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六朝的民歌

六朝的民歌,有其特殊的地位。其地位较之明、清的民歌都重要得多。她像唐代的词、元的散曲,立刻便得到许多文人学士们的拥护,立刻便被许多文人学士们所采纳,立刻,这种新声便有了广大而普遍的影响。52F中华典藏网

有人说,六朝文学是“儿女情长,风云气短”。又说是,“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为什么六朝文学会成为这样的一种风格呢?其主要的原因便是受民歌的影响。52F中华典藏网

六朝的民歌,从晋代的东迁开始,便在文坛上发生了很大的作用。52F中华典藏网

这些民歌大多数都是长江流域的产品。中原的人,迁到了江南,初时还有些故乡的思念,故有新亭之泣,有起舞、击楫之志。但到了后来,便安之乐之了。“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漂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在这样的好风光、好乡地里,所产生的情绪自然而然的会轻茜秀丽了。好女如花,柔情似水,能不沉醉于“相忆莫相忘”,“中夜忆欢时,抱被空中啼”,“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的歌声里么?52F中华典藏网

新亭之泣,也即新亭对泣。西晋末年,西晋王朝被迫渡江南下,朝中大臣宴于新亭,感怀不已,相对而泣。后来以“新亭对泣”表示感怀故国、忧国忧时之情。52F中华典藏网

起舞,即闻鸡起舞。指《晋书·祖逖传》记载的祖逖听到鸡叫就起床练舞之事。后以此形容志士奋发自励,准备为国效力。52F中华典藏网

击楫,即击楫中流,在河中间敲打船桨。晋代祖逖领军北伐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请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后用以称颂报效国家的慷慨之志与激烈壮怀。52F中华典藏网

六朝的民歌,总名为“新乐府”,和汉、魏传下来的乐府不同。因为不复承汉、魏乐府的旧贯,而是从民间升格的,故别以新乐府称之。在郭茂倩的《乐府诗集》和冯惟讷的《古诗纪》里都把新乐府列入“清商曲辞”里,和汉、魏乐府之列于“相和曲辞”等类里的不同。52F中华典藏网

《古诗纪》,古诗总集。原名《诗纪》,共156卷。明代冯惟讷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专门搜辑古诗的总集,收罗宏富。52F中华典藏网

为什么称之为“清商曲辞”呢?52F中华典藏网

清商乐一曰清乐。关于“清乐”的解释颇多牵强者。但我以为清乐便是“徒歌”之意,换一句话,也就是不带音乐的歌曲之意。52F中华典藏网

凡民歌,其初都是“行歌互答”,未必伴以乐器的。52F中华典藏网

更有一个很重要的证据,可以证明这些清商曲辞是徒歌。52F中华典藏网

《大子夜歌》云:52F中华典藏网

歌谣数百种,《子夜》最可怜。52F中华典藏网

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52F中华典藏网

又云:52F中华典藏网

丝竹发歌响,假器扬清音。52F中华典藏网

不知歌谣妙,声势由口心。52F中华典藏网

这是说,“歌谣”是不假丝竹,而出心脱口自然成妙音的。《大子夜歌》只有二首,似即为《子夜》诸歌的总引子。未必是民歌的本来面目,大约是当时文士们写来颂赞《子夜》诸歌的。其赞语的可靠性,是无可怀疑的。52F中华典藏网

在“清商曲辞”里,有“吴声歌曲”及“西曲歌”之分。52F中华典藏网

“吴声歌曲”者,为吴地的歌谣,即太湖流域的歌谣;其中充满了曼丽宛曲的情调,清辞俊语,连翩不绝,令人“情灵摇荡”。(至今吴地山歌还为很动人的东西。)52F中华典藏网

“西曲歌”,即荆、楚西声,也即长江上流及中流的歌谣;其中往往具着旅游的匆促的情怀。52F中华典藏网

我尝有一种感觉,觉得吴声歌曲富于家庭趣味,而西曲歌则富于贾人思妇的情趣。52F中华典藏网

这大约是因为,太湖流域的人,多恋家而罕远游;且太湖里港汊虽多,而多朝发可以夕至的地方。故其生活安定而少流动性。52F中华典藏网

长江中流荆、楚各地,为码头所在。贾客过往极多。往往一别经年,相见不易。思妇情怀,自然要和吴地不同。52F中华典藏网

“清商曲辞”的时代,恰和六朝相终始。冯惟讷谓:“清商曲古辞杂出各代而始于晋”,这是不错的。大约在东晋南渡之后,这些新声方才为文人学士们所注意、所拟仿的。52F中华典藏网

“吴声歌曲”以《子夜歌》为最重要。《唐书·乐志》谓:“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乐府解题》谓:“后人乃更为四时行乐之词,谓之《子夜四时歌》。又有《大子夜歌》、《子夜警歌》、《子夜变歌》,皆曲之变也。”今所见《子夜歌》和《子夜四时歌》等,情趣极为相同。“声过哀苦”之语,实不可靠。《子夜歌》凡四十二首,几乎没有一首不好!52F中华典藏网

