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门读书记
作者:何焯
笔记。清何焯著。五十八卷。为作者解说经义、研读史籍、评论诗文的札记。初为六卷,系其殁后子何云龙与门生沈彤等整理遗稿编成,于乾隆十六年(1751)问世。其后蒋维钧广为搜访,历时三年,扩为五十八卷,刊于乾隆三十四年,是为足本。前八卷考论《四书》、《诗经》、《春秋》三传,中二十一卷考论前四史与《五代史》,后二十九卷考论《昌黎集》、《河东集》、欧阳文忠公文、《元丰类稿》、《文选》、陶靖节诗、《杜工部诗集》、《李义山诗集》。作者虽为开清代考据学风气的学者之一,但其学犹近于宋学,而与后起之乾嘉学派有别,所论偏重义理。书中解析各家诗文,不乏独到之见。有乾隆十六年刊六卷本、乾隆三十四年刊足本、光绪六年(1880)重刊足本。近有1987年中华书局点校本。
章节列表
升序↑- 提要
- 义门读书记卷一
- 义门读书记卷二
- 义门读书记卷三
- 义门读书记卷四
- 义门读书记卷五
- 义门读书记卷六
- 义门读书记卷七
- 义门读书记卷八
- 义门读书记卷九
- 义门读书记卷十
- 义门读书记卷十一
- 义门读书记卷十二
- 义门读书记卷十三
- 义门读书记卷十四
- 义门读书记卷十五
- 义门读书记卷十六
- 义门读书记卷十七
- 义门读书记卷十八
- 义门读书记卷十九
- 义门读书记卷二十
- 义门读书记卷二十一
- 义门读书记卷二十二
- 义门读书记卷二十三
- 义门读书记卷二十四
- 义门读书记卷二十五
- 义门读书记卷二十六
- 义门读书记卷二十七
- 义门读书记卷二十八
- 义门读书记卷二十九
- 义门读书记卷三十
- 义门读书记卷三十一
- 义门读书记卷三十二
- 义门读书记卷三十三
- 义门读书记卷三十四
- 义门读书记卷三十五
- 义门读书记卷三十六
- 义门读书记卷三十七
- 义门读书记卷三十八
- 义门读书记卷三十九
- 义门读书记卷四十
- 义门读书记卷四十一
- 义门读书记卷四十二
- 义门读书记卷四十三
- 义门读书记卷四十四
- 义门读书记卷四十五
- 义门读书记卷四十六
- 义门读书记卷四十七
- 义门读书记卷四十八
- 义门读书记卷四十九
- 义门读书记卷五十
- 义门读书记巻五十一
- 义门读书记巻五十二
- 义门读书记卷五十三
- 义门读书记卷五十四
- 义门读书记卷五十五
- 义门读书记卷五十六
- 义门读书记卷五十七
- 义门读书记卷五十八
何焯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傀儡主人
地球正在遭受外星生命“鼻涕虫”的入侵!它们骑在人类背上,操控人类思想! 这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特工老头子、莱姆和玛丽成了消灭鼻涕虫的关键力量。老头子尽一切努力,让政界相信他的判断,以动员全国抵抗鼻涕虫的入侵;莱姆强忍恐惧,自愿被鼻涕虫寄宿,接受老头子的审讯;玛丽则勇敢地追寻痛苦的回忆,只为给鼻涕虫致命的一击。 人类,前途未卜,世界为之惊慌,只有那些意志顽强的人类精英在与强大的敌人浴血苦战。他们,能否为人类赢得一个光明的未来?
