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鉴

作者:荀悦
申鉴

东汉末荀悦著。共5卷:政体、时事、俗嫌、杂言上、下。通行版本有《汉魏丛书》、《四部丛刊》。清卢文绍作《申鉴校正》。主张儒术治国,强调“重民”,“人主承天命以养民者也,民存则社稷存,民亡则社稷亡。故重民者,所以重社稷而承天命也”(《杂言上》)。主张“德刑并用”(《时事》),“教初必简,刑始必略,事渐也。教化之隆,莫不兴行,然后责备;刑法之定,莫不避罪,然后求密。未可以备,谓之虚教;未可以密,谓之峻刑。虚教伤化,峻刑害民”(同上)。强调“以道德治民者”(《政体》)是渡水之舟,“乘舟者逸而安”(同上)。认为统治者应以身作则,“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善禁之至於不禁……若乃肆情于身而绳欲於众,行诈於官而矜实於民,求己之所有余,夺下之所不足,舍己之所易,责人之所难,怨之本也”(《政体》)。认为“生之谓性也,形神是也。”“凡言神者,莫近于气,有气斯有形,有神斯有好恶喜怒之情矣”(《杂言下》)。认为“孟子称‘性善’,荀卿称‘性恶’,公孙子曰‘性无善恶’,掦雄曰‘人之性善恶浑’”都不合理,肯定刘向“性情相应,性不独善,情不独恶”之说。强调性与情是相统一的,“好恶者,性之取舍也,实见于外,故谓之情尔,必本乎性矣”(同上),“凡情、意、心、志者,皆性动之别名也”(同上)。反对“性善情恶”

荀悦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浑盖通宪图说

浑盖通宪图说

明李之藻撰。三卷。万历年间刊刻。《天学初函》、《四库全书》、《守山阁丛书》中均收入此书。介绍西洋星盘的制法和用法。因星盘盘面是将天球球面坐标投影到平面上而成,故名。卷首冠以浑象图说、赤道规略说、昼长昼短南极北极旧规说、子午规说、地平规说,不入卷数。次分上下二卷,共图说十九篇。上卷记述星盘面上各种坐标网的绘制法,包括赤道、黄道、地平三种坐标系统在平面上的投影。下卷介绍了星盘上标画恒星的方法和星盘的用法。书中使用欧洲的度量制度,首次介绍了黄道坐标系、晨昏蒙影、星等概念。

古夫于亭杂录

古夫于亭杂录

笔记。清王士祯(1634—1711)撰。六卷。士祯有《王氏渔洋诗抄》已著录。是书为作者罢官归田后所作,写于《香祖笔记》之后。因既无凡例,又无次第,故曰杂录,以所居鱼子山之“古夫于亭”名之。全书四万余字。内容颇杂,经史子集无不涉猎,遇有新奇可感之事亦录之。自序谓无凡例,无次第,故曰“杂”,以所居鱼子山有古夫于亭,因以为名。共收笔记三百余条。

黄帝内经素问遗篇

黄帝内经素问遗篇

又名《素问遗篇》《素问佚篇》、《素问亡篇》。医经类著作。佚名撰,一作北宋刘温舒撰。一卷。温舒有《素问入式运气问奥》已著录。通常认为此系唐后之人因 《素问》王冰注本中独缺《刺法论篇第七十二》、《本病论篇第七十三》两篇,遂托名撰成,以补《素问》之遗。其中以论述五运六气学说中的升降前后、迁正退位、刚柔失守等问题为主,并论及运气太过或不及所产生的病证及刺法等,对疫病的传染性也在篇中明确论及。后世一些版本的《黄帝内经素问》,已将该内容补入,以成完璧。对研究《内经》运气学说及疫病学说等有重要参考价值。有元刻本,清光绪十年(1884)陆懋修抄录白云观道藏本(五卷),碧琳瑯馆丛书本。

上清修行经诀

上清修行经诀

述拘魂魄、辟梦、制鬼魅等符咒法及存思、禁忌、叩齿、按摩等养生法。

芳菲之歌

芳菲之歌

当代长篇小说。杨沫著。广州花城出版社1986年5月初版。全书分为3部共74章,系《青春之歌》姊妹篇。书中着力描绘了柳明、曹鸿远、白士吾等一代青年人在抗日救亡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成长及分化,塑造了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群像。漂亮的少女柳明,是北平医学院的高材生。她生长在普通教师家庭,家境虽清贫,却倔强好学。由于在教会学校读书的原因,她与清室后裔白士吾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建立了一定的感情。正在这时,日本军队发动了芦沟桥事变,炮声轰毁了柳明立志攀登医学高峰的梦。白士吾凭藉家庭的财力,竭力劝柳明去日本留学并与他完婚。与此同时,中共地下党员曹鸿远的爱国热情与行动感染了柳明,使这位富有正义感的姑娘产生了强烈的抗日意愿。在人生的十字路上,柳明经历了感情上痛苦的搏斗,终于毅然放弃了去留学做阔太太的机会,投身到抗日战争的洪流中去。在敌后根据地,她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后因工作上的需要,她被派往敌占区配合曹鸿远从事地下工作,以假夫妻的身份共同生活。他们在工作中产生了纯真而深沉的爱情,但因工作任务的转移,不得不再次分手。而白士吾因恋爱的失败,又被侵略者所利用,遂成为日军的帮凶。由于白士吾卖身投敌,在根据地工作的柳明受到株连,不被信任,思想上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当柳明与曹鸿远再度相逢时,他们正在为各自的工作奔赴不同的区域。这个并未结束的故事通过一个侧面反映了伟大时代的风云变幻以及人的情感的复杂性。《青春之歌》中的主人翁卢嘉川和林道静在本书中也多次出现。

赐姓始末

赐姓始末

历史著作。作者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世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清之际思想家、史学家。曾招募义兵组织抗清。明亡后隐居著述,有多种著作行世。该书记述郑芝龙、郑成功父子经营、收复台湾等事, 以叙述郑芝龙发迹及郑成功南京抗清之役较详。“赐姓”, 即指郑成功因南明唐王隆武帝曾赐姓朱,故后人称其为“国姓爷”。该书有明季稗史本、行朝录本、梨洲遗著汇刊等文本行世。1958年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据薛凤昌编辑《梨洲遗著汇刊》所收文本编辑出版,收入《台湾文献丛刊》第25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