子夜歌52F中华典藏网

落日出前门,瞻瞩见子度。冶容从姿鬓,芳香已盈路。52F中华典藏网

芳是香所为,冶容不敢当。天不夺人愿,故使侬见郎。52F中华典藏网

宿昔不梳头,丝发被两肩。婉伸郎膝下,何处不可怜!52F中华典藏网

自从别欢来,奁器了不开。头乱不敢理,粉拂生黄衣。52F中华典藏网

崎岖相怨慕,始获风云通。玉林语石阙,悲思两心同。52F中华典藏网

见娘善容媚,愿得结金兰。空织无经纬,求匹理自难。52F中华典藏网

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52F中华典藏网

前丝断缠绵,意欲结交情。春蚕易感化,丝子已复生。52F中华典藏网

今日已欢别,合会在何时?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52F中华典藏网

自从别郎来,何日不咨嗟!黄檗郁成林,当奈苦心多!52F中华典藏网

高山种芙蓉,复经黄檗坞。果得一莲时,流离婴辛苦。52F中华典藏网

朝思出前门,暮思还后渚。语笑向谁道?腹中阴忆汝。52F中华典藏网

揽枕北窗卧,郎来就侬嬉。小喜多唐突,相怜能几时?52F中华典藏网

驻箸不能食,蹇蹇步帏里。投琼著局上,终日走博子。52F中华典藏网

郎为傍人取,负侬非一事。摊门不安横,无复相关意。52F中华典藏网

年少当及时,蹉跎日就老。若不信侬语,但看霜下草。52F中华典藏网

绿揽迮题锦,双裙今复开。已许腰中带,谁共解罗衣?52F中华典藏网

常虑有贰意,欢今果不齐。枯鱼就浊水,长与清流乖。52F中华典藏网

欢愁侬亦惨,郎笑我便喜。不见连理树,异根同条起?52F中华典藏网

感欢初殷勤,叹子后辽落。打金侧玳瑁,外艳里怀薄。52F中华典藏网

别后涕流连,相思情悲满。忆子腹糜烂,肝肠尺寸断。52F中华典藏网

道近不得数,遂致盛寒违。不见东流水,何时复西归?52F中华典藏网

谁能思不歌?谁能饥不食?日冥当户倚,惆怅底不忆?52F中华典藏网

揽裙未结带,约眉出前窗。罗裳易飘飏,小开骂春风。52F中华典藏网

举酒待相劝,酒还杯亦空。愿因微觞会,心感色亦同。52F中华典藏网

夜觉百思缠,忧叹涕流襟。徒怀倾筐情,郎谁明侬心!52F中华典藏网

侬年不及时,其于作乖离。素不知浮萍,转动春风移。52F中华典藏网

夜长不得眠,转侧听更鼓。无故欢相逢,使侬肝肠苦。52F中华典藏网

欢从何处来,端然有忧色?三唤不一应,有何比松柏?52F中华典藏网

念爱情慊慊,倾倒无所惜。重帘持自鄣,谁知许厚薄!52F中华典藏网

气清明月朗,夜与君共嬉。郎歌妙意曲,侬亦吐芳词。52F中华典藏网

惊风急素柯,白日渐微漾。郎怀幽闺性,侬亦恃春容。52F中华典藏网

夜长不得眠,明月何灼灼!想闻散唤声,虚应空中诺。52F中华典藏网

人各既畴匹,我志独乖违。风吹冬帘起,许时寒薄飞。52F中华典藏网

我念欢的的,子行由豫情。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52F中华典藏网

侬作北辰星,千年无转移。欢行白日心,朝东暮还西。52F中华典藏网

怜欢好情怀,移居作乡里。桐树生门前,出入见梧子。52F中华典藏网

遣信欢不来,自往复不出。金桐作芙蓉,莲子何能实!52F中华典藏网

初时非不密,其后日不如。回头批栉脱,转觉薄志疏。52F中华典藏网

寝食不相忘,同坐复俱起。玉藕金芙蓉,无称我莲子。52F中华典藏网

恃爱如欲进,含羞末肯前。朱口发艳歌,玉指弄娇弦。52F中华典藏网

朝日照绮钱,光风动纨素。巧笑茜两犀,美目扬双蛾。52F中华典藏网

这些民歌都是很可信的出于民间的。在山明水秀的江南,产生着这样漂亮的情歌并不足惊奇。所可惊奇的是,她们的想象有的地方,较之近代的《挂枝儿》、《山歌》以及《马头调》,更为宛曲而奔放,其措词造语,较之《诗经》里的情诗,尤为温柔敦厚;只有深情绮腻,而没有一点粗犷之气;只有绮思柔语,而绝无一句下流卑污的话。不像《山歌》、《挂枝儿》等,有的地方甚且在赤裸裸地描写性欲。这里是只有温柔而没有挑拨,只有羞怯与怀念而没有过分大胆的沉醉。故她们和后来的许多民歌不同,她们是绮靡而不淫荡的。她们是少女而不是荡妇。52F中华典藏网

又有《子夜四时歌》,凡七十五首,也是没有一首不圆莹若明珠的。《四时歌》分春、夏、秋、冬,比较地写得没有《子夜歌》的天然流丽了。其中有一部分当是文人们的拟作。故论者归之于晋、宋、齐三代,而不全属之于晋。52F中华典藏网

