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与迷信
作者:江绍原江绍原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黑咖啡
《黑咖啡》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编剧的作品,1934年11月首播。阿加莎的第一部并非改编自小说的原创剧本,也是她自己创作的剧本中,唯一有波洛和黑斯廷斯出场的作品。
物理学家克劳德·阿莫里爵士研究出了一个全新的方程式,预示着一种全新的、威力惊人的新型炸药即将诞生。然而,他那张写着方程式的至关重要的纸片却在家里被盗了。坐在书房里,审视着在场的每一位亲友,克劳德爵士关上了灯,希望窃贼能在黑暗中归还方程式,然而当灯光再次亮起时,他已经离开了人世……于是,波洛来了,他将在黑斯廷斯和杰普探长的协助下,破解这起谋杀案、遏制一场世界性的恐怖危机,并化解这个家庭里由来已久的各种矛盾与隐忧……
故事新编
现代短篇小说集。鲁迅著。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年1月初版,列为巴金所编“文学丛刊”之一。现收入《鲁迅全集》第2卷。书前有作者序。内收1922年至1935年小说8篇。作者说:历史小说有“博考文献,言必有据者”和“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的两种。而他所写的,除《铸剑》外,都属于后者。1922年所作《补天》,主要描绘女娲以“黄土作人”和“炼石补天”,歌颂了劳动和创造的精神。《铸剑》和《奔月》都是作者经历了所谓孤军奋战刚离开北京时所作,这在作品里留下了明显的痕迹。前者歌颂了向暴君清算血债的复仇和韧战的精神,后者抒写了以善射著称的英雄由于亲近者的叛离所引起的愤怒和伤感。为了刨坏种的祖坟,扬民族的正气,作者于1934年至1935年,又写了5篇。《非攻》写墨子反对强大的楚国进攻宋国的故事,《理水》则以大禹治水为题材。这两篇都歌颂了历史上的“中国的脊梁”,出现了前期小说未曾出现的光辉的、摆脱了孤寂情绪的正面形象。这体现了作者思想的重大进展,寄托着他对现实中的“中国脊梁”的祟敬。《采薇》、《出关》和《起死》都是批判性的作品。《出关》写老子西出函谷关的故事,批判他的消极无为思想。《起死》则以庄子路遇髑髅的喜剧形式,彻底批判虚无主义思想。这个集子一方面保持了作者在小说创作中的现实主义原则,真实地反映古代人物的精神;另一方面又大胆地驰骋浪漫主义的想象,在历史题材里注入强烈的爱憎和现实感,大量地吸收现代生活细节,采用“油滑”的笔墨即漫画化手法,以突出作品的现实战斗性。
使琉球杂录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汪楫被康熙帝任命为正使出使琉球。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汪楫时任翰林院检讨,任册封琉球正使,奉命出使琉球。汪楫出使之前,朱彝尊曾作《送汪检讨使琉球序》,希望汪楫认真考察琉球国的历史本末,有所撰著。汪楫此行,于康熙二十二年六月二十三日开洋出海,航行异乎寻常地顺利,风急船快,仅用了三个昼夜即已抵达琉球那霸港。此后汪楫羁留琉球国五个月,一方面出色地完成了谕祭故王、册封新王的主要政治任务,另一方面还与琉球各界人士广泛交游,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多有交流,深入考察了琉球国的礼仪习俗和山川地理,为册封归来之后的写作积累了大量的一手材料。十一月二十四日启动归程,但风微船滞,与来时航行的顺利情况迥异,至二十八日,船队竟遭遇飓风,四夜三昼不止,在惊涛骇浪中备尝艰险,十二月初四日方泊舟登岸。归来后汪楫不负朱彝尊厚望,撰写《使琉球杂录》五卷,辑录《册封疏钞》《中山诗文》各一卷,并依据目见耳闻及相关的琉球历史资料,编定《中山沿革志》二卷。
豹隐纪谈
宋周遵道撰。一卷。遵道生平不详。全书内容以诗话居多,词话略有收录。且重民间俗语。事涉历代文豪、两宋学士,既有补于史传,又多笑料娱人。记吴兴水晶宫,讥情节礼节,化遗骸疏诸条,有移风易俗之议。刺县尉下乡扰民,所收民歌颇具文学价值。记范成大喜用吴语,趣味无穷。均可视为佳作。有《说郛》本。
战国策译注
简称《国策》。国别体史书。一般认为由秦汉间人杂采各国史官或策士的史料、笔录编纂而成,非一时一人之作。最后编定者乃西汉末刘向。刘向校录群书时发现诸抄本“或曰《国策》、或曰《国事》、或曰《短长》、或曰《事语》、或曰《长书》、或曰《修书》”,便依国别、按时序重新编订,去其重复,得三十三篇。“以为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宜为《战国策》”(刘向《校战国策书录》)。此名遂沿用至今。此书记载春秋以后至楚汉之起的二百四十五年间史事(前453—前209)。内容主要为当时策士、谋臣纵横捭阖的外交活动和有关主张、言辞。广泛地反映了战国时代错综复杂的历史。较之其他史书,则显虚构成分多,文学性强。全书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十二国策。其中所记策士、谋臣之思想、情操及所起的历史作用各不相同:有不择手段追名逐利者,如苏秦、张仪之流,朝秦暮楚,权谋谲诈;有排难解纷、消兵弭战者;有不畏强暴、沉毅勇决者,如荆轲、唐雎等。也颂扬了一些有作为的统治者,表现了一些以民为本、崇尚革新的进步思想。所记多有夸张失实处,其思想内容在封建时代颇遭非议。然艺术成就却为世所公认。其文特点长于记事,善夸张渲染; 说辞气势磅礴,旁征博引,条分缕析,或曲折迂回,巧设机彀,或危言耸听,颇具说服力; 善以对话刻画人物形象; 大量运用寓言、比喻、典故,尤显生动活泼; 语言铺张扬厉,富于文采。对汉以后的辞赋家、散文家均有深远影响。
珍珠之鬘
《珍珠之鬘(冈波巴大师全集)》是冈波巴大师在法会上,对大众的普遍训道开示,内容涉及显密教法的各个部分,但主要还是阐释大师独特的“道次第”思想,以及甚深的般若正见——“大印”教法。比中不以引用经论为主,处处都是尊者内心证悟和体验的精华与结晶、表白与流露,因为是曲弟子记录后流传于世,所以更增加了现场的亲切感,相信每个喜欢参究“西来之意”及“般若心法”的东土佛子,都会爱不释手,受益匪浅!《珍珠之鬘》由智学法师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