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言

作者:朱克敬
鹧言

自古蛮夷,鲜不为中国之患。中国所以御之者无所不备,而卒无全胜之策。惟虞舜之于有苗、汉文帝之于南越、我圣祖仁皇帝之于俄罗斯,不战屈人,为万世绥远之经。外此,则和战虽殊,皆因气之盛衰相为胜负而已。是非蛮夷之独难制也,盖一气生人,本无畛域,迭盛迭衰,皆听其人之自为而天地之气随之转旋旷览前史未有中国全盛而为蛮夷所制者亦未有蛮夷崛起而其国人才政令了无可观者刘渊石勒阿保机阿古达其雄桀坚忍皆超越羣伦怀愍之懦重贵之妄徽宗之昏氵㸒纵无强敌其国岂能久存是故御蛮夷者不必求之蛮夷而当求之中国也。

朱克敬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旧式地主

旧式地主

短篇小说,果戈理著,《旧式地主》讲述了旧式地主阿法纳西·伊凡诺维奇·托斯托古勃和其妻子普利赫里娅·伊凡诺芙娜·托斯托古勃的简单、质朴、自然的一生。两位地主待人热情大方,对仆人尤其是远道而来的客人均以佳酒美食相待,夫妻之间更是相敬如宾,平等互爱,充满了人间的温情,彰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自然生活。

中国传奇

中国传奇

《中国传奇》是林语堂根据中国古典小说编译而成的一部短篇小说集,他从《太平广记》、《清尊录》、《京本通俗小说》、《清平山堂话本》等古本中选择了20篇有代表性的小说,通过改编、删节、增译等方法将原文本重新改造。林语堂的翻译素以忠实、通顺及和美称誉,但通观《中国传奇》,这一译本较引人注意的恰恰是与原本的“偏离”———误读、伪译比比皆是。实质上造成这种偏离的重要原因当是林语堂把这种编译作为演绎自己思想的重要途径,译作与其思想体系一脉相连。从《中国传奇》里情节、人物形象、众多人物命运的变化中,我们能窥探到语堂先生通过对原小说进行误读、改编、伪译,所表达出的文化追求及审美理想。毋庸讳言,我们在赞誉林氏传播中国文化策略取得成功的同时,也没有必要回避其编译作品中存在的局限性。

郁离子

郁离子

笔记。明刘基(1311—1375)撰。二卷。基有《诚意伯文集》已著录。此编为刘基于元末弃官归里居青田时所作。全书分上下两卷共一百八十二条,(原作十卷十八章一百九十五条),约八万字。作者假托“郁离子”回答各种问题,故以名书。徐一夔《郁离子序》云:“离为火,文明之象,用之其文郁郁然,为盛世文明之治。”吴从善《郁离子序》:“夫郁郁,文也;明两,离也;郁离者文明之谓也。非所以自号,其意谓天下后世若用斯言,必可底文明之治耳。”是书计182条,每条叙一事、明一理,行文多用寓言形式,取譬事物,明乎其义。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伦理及神仙鬼怪等。对元末弊政多有剖析。

诗童子问

诗童子问

(宋)辅广撰 辅广,宋逵子,字汉卿,号潜庵 (一说潜斋)。师事吕祖谦及朱熹。宁宗初伪学禁严,学徒多避去,广不为动。嘉定初上政府书,反复于是非成败之际,筑传贻书院,教授学者,时称传贻先生。著有《四书纂疏》、《六经集解》、《通鉴集义》、《诗童子问》、《日新录》等书。《诗童子问》之大旨,主于羽翼《诗集传》,叙述平日闻于朱子之说,故曰童子问。卷首载大序小序,采录《尚书》、《周礼》、《论语》说诗之言,各为注释。又备录诸儒辨说,以明读诗之法。书中不载经文,惟录其篇目,分章训诂。末一卷则惟论叶韵。朱彝尊《经义考》载此书二十卷,其中有胡一中序,言阅建阳书市,购得而锓诸梓。而且载朱子《集传》于上,《童子问》于下。此本仅十卷,不载朱子《集传》,也无一中序,故卷数减半,并非有所缺佚。其说多掊击诗序,颇为过当。今见《四库全书·经部诗类》。

真唯识量略解

真唯识量略解

真唯识量略解,一卷,明智旭略解,内题唐玄奘师真唯识量略解,相宗八要直解第六(目录失注)。

穰麌梨童女经

穰麌梨童女经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佛在祇园,为苾刍说香醉山童女,所宣陀罗尼,能治世间一切诸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