在那七十五首的《子夜四时歌》里,像《冬歌》的“果欲结金兰,但看松柏林。经霜不堕地,岁寒无异心”一首,原为梁武帝作,则其中也尽有梁代之作在内了。52F中华典藏网

子夜四时歌52F中华典藏网

春歌二十首52F中华典藏网

春风动春心,流目瞩山林。山林多奇采,阳乌吐清音。52F中华典藏网

绿荑带长路,丹椒重紫荆。流吹出郊外,共欢弄春英。52F中华典藏网

光风流月初,新林锦花舒。情人戏春月,窈窕曳罗裙。52F中华典藏网

妖冶颜荡骀,景色复多媚。温风入南牖,织妇怀春意。52F中华典藏网

碧楼冥初月,罗绮垂新风。含春未及歌,桂酒发清容。52F中华典藏网

杜鹃竹里鸣,梅花落满道。燕女游春月,罗裳曳芳草。52F中华典藏网

朱光照绿苑,丹华粲罗星。那能闺中绣,独无怀春情?52F中华典藏网

鲜云媚朱景,芳风散林花。佳人步春苑,绣带飞纷葩。52F中华典藏网

罗裳迮红袖,玉钗明月珰。冶游步春露,艳觅同心郎。52F中华典藏网

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52F中华典藏网

新燕弄初调,杜鹃竞晨鸣。画眉忘注口,游步散春情。52F中华典藏网

梅花落已尽,柳花随风散。叹我当春年,无人相要唤。52F中华典藏网

昔别雁集渚,今还燕巢梁。敢辞岁月久,但使逢春阳。52F中华典藏网

春园花就黄,阳池水方渌。酌酒初满杯,调弦始成曲。52F中华典藏网

娉婷扬袖舞,阿那曲身轻。照灼兰光在,容冶春风生。52F中华典藏网

阿那曜姿舞,逶迤唱新歌。翠衣发华洛,回情一见过。52F中华典藏网

明月照桂林,初花锦锈色。谁能不相思,独在机中织?52F中华典藏网

崎岖与时竞,不复自顾虑。春风振荣林,常恐华落去。52F中华典藏网

思见春花月,含笑当道路。逢侬多欲擿,可怜持自误。52F中华典藏网

自从别欢后,叹惜不绝响。黄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52F中华典藏网

夏歌二十首52F中华典藏网

高堂不作壁,招取四面风。吹欢罗裳开,动侬含笑容。52F中华典藏网

反覆华簟上,屏帐了不施。郎君未可前,待我整容仪。52F中华典藏网

开春初无欢,秋冬更增凄。共戏炎暑月,还觉两情谐。52F中华典藏网

春别犹眷恋,夏还情更久。罗帐为谁褰?双枕何时有?52F中华典藏网

叠扇放床上,企想远风来。轻袖拂华妆,窈窕登高台。52F中华典藏网

含桃已中食,郎赠合欢扇。深感同心意,兰室期相见。52F中华典藏网

田蚕事已毕,思妇犹苦身。当暑理纬服,持寄与行人。52F中华典藏网

朝登凉台上,夕宿兰池里。乘风采芙蓉,夜夜得莲子。52F中华典藏网

暑盛静无风,夏云薄暮起。携手密叶下,浮瓜沉朱李。52F中华典藏网

郁蒸仲暑月,长啸北湖边。芙蓉始结叶,抛艳未成莲。52F中华典藏网

适见载青幡,三春已复倾。林鹊改初调,林中夏蝉鸣。52F中华典藏网

春桃初发红,惜色恐侬摘。朱夏花落去,谁复相寻觅?52F中华典藏网

昔别春风起,今还夏云浮。路遥日月促,非是我淹留。52F中华典藏网

青荷盖渌水,芙蓉葩红鲜。郎见欲采我,我心欲怀莲。52F中华典藏网

四周芙蓉池,朱堂敞无壁。珍簟镂玉床,缱绻任怀适。52F中华典藏网

赫赫盛阳月,无侬不握扇,窈窕瑶台女,冶游戏凉殿。52F中华典藏网

春倾桑叶尽,夏开蚕务毕。昼夜理机丝,知欲早成匹。52F中华典藏网

情知三夏热,今日偏独甚。香巾拂玉席,共郎登楼寝。52F中华典藏网

轻衣不重彩,飙风故不凉。三伏何时过?许侬红粉妆。52F中华典藏网

盛暑非游节,百虑相缠绵。泛舟芙蓉湖,散思莲子间。52F中华典藏网

秋歌十八首52F中华典藏网

风清觉时凉,明月天色高。佳人理寒服,万结砧杵劳。52F中华典藏网

清露凝如玉,凉风中夜发。情人不还卧,冶游步明月。52F中华典藏网

鸿雁搴南去,乳燕指北飞。征人难为思,愿逐秋风归。52F中华典藏网

开窗秋月光,灭烛解罗裳。含笑帷幌里,举体兰蕙香。52F中华典藏网

适忆三阳初,今已九秋暮。追逐泰始乐,不觉华年度。52F中华典藏网

飘飘初秋夕,明月耀秋辉。握腕同游戏,庭含媚素归。52F中华典藏网

秋夜凉风起,天高星月明。兰房竞妆饰,绮帐待双情。52F中华典藏网

凉风开窗寝,斜月垂光照。中宵无人语,罗幌有双笑。52F中华典藏网

金风扇素节,玉露凝成霜。登高去来雁,惆怅客心伤。52F中华典藏网

草木不常荣,憔悴为秋霜。今遇泰始世,年逢九春阳。52F中华典藏网

自从别欢来,何日不相思!常恐秋叶零,无复连条时。52F中华典藏网

掘作九州池,尽是大宅里。处处种芙蓉,婉转得莲子。52F中华典藏网

初寒八九月,独缠自络丝。寒衣尚未了,郎唤侬底为?52F中华典藏网

秋爱两两雁,春感双双燕。兰鹰接野鸡,雉落谁当见?52F中华典藏网

仰头看桐树,桐花特可怜。愿天无霜雪,梧子解千年。52F中华典藏网

白露朝夕生,秋风凄长夜。忆郎须寒服,乘月捣白素。52F中华典藏网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飚。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52F中华典藏网

别在三阳初,望还九秋暮。恶见东流水,终年不西顾。52F中华典藏网

冬歌十七首52F中华典藏网

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52F中华典藏网

涂涩无人行,冒寒往相觅。若不信侬时,但看雪上迹。52F中华典藏网

寒鸟依高树,枯林鸣悲风。为欢憔悴尽,那得好颜容!52F中华典藏网

夜半冒霜来,见我辄怨唱。怀冰暗中倚,已寒不蒙亮。52F中华典藏网

蹑履步荒林,萧索悲人情。一唱泰始乐,枯草衔花生。52F中华典藏网

昔别春草绿,今还墀雪盈。谁知相思老,玄鬓白发生?52F中华典藏网

寒云浮天凝,积雪冰川波。连山结玉岩,修庭振琼柯。52F中华典藏网

炭垆却夜寒,重袍坐叠褥。与郎对华榻,弦歌秉兰烛。52F中华典藏网

天寒岁欲暮,朔风舞飞雪。怀人重衾寝,故有三夏热。52F中华典藏网

冬林叶落尽,逢春已复曜。葵藿生谷底,倾心不蒙照。52F中华典藏网

朔风洒霰雨,绿池莲水结。愿欢攘皓腕,共弄初落雪。52F中华典藏网

严霜白草木,寒风昼夜起。感时为欢叹,霜鬓不可视。52F中华典藏网

何处结同心?西陵柏树下。晃荡无四壁,严霜冻杀我。52F中华典藏网

白雪停阴冈,丹华耀阳林。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52F中华典藏网

未尝经辛苦,无故强相矜。欲知千里寒,但看井水冰。52F中华典藏网

果欲结金兰,但看松柏林。经霜不堕地,岁寒无异心。52F中华典藏网

适见三阳日,寒蝉已复鸣。感时为欢叹,白发绿鬓生。52F中华典藏网

尚有《大子夜歌》二首(见前),《子夜警歌》二首,《子夜变歌》三首。但《子夜警歌》里的一首“恃爱如欲进,含羞未肯前”,已见于上文引的《子夜歌》里。在以《子夜》为名的一百二十四首(实际上只有一百二十三首)民歌里,其情调是很单纯的,不过是恋爱的歌颂而已。但超出于一般中国民歌的恶习之外,她们是肉的成分少,而灵的成分多。连陶渊明的《闲情赋》也还写得那么质实而富肉的感觉,想不到在六朝民歌里,反有像“寄情千里光”,“无人相要唤”,“虚应空中诺”,“悲思两同心”一类的情思绵远的东西!52F中华典藏网

《子夜变歌》的三首,也没有一首写得不漂亮的:52F中华典藏网

人传欢负情,我自未尝见。三更开门去,始知子夜变!52F中华典藏网

岁月如流迈,春尽秋已至。荧荧条上花,零落何乃驶?52F中华典藏网

岁月如流迈,行已及素秋。蟋蟀吟堂前,惆怅使侬愁。52F中华典藏网

《子夜歌》外,存曲最多者,又有《读曲歌》,凡存八十九首。《宋书·乐志》曰:“《读曲歌》者,民间为彭城王义康所作也。其歌云:‘死罪刘领军,误杀刘第四’是也。”《古今乐录》曰:“《读曲歌》者,元嘉十七年袁后崩,百官不敢作声歌。或因酒宴,只窃声读曲细吟而已。”这些话都不大可靠。那八十九首的《读曲歌》,其题材和情调和四十二首的《子夜歌》没有两样,都是很漂亮的民间歌谣,根本上和什么刘义康,或袁后不相干。52F中华典藏网

