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治识端
作者:徐寿兹徐寿兹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疯狂下午茶
《疯狂下午茶》,又译为《奎因冒险史》,是美国推理小说家埃勒里·奎因的短篇小说集,初版于1934年。本书包括11个短篇:分别为《非洲旅行者》、《吊死的特技演员》、《黑便士》、《有胡子的女人》、《三个跛子》、《隐形的仰慕者》、《柚木烟盒》...艾勒里身穿宽松的英格兰斜纹软呢,沿著大楼走廊前行,经过一群高声喊叫的学生,来到标有「应用犯罪学/昆恩先生」的门前──艾勒里.昆恩要开班授课了!昆恩带领三名资赋优异的大学生,来到理查探长负责侦办的命案现场,要如何从破碎的手表、刚刮过胡子的脸、壁炉中的灰渣,找到破案线索?这三位大学生能早昆恩一步揪出真凶吗?纽约市接二连三发生书籍失窃案,发生的原因很可能跟珍稀邮票「黑便士」的失窃有关。这枚附有维多利亚女皇签名的邮票究竟流落何方?被害者留下的死前遗言往往是破案关键,这回,画像上的女子被加上不该有的胡子,是被害者的暗示还是凶手的误导?艾勒里曾经参与侦破好几百件案子,他坚持没有一件比「玻璃圆顶钟案」更简单了。「只要具备基本的代数知识,就会发现这和解方程式一样容易。」想来试试看吗?艾勒里.昆恩准备了十一个有趣的案子,邀请您与他一较高下!
温恭毅集
诗文集。明温纯撰。三十卷。纯字景文(《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作“希文”)。三原(今属陕西)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曾官光寿知县、户科给事中、左都御史。于隆、万之际立朝。初忤张居正,罢官。再起又与中使争矿税。卒以忤沈一贯致仕。纯清白奉公,时称名臣。卒谥恭毅。是集有二十七万二千余字。卷首有目录,正文含疏六卷一百四十首,序二卷四十三首,记一卷九首,墓志铭二卷三十二首,传、行略二卷六首,议一卷四首,杂著一卷十五首,祭文二卷二十四首,古乐府一卷十三首,古近各体诗六卷二百一十三首,尺牍五卷一百三十首,理学一卷六十一则。其奏议皆切中情事,指陈利弊,明白晓畅;尺牍多关时政,而理学则大旨以程朱为本。其诗风格与七子之派相近。纯一生以国事为己任,于诗文非所用心。有《四库全书》本,《温氏丛书第一集》本,题名作《温恭毅公文集》。
家山图书
一卷。不著作者姓名。《永乐大典》题为朱熹所作。今考书中引用诸说,有朱熹《家礼》,并且有朱子之称,故非为朱子所作。钱曾《读书敏求记》说:“《家山图书》,晦庵私淑弟子之文,盖逸书也。李晦显翁得之于刘世常平父,刘得之于鲁斋许文正公。其书以《易》、《中庸》、《古大学》、《古小学》参列于图,而于修身之旨归纲领,条分极详。”曾家所藏旧本,久已不传,世无刊本。书虽散佚,唯《永乐大典》尚备载其原文。然而首列《古小学本旨图》,中多《曲礼》内则少仪之事。与钱曾所说:“以《易》、《中庸》、《古大学》、《古小学》参列于图”,体例稍异。原因是诸儒相传此书,互有增损,行世者非一本,然其旨归相同。此书是先图而后说,根据《礼经》,依类标题,词义明显。自入学至成人,序次为“冠礼”、“婚礼”、“丧礼”、“祭礼”、“宾礼”、“乐”、“射”、“御”、“书”、“数”诸仪节,至详且备。如“冠礼”,书中有《三加冠图》,绘有初加缁布冠、缁布冠、皮弁、次皮弁、爵弁、次爵弁的式样,文中详说颜色、尺寸。又有《加冠之图》,绘有加冠仪式详图,标明各人所在的位置,文中详说仪式的程序。而《负剑辟咡之图》、《乡饮之图》等,尤足以补聂崇义所未及。朱子《小学》详于义理,此书则详明于名物度数。二书相辅而行,本末互资,内外兼贯,均为旧时训课童蒙书本。书中数十种图和文字解释,为研究中国古代礼俗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料。其版本有《四库全书》本。
