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里子论印

作者:冯泌
东里子论印

印学论著。清冯泌著。冯泌, 字仁可, 号东里子, 里籍和事迹不详。为秦爨公弟子。此文附于秦氏 《印指》 后。所言 “今为学者计, 不贵执古人之成规, 而第当审时代为因革。夫古印朴, 今印华; 古印圆劲, 今印方板; 古印在有意无意, 今印则着迹太甚。度今日尽返古初亦所不必, 既有意求学, 存朴茂于时华之中, 运圆劲于方板之外, 何不可?” 自有道理。对十竹斋胡曰从等印作之抨击, 较秦氏更烈, 诚所谓一家言也。此文有丁仁审定旧抄本, 辑入 《西泠印学丛书》、《历代印学论文选》。

冯泌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使琉球录三种

使琉球录三种

本书为一集刊,共收明代「使琉球录」三种,故名。使琉球录-陈侃,使琉球录-夏子阳,使琉球录-萧崇业。

太上洞真徊玄章

太上洞真徊玄章

《太上洞真徊玄章》,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或隋唐上清派道士之手。一卷,收入《续道藏》。本篇言诵章仪法。内载五言颂诗十首,题作「十方回旋颂」。道士斋醮时徊玄朝礼十方,歌咏此章以赞颂神灵。《上清诸真章颂》一书中收录本篇。《云笈七签》卷九六亦节录本篇。

文始真经言外旨

文始真经言外旨

道教经籍。南宋陈显微撰。9卷。《文始真经》即《关尹子》。作者认为老子之道,不可言说。而关尹请老子强为之说,必然言未尽意。关尹当为老子第一弟子,述成此书,以披露《老子》奥旨,其文可贵,然文约义丰,后世难知,故再阐述关尹之意。又认为《文始真经》九篇排列的次序,是说明“一化为九,九复归为一”的意思。作者弟子称此书“探老、关骨髓,述成言外经旨”,故名。

会纂宋岳鄂武穆王精忠录

会纂宋岳鄂武穆王精忠录

传为明代姚茂良著。其内容辑录岳飞事迹史料、历代褒奖封旌、文人赋咏等。全书共六卷,分为:宋史本传、武穆事实、武穆著述、古今褒典、古今赋咏、律诗。卷首包含武穆像及精忠录图三十五幅。此为李氏朝鲜英祖四十五年芸阁铜活字刊本。 从朝鲜本的李山海序和柳成龙跋,可知《精忠录》于万历十二年甲申(1584,即李氏朝鲜宣宗十七年)流传至朝鲜。柳成龙跋曰:“万历甲申,有译官来自燕都,以《精忠录》一帙进者,上览之,嘉叹,下书局印出而题跋之。” 一位来自 “燕都” 的译官把《精忠录》献给李朝宣宗李昖(1567-1608 在位),宣宗即下令刊行,万历十三年三月李山海受命作序,柳成龙跋。肃朝御制序、当宁御制后序、御制永柔县臥龙祠致祭祭文、目录、精忠录序(陈铨撰)、精忠录序(李山海撰) 卷首:武穆像、精忠录图(祀周同墓、战氾水关、张所问计、战太行山、战竹芦渡、战南薰门、战广德、两战常州、战承州、次洪州、战南康、次金牛、蓬岭大战、次虔州、复邓州、复郢州、渡江誓众、襄阳鏖战、战庐州、湖襄招降,复蔡州、归庐复请、屯襄汉、破杨么、破刘复雄、大举伐金、都府议事、贷谍反间、战郾城、拐子马、遣云援王贵、战卫州、战朱仙镇、伪诏班师) 卷一:宋史本传 卷二:武穆事实 卷三:武穆著述 卷四:古今褒典 卷五:古今赋咏 卷六:律诗 后序(赵宽撰)、柳成龙跋

蓬山密记

蓬山密记

高士奇是康熙帝十分喜欢的词臣。生于顺治二年(1645年),卒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本文写的是康熙四十二年康熙帝第五次南巡,高士奇随驾入京的见闻,有助于人们了解到更加生活化的康熙皇帝。此次归乡后不久,高士奇于6月病故,这也是君臣二人的永别,读来不由使人叹惋命运无常。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经之具名。三卷,秦罗什译。维摩经有三译:一吴支谦译,题为维摩诘经。二为今经。三唐玄奘译。是为说无垢称经。三译中流行盛者今经也。诸家疏注如下:维摩诘所说经注十卷,姚秦鸠摩罗什僧肇道生三家注中集出。注维摩经十卷,后秦僧肇注。常称为注维摩。维摩经义记八卷,隋慧远撰。维摩经玄疏六卷,隋智顗撰。常称为净名玄。维摩经文疏二十八卷,隋智顗撰,常称为广疏。维摩经略疏十卷,隋智顗说,唐湛然略,世称为净名疏。净名玄论八卷,隋吉藏述。维摩经游意一卷,隋吉藏述。维摩经义疏六卷,隋吉藏述。维摩经疏五卷,隋吉藏述。维摩经疏记三卷,唐湛然述。维摩经疏记钞卷四卷五,唐道暹私记。不全。说无垢称经疏六卷,唐窥基撰。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十卷,宋智圆述。维摩经疏科一卷,明失名著。维摩经评注十四卷,明杨起元评注。维摩经无我疏十二卷,明传镫着。维摩经饶舌一卷,净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