彭城王义康,即彭城王刘义康,宋武武刘裕的第四子。元嘉六年(429)奉诏入朝为宰相。长期专权,为其兄宋文帝猜忌,被贬为江州刺史。后因范晔等人阴谋拥立之事败露,刘义康被贬为庶人。后被杀。52F中华典藏网

读曲歌八十九首52F中华典藏网

花钗芙蓉髻,双鬓如浮云。春风不知著,好来动罗裙。念子情难有,已恶动罗裙。听侬入怀不?52F中华典藏网

红蓝与芙蓉,我色与欢敌。莫案石榴花,历乱听侬摘。千叶红芙蓉,照灼绿水边。余花任郎摘,慎莫摆侬莲。思欢久,不爱独枝莲,只惜同心藕。52F中华典藏网

打坏木栖床,谁能坐相思?三更书石阙,忆子夜啼碑。奈何不可言!朝看莫牛迹,知是宿蹄痕。52F中华典藏网

娑拖何处归?道逢播掿郎。口朱脱去尽,花钗复低昂。52F中华典藏网

所欢子,莲从胸上度,刺忆庭欲死。52F中华典藏网

揽裳渡,跣把丝织履,故交白足露。52F中华典藏网

上知所,所欢不见怜,憎状从前度。52F中华典藏网

思难忍,络罂语犹壶,倒写侬顿尽。52F中华典藏网

上树摘桐花,何悟枝枯燥!迢迢空中落,遂为梧子道。52F中华典藏网

桐花特可怜,愿天无霜雪,梧子解千年。52F中华典藏网

柳树得春风,一低复一昂。谁能空相忆,独眠度三阳?52F中华典藏网

折杨柳,百鸟园林啼,道欢不离口。52F中华典藏网

毅衫两袖裂,花钗鬓边低。何处分别归?西上古余啼。52F中华典藏网

所欢子,不与他人别,啼是忆郎耳。52F中华典藏网

披被树明灯,独思谁能忍?欲知长寒夜,兰灯倾壶尽。52F中华典藏网

坐起叹汝好,愿他甘丛香,倾筐入怀抱。52F中华典藏网

通发不可料,憔悴为谁睹?欲知相忆时,但看裙带缓几许。52F中华典藏网

忆欢不能食,徘徊三路间,因风觅消息。52F中华典藏网

朝日光景开,从君良燕游。愿如卜者策,长与千岁龟。52F中华典藏网

所欢子,问春花可怜,摘插柄裆里。52F中华典藏网

芳萱初生时,知是无忧草。52F中华典藏网

眉画未成,那能就郎抱!52F中华典藏网

百花鲜。谁能怀春日,独入52F中华典藏网

罗帐眠?52F中华典藏网

闻欢得新侬,四支懊如垂。52F中华典藏网

鸟散放行路,井中百翅不能飞。52F中华典藏网

怜欢敢唤名,念欢不呼字。52F中华典藏网

连唤欢复欢,两誓不相弃。52F中华典藏网

奈何许,石阙生口中,衔碑不得语!52F中华典藏网

白门前,乌帽白帽来。白帽郎是侬,不知乌帽郎是谁?52F中华典藏网

初阳正二月,草木郁青青。蹑履步前园,时物感人情。52F中华典藏网

青幡起御路,绿柳荫驰道。欢赠玉树筝,侬送千金宝。52F中华典藏网

桃花落已尽,愁思犹末央。春风难期信,托情明月光。52F中华典藏网

计约黄昏后,人断犹未来。闻欢开方局,已复将谁期?52F中华典藏网

自从别郎后,卧宿头不举。飞龙落药店,骨出只为汝。52F中华典藏网

日光没已尽,宿鸟纵横飞。徙倚望行云,躞蹀待郎归。52F中华典藏网

百度不一回,千书信不归。春风吹杨柳,华艳空徘徊。52F中华典藏网

音信阔弦朔,方悟千里遥。朝霜语白日,知我为欢消。52F中华典藏网

合冥过藩来,向晓开门去。欢取身上好,不为侬作虑。52F中华典藏网

五鼓起开门,正见欢子度。何处宿行还,衣被有霜露?52F中华典藏网

本自无此意,谁交郎举前?视侬转迈迈,不复来时言。52F中华典藏网

自我别欢后,欢音不绝响。茱萸持捻泥,龛有杀子像。52F中华典藏网

家贫近店肆,出入引长事。郎君不浮华,谁能呈实意?52F中华典藏网

念日行不遇,道逢播锘郎。查灭衣服坏,白肉亦黯疮。52F中华典藏网

歔欷暗中啼,斜日照帐里。无油何所苦?但使天明尔。52F中华典藏网

黄丝咡素琴,泛弹弦不断。百弄任郎作,唯莫广陵散。52F中华典藏网

思欢不得来,抱被空中语。月没星不亮,持底明侬绪?52F中华典藏网

诈我不出门,冥就他侬宿。鹿转方相头,丁倒欺人目。52F中华典藏网

欢但且还去,遗信相参伺。契儿向高店,须臾侬自来。52F中华典藏网

欲行一过心,谁我道相怜?摘菊持饮酒,浮华著口边。52F中华典藏网

语我不游行,常常走巷路。败桥语方相,欺侬那得度?52F中华典藏网

阔面行负情,诈我言端的。画背作天图,子将负星历。52F中华典藏网

君行负怜事,那得厚相于?麻纸语三葛,我薄汝粗疏。52F中华典藏网

黄天不灭解,甲夜曙星出。漏刻无心肠,复令五更毕。52F中华典藏网

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愿得连冥不复曙,一年都一晓。52F中华典藏网

空中人,住在高墙深閤里。书信了不通,故使风往尔。52F中华典藏网

侬心常慊慊,欢行由豫情。雾露隐芙蓉,见莲讵分明。52F中华典藏网

非欢独慊慊,侬意亦驱驱。双灯俱时尽,奈许两无由!52F中华典藏网

谁交强缠绵?常持罢作虑。作生隐藕叶,莲侬在何处?52F中华典藏网

相怜两乐事,黄作无趣怒。合散无黄连,此事复何苦!52F中华典藏网

谁交强缠绵,常持罢作意。走马织悬帘,薄情奈当驶。52F中华典藏网

执手与欢别,合会在何时?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52F中华典藏网

百忆却欲噫,两眼常不燥。蕃师五鼓行,离侬何太早!52F中华典藏网

含笑来向侬,一抱不能置。领后千里带,那顿谁多媚?52F中华典藏网

欢相怜,今去何时来?裲裆别去年,不忍见分题。52F中华典藏网

欢相怜,题心共饮血。流头入黄泉,分作两死计。52F中华典藏网

娇笑来向侬,一抱不能已。52F中华典藏网

湖燥芙蓉萎,莲汝藕欲死。52F中华典藏网

欢心不相怜,慊苦竟何已!52F中华典藏网

