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鳞爪

作者:郁慕侠
上海鳞爪

《上海鳞爪》所述旧上海滩奇闻轶事约 600 余篇,每篇文字均在五六百字 不等,涉及面极广,轻松好读。

章节列表

升序↑

郁慕侠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大杂烩

大杂烩

近代唐鲁孙著。“现在杨花滚滚,在内地又是吃肥蚶时候了。回想当年在上海几家酒店赌老酒吃醉蚶情景,历历如在目前,可是屈指算来,已经是半世纪以前的事了。”自号“馋人”的唐鲁孙先生,游遍大江南北,遍尝中华美味,本书是他“吃文化”与“吃艺术”之散文集萃,是集掌故、饮食于一体之“大杂烩”。

广川书跋

广川书跋

宋代金石学著作,收录作者在铜器铭文和碑版铭刻上的题跋。董逌撰。传世以明毛晋校刊的汲古图本最为通行。董逌(生卒年不详),字彦远,宋东平人。在政和年间(1111—1118)官至徽猷阁待制,建炎(1127—1130)以后,曾附张邦昌为官。还撰有《广川画跋》6卷。本书10卷,书末附有铭刻摹拓及图象之类。全书金石并列,按时代编次。前4卷以殷周青铜器为主,其间或杂以石刻如石鼓文、诅楚文,等等,跋近60则。第5卷以后以碑帖为主,跋近140余则。因是按时代排列,所以中间也杂有铜器铭文如新莽权等,但为数不过数件而已。碑帖的最后附有宋人数帖,论断考证皆极慎当,为全书中最精彩的部分。书中所收殷周铜器,多出于《考古图》、《宣和博古图》,都是当时传世的重器。董逌对铜器年代的断定,在当时的情况下是比较精审的。作者不通古文字而多牵强于礼书,是其不足之处。鉴别石刻真伪,如断定滕公石椁铭、孙叔敖碑之不可信,都有其独到之处。但是认为例如石鼓文为周成王时物等等,则是误解了文献的记载。

尤氏喉科秘书

尤氏喉科秘书

喉科著作。清尤乘撰。一卷。乘字生洲,江苏吴县(一说无锡)人。从师于李中梓,官太医院御前侍直。归里后施济针药,医学理论造诣颇深,治验宏富,擅长针灸,求治者盈门。撰有 《食治秘方》、《勿药须知》 等,并增辑李中梓 《诊家正眼》、《本草通元》、《病机沙篆》、《寿世青编》 等。本书刊于康熙十四年 (1675) 。列有喉症总论、咽喉门 (七病)、口牙舌颈面腮门(十九病)、喉证治法、制药法则、用药方法,后载喉证验方十六首。系统论述口、齿、咽、喉、面、腮、颈等部位病证、病因、诊断和治疗,并详述方剂的药物组成、所需剂量和用法,可称理、法、方、药具备。在临床中有一定参考价值,为重要的喉科著作。有 《中国医学大成》本,一九五八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阴丹内篇

阴丹内篇

阴丹内篇,撰人不详。似出于宋元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清部。此篇不足七百字,言阴丹秘诀,其丹法以采阴炼阳为纲要。所用药物为紫廷红铅、玉蜂琼浆、丹壶炎光,三物以斤两计之,文武火锻之。「以铅聚汞,以汞聚神,以神守形。以气引药,以药引年,以年炼形。」全篇辞旨隐晦。

王孟英医案

王孟英医案

医案著作。2卷。清王士雄(孟英)著。陆士谔辑。此书为陸士谔将王氏3种不同医案(即《王氏医案》、《王氏医案续编》、《王氏医案三编》)重新按门分类编辑而成。此种分目方法,便于初学者采撷和临证参考。全书上、下2卷、凡58门。上卷以外感证为主,计16门,下卷述杂证,共42门。载有风温、湿温、冬温、呕吐、肿胀等诸多证候。此书现存1922~1937年上海世界书局石印本及上海三民图书公司排印本等。

史剡

史剡

司马光的《史剡》(载《司马文正公传家集》卷七十三),内容虽然只是对史籍所载的八个历史人物的十件史事作出评论和判断,但其中的史料学思想相当丰富,堪称是司马光鉴择史料的典型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