鲁大夫秋胡戏妻
元杂剧剧本。简名《秋胡戏妻》。石君宝撰。旦本。秋胡戏妻故事首载汉代刘向的《列女传》。鲁秋胡纳妻5日而宦游,5年始归。未至其家,见路旁有美妇人采桑而悦之。始以言挑之,继以金诱之。女未为所动。至家,乃知为其妻。妻污其行,投水而死。《西京杂记》亦有内容大略相同的记载。元杂剧《秋胡戏妻》即据此敷演而成,但故事情节有所改动。秋胡婚后3日就被勾去当兵。其妻罗梅英在家替人缝联补绽,养蚕择茧以供奉婆母。10年后,当地土豪李大户造谣说秋胡已死,并以向罗父讨债相要挟,要娶梅英为妻。罗父屈服而许婚。当李大户前来迎亲时,被梅英“劈头劈脸”地打了一顿,义正词严地拒绝了这门亲事。不久,秋胡因屡立军功,官至中大夫,请假回家省亲,于桑园遇梅英,但因分别日久而不识。秋胡见采桑女貌美,便以言语挑逗,遭到梅英拒绝。继而又金饼引诱,又被抢白一顿。秋胡竟然一不做,二不休,要打死梅英。梅英因呼叫得脱。秋胡至家,梅英发现适才调戏自己的竟是一别10年的丈夫,痛斥了他的丑行,坚决要求拿到一纸休书而离去。时值李大户带“狼仆”前来抢亲,被秋胡的随从拿下送官。最后梅英在婆母的以死相劝下,才认了丈夫。此剧女主人公罗梅英的形象,刻划得相当成功,她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劳动妇女。她敢于违抗母亲“顺父母言,呼为大孝”的说教,拒绝和李大户成亲。在遭到秋胡的调戏时,她敢于蔑视权势金钱,使她在元杂剧妇女形象中别具一格。后来的京剧《桑园会》即据此剧改编。现存主要版本有《元曲选》本。
朱子年谱
全书共十卷,《年谱》四卷,《考异》四卷,《附录》二卷,并为清王懋竑撰。王懋竑字子中、舆中,号白田,宝应(今属江苏)人。康熙进士,补安庆府教授,授翰林院编修,以老病归里。少从叔父王式丹学,精研朱熹之学,归里后杜门著述校书。除本书外,还著有《读经记疑》、《读史记疑》、《白田草堂存稿》等。从宋李方子编纂首部朱熹年谱以来,历朝所作甚多,但大都详略失当。王懋竑以李默、洪璟本为蓝本,校以朱熹语录、文集、细心考证,订补舛漏,竭二十余年之力,四易其稿,撰成四卷本《朱子年谱》。而又仿朱熹校正《韩集》之例,将其去取之故列为《考异》,并采摘其论学要语,作为《附录》。大旨在辩别朱熹为学次序,故详于学问而略于政事,于朱熹著述一一叙其年月,为研究朱熹学术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本书最早的版本为乾隆十七年(1752)白田草堂刊本,其后有《四库全书》本、《粤雅堂丛书》(二编第十集)本、《丛书集成初编》 (史地类)本、《国学基本丛书》本等。
盂兰盆经略疏
盂兰盆经略疏,一卷,清有炯令沙弥元奇依圭峰疏略出。佛典注疏。清光绪六年(1880)元奇书。是唐宗密撰《盂兰盆经疏》的略抄本。据书后有炯书语称,系作者应乡人之请而抄,抄出宗密疏文中直释经文的文句,略去玄谈及释文中诸多引经据典的论证,“使文义简而易、近而彰”,不至于“使初学浅识未阅望门而退”。见载于日本《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