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见近录
作者:王巩猜你喜欢的书
老古玩店
英国长篇小说。狄更斯著,1841年出版。中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许君远译。本书主要叙述了小女孩耐儿的悲惨身世,吐伦特老头和他的外孙女耐儿生活在一起,他的女儿早就因为不幸的婚姻问题死去。她遗下一子一女。然而儿子变成了市井无赖,只有外祖父和外孙女两人相依为命。吐伦特老头有鉴于他女儿的悲惨命运,竭力要想致富,以便在他身后外孙女能过幸福的生活。但是他却落入了高利贷者暴发户丹尼尔·奎尔普的魔爪,奎尔普这个贪得无厌的吸血鬼,利用高利贷不仅夺走了这家老古玩店的全部财产,还想夺取老人的外孙女,美丽的耐儿。老人和耐儿被迫偷偷地离开了伦敦。吐伦特和耐儿离开了伦敦之后,经历了颠沛流离,乞丐似的生活。他们害怕奎尔普的追踪,尽量拣选村野小路走,只能在荒村小店借宿,只能与流浪艺人为伍,只能与从事蜡像巡回展览的乍莱太太结伴。沿途他们虽然遇到了几个好心的人,如学校教师,然而也有一些人却想抓他们去请赏,还有几个坏蛋引诱老头儿去赌博,最后甚至逼着老头儿去偷钱来赌。在远离城市的乡村,一样也有一种无以名状的黑暗势力威胁着他们祖孙俩,他们不得不再次逃跑。直到最后,他们才在那个再度重逢的好心的教师的帮助下,在一所教堂里暂时栖身下来。然而经过长时间艰苦而不安定的漂泊生活,耐儿的身心已经备受损伤,她终于因为疲劳过度精力衰竭在那儿死去。
玄圃山灵(匚金)秘箓
玄圃山灵(匚金)秘录,原不题撰人。据考应为晚唐天师道道书。原书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众术类。编首有咸通元年(860)皇甫朋序,谓「《灵金秘录》乃玄圃山神灵密奥之妙用也」。据说玄圃山又名昆仑山,山中有神宰曰虚陀帝君,又有二十四神净,分布十二州,制天下祸福。本书所载即书符念咒,召清虚陀帝君及二十四将之道法。分三卷,二十四法。「上卷八法,可以法天地、动雷霆、易乾象、祛阴霾、壅川流、合冰河、灭烈火、驭雪气;中卷八法。可以战胜阵、藏兵卒、暴泉源、射火矢、兴阴雪、化人马、缩地脉、步江河;下卷八法,可以起光华、隐形质、变物质、附魂梦、袪恶毒、伏蛟螭、灭妖精、治强祟。」二十四法之外又附载无碍、佯死、人壶、盆取鱼、纸鹤飞、飞空住等法术。可见本书所载皆为道教杂术。
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颂
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颂,唐代上清派宗师司马承祯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赞颂类。卷首有作者自序,称赞《升玄护命经》义理玄深,并撰五言颂诗数首以发挥经义。按原经已袭取大乘佛教中观理论,讲述有无、色空之说。司马承祯颂诗则更进一步,取佛教天台宗心性之说释经。谓太上于此经中为众生直指心源真性,此真性乃随身自有,勿须外求。若不执有无,双泯空色,六根清静,性不染物,则「忘形归恍偬,神鬼不能窥」。从本篇可见隋唐道教重玄哲学汲取佛学愈加深入。
石湖诗集
宋诗别集。34卷。范成大著。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载,范成大有《石湖集》136卷。《宋史·艺文志》载《石湖大全集》卷数与《直斋书录》相同。原书已散佚。清康熙年间有黄昌衢和顾嗣立专刊行范成大诗歌创作部分刊行。《四库全书》和《四部丛刊》所据即顾嗣立本。全书按年代为序,编为各体诗歌33卷、赋及楚辞1卷。卷首有杨万里、陆游作序。杨万里序中赞扬范成大诗“清新妩丽,奄有鲍谢;奔逸俊伟,穷追太白”。《四库全书总目》曾对范成大的诗歌做过简要评述:“成大在南宋中叶,与尤袤、杨万里、陆游齐名。今以杨、陆二集相较,其才调之健,不及万里,而亦无万里之粗豪;气象之阔不及游,而亦无游之窠臼。初年吟咏,实沿溯中唐以下,自官新安掾以后,骨力乃以渐而道,盖追溯苏黄遗法,而约以婉峭,自为一家,伯仲于杨、陆之间,固亦直也。”
大学问
明代王守仁(1472~1529)著。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主要著作有《大学问》和《传习录》。他继承陆九渊的心学并加以发展,成为心学集大成者,对后代反正统理学的思想家有很大影响,被称为阳明学。《大学问》成书于嘉靖三年(1524)。是王守仁在浙江稽山书院讲学时写的。大学就是大人之学。大人指统治者。统治者应该“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为大人之学,就必须去其私欲之蔽,自明其明德。要明明德就要亲民,就要致良知,最后才能达到“家齐治国而天下平”。这实际上把《大学》中的三纲领、八条目按自己的哲学思想加以理解,纳入三纲五常之中。为其晚年定论。该文包含了王守仁天人合一、心即理、致良知等主要的哲学观点。尤以“致良知”注解《大学》中的“格物致知”,与朱熹格物说迥异。指出:“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扩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致知必在于格物,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归于正之谓也”。又认为格致诚正之“功夫条理,虽有先后次序可言,而其体之唯一,实无先后次序可分”,还说:“此格物诚正之说所以阐尧舜之正传而为孔氏之心印也”。又把“明德”、“明明德”、“亲民”分别解释为“良知”、“致良知”、“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并提出“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思想。编入《王文成公全书》。
秽迹金刚说神通大满陀罗尼法术灵要门
唐北天竺沙门无能胜译,佛临涅盘,化现力士降螺髻大梵,说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