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焯

何焯
  • 姓名:何焯
  • 别名:初字润千,后字纪瞻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江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 出生日期:1661年
  • 逝世日期:1722年
  • 民族族群:

何焯(1661年—1722年),清代著名学者、辞赋理论家。《清史稿》、《清史列传》有传。初字润千,后字纪瞻,晚字茶仙,先世曾以“义门”旌,故以“义门”名书塾,学者因称义门先生。江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何焯的一生,与康熙朝相始终。少读书,数行并下,为文才思横溢,颇负盛名。23岁时由崇明县学生拔贡国子监,成为一名太学生。在此期间,曾先后列籍大学者徐乾学、翁叔元门下,但始终累踬京闱,潦倒场屋。直到41岁时,经其师直隶巡抚李光地推荐,以草泽遗才召直南书房。次年,御赐举人,试礼部,下第,复赐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仍直南书房。不久,奉旨侍读皇八子府,兼武英殿纂修官。3年后因连丁内外艰,去官多年。后复以李光地推荐,召授编修。第二年,因有人构飞语,被收系入狱,尽籍其书以进。后免官而还其书,仍入武英殿校书如故。康熙六十一年(1723)卒,年62岁。殁后,康熙帝深为悼惜,称其“修书勤,学问好”,特赠侍讲学士,命有司存恤其孤。何焯生当标榜“稽古右文”的清朝初年,长于风气所钟的三吴之乡,本人又博闻强识,但其一生际遇却极为坎坷。他潜心学问之道,通经史百家、诗文辞赋之学,校勘考订古籍尤其所长。后人传录其说,汇集成书,取名《义门读书记》。是书凡58卷,前8卷发正经义,中间21卷评阅史书,后29卷是诗文集的考释,其中对《文选》所收赋、骚,韩愈、柳宗元、欧阳修集内赋作均有评说,为历来研治辞赋者所重视。何焯藏书数万卷,自少至老,口不绝吟,手不停披。何焯著述丰富,遗籍充栋,惜其殁后散佚。除《义门读书记》外,见于著录者尚有《义门先生集》12卷、《义门题跋》1卷、《庚子消夏记》校正1卷以及《困学纪闻笺》等。

何焯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临川先生文集

临川先生文集

又名《临川集》、《王文公文集》。北宋王安石撰。一百卷。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庆历进士,初知鄞县,累迁至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荆国公。著有《三经新义》、《字说》等。一生力主改革,为中国杰出政治家和文学家。主张文应“有补于世”,反对“功且华”,其诗文颇具批判精神,寄托着政治理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对宋代文学发展影响极大。内文五十六卷,诗四十四卷。其篇目、编次与王安石文集的别本《王文公文集》略异,内容大致相同。北宋末薛昂编。流行刊本为南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詹大和校定,前有黄次山序。内有《洪范传》、《礼乐论》等重要哲学论文。有缺字,请参考站内《临川集[四库本] 》。

本草择要纲目

本草择要纲目

本草类著作。清蒋居祉辑。二卷。居祉,字介繁,新安(今属安徽)人。博学多识,兼通医学。蒋氏认为 《本草》、《素问》、《难经》并重。鉴于各家本草繁芜不精者多,应使繁简适宜,选择必用要药三百余种编辑而成。其子澣于康熙十七年(1678)最后成书。内容以寒、热、温、平四性分类。每味列有气味、主治、相恶、相反等项,详加说明。凡药物稍僻者,详其出产、形状、制法、收法等。摘录精当,条理井然,对药物功效、应用等论述颇有见地。此书后收入 《珍本医书集成》 丛书中。有康熙十七年刻本,民国二十五年(1936) 上海世界书局 《珍本医书集成》排印本。

灵宝净明新修九老神印伏魔秘法

灵宝净明新修九老神印伏魔秘法

灵宝净明新修九老神印伏魔秘法,题称「翼真坛副演教师何守澄撰」。何守澄即南宋净明道道士何真公。原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方法类。卷首有作者自序,内称南宋绍兴辛亥年(1131),许真君(许逊)降临江西西山(今南昌新建县)玉隆万寿宫,「发明道要,说〈气镜〉、〈神印〉二篇」。何守澄据真君所说,编成是书。书分二篇:〈神印〉篇叙说净明教义及用神印伏魔之法,内载伏魔神印图式及用印口诀;〈气镜〉篇言服气炼神之法。

元音遗响

元音遗响

十卷。未著编辑者名氏。前八卷为胡布诗,又名《崆峒樵音》;后二卷为张达、刘绍诗。三人都是元朝遗民,很少在书中见到有关他们的诗与人的资料,故其爵里、仕履均不详。从本书考知:胡布字子申,张达字秀充,刘绍字子宪。刘绍为胡布姻家,曾入汝南王幕府。胡、刘二人在元末皆曾参谋军事。又从胡布诗句“我时瘴疠使,分迹南荒最”、“自我使岛夷,衔命出蛮障”,知胡布还曾奉使海外。胡布有《入理问所作》及《丙辰岁狱中元夕》诗,注称: “先生以高蹈有忤时政而被谪。”他在《丙辰十月初五发龙江》诗中,又有“羁人得遣如承檄,日暮登舟似到家”之句。丙辰是洪武九年(1376),几近写出他为明朝征而不屈,被遣,既而获释的经历。至于在另诗中有“想见霓旌拥行在”之句,是在顺帝北狩后所作,也就看出胡布旧国之思拳拳不置,其志节可见。他的诗,格调高古,不失汉、魏遗意。虽然声名不很显赫,其遗集尚犹可存。此书有四库本。

百日念佛自知录

百日念佛自知录

菩萨之道无他,一言以蔽之:自利利他而已。有黄将军胪初者,中年信佛,参师访道,日久功深,遂于三十七年冬,余为剃度,取名律航,二三年来自行化他,精进无间,尤于净土法门,深得真信;由是切愿,油然而发,而起妙行。于百尺竿头,更求进步,请商于余,拟修般舟三昧,百日克期取证。余既喜其老当益壮,可为懒惰懈怠者之借镜,因商于静修院当家师以助其道。入关以来,每期功行均有纪录,颜之曰自知录。逐周送阅,阅竟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以为末法时期,尚有能依法修持者,诚不可多得也!

说妙法决定业障经

说妙法决定业障经

具名说妙法决定业障经,一卷,唐智严译。称赞大乘功德经之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