芙蓉腹里萎,莲汝从心起。52F中华典藏网

下帷掩灯烛,明月照帐中。52F中华典藏网

无油何所苦?但使天明侬。52F中华典藏网

执手与欢别,欲去情不忍。52F中华典藏网

余光照已藩,坐见离日尽。52F中华典藏网

种莲长江边,藕生黄蘖浦。52F中华典藏网

必得莲子时,流离经辛苦。52F中华典藏网

人传我不虚,实情明把纳。52F中华典藏网

芙蓉万层生,莲子信重沓。52F中华典藏网

闻乖事难怀,况复临别离。伏龟语石板,方作千岁碑。52F中华典藏网

钤荡与时竞,不得寻倾虑。春风扇芳条,常念花落去。52F中华典藏网

坐倚无精魂,使我生百虑。方局十七道,期会是何处?52F中华典藏网

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52F中华典藏网

十期九不果,常抱怀恨生。然灯不下炷,有油那得明?52F中华典藏网

自从近日来,了不相寻博。竹帘裲裆题,知子心情薄。52F中华典藏网

下帷灯火尽,朗月照怀里。无油何所苦,但令天明尔。52F中华典藏网

近日莲违期,不复寻博子。六筹翻双鱼,都成罢去已。52F中华典藏网

一夕就郎宿,通夜语不息。黄蘖万里路,道苦真无极。52F中华典藏网

登店卖三葛,郎来买丈余。合匹与郎去,谁解断粗疏!52F中华典藏网

侬亦粗经风,罢顿葛帐里,败许粗疏中。52F中华典藏网

紫草生湖边,误落芙蓉里。色分都未获,空中染莲子。52F中华典藏网

闺阎断信使,的的两相忆。譬如水上影,分明不可得!52F中华典藏网

逍遥待晓分,转侧听更鼓。明月不应停,特为相思苦!52F中华典藏网

罢去四五年,相见论故情。杀荷不断藕,莲心已复生。52F中华典藏网

辛苦一朝欢,须臾情易厌。行膝点芙蓉,深莲非骨念。52F中华典藏网

慊苦忆侬欢,书作后非是。五果林中度,见花多忆子。52F中华典藏网

《读曲歌》的形式很凌乱,多数是五言的四句,这和《子夜歌》相同;但也有五言的三句组成的;也有以一句三言,两句或三句的五言组成的;甚至杂有一二句的七言的。我很怀疑这八十九首的《读曲歌》原来不是一个曲调。《读曲歌》或者便是一种“徒歌”的总称;故其中曲调不是一律相同的。52F中华典藏网

此外,尚有《上声歌》八首,《欢闻歌》一首,《欢闻变歌》六首,《前溪歌》七首,《阿子歌》三首,《团扇郎》七首,《七日夜女郎歌》九首,《长史变歌》三首,《黄生曲》三首,《黄鹄曲》四首,《桃叶歌》四首,《长乐佳》八首,《欢好曲》三首,《懊侬歌》十四首,《黄竹子歌》一首,《江陵女歌》一首,《神弦歌》十一首(按《神弦歌》为总名,实共十一调,十八首),《碧玉歌》六首,《华山畿》二十五首;这些都是属于“吴声歌曲”的。52F中华典藏网

其中惟《懊侬歌》及《华山畿》最为重要。《懊侬歌》十四首,《古今乐录》云:“晋石崇绿珠所作,唯‘丝布涩难缝’一曲而已。后皆隆安初民间讹谣之曲。”今读“丝布涩难缝”一曲:52F中华典藏网

丝布涩难缝,令侬十指穿。52F中华典藏网

黄牛细犊车,游戏出孟津。52F中华典藏网

石崇绿珠,即石崇的绿珠。绿珠是晋武帝名士石崇的爱妾,为我国古代十大美女之一。能舞,善吹笛。武将孙秀欲夺绿珠,石崇不肯。绿珠跳楼身亡,以效死石崇。52F中华典藏网

隆安,晋安帝年号(397-401)。52F中华典藏网

仍是民谣,不会是石崇绿珠所作的。其他十三首,也没有一首不是很好的民间情歌:52F中华典藏网

江中白布帆,乌布礼中帷。潭如陌上鼓,许是侬欢归。52F中华典藏网

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已行一千三,所有二千在。52F中华典藏网

寡妇哭城颓,此情非虚假。相乐不相得,抱恨黄泉下。52F中华典藏网

内心百际起,外形空殷勤。既就颓城感,敢言浮花言。52F中华典藏网

我与欢相怜,约誓底言者。常叹负情人,郎今果成诈。52F中华典藏网

我有一所欢,安在深阁里。桐树不结花,何有得梧子。52F中华典藏网

长樯铁鹿子,布帆阿那起。诧侬安在间,一去三千里。52F中华典藏网

暂薄牛渚矶,欢不下廷板。水深沾侬衣,白黑何在浣。52F中华典藏网

爱子好情怀,倾家料理乱。揽裳末结带,落托行人断。52F中华典藏网

月落天欲曙,能得几时眠?凄凄下床去,侬病不能言。52F中华典藏网

发乱谁料理?托侬言相思。还君华艳去,催送实情来。52F中华典藏网

山头草,欢少四面风,趋使侬颠倒。52F中华典藏网

懊恼奈何许!夜闻家中论,不得侬与汝。52F中华典藏网

《华山畿》凡二十五首。《古今乐录》云:“《华山畿》者,宋少帝时懊恼一曲,亦变曲也。少帝时,南徐一士子从华山畿往云阳。见客舍有女子年十八九。悦之,无因。遂感心疾。母问其故。具以启母。母为至华山寻访,见女具说。女闻,感之。因脱蔽膝令母密置其席下,卧之当已。少日,果差。忽举席,见蔽膝而抱持。遂吞食而死。气欲绝,谓母曰:葬时,车载从华山度。母从其意。比至女门,牛不肯前,打拍不动。女曰:且待须臾。妆点沐浴,既而出歌曰: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棺应声开,女遂入棺。家人叩打,无如之何。乃合葬,呼曰:神女冢。”这当然是一段神话,显然是从韩朋妻的故事演化而来的。52F中华典藏网

韩朋妻,即韩朋的妻子。韩朋也叫韩凭,是战国时宋康王的大夫,其妻貌美,宋康王夺之,并囚禁韩朋,韩朋自杀身亡。后韩朋妻在与宋康王登临高台时纵身跳下,遗书求与夫合葬,康王大怒不听,两墓遥遥相望。结果一宿之后,两墓的树枝伸展连接,树根也在地下交接,还有一对鸳鸯栖息在树上。52F中华典藏网

