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吉士

- 姓名:赵吉士
- 别名:字天羽,又字渐岸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安徽休宁人
- 出生日期:1628
- 逝世日期:1706
- 民族族群:
赵吉士(1628—1706),字天羽,又字渐岸,号恒夫,安徽休宁人,入籍钱塘。清顺治八年(1651)中举,十八年简选推官。康熙七年(1668)正月十四日改授交城知县,三月二十八日到任,至康熙十二年(1673)十月卸任离交,共5年半。在知县任内,开渠、植树、修路、筑城、葺署、挖湖、兴学、均徭、劝农、修志等颇有治绩。他居官清廉,在交城任内,重修衙署捐银860两,修北门城垣捐银51 2两,重修靖安营捐银534两,开凿甘泉渠捐银1 000两。“家计半为官赔”,是难能可贵的。但在镇压交山农民起义军活动中,他是主要策划者和指挥者。并因此而擢升户部山西清吏司主事。后历河南司、四川司主事,康熙二十年(1681),奉使征扬州关钞,又调通州中南仓主管,纂修盐漕二书。二十五年受康熙皇帝面试,擢户科给事中。后受命勘河,因不称旨而罢官,复补国子监学正。康熙四十五年(1706)二月,卒于北京。作品有《续表忠记》、《寄园寄所寄》、《杨忠公列传》、《录音韵正伪》、《牧爱堂编》,诗作有《万青阁全集》。曾主持编纂《交城县志》、《徽州府志》。
赵吉士,清代诗文作家。字天羽,号恒夫、寄园。钱塘(浙江杭州)人。顺治八年(1651)举人。康熙七年(1668)官山西交城知县。以功擢户部主事。二十五年,升户部给事中。二十七年以事罢职。不久补为国子监学正。其京城居所,自名为“寄园”,在宣武门外下斜街,极花木楼台之盛,常招聚一时名俊游宴吟唱。吉士富诗才,于汉翔赠诗4首,他依韵酬答。后凡遇他题,皆叠此韵,竟积成律诗1800余首。虽率易牵强,但才气可觇。他的诗歌重辞采,往往“雕绘满眼”(吴振棫《国朝杭郡诗辑》),情感却多为所掩,难以动人。如《家阆仙太常谪辽手札偶自北至感赋》:“香城分手两年余,雪窖冰天绝寒居。公荐预催千里驾,四家断送一函书。尔今严谴贫兼病,我久屏居懒复疏。长日闭门餐馎饦,可曾饱吃混同鱼。”诗中显然想表达对被贬谪友人的同情,但缺乏激情,平淡无奇。吉士亦能文,最有名的著作是笔记《寄园寄所寄》。它汇集了古今书籍的各种异闻1800条左右,涉及治乱、伦理、风俗、山水、名物、诗文、人事、神鬼、异物等诸多方面。“采掇颇富而雅俗并陈,真伪互见”(《四库全书总目》卷133)。曾流行一时。诗文集有《万青阁全集》8卷,《林卧遥集》3卷。其他著作还有《续表忠记》8卷。
赵吉士祖籍徽州休宁,年幼时随父避战乱寄籍杭州。其字天羽,又字恒夫;号渐岸、寄园。顺治八年中举人,康熙七年谒选太原交城的知县,因为平定叛乱有功被擢升为户部山西主事,后历任直大夫、朝议大夫,官至户部给事中时已年近甲子。由地方官到中央官,可谓官运亨通,直至“钦命堪巡两河还,台班有与君忤者,劾君父子各占籍以仕,吏议落职”[1]罢职闲居终老。赵吉士一生的仕途与其政治思想、理念是惺惺相惜的。目前学界尚未有论著对赵吉士政治思想进行探究,本文拟用归纳、分析法对此做一较为深入的考察。欲深入了解赵吉士的政治思想,有必要了解时人对赵吉士的评价。虽然赵吉士因为勘河不称旨而被罢官,落得了个“晚节不保”,但是从时人为其作传,录其功绩,可以看出对其持肯定态度。最有影响力首数清史稿循吏传,用了千余字为其作传并肯定到:“上官知其能,不拘以文法用卒成功,治交城五年,百废具举……祀交城名宦”。
赵吉士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伪币制造者
纪德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完成于1926年。 纪德在此之前写的作品,往往只涉及一个道德、心理、美学等问题,而《伪币制造者》则描绘了较为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某种程度地反映了本世纪初法国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表现了当代青年的不安与苦闷,流露了对资产阶级社会的某些怀疑。 纹章工艺有一种手法,就是在一个纹章中心再放上一个缩小了的纹章,这种手法叫做“纹心”。文艺作品中,也有这种旨在烘托作品的意义或渲染场面的气氛的戏中有戏、故事套故事的手法,纪德也别致地称之为“纹心”,并且使之从此成为文学的一个术语。《伪币制造者》运用了“纹心”的手法。小说中安排了一个小说家爱德华,他跟纪德一样也在写一本名为“伪币制造者”的小说,并对小说理论和技巧进行着各种思考。 《伪币制造者》 的艺术气氛浓于故事气氛。通过爱德华,我们可以多少了解一些书中人物间的关系。但除个别人物在小说结束之前横死之外,这些故事没有开端,没有结局,人物的来踪去迹并无交代。小说最后一句话是“我很好奇地想认识卡鲁”。卡鲁是小说主人公之一裴奈尔·普罗费当的弟弟,一个只有名字而从未上场的人物。 纪德以“内容广博和艺术意味深长的作品——这些作品以对真理的大无畏的热爱和锐敏的心理洞察力表现人类的问题和处境”,荣获1947年诺贝尔文学奖。
