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歌

作者:佚名
幼学歌

清·王用臣撰,王用臣生平不详。蒙学作品,分天文门,地理门,人事门,物类门四类。

猜你喜欢的书

诗书生活

诗书生活

《诗书生活:顾随随笔》收录了大量的顾随随笔,包括文与岁月、人与名作、收与禅宗三大部分。近50篇文章。内容简介:青岛天气此刻仍温暖无秋意。野花如雏菊、牵牛、铃儿草,及其他不知名者花,遍山皆是,灿若云锦。我的书室,亦甚爽垲,四面玻璃,电灯朗然。青岛固有海山,然结伴最难,天寒,不欲独游。每拥炉独坐,辄思念旧雨,岁暮怀人,此之谓也。

眼科秘诀

眼科秘诀

托名孙思邀所著的《眼科秘诀》是清康熙年间《眼科阐微》作者马云丛所极力推崇的一本眼科专书。作者与成书年代有待今后考证。此书对中医眼科在理论上谈得不多,主要是传授眼科疾病的内服方药与外点眼药等外治法,内容比较具体,是一本实用性较强的眼科书籍。本书全名为《孙真人眼科总理七十二症秘诀》,其实其中方药主要还是针对外障眼病,更确切一点来说,是为治疗时症与眼病躺膜而设。本书总共只有5500个字左右。由于书写体例较乱,层次欠清,文理欠顺,加之还夹杂有地方方言,初读者不易明了,无心深究。但本书所体现的学术思想与具体方药,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元朝秘史

元朝秘史

原名《忙豁仑·纽察·脱卜察安》(蒙古秘史),作者佚名。十三世纪蒙古官修史书。主要依据宫廷所藏“脱卜赤颜”(蒙古语“历史”)撰修,原文为畏兀儿体蒙古文。明初,四夷馆以它作为学习蒙文的教材,用汉字音写蒙古语原文,逐词旁译,并附有总译,定名为《元朝秘史》。畏兀儿体蒙古文本已散佚,而汉字音写本却流传下来。是书记载了成吉思汗祖先的谱系、蒙古各氏族部落的源流、成吉思汗生平及窝阔台统治前期的活动,是研究13世纪蒙古社会历史最重要的资料。钱大昕《跋〈元秘史〉》云:“元太祖创业之主也,而史述其事迹最疏舛,惟《秘史》叙次颇得其实,而其文俚鄙,未经词人译润,故知之者少,良可惜也。”经钱大昕的宣扬,人们开始认识到此书的价值。同时,《秘史》也是当时蒙古语难得的语言文献,具有很高的语言学价值。有《四部丛刊》本(十二卷,即顾广圻本),较善。另有《连筠簃丛书》本(十五卷)等。清末李文田的《元朝秘史注》、日本学者村上正二的《蒙古秘史·成吉思汗传》以及那珂通世的《成吉思汗实录》等均为研究《秘史》的重要着作,可资参考。方龄贵编辑的《元朝秘史通检》为我们利用《秘史》提供了方便。

春秋世论

春秋世论

五卷。清王夫之撰。该书对春秋时期合离之势、盛衰之迹进行评论,总结历史经验,往往有感而发。作者自序称该书“本王道之通塞,堙邪说之利害,旁引兵略,画地形,订国是”,实际上是借春秋史事,抒发自己对明朝覆亡的感慨。作者还有《读通鉴论》及《宋论》,该书与这两种书的性质大体相同,体例在经义与史评之间,但扫除了以名字日月褒贬说经的旧习,立论较高,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该书收入《船山遗书》,有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新化邓显鹤长沙刊本、同治四年 (1865)湘乡曾国荃金陵刊本、民国二十二年(1923)上海太平洋书店排印本。

宗门统要续集

宗门统要续集

凡二十卷。宋代宗永集,元代清茂续集。又作续集宗门统要。据冯子振续集宗门统要序,知宗永之宗门统要重刻于绍兴三年(1133),元代清茂再附加二卷,亦即增补南岳下第十二世至第十八世,及青原下第十一世至第十四世,共计四○六人,然仅收录一三一人之机缘(共二五九则)。或谓宗永编成宗门统要集十卷,清茂续编十二卷,成为二十二卷之宗门统要续集。本书起自西竺诸佛,继以东土诸祖及前世宗匠,盖所以指导后学与后世作家,并抉剔前人,皆出于文字而直指人心。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圆瑛著。二十四卷。1951年出版,分五册。是对《楞严经》的论释,分十门:初总释名题;二教起因缘;三藏乘摄属;四义理浅探;五能诠教体;六所被机宜;七宗趣通别;八说时前后;九历代传译;十别解文义。此书主宗贤首,同时会通天台、禅、净,在近代有很高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