华山畿二十五首52F中华典藏网

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52F中华典藏网

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52F中华典藏网

闻欢大养蚕,定得几许丝。52F中华典藏网

所得何足言,奈何黑瘦为!52F中华典藏网

夜相思,投壶不得箭,忆欢作娇时。52F中华典藏网

开门枕水渚,三刀治一鱼,历乱伤杀汝。52F中华典藏网

未敢便相许,夜闻侬家论,不持侬与汝。52F中华典藏网

懊恼不堪止,上床解要绳,自经屏风里。52F中华典藏网

啼著曙,泪落枕将浮,身沉被流去。52F中华典藏网

将懊恼,石阙昼夜题,碑泪常不燥。52F中华典藏网

别后常相思,顿书千文阙,题碑无罢时。52F中华典藏网

奈何许!所欢不在间,娇笑向谁绪?52F中华典藏网

隔津欢,牵牛语织女,离泪溢河汉。52F中华典藏网

啼相忆,泪如漏刻水,昼夜流不息。52F中华典藏网

著处多遇罗,的的往年少,艳情何能多?52F中华典藏网

无故相然我,路绝行人断,夜夜故望汝。52F中华典藏网

一坐复一起,黄昏人定后,许时不来已。52F中华典藏网

摩可浓,巷巷相罗截,终当不置汝。52F中华典藏网

不能久长离,中夜忆欢时,抱被空中啼。52F中华典藏网

腹中如汤灌,肝肠寸寸断,教侬底聊赖。52F中华典藏网

相送劳劳渚,长江不应满,是侬泪成许。52F中华典藏网

奈何许!天下人何限,慊慊只为汝!52F中华典藏网

郎情难可道,欢行豆挟心,见荻多欲绕。52F中华典藏网

松上萝,愿君如行云,时时见经过。52F中华典藏网

夜相思,风吹窗帘动,言是所欢来。52F中华典藏网

长鸣鸡,谁知侬念汝?独向空中啼!52F中华典藏网

腹中如乱丝,愦愦适得去,愁毒已复来。52F中华典藏网

这二十五首的民歌,只有头一篇是有关“华山畿”的故事的,其余都是《子夜》、《读曲》的同俦;而有的歌,像“腹中如汤灌,肝肠寸寸断”,较《子夜》、《读曲》尤为泼辣深切。52F中华典藏网

在吴声歌曲里还有《碧玉歌》数首,写得也很可爱。52F中华典藏网

碧玉歌52F中华典藏网

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芙蓉陵霜荣,秋容故尚好。52F中华典藏网

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千金意,惭无倾城色。52F中华典藏网

碧玉小家女,不敢贵德攀。感郎意气重,遂得结金兰。52F中华典藏网

同前二首52F中华典藏网

碧玉破瓜时,相为情颠倒。感郎不羞郎,回身就郎抱。52F中华典藏网

杏梁日始照,蕙席欢未极。碧玉奉金杯,渌酒助花色。52F中华典藏网

同前52F中华典藏网

碧玉上宫妓,出入千花林。珠被玳瑁床,感郎情意深。52F中华典藏网

“西曲歌”为“荆、楚西声”。其句法的结构和吴声歌曲大致相同。其中重要的歌调,有《三洲歌》、《采桑度》、《青阳度》、《孟珠》、《石城乐》、《莫愁乐》、《乌夜啼》、《襄阳乐》等。其题材也是以恋爱为主,其情调也是充满了别离相思之感,其作风也是绮靡秀丽的。惟像“布帆百余幅,环环在江津”那样的情景,却是在吴声歌曲里找不到的。52F中华典藏网

如果再仔细的把西曲歌多读一下,便可以发现,因了地理环境的不同,她们和吴声歌曲之间显然是有了很不同的区别的。52F中华典藏网

三洲歌52F中华典藏网

送欢板桥湾,相待三山头。遥见千幅帆,知是逐风流。52F中华典藏网

风流不暂停,三山隐行舟。愿作比目鱼,随欢千里游。52F中华典藏网

湘东醽醁酒,广州龙头铛。玉樽金镂碗,与郎双杯行。52F中华典藏网

像这样的广泛的阔大的趣味,在吴声歌曲里是没有的。52F中华典藏网

又像《采桑度》的七首:52F中华典藏网

蚕生春三月,春桑正含绿。女儿采春桑,歌吹当春曲。52F中华典藏网

冶游采桑女,尽有芳春色。姿容应春媚,粉黛不加饰。52F中华典藏网

系条采春桑,采叶何纷纷!采桑不装钩,牵坏紫罗裙。52F中华典藏网

语欢稍养蚕,一头养百塸。奈当黑瘦尽,桑叶常不周。52F中华典藏网

春月采桑时,林下与欢俱。养蚕不满百,那得罗绣襦!52F中华典藏网

采桑盛阳月,绿叶何翩翩。攀条上树表,牵坏紫罗裙。52F中华典藏网

伪蚕化作茧,烂熳不成丝。徒劳无所获,养蚕特底为?52F中华典藏网

其作风便比较的直捷了;那些情绪已不是“恋爱”、“相思”所能范围得住;那些话已变成了采桑女的呼吁之声;所描写的已是蚕家的生活而不是相恋的情绪了。52F中华典藏网

青阳度52F中华典藏网

隐机倚不织,寻得烂熳丝。成匹郎莫断,忆侬经绞时。52F中华典藏网

碧玉捣衣砧,七宝金莲杵,高举徐徐下,轻捣只为汝。52F中华典藏网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生并头莲。52F中华典藏网

这几首却是《子夜》的同类。52F中华典藏网

像《安东平》和《女儿子》,其句子的结构却变化得很多了。52F中华典藏网

安东平52F中华典藏网

凄凄烈烈,北风为雪。船道不通,步道断绝。52F中华典藏网

吴中细布,阔幅长度。我有一端,与郎作袴。52F中华典藏网

微物虽轻,拙手所作。余有三丈,为郎别厝。52F中华典藏网

制为轻巾,以奉故人。不持作好,与郎拭尘。52F中华典藏网

东平刘生,复感人情,与郎相知,当解千龄。52F中华典藏网

女儿子52F中华典藏网

巴东三峡猿鸣悲,夜鸣三声泪沾衣。52F中华典藏网

我欲上蜀蜀水难,蹋蹀珂头腰环环。52F中华典藏网

这些是四言和七言的,在《西曲歌》里也很罕见。最多的还是五言的。底下的几个曲调差不多全都是五言的。52F中华典藏网

那呵滩52F中华典藏网

我去只如还,终不在道边。我若在道边,良信寄书还。52F中华典藏网

沿江引百丈,一濡多一艇。上水郎担篙,何时至江陵?52F中华典藏网

江陵三千三,何足特作远?书疏数知闻,莫令信使断。52F中华典藏网

闻欢下扬州,相送江津湾。愿得篙橹折,交郎到头还。52F中华典藏网

篙折当更觅,橹折当更安。各自是官人,那得到头还!52F中华典藏网

百思缠中心,憔悴为所欢。与子结终始,折约在金兰。52F中华典藏网

这几首也是充满了贾客的别离之感,充满了水乡的情绪的。52F中华典藏网

《孟珠》里的第二、第六、第八的几首写得漂亮极了:52F中华典藏网

孟 珠52F中华典藏网

人言孟珠富,信实金满堂。龙头衔九花,玉钗明月珰。52F中华典藏网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攀条摘香花,言是欢气息。52F中华典藏网