真假亨特
美洲大陆正上演奴役、征伐和仇杀的悲剧。通过与印第安尤马部落的联手,老奸巨猾的梅尔顿把一批德国劳工诱骗到一座古老的神秘矿井劳作,同时还传闻他绑架了一些神秘人士。此时,梅尔顿的侄子与大富翁之子亨特,二人长到难分彼此的相似程度,由此引出一场争夺家族遗产的谜案……老铁手得知消息后,不顾个人安危,历尽艰难险阻找到了悬崖城堡,却阴差阳错救出了尤马部落的头领,以及美丽的犹太姑娘尤迪特,在救出遇难同胞的惊心动魄的斗争中,也穿插了着同样惊心动魄的爱情纠葛……刚毅智慧的老铁手和“丛林之王”温内图再度联手战胜邪恶力量,除了勇气的较量之外,还有正义、智慧的对决。
亚尔培·萨伐龙
年轻有为的律师亚尔培·萨伐龙帮助勃尚松僧侣会打赢了官司,在勃尚松扬名。花花公子特·苏拉为了金钱而追求特·华德维夫妇的女儿洛萨莉,洛萨莉却倾心于萨伐龙。萨伐龙发表的小说中记叙了自己(小说中化名为洛道夫)与流亡的意大利公主法朗采斯加相识相恋的故事。法朗采斯加少时就嫁给了65岁的老公爵,虽对萨伐龙有情,却不愿逃避婚姻的责任。萨伐龙一边努力奋斗出人头地,一边耐心“等着从时间手里”得到法朗采斯加。洛萨莉知道萨伐龙心有所属后伤心又嫉妒,她偷看了两人的来往信件,还以假造信件的方式挑拨二人关系。最终,老公爵去世后,法朗采斯加另嫁他人,萨伐龙也心灰意冷进入了修道院。
上清太上黄素四十四方经
《上清太上黄素四十四方经》,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真诰》卷五称:「道有黄素神方四十四诀」;《上清大洞真经目》着录「上清太上黄素四十四方一卷」,皆指此书。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无上秘要》、《云笈七签》等书亦多引此经。经文乃太上道君命诸神撰集,分作四十余条。内言道士诵习上清诸经,传经修道之法。所习道法有存神、唸咒、养生、吐纳、礼拜神灵、斋戒醮祭等等。据称修道者用此治身,必有神验。
蜀鉴
十卷。不著撰人。书前方孝孺序称,宋端平中,邵武李文子尝仕于蜀,搜采史传,起秦取南郑,至宋平孟昶,上下二千年事之系乎蜀者,为书十卷云云,世遂题为李文子撰。又,宋端仪《考亭渊源录》有李文子,字公瑾,光泽(今属福建省)人,李方子之弟,绍兴四年进士,官至知太安军、绵阆州、潼川府,著《蜀鉴》十卷。然书前端平三年(1236年)李文子序称,燕居深念,紬绎前闻,因俾资中郭允蹈缉为一编。据此,则该书为郭允蹈所撰,李文子特总其事,故世以李文子撰。其书每事各标总题,如《通鉴纪事本末》;每事有纲有目有论,如 《通鉴纲目》,兼以考证附目末,较《纲目》为详赡。书中所记,皆战守胜败之迹,于用兵之得失、地形之险易尤为着意。凡古人用兵故道,必详其宋代所在。其于地理考证,亦颇精核。如陈仓马呜阁,引《三国志·蜀志》以证《太平寰宇记》之误;斜谷之遮要,引《兴元记》以补裴松之注所阙;诸葛亮筑乐城,引 《通鉴》以辨《华阳国志》、《太平寰宇记》之异同。它如罗尚抗李雄、张罗据犍等,亦较《晋书·载记》、《十六国春秋》为详。末二卷,叙西南夷始末,疏漏稍多。传本有《四库全书》本、《守山阁丛书》本、《丛书集成》本。后两种版本,则直接署其撰人为郭允蹈。
六门陀罗尼经论
佛教论书。古印度世亲著,译者不详。一卷。是《六门陀罗尼经》的论释书。阐述了六门陀罗尼的六义:一、慧圆满;二、慈力清净;三、自性清净;四、令知他所作障;五、摄一切菩提资粮;六、彼果正知及真如。接着阐述了六义的另一种说法:一、于苦时摄取有情界;二、于乐时摄取有情界;三、于自断资粮障;四、于他断资粮障;五、积集一切资粮;六、积集资粮为自利满及显他利满。然后叙述了从正遍知而退的六因及以四净心开示该陀罗尼。最后讲述修行所得的六功德。全文篇幅不长,疏释简明扼要。本论未为历代大藏经所收,仅存于敦煌遗书中。后被日本《大正藏》收入第二十一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