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法
作者:夏丏尊
夏丏尊、刘薰宇合著。6章。 1926年开明书店出版。对记事文、叙事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小品文的特点以及写作时的注意点,作了具体的说明。 记事文:将人和物的状态、性质、效用等,依照作者所目见、耳闻或想象的情形记述的文字,称为记事文。 叙事文:记述人和物的动作,变化,或事实的推移的现象的文字,称为叙事文。叙事文原和记事文一样,同是记述事物的文字,不过记事文以记述事物的状态、性质、效用为主;而叙事文以记述事物的动作、变化为主。所以记事文是静的, 空间的,叙事文是动的,时间的。 说明文:解说事物,剖释事理,阐明意象;以便使人得到关于事物、事理或意象的知识的文字,称为说明文。 议论文:发挥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的意见,以使人承认为目的的文字,称为议论文。……说明文的目的是在使人有所知,议论文不但要使人有所知,还要有所信。 小品文:从外形的长短上说,二三百字乃至千字以内的短文称为小品文。……小品文的内容性质全然自由,可以叙事,可以议论,可以抒情,可以写景,毫不受何等的限制。
猜你喜欢的书
白发赋
辞赋名篇。西晋左思作。《艺文类聚》见载。赋文以白发与主人对答的形式构成全篇。先是主人因早生白发影响功名而“将拔将镊”,白发辩解说,“值君年暮”,生来白发,拔之何罪?且桔柚“贵其素华”,愿君手下留情。主人不听,教训白发:自古年少早仕官,而己发白年衰身低微。
明亡述略
二卷。清锁绿山人撰。《明亡述略》记明季亡国史实,首卷述崇祯帝及辅臣周延儒、温体仁事。又述孙承宗、洪承畴、卢象升、杨嗣昌、孙传庭、蔡懋德、周遇吉、秦良玉等围剿李自成、张献忠农民军,以及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始末。二卷记南明福王、唐王、鲁王事始末,及史可法、黄得功、瞿式耜、左良玉等诸臣抗清事,并明末儒林刘宗周、金声、侯方域、魏禧、恽格等人事略。《明亡述略》用传记体。书中凡称清朝时书“大清”,序中称清帝太祖、太宗、世祖庙谥,又称“尝读《明史》”,“执笔学为古文,用之明亡之原委本末”(《明亡述略序》),可知《明亡述略》一书为清人据《明史》诸书所撰。《明亡述略》有《荆驼逸史》本。
后鉴录
三卷。是书记述明中叶刘六、刘七起义、安化王谋反、刘瑾被磔、宁王起兵、江彬伏诛、哈密都督反叛诸事,大都直接抄自刑部档案材料,包括犯人供词、审处奏折、皇帝诏旨等,详实可靠,可订补《明实录》、《明史》等书舛误之处。有《国朝典故》本、《明史资料丛刊》第一辑标点本。
白云守端禅师广录
凡四卷。又作白云守端和尚广录。宋代僧白云守端(1025~ 1072)撰,处凝等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本书系守端之弟子编集守端于其所建江州(江西)之圆通崇胜禅院、承天禅院及舒州(安徽)法华山证道禅院、龙门山乾明禅院、兴化禅院、白云山海会禅院等六处之语录,以及祖堂纲纪序、偈颂、颂古一一○则等。
金光明经文句
凡六卷。隋代智顗口述,门人灌顶笔录。略称金光明文句、光明文句。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九册。为天台五小部之一。随文解释北凉昙无谶所译之金光明经,并排斥江北及江南诸师三分科经之分法,而自‘如是我闻’至寿量品之‘悉来聚集信相菩萨摩诃萨室’为序分(一品半),自‘尔时四佛’至空品为正宗分(三品半),四王品以后为流通分(十三品)。注疏有知礼之金光明经文句记十二卷、从义之金光明文句新记七卷、明得之金光明经文句科一卷等。
参天台五台山记
又称《善惠大师赐紫成寻记》。佛教书。日僧成寻撰。8卷。作者于日本延久四年(1072),从肥前松浦出发赴宋,至北宋熙宁六年(1073)六月护送新译佛经及佛像去日本。本书即以汉文逐日记载入宋巡礼天台山、五台山等圣迹,并蒙宋朝礼遇之事。成为了解当时中日海路交通、宋代佛教概况及其文物、风俗等的珍贵资料。后有成岛让俭校注本《删补天台五台山记》8卷。收入《大日本佛教全书》卷一一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