人言春复著,我言未渠央。暂出后湖看,蒲菰如许长。52F中华典藏网

扬州石榴花,摘插双襟中。葳蕤当忆我,莫持艳他侬!52F中华典藏网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道逢游冶郎,恨不早相识!52F中华典藏网

望欢四五年,实情将懊恼。愿得无人处,回身与郎抱。52F中华典藏网

阳春二三月,正是养蚕时。那得不相怨,其再许侬来!52F中华典藏网

将欢期三更,合冥欢如何?走马放苍鹰,飞驰赴郎期。52F中华典藏网

适闻梅作花,花落已成子。杜鹃绕林啼,思从心上起。52F中华典藏网

可怜景阳山,苕苕百尺楼。上有明天子,麟凤戏中州。52F中华典藏网

《石城乐》和《莫愁乐》二曲都是石城(在竟陵)那个地方的民歌。《莫愁乐》的第二首“江水断不流”写得异常的大胆。52F中华典藏网

竟陵,郡名。西晋元康九年(299)分江夏郡置。治所在石城。南朝宋辖境相当于今湖北钟祥、天门、京山、潜江、沔阳等县地。齐以后辖境缩小,治所屡迁。北周武帝改名石城。52F中华典藏网

石城乐52F中华典藏网

生长石城下,开窗对城楼。城中诸少年,出入见依投。52F中华典藏网

阳春百花生,摘插环髻前。捥指蹋忘愁,相与及盛年。52F中华典藏网

布帆百余幅,环环在江津。执手双泪落,何时见欢还?52F中华典藏网

大艑载三千,渐水丈五余。水高不得渡,与欢合生居。52F中华典藏网

闻欢远行去,相送方山亭。风吹黄蘖藩,恶闻苦蓠声。52F中华典藏网

莫愁乐52F中华典藏网

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52F中华典藏网

闻欢下扬州,相送楚山头。探手抱腰看,江水断不流。52F中华典藏网

《乌夜啼》凡八曲。相传《乌夜啼》为宋临川王刘义庆(一作彭城王义康)所作。但审这八曲的口气却全是民歌,和义庆的故事毫不相涉。52F中华典藏网

刘义庆(402-444),南朝宋武帝刘裕之侄。宋永初元年(420),袭封临川王。后历任散骑常侍、尚书左仆射、荆州刺史等职,加开府仪同三司。终身喜好文学。52F中华典藏网

乌夜啼52F中华典藏网

歌舞诸少年,娉婷无种迹。菖蒲花可怜,闻名不曾识。52F中华典藏网

长樯铁鹿子,布帆阿那起。诧侬安在间,一去数千里。52F中华典藏网

辞家远行去,侬欢独离居。此日无啼音,裂帛作还书。52F中华典藏网

可怜乌臼鸟,强言知天曙。无故三更啼,欢子冒暗去。52F中华典藏网

乌生如欲飞,飞飞各自去。生离无安心,夜啼至天曙。52F中华典藏网

笼窗窗不开,荡户户不动。欢下葳蕤龠,交侬那得往。52F中华典藏网

远望千里烟,隐当在欢家。欲飞无两翅,当奈独思何!52F中华典藏网

巴陵三江口,芦获齐如麻。执手与欢别,痛切当奈何。52F中华典藏网

《襄阳乐》虽然相传是宋随王诞所作,但也完全是民歌的风度,是《子夜》、《读曲》的流亚,不会是个人的创作。52F中华典藏网

随王诞,(432-459),即刘诞。南朝宋文帝第六子。曾任雍州刺史,封为随郡王,后又改封为竟陵王。因起兵反抗孝武帝,兵败被杀。相传《襄阳乐》(乐府《清商曲辞·西曲歌》篇名)为刘诞作。52F中华典藏网

襄阳乐52F中华典藏网

朝发襄阳城,暮至大堤宿。大堤诸女儿,花艳惊郎目。52F中华典藏网

上水郎担篙,下水摇双橹,四角龙子幡,环环江当柱。52F中华典藏网

江陵三千三,西塞陌中央。但问相随否,何计道里长。52F中华典藏网

人言襄阳乐,乐作非侬处。乘星冒风流,还侬扬州去。52F中华典藏网

烂熳女萝草,结曲绕长松。三春虽同色,岁寒非处侬。52F中华典藏网

黄鹄参天飞,中道郁徘徊。腹中车轮转,欢今定怜谁?52F中华典藏网

扬州蒲锻环,百钱两三丛。不能买将还,空手揽抱侬。52F中华典藏网

女萝自微薄,寄托长松表。何惜负霜死,贵得相缠绕。52F中华典藏网

恶见多情欢,罢侬不相语。莫作乌集林,忽如提侬去。52F中华典藏网

《寿阳乐》的句法,较为变动。其第三、第六及第八首,都是绝妙好辞。52F中华典藏网

寿阳乐52F中华典藏网

可怜八公山,在寿阳,别后莫相忘。52F中华典藏网

东台百余尺,凌风云,别后不忘君。52F中华典藏网

梁长曲水流,明如镜,双林与郎照。52F中华典藏网

辞家远行去,空为君,明知岁月驶。52F中华典藏网

笼窗取凉风,弹素琴,一叹复一吟。52F中华典藏网

夜相思,望不来。人乐我独愁!52F中华典藏网

长淮何烂熳,路悠悠,得当乐忘忧。52F中华典藏网

上我长濑桥,望归路,秋风停欲度。52F中华典藏网

衔泪出伤门,寿阳去,必还当几载。52F中华典藏网

《西乌夜飞》相传为宋沈攸之举兵发荆州东下,未败之前,思归京师所作。这话也是毫无根据的。52F中华典藏网

沈攸之(?-478),南朝宋大将。字仲达,南朝宋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镇)人。升明二年(478),在荆州聚敛兵力,兴兵反叛,兵败自缢而死。52F中华典藏网

