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谱

作者:李衎
竹谱

十卷。元李衎(1245—1320)撰。李衎,字仲宾,号息斋道人,蓟丘 (今北京丰台区北)人。官吏部尚书,拜集贤殿大学士。追封蓟国公,谥文简。李衎少时见人画竹,从旁窥其笔法,“始若可喜,旋觉不类,辄叹息舍去”。后跟从黄澹游学,见黄澹之父黄华所画墨竹后,兴趣大增;至元初年 (1264)到钱塘,见到黄华之师文湖州的画幅,便专心师学墨竹画。后深入东南一带竹乡,观察各种竹的形色情状,辨析精到,作《画竹》、《墨竹》两谱。传世画迹有 《四清》、《墨竹》、《双松》等图。据邓文原《履素斋集》注曰:《竹谱》原为二十卷,后二卷并一卷,成今十卷之 《竹谱》。《竹谱》前有 “竹谱原序”,后分十卷。是书分四门: 画竹谱、墨竹谱、竹态谱、竹品谱。其中 《竹品谱》又详分全德品、异形品、异色品、神异品、似是而非竹者、有竹名而非竹者,凡为六品。故卷一为 《竹谱详录》及《画竹谱》,卷二为《墨竹谱》,卷三为《竹态谱》,卷四为《竹品谱》之“全德品”,卷五、卷六为“异形品”之上下,卷七为 “异色品”,卷八为 “神异品”,卷九为“似是而非竹品”,卷十为 “有名而非竹品”。李衎于卷四《竹品谱》中释全德品为“南北俱有,宜入图画者”,异形品为“形状诡怪者”,异色品为“颜色不同者”,神异品为 “神异非

李衎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九个明天

九个明天

九个明天(Nine Tomorrows)是阿西莫夫的短篇小说集,选录九篇科幻小说。本书最早的名称是“退件书”(Rejection Slips),1959年首次在美国发行,1963年在英国出版。收录的小说中有阿西莫夫最喜爱的两篇小说《最后的问题》《丑小孩》。

沉思录

沉思录

古罗马皇帝、新斯多亚派哲学家马可·奥勒留的主要伦理学著作。亦译为《自省录》。约写于公元170年。书凡十二篇。以格言形式陈述。马可·奥勒留在书中歌颂“自然”或“本性” ,认为这是道德的来源和理想。他说,“一切自神而来的都充满了神意,连从运气而来的都不是与本性分开的,或者说都不能不与神意所命的事物交织和牵连着。一切都由此流出。” 他这里所谓的 “本性” 就是人格化了的“神” ,就是“上帝” 。他认为“神” 或“上帝” 确实是存在的,它是“善和公正的美” ,它在“关心人类的事物” ,而“把一切办法都放在人的能力之中,使人不至于堕入真正的祸恶中” 。因此,他宣扬命运神定论,鼓吹服从神意,安于命运,而接受一切境遇,忍受不幸。认为,每个人的命运遭遇都是符合“自然”或“本性” 的,强求改变自己的命运和社会地位是无益的、违反神的意志的。他主张人要摒除一切情欲(意欲),抛弃烦恼,克己律身,“过合乎本性的生活” 。他指出,“不作不合群的事” ,我要“引导我自己趋向于那些和我同类的事物,並且我要转移我所有的能力到共同利益上去” 。认为如此而作,那“生活一定是幸福地向前流” 。但他所谓的趋向于“共同利益” ,不过是奴隶主国家“所指派的一切” 。他宣扬人生短促,要“静观自身” ,始终保特自己的“善良、谦和、真诚、明理、平和、豁达”之品格。要“友爱、仁慈” ,就是在离世之时,也不要对人“欠一分亲爱” 。他要求人们以自我沉思、内省达到道德上的完善。

宫教集

宫教集

十二卷。宋崔敦礼(?—1181)撰。崔敦礼,字仲由,通州静海 (今天津市)人。绍兴末,与弟崔敦诗同登进士。仕至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其诗文篇帙甚丰。大体格律平正,词气畅达。虽不能标新立异,但亦周规折矩,尺寸不踰。著有 《刍言》三卷。焦竑《国史经籍志》载有敦礼集二十卷,其本久佚。《宫教集》十二卷,是清四库撰官从《永乐大典》中采掇编次而成。作者诗文中所包涵的思想比较复杂。在《枕上》诗等作品中,体现了关心国事的儒家意识; 在 《石湖赋》中,又抒发了近于道家的悠然忘机之乐。此外,在第三卷中的 《太白远游》、《太白招魂》等歌词十四首,摹仿楚辞形式,借李白的不为世用,抒发自己的牢骚,手法十分别致。今有 《四库全书》和 《螺树山房丛书》本。

玄天上帝启圣灵异录

玄天上帝启圣灵异录

玄天上帝启圣灵异录,原不题撰人。从内容看,似为元末明初武当山道士编集。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记传类。本书内容分两部分。前半部汇集元代崇祀玄帝真武神之碑记诏旨。有翰林学士徐世隆所撰《创建真武庙灵异记》、程钜夫撰《武当山天一真庆万寿宫碑》、泰定二年诏封水火二神圣旨等。后半部分收录《启圣嘉庆图》序文七篇。按《启圣嘉庆图》系元代武当天乙真庆宫提点张守清及其弟子编撰,主要描绘真武降生显灵故事。该书已佚,但张与材、吴全节、赵孟頫、虞集等文人道士为该书所作序文保存于本书中。

鬼曲

鬼曲

新诗。初载1934年9月《现代》第5卷第5期。初收《老舍新诗选》。现收入《老舍文集》第13卷。这是一首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诗,据后面的说明原是作者想写的长诗的小引子,是他的“梦中之梦的头一个梦”。在梦中我孤独地在黑暗中行走着,摸索着,渴望着光明,然而听到的却是“操着鬼语”的海水与夜的交谈,见到是载着白骨和死亡的船驶过,我于是瘫在岸上把自己交给命运。

兰雪轩诗集

兰雪轩诗集

诗集,朝鲜许兰雪轩,出版于1692年。许兰雪轩,本名楚姬,别号景樊,朝鲜李朝女诗人。出身书香望族,与父许晔(草堂)、兄许筬(岳麓)、许篈(荷谷)、弟许筠(惺叟)均为当时辞章大家,“为近代闺秀第一”,“东方妇人能诗者鲜……近来颇有之,景樊天仙之才……“其诗文俱出天成,喜作《游仙诗》,语皆清冷,非烟火食之人可到也。文出崛奇,四六俱佳,《白玉楼上梁文》传於世。”27岁病逝,身後有许筠整理、朱之蕃撰小引的《兰雪轩集》。钱谦益《列朝诗集》、朱彝尊《明诗综》等均选其诗多首,以外国一女子,芳播中州,可谓显矣。至今韩国江原道每年举行许兰雪轩祭祀,称之“江原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