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书绝句》

余自幼好书,垂老得法,廿六年丁内艰,读礼之暇,成《论书绝句》二十首云:Kt2中华典藏网

△其一Kt2中华典藏网

辗转求书怪尔曹,可曾知得作书劳。Kt2中华典藏网

好书臂指须齐运,不是偏将腕举高。Kt2中华典藏网

△其二Kt2中华典藏网

近代书人何子贞,每成一字汗盈盈。Kt2中华典藏网

须知控纵凭腰背,腕底千斤笔始精。Kt2中华典藏网

△其三Kt2中华典藏网

曾读闻山执笔歌,安吴南海亦先河。Kt2中华典藏网

要须指转毫随转,正副齐铺始不颇。Kt2中华典藏网

△其四Kt2中华典藏网

仲虞余事论临池,翻绞双关不我欺。Kt2中华典藏网

亦绞亦翻离不得,郑文金峪尽吾师。Kt2中华典藏网

△其五Kt2中华典藏网

柳公笔谏语炎炎,笔正锋中理不兼。Kt2中华典藏网

但使万毫齐着力,偏前偏后总无嫌。Kt2中华典藏网

△其六Kt2中华典藏网

笔头开得三分二,此是相传一法门。Kt2中华典藏网

若使通开能使转,是生奇怪弄乾坤。Kt2中华典藏网

△其七Kt2中华典藏网

横平竖直是成规,爰叟斤斤论魏碑。Kt2中华典藏网

我谓周金与汉石,何曾平直不如斯。Kt2中华典藏网

△其八Kt2中华典藏网

偏计方圆是俗师,依人皮相最堪嗤。Kt2中华典藏网

金针度入真三昧,笔笔方圆信所之。Kt2中华典藏网

△其九Kt2中华典藏网

三字尤应三笔殊,须知莫类算盘珠。Kt2中华典藏网

纵教举世无人赏,付与名山亦自娱。Kt2中华典藏网

△其十Kt2中华典藏网

书法原从契法传,奏刀起讫断还联。Kt2中华典藏网

断处还联联处断,莫轻小字便连绵。Kt2中华典藏网

△其十一Kt2中华典藏网

为文结构谨篇章,写字何曾有异常。Kt2中华典藏网

布白分间同画理,最难安雅要参详。Kt2中华典藏网

△其十二Kt2中华典藏网

意在笔先离纸寸,此须神受语难宣。Kt2中华典藏网

无缩不垂垂更缩,藏锋缓急且精研。Kt2中华典藏网

△其十三Kt2中华典藏网

北碑南帖莫偏标,拙媚相生品自超。Kt2中华典藏网

一语尔曹须谨记,书如成俗虎成猫。Kt2中华典藏网

△其十四Kt2中华典藏网

古人书法重临摹,得兔忘蹄是大儒。Kt2中华典藏网

赝鼎乱真徒费力,入而不出便为奴。Kt2中华典藏网

△其十五Kt2中华典藏网

瘦硬通神是率更,莫轻罗绮褚公精。Kt2中华典藏网

承先启后龙藏寺,入手无差晓后生。Kt2中华典藏网

△其十六Kt2中华典藏网

名迹而今易睹真,研求莫便自称臣。Kt2中华典藏网

避甜避俗须牢记,火候从时自有神。Kt2中华典藏网

△其十七Kt2中华典藏网

漫从颜柳度金针,直搏扶摇向上寻。Kt2中华典藏网

试看流沙遗简在,真行汉晋妙从心。Kt2中华典藏网

△其十八Kt2中华典藏网

六代遗笺今尚存,石工塑匠也知门①。Kt2中华典藏网

唐朝院手原流远,可惜规规定一尊。Kt2中华典藏网

(自注:①魏碑刀法即其笔法。今河南刻工下手即如魏碑,故伪石遂众。余藏有唐高宗辛未伊州塑匠马报远书《天请问经》,规矩俨然。)Kt2中华典藏网

△其十九Kt2中华典藏网

唐后何曾有好书,元章处处苦侵渔,Kt2中华典藏网

佳处欲追晋中令,弊端吾与比狂且。Kt2中华典藏网

△其二十Kt2中华典藏网

抱残守阙自家封,至死无非作附庸。Kt2中华典藏网

家家取得精华后,直上蓬莱第一峰。Kt2中华典藏网

△余书似唐人写经Kt2中华典藏网

得龙瑞书,谓曾参观敦煌石室藏经,见宋人作书,颇类吾父。何故?按:见余书者皆谓似唐人写经,其实得其法耳。余固未尝临唐人写经,且以其为彼时院体,并非上乘,未尝贵之也。然敦煌藏经皆唐以前物,瑞言宋人,误闻乎?或所见有六朝刘宋时物耶? Kt2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