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像象述
作者:吴桂森
十卷。明吴桂森(生卒年不详)撰。桂森字叔美,无锡 (今江苏无锡)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贡生。吴桂森曾经从顾宪成,高攀龙在东林书院讲学,后来又师从钱一本学习《周易》。钱一本曾撰有《像象管见》一书,桂森依据此书本意,加以阐述,而成此编。为说明师承,故称之为“周易像象述”。此书经文用注疏本,而删去卦首六画。卷首列《像象金鍼》一篇以标明大旨。卷中注释都是一字一句,推究义理,颇有新意可供参考。根据作者自序可知,此书成于天启五年 (1625),其上朱笔批语,称“景逸高先生批”者,为高攀龙所批,称“钱先生批”者,即钱一本手笔。此书除《四库全书》本外,还有北京图书馆藏明崇祯原刊本、明末抄本、上海商务印书馆据文渊阁本影印的 《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
章节列表
升序↑吴桂森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性学三论
奥地利弗洛伊德著。本书是弗洛伊德阐明人类性欲本质和发展的论文集,着重论述精神分析的泛性论思想,由关于性变态、儿童性欲和青春期改变的3篇论文组成。作者认为:每个人都有着某种天生的本能——性本能,这种性本能不仅与生殖器官,而且与皮肤、口腔、肛门等快感区有关,生殖活动只是性本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幼儿也有性欲,但与成人不同,不需要其它对象,由自己的快感区便可获得快感,表现为自我中心或称“自恋”。但是幼儿性欲被强烈地压抑和禁止时,性体验是模糊的,直到青春期才活跃起来。原始压抑和性欲潜伏期是人类社会化必经过程。成熟的性欲是指潜伏期性欲在青春期苏醒,以异性为对象,以有繁殖力的生殖器的性交为主的性活动。社会所称的性变态只是性本能中的一部分发展,这种发展使得病人将性感区转移至生殖器之外。神经官能症是由性问题处理不当而引起,用症状来表达性欲望,以代替正常的性行为,是性变态的负面表现。弗洛伊德的泛性论及其潜意识活动的学说,虽为科学开拓出一个广阔的研究领域,但他的性本能决定论却引起了普遍的不满和非议,以致他的两位得意门生荣格和阿德勒也为此离去自立门户。至于由泛性论引起的性解放和有关的道德问题,更促使人们给以严肃的对待。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
麻瑞亭治验集
本书是清代名医黄元御的五代传人、著名老中医麻瑞亭(1903~1997年)业医60余年的临床经验精华之集成,根据麻氏的口述整理而成。 全书包括治病总论和专病论治两部分。治病总论,是麻氏医术的理论部分,记述了麻氏在阴阳五行、天人相应、脏腑脉象、治疗法则等中医基础理论方面的建树。专病论治,是麻氏的临床精华部分,其内容为麻氏擅治的70多个病证的理法方药、原始要终。每个病证,均从脉?机理、辨证治则、处方用药、方药解析、加减变化、饮食忌宜诸方面详细论述。每个病证之末,附以相应的医案及类案,以印证羽翼正文。 麻氏全面继承并发展了黄元御医术,其医学理论、辨证诊断、处方用药诸端,均具有鲜明的黄氏医术特色,尤其是将《四圣心源》之“下气汤”,发挥运用到了极致,此书可谓是黄元御医学的临床实践记录。
辨证录
综合类著作。清陈士铎撰。十四卷。士铎字敬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博览医书,辨证精细,施治灵活,治病多奇中。著述较多,除本书外,尚有《石室秘录》、《内经素问新编》、《灵枢新编》、《本草新编》、《六气新编》等。本书约成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托名岐伯、张仲景所传。全书四十七万余字。内容丰富,包括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之证治,分一百二十六门,七百六十余证。每证详列症状、病因、立法、处方,理、法、方、药密切配合,颇有创见。每证除有一个主治方外,还附有备用方,以资互参。内容着重辨证,以“辨病体之异同,证药味之攻补”为特点,故称《辨证录》。全书虽以《内经》、仲景之说为理论根据,但师古而不泥古,随证用药较为灵活,并注意症状的鉴别,故可供临证借鉴。有雍正间刊本,咸丰元年(1851)延陵堂刊本,一九五六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稽神录
笔记小说。五代南唐徐铉(916—991)撰。六卷。铉有《骑省集》已著录。是书为作者积二十年功夫,收记一百五十则神怪之事,初编十卷。内容非神即怪,少有灾异。所录怪异,皆以劝善惩恶为宗旨,文字亦简率质直。如人食马粪。鬼虎害人、蝙蝠阻路、古尸升天、土龙出而人亡、地震则国灭等等,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载其自序称:“自乙未岁至乙卯凡二十年,仅百五十事。”即本书始作于后唐清泰二年(935年),迄于后周世宗显德二年(955年),为徐铉未入宋时所作。
劝修念佛法门
一卷,圆瑛著,印光序,念佛发起因缘第一,念佛即是修行第二,念佛最为稳当第三,念佛有胜方便第四,念佛能消业障第五,念佛莫求福报第六,念佛能断烦恼第七,念佛速了生死第八,念佛具足三学第九,念佛普摄群机第十,念佛可度众生第十一,念佛得成佛道第十二。
观自在菩萨如意心陀罗尼咒经
一卷,唐义净译。即如意轮陀罗尼经序品第一之别译。此中之咒为流通十小咒中之第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