西乌夜飞52F中华典藏网

日从东方出,团团鸡子黄。夫妇恩情重,怜欢故在傍。52F中华典藏网

暂请半日给,徙倚娘店前。目作宴填饱,腹作宛恼饥。52F中华典藏网

我昨忆欢时,揽刀持自刺。自刺分应死,刀作杂楼僻。52F中华典藏网

阳春二三月,诸花尽芳盛。持底唤欢来,花笑莺歌咏。52F中华典藏网

感郎崎岖情,不复自顾虑。臂绳双入结,遂成同心去。52F中华典藏网

其中第二首“暂请半日给”所写的情景,是六朝乐府里所未有同俦的。52F中华典藏网

又有《梁鼓角横吹曲》,那是受了胡曲影响之作,和吴声歌曲及西曲歌完全异其情趣。《晋书·乐志》:“横吹有鼓角,又有胡角,即胡乐也。”其来源,据相传的话,可追溯到汉武帝时代。但我以为这些胡曲的输入时代,最可靠的还是五胡乱华的那个时期。至于有歌辞可见的则惟在梁代。52F中华典藏网

在《梁鼓角横吹曲》里,以《企喻歌》、《紫骝马歌辞》、《陇头流水歌》、《隔谷歌》、《折杨柳歌辞》、《幽州马客吟歌辞》等为最可注意。其中不尽是思妇怀人之曲了;不尽是绮靡之音了;即有恋歌,其作风也和《子夜》、《读曲》、《三洲》等歌曲大殊。她们是充满了北地的景色和风趣的。52F中华典藏网

五胡乱华,南北朝时期北方多个少数民族发动大规模叛乱而造成与汉族对峙的政权的时期。五胡即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少数民族。52F中华典藏网

《企喻歌》凡四曲,都是诉说北方健儿的心意的:52F中华典藏网

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52F中华典藏网

放马大泽中,草好马著膘。牌子铁裲裆,冱鉾鸐尾条。52F中华典藏网

前行看后行,齐著铁裲裆。前头看后头,齐着铁冱鉾。52F中华典藏网

男儿可怜虫,出门怀死忧。尸丧狭谷中,白骨无人收。52F中华典藏网

《紫骝马歌辞》有一部分是汉辞。但像:却是具有特殊的情趣的。52F中华典藏网

烧火烧野田,野鸭飞上天。童男娶寡妇,壮女笑杀人。52F中华典藏网

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52F中华典藏网

《陇头流水歌》写飘零道路之苦,极为深刻,那是南方旅人所未曾经历过的。52F中华典藏网

陇头流水,流离西下。念吾一身飘旷野。52F中华典藏网

西上陇坂,羊肠九回。山高谷深,不觉脚酸。52F中华典藏网

《陇头歌辞》恐便是《流水歌》的同调或变调:52F中华典藏网

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52F中华典藏网

朝发欣城,暮宿陇头。寒不能语,卷舌入喉。52F中华典藏网

陇头流水,鸣声幽咽。遥望秦川,心肠断绝。52F中华典藏网

《隔谷歌》只有两首,却都是乱离时代最逼真的写照:52F中华典藏网

兄在城中弟在外。弓无弦,箭无栝,食粮乏尽。52F中华典藏网

若为活,救我来,救我来。52F中华典藏网

兄为俘虏受困辱,骨露力疲食不足。52F中华典藏网

弟为官吏马食粟,何惜钱力来我赎。52F中华典藏网

《折杨柳歌》里的恋曲,像:52F中华典藏网

肠中愁不乐,愿作郎马鞭。出入擐郎臂,蹀座郎膝边。52F中华典藏网

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52F中华典藏网

立刻便可以辨得出那情趣和《子夜》、《读曲》的如何相殊。52F中华典藏网

遥看孟津河,杨柳郁婆娑。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52F中华典藏网

那也是很真切的画出汉夷杂处的一个情景来的。52F中华典藏网

《幽州马客吟歌辞》里出的一个曲子:52F中华典藏网

快马常苦瘦,剿儿常苦贫。黄禾起羸马,有钱始作人。52F中华典藏网

和《高阳乐人歌》里的:52F中华典藏网

可怜白鼻騧,相将入酒家。无钱但共饮,画地作交赊。52F中华典藏网

写流浪人的心境同样的凄壮。52F中华典藏网

《幽州马客吟》里也有恋歌几首,那歌声是直捷的、粗率的,不似吴、楚歌的宛曲曼绮:52F中华典藏网

荧荧帐中烛,烛灭不久停。盛时不作乐,春花不重生。52F中华典藏网

南山自言高,只与北山齐。女儿自言好,故入郎君怀。52F中华典藏网

郎著紫袴褶,女著彩夹裙。男女共燕游,黄花生后园。52F中华典藏网

《捉搦歌》四曲,最有趣,都是咏过时待嫁的女儿们的心理的,却和“荧荧条上花,零落何乃驶”的隐露的哀怨不同了;她们是那样的直率不讳:52F中华典藏网

粟谷难舂付石臼,敝衣难护付巧妇。52F中华典藏网

男儿千凶饱人手,老女不嫁只生口。52F中华典藏网

谁家女子能行步,反着裌褝后裙露。52F中华典藏网

天生男女共一处,愿得两个成翁妪。52F中华典藏网

华阴山头百丈井,下有流水彻骨冷。52F中华典藏网

可怜女子能照影,不见其余见斜领。52F中华典藏网

黄桑柘屐蒲子履,中央有丝两头系。52F中华典藏网

小时怜母大怜婿,何不早嫁论家计?52F中华典藏网

《地驱乐歌》里的“驱羊入谷,白羊在前。老女不嫁,蹋地唤天”,也具着同样的情调,其“侧侧力力,念君无极。枕郎左臂,随郎转侧”,却又是那样的赤裸裸的北人的热情的披露。52F中华典藏网

月明光光星欲堕,欲来不来早〔语〕我。52F中华典藏网

这一曲《地驱乐歌》却是很蕴藉含蓄的。52F中华典藏网

《琅琊王歌辞》里的:52F中华典藏网

新买五尺刀,悬著中梁柱。一日三摩娑,剧于十五女。52F中华典藏网

东山看西水,水流盘石间。公死姥更嫁,孤儿甚可怜。52F中华典藏网

客行依主人,愿得主人强。猛虎依深山,愿得松柏长。52F中华典藏网

这也是富有北地的情趣的。52F中华典藏网

参考书目52F中华典藏网

一、《乐府古题要解》二卷,题唐吴兢著,有《津逮秘书》、《学津讨源》及《历代诗话续编》本。52F中华典藏网

二、《乐府诗集》一百卷,宋郭茂倩编,有汲古阁刊本,湖北书局刊本,《四部丛刊》本。52F中华典藏网

三、《古乐府》十卷,宋左克明编,有明刊本。52F中华典藏网

四、《古诗纪》一百五十六卷,明冯惟讷编,有明刊本。52F中华典藏网

五、《全汉魏六朝诗》,丁福保编,有医学书局印本。52F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