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园寄所寄

作者:赵吉士
寄园寄所寄

清代笔记。赵吉士撰。赵吉士(1628—1706),字恒夫,号寄园、渐岸,休宁(今属安徽)人。顺治八年(1651)举人,康熙时历官山西交城知县、户部给事中、国子监学正。在京城时侨居宣武门外,将其园题名为寄园,并以为号。此书编辑于寄园中,因以名集。他将自少至壮所记古今异闻分类编排,整理为12卷,分别题为《囊底寄》、《镜中寄》、《倚杖寄》、《捻须寄》、《灭烛寄》、《焚麈寄》、《獭祭寄》、《豕渡寄》、《裂眥寄》、《驱睡寄》、《泛叶寄》和《插菊寄》。每卷又分为如《经济》、《智术》等若干小类。全书共有条目1800余条,其中1730余条都是从古今书籍采摘搜集而来。述古事者十之二三,记明末事者十之七八,内容极为博杂,涉及国家治乱、道德伦理、天时舆地、山川名物、人物轶事、诗文纪事等,兼及神鬼怪异。赵士麟说它“言必有据,事必有征,章章缕缕,极备极奇,诚大观也”(《〈寄园寄所寄〉叙》)。卷首有赵士麟序、作者凡例和其门人汪灏《读〈寄园寄所寄〉志略》。该书有康熙三十五年(1696)刻本、三益堂刻本和《香艳丛书》本。

赵吉士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芭贝特之宴

芭贝特之宴

《芭贝特之宴》,原书书名是《Babette"s Feast》,丹麦作家卡伦·布里克森(Karen Blixen)的古代社会小说。该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此影片获得1988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丹麦,两位已经成年的姊妹生活在一个宗教氛围浓厚的村子里,她们甘愿为宗教信仰而放弃世俗情感。后来,她们收容了一位来自法国的女难民芭贝特。芭贝特幸运地获得了法国巨额彩金,为了回报这对好心的姊妹,她特别为她们及村民准备了一场丰富的晚餐,从她来到这个村庄到晚宴的过程中,整个村子开始慢慢改变……

北梦琐言

北梦琐言

笔记。五代孙光宪(约900—968)撰。原本三十卷,今本二十卷。光宪字孟文,自号葆光子,陵州贵平(今四川仁寿东北)人。唐末任陵州判官,后唐时避地江陵,入宋为黄州刺史以终。博通经史,好为著述,有《荆台集》、《笔傭记》、《橘斋集》、《蚕书》等书,多不传世。鉴于唐末战乱,典籍亡佚,为存一代轶闻遗事,对后人有所“希仰”或“劝戒”,作者寓居江陵时撰此书,以江陵居云梦之北,故取义为书名。多记唐末五代杂事,初成三十卷,流传至今剩二十卷,凡三百二十七条。清缪荃孙刻本时,又辑自《太平广记》佚文一百八十九条,成四卷,共五百一十六条,约十二万六千余字。内容广泛,对皇室、宰辅、酷吏、藩镇、科举、门阀、士习、民风、僧道等皆有记述,可据以参证补史,亦可研究文学民俗。《旧五代史》、《资治通鉴》多所征引。所记亦有失实之处,杂有怪异,因果报应等。流传版本甚多,主要有《稗海》、《雅雨堂丛书》等本,上海图书馆藏吴氏拜经楼旧钞本。一九五九年中华书局以缪荃孙《云自在龛丛书》为底本断句出版,一九八一年林义园据此本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四巧说

四巧说

清代白话短篇人情小说选集。一函四册,每册一卷,每卷为一种短篇,共四篇,题“吴中梅庵道人编辑”,选编者姓名不详。四种小说为: 《补南陔》、《反芦花》、 《赛他山》、 《忠义报》。其中第一、第二种与《八洞天》中所收相同,第四种《忠义报》也即《八洞天》中《劝匪躬》,其第三种《赛他山》实即《照世杯》中第一篇《七松园弄假成真》。此书各篇题目都如《八洞天》、 《五色石》,以三字为名,复缀一联为“总名”,然此书于目录处又在每篇“总名”之后各分六段(正文中未分段),此与《八洞天》《五色石》不同,而与《照世杯》相类。如第一篇《补南陔》“收父骨千里遇生父,裹儿尸七年逢活儿”下分: “闻凶信仰天号哭”, “被妒忌舍身出家”,“严择婿路逢才子”、 “奏军功父子偕荣”, “请修院一家会合”,“认绣裙幼子活来”六段。其第三种《赛他山》只是把《七松园弄假成真》中人名改换,其中将男主人公阮江兰改成高涉川,扬州名妓畹娘改成润容,阮江兰之友张少伯改成何靖调,设骗局的应公子改成彭公子。并于结尾处加一段高涉川的话: “小弟前日若非吾兄激发,安有今日之荣?诗云: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正吾兄之谓也。且吾兄又使小弟夫妇复合,不惟可比他山之石,实可赛他山之石也。”以点篇题。

存余堂诗话

存余堂诗话

诗话。明朱承爵撰。一卷。承爵字子儋,号舜城漫士,又号左庵,江阴(今属江苏)人。为文古雅,能画,好藏书。全书凡二十九条,均系随笔式杂感,涉及唐、宋、元以及明人诗,无一定门户之见。此编多品鉴,考证唐人诗,间有议论,有一定价值。未见鲜明文学主张, 所论仅限于诗之技巧。此书突出的论述是有关意境的文字,其谓:“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如曰:“孙康映雪寒窗下,车胤收萤败帙边。”事非不核,对非不工,恶,是何言哉?”将意境创造明确地概括为诗的最高境界。 有《历代诗话》本。

般若心经说

般若心经说

般若心经说,一卷,明洪恩述。

般若心经注解

般若心经注解

般若心经注解,二卷,明佚名注,内题䦚通显道甚深功德宝卷,有慧定募刻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