西晋法炬译。为海八德经之别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