鸣鹤余音
鸣鹤余音,元朝仙游山全真道道士彭致中编集,约成书于至正七年(1347)。九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书前有元代学者虞集序文,叙述此书编集始末。正文中广泛采集唐、宋、金、元道士所撰诗词歌赋及杂文,总计约四百七十篇。入选作者约四十人,其中多为全真道道士。如祖师钟离权、吕洞宾、王重阳、马丹阳、丘长春、郝太古、宋披云、冯尊师等。另有朗然子、虚靖天师、徐神翁、白玉蟾等宋代道士诗词,以及宋仁宗、辛天君、八仙等帝王仙真之诗。虞集词十二首亦编入书中。所收诗词歌赋,皆阐述全真教旨,或感叹人生无常,世间如火坑,劝人出家修道;或抒写避世出尘,逍遥林泉之闲情逸趣;或剖析玄理,发明心性,咏述修心悟性之旨要,而尤以阐发内丹之作品最多。书末有数篇宣扬玄风教规之杂文。
一曲难忘
《一曲难忘》为张爱玲电影文学剧本的结集,包括《南北一家亲》《一曲难忘》《南北喜相逢》《魂归离恨天》和《伊凡生命中的一天》五个剧本。剧情悲喜交加,情节曲折引人,充分体现了张爱玲作品多元化的特点,展现了与张爱玲小说和散文截然不同的文学风貌和艺术特色,令人大开眼界。正如张爱玲研究者止庵先生所说:“张爱玲的剧作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小奸小坏’的众生相,这里有他们的笑,他们的爱,他们的烦恼,他们的幸福。”
杜蕊娘智赏金线池
元杂剧剧本。简名《金线池》。关汉卿作。剧述书生韩辅臣进京赶考,途访故友济南府尹石好问。石宴请辅臣,并唤上厅行首杜蕊娘陪席。韩杜2人一见钟情,韩当晚即宿于蕊娘家中。蕊娘的假母李氏知辅臣是府尹好友,乃敬礼款留。时经半载,韩、杜恩爱欢洽,誓相娶嫁。但李氏知辅臣无钱,极力挑拨阻拦。趁石府尹考满进京之际,将韩赶出妓院。辅臣负气,多日不往杜家,亦未与蕊娘相商,蕊娘亦气愠。李氏乘间诬辅臣已另就新欢。移日,辅臣探望蕊娘,蕊娘负气拒而不睬。石府尹任满朝京,天子以其贤良清正,命复任济南。辅臣求石为其作主。石乃于金线池设宴,请众妓为辅臣、蕊娘2人调解和好。蕊娘醉酒,辅臣探问,仍遭拒绝。辅臣再求石帮忙。石府尹乃命拘来蕊娘,责其失误官身,罚以杖刑,蕊娘央辅臣代为求告,许以婚嫁。韩乃为之告免,2人和好如初。石府尹取俸百金,为蕊娘赎身,韩、杜2人遂完婚配。《录鬼簿》、《太和正音谱》、《今乐考证》、《曲录》并见著录。版本有《新续古名家杂剧》本,脉望馆校《古名家杂剧》本,顾曲斋刊本,《元曲选》本,《柳技集》本等。排印本《关汉卿戏剧集》(北京大学中文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也收有本剧。
老子的智慧
林语堂著,林语堂先生以其特有的笔调和论述方式谈老子思想的一本书。该书按《老子》原有的顺序对八十一章分别予以语译和解说。每一章的解说均是按该章宗旨进行分节讨论。解说是把老子智慧放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予以思考,尤其注重老子与孔子、庄子的比较。书中把《老子》八十一章按内容概括为七篇,分别为:道之德、道之训、道之体、力量之源、生活的准则、政治论、箴言。书中认为《老子》前四篇(前四十章)形成老子思想的哲学原理,后四十一章(后三篇)是讨论实际生活上的问题。该书另有三篇序文和一篇有趣的附文《想象的孔老会谈》。林语堂先生在书中认为,道家哲学恰说明中国民族性中孔子所不能满足的一面。道家哲学为中国思想之浪漫派,孔教则为中国思想之经典派。而《老子》一书是全世界文坛上最光辉籼烂的自保的阴谋哲学。老子是以混混噩噩藏拙蹈晦为人生战争利器的唯一学理,而此学理的本身,实为人类最高智慧之珍果。老子的隽语,象粉碎的宝石,不需装饰便可自闪光耀。了解老子的最好的方法,便是配合庄子来研读。另外一种研究老子的方法,是从爱默生的短文《循环论》着手,爱默生运用诗歌顿呼“循环哲学家”之中“循环”,导出了与老子同样的思想体系。书中认为,如果要找一种被科学家所接受的宗教,我们会不加思索地说出“道家”二字。道家的道是宇宙的神智、万物的根源,是赋予生命的原理,给物质世界带来了一统和灵性。关于生命、心灵、意识等数学所无法解决的问题,还得留给非科学家去处理。一种类似于“神秘主义”的方法也会帮助我们了解“自然”。
金刚经订义
金刚经订义,一卷,清俞樾着。以上二种,出春在堂全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