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声十六法
作者:冷谦
古代乐学著作。明冷谦撰。提出以“轻”、“松”、“脆”、“滑”、“高”、“洁”、“清”、“虚”、“幽”、“奇”、“古”、“澹”、“中”、“和”、“疾”、“徐”十六法,为琴声表演的美学原则。认为“不轻不重者,中和之音也”。反映了儒家传统的美学趣味。注重于清实中表达审美意趣:“惟轻之中,不爽清实,而一丝一忽,指到音绽,幽趣无限。乃有一节一句之轻,有间杂高下之轻,种种意趣,皆贵于清实中得之。”又云:“松即吟猱妙处。宛转动荡,无滞无碍,不促不慢,以至恰好,谓之松。”“其趣如水之兴澜,其体如珠之走盘,其声如哦咏之有韵,方可名松。”提出“声厉则知躁,声粗则知浊,声静则知虚,此审音之道也”的观点。又认为“善知音者,始可与言澹”,则反映道家审美观点的影响。有明项元汴《蕉窗九录》,原题为《冷仙琴声十六法》,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本;《中国古代乐论选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收录。
猜你喜欢的书
祖鲁战争史
本书初版于1880年。本书以祖鲁王国与纳塔尔殖民地的早期历史开篇,讲述了祖鲁国王夏卡的对外战争与军事制度,夏卡的弟弟丁冈篡位后的残酷统治及其与布尔人的冲突;接着概述了祖鲁人的法律法规、风俗习惯和宗教,揭示了祖鲁战争爆发的导火索,展现了祖鲁战争爆发前的时局;之后详述了祖鲁国王塞奇瓦约推行扩张政策导致与英国爆发战争、伊桑德尔瓦纳战役、洛克渡口保卫战、埃科韦战役、因耶赞战役、兹洛巴内山战役、坎布拉战役、因托姆贝大捷、吉恩赫洛沃战役、乌伦迪战役、塞奇瓦约被俘等重大历史事件;深刻剖析了生存空间、丛林法则与南部非洲文明的进程的辩证关系。
西伯利东偏纪要
又名《伯利探路记》。边疆地理著作。清曹廷杰(1850—1916)撰。不分卷。廷杰有《东三省舆地图说》已著录。此书系光绪十一年(1885),作者奉召密访东西伯利亚原属清朝的领土,包括自海兰泡至黑龙江入海处,乌苏里江流域,绥芬河下游的广袤地区。五月九日至十一月六日,历时一百二十九天,行程一万六千余里,收集到一百一十八条重要资料,十二月成书,五万七千余字。前有作者《上希元禀文》,后附军机处、吉林将军奏折三件。均系清末中俄关系重要文献。正文所记一是军事地理,以俄军分布、武器、弹药、粮食储存、兵工厂、医院为主。二是经济地理,包括气候、水土、森林、农作物、工矿产品、水陆交通、电讯、城镇港湾、商业贸易等。三是民族地理,详载赫哲、尼夫赫、乌第改、鄂伦春、汉、朝鲜、俄罗斯等民族居住地域、人体特征、经济、文化、风俗、人口户籍数目等。是我国第一部有关该地区的人文地理、自然地理专著。不仅考察永宁寺碑,并有首次拓制碑文之举,十分重要。宋将牛皋、王贵和一些汉族名人后裔定居东西伯利亚的记载,首见此书。其学术价值和政治价值,深为国内外史学、地理学、民族学专家所推崇。有《皇朝藩属舆地丛书》本, 《辽海丛书》本。李文信批注(附1985年《辽海丛书》后)可供参考。又收入丛佩远等新编《曹廷杰集》1985年中华书局铅印本)。
香天谈薮
书中主要记述明代以来女子诗话,从中可见古时女子红颜薄命、才高运蹇之厄。如记明崇祯中扬州名妓沈隐事,沈隐誓嫁真才,後遇新安夏子龙,结成伉俪。然夏子龙因痛饮伤肺死,沈氏竟自刎枢侧。另如记明万历中其贪官令其子运赃银归,为一老翁所截。贪官广为搜捕,後于西湖见老翁,捕而未得。後老翁未警告诫,父子二人弃恶从善。此篇可以武侠小说视之。另如书中引《古今灵异》,其书未见传本,则本书还有辑佚之用。
春秋列国诸臣传
又名《春秋臣传》。传记著作。北宋王当撰。30卷。当字子思,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好学博览,精《易》与《春秋》。此书仿司马迁《史记》以人类事之例,为春秋诸臣作传。传记内容主要据《左传》所载,采用他书者则附在传末。每传之后各附以赞,议论纯正,文辞古朴,于经义多所发明。其编次时世,则多证引《国语》、《史记》等书以补《左传》阙略,该备无遗,于经传颇有补益。宋诸书目著录,皆作51卷,所传人数《郡斋读书志》作134,《中兴馆阁书目》作334,而今本为191。《四库全书》著录。有《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
安养知足相对抄
一卷。珍海著。久安二年(一一四六)撰。关于平安末期盛行的弥陀信仰和弥勒信仰的优劣,表示了珍海见解的书。虽然受到了源信《往生要集》的强烈影响,但整理了怀感《群疑论》、迦才木《净土论》中所说的内容,向弥陀、弥勒信仰说明了一二的优劣。结论是,任何一种信仰都不应该谴责或辩驳另一方。
梵网经菩萨戒注
梵网经菩萨戒注,三卷,宋慧因注并序,元惟大序,普秀序,郭天锡序,佚名题记。亦称《注梵网经》。律学著述。北宋绍圣三年(1096)慧因注。一卷(或三卷)。系《梵网经菩萨心地戒品第十》卷下的注释书。作者自序云:“此经文科释具疏,虑人饫其繁广,于是采集众义,具注本文,俾其览者易为晓悟。”本书先释《梵网经菩萨戒序》,后释本文。见载于日本《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