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克敬

朱克敬
  • 姓名:朱克敬
  • 别名:字香荪,号瞑庵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甘肃皋兰人
  • 出生日期:1792
  • 逝世日期:1887
  • 民族族群:

朱克敬(1792—1887)近代诗人。字香荪,号瞑庵。甘肃皋兰人。家贫,客游四方。平生强直任气,好为议论,心系国事,注目洋务,与郭嵩焘相契。援例捐小官,补湖南龙山县典史。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攻龙山,知县千总皆走,克敬率士民守城四阅月不陷。巡抚恽世临荐于朝,不果用。久之,以眼疾去,流寓长沙。巡抚刘崐素知之,使修湖南通志。旋刘崐去职,事不果。欲游海外,友人哀其困,共与之千金,遂留寓湖南。熟悉文坛掌故,擅作笔记散文。关心中外时政,有鼓吹变法之意。亦能诗。于同治十年(1871)流寓长沙,直至病故。工诗善文,尤擅笔记体著作。自谓“其诗由香山入杜”,“佳者往往似姚合”(《儒林琐记》)。郭嵩焘亦云:“香荪诗笔雄浑,高出诸人之上,而于吾诗所注意处,一见辄为抉出之,可云知言,于吾亦为知己也。”(《郭嵩焘日记》卷4)著述甚丰,生前自辑《挹秀山房丛书》,计有《鹧言内篇》、《鹧言外篇》、《鹧言杂录》、《浮湘访学录》、《瞑庵杂识》、《瞑庵二识》、《儒林琐记》、《雨窗消意录》、《晦鸣录》、《柔远新书》、《瞑庵诗录》、《瞑庵学诗》、《瞑庵丛稿》,共13种,刊印于光绪二十年(1894)。其中《瞑庵杂识》、《瞑庵二识》、《儒林琐记》、《雨窗消意录》又收入岳麓书社《近代湘人笔记丛刊》,于1983年点校出版。另编撰有《历代边事汇钞》、《国朝边事续钞》等。

朱克敬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吉原哀歌

吉原哀歌

俗世的一切,无论灰败还是生机,落入樋口一叶眼中皆成风景。 头顶“古日本最后的女性”“明治紫式部”“清少纳言再世”等光环的日本近代文坛昙花一现的天才作家樋口一叶短篇精选集,收录余华盛赞的《青梅竹马》。 情窦初开的名妓之妹美登利和和尚之子信如之间萌发了微妙的爱恋,故事在双方心照不宣时戛然而止,但残酷的命运已昭然若揭。

雪莱政治论文选

雪莱政治论文选

英国雪莱(Shelley.P.B.)著,杨熙龄编译,1981年4月1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雪莱政治论文选》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主要内容包括:论无神论的必然性、告爱尔兰人民书、关于建立慈善家协会的倡议、人权宣言、致艾棱巴罗勋爵的信、驳自然神论(对话录)、关于道德观念的思辨(断片)、关于在整个王国实行选举制度改革的建议、为夏洛蒂公主去世告人民书。

上清大洞九微八道大经妙箓

上清大洞九微八道大经妙箓

《上清大洞九微八道大经妙箓》,早期上清经典,约出于东晋。原为《太上三天正法经》一书后半篇,《正统道藏》本分出另为一书。

异闻总录

异闻总录

元代文言志怪小说。 共四卷。通行的有《笔记小说大观》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不著撰人名氏,亦不著时代”。 《笔记小说大观》题作宋人,据卷四《汪尹师男》 “乾道戊子岁……予宗仁光基时为房陵尉,亲见此事”云云,应是宋孝宗前后的人。但据卷一《林行可》、 《上官士平》、 《胡雨岩》、卷二《韩元英》等则,所记均金元间事,则最早应是元时人,或谓此书本非成于一时一人之手,而是“随手剽掇,取充卷帙”,亦是一说。本书共收鬼怪故事一百则,无标题,约三万余字。大多事涉唐宋,少量涉及金元间事。内容均是谈鬼神报应,荒诞不稽;文字简略粗疏,也没有严格的诠次标准。但透过谈鬼说怪的荒诞外衣,也可窥见当时社会的某些侧面,有些故事也有一定的揭露和讽喻意义。如《萧注》等则,谈的都是被主人私自杀害的侍婢变鬼索命或作怪的故事,暴露了唐宋时阶级压迫的残酷和主奴关系的紧张。 《新城县村渡》一则,写鬼卒摆渡还照例主动付钱,而“平时兵卒经过,未尝有也”,似寓有“人不如鬼”的深意。《岳珂》写岳飞之孙岳珂深夜至谯楼访“鬼”使鬼魅息影的故事, 也能发人深思。另外,还有一些篇章,则借鬼写人,表现了青年男女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和坚贞。如《贾知微》、 《韦子卿》写人神之恋,颇有人情味。 《齐推女》一则,是书中最长的一篇,约二千多字,写湖州参军韦会与齐推女的生死不渝的爱情, 曲折离奇,韦会耿直不信邪和对爱情的忠贞均有较好的表现;韦会为使妻子复活去求田先生而忍辱负诟的情节,似对《聊斋志异·画皮》后半部的构思有所影响。另外,像《李濯》写冥官希望转生时智慧不致泯灭,若作为探讨人脑积累知识的连续化的“科幻小说”看,也颇有趣味。

观世音经笺注

观世音经笺注

佛经笺注,丁福保均步趋王逸注《楚辞》、李善注《文选》的前例,于经文每句之下注解字词义据,疏通文句大意。但这本《观世音经笺注》毕竟是观世音菩萨应化的典籍,丁氏于此之外,还增注了一些史书中的灵验故事,连同卷首的《观世音经灵异记》一并附上。《观世音经笺注》原为丁福保创办的医学书局所出的《佛学丛书》当中的一种,民国七年铅字排印出版。道崇法师根据此本,重新加上了规范标点。钟锦先生再校一遍,并将丁福保的《畴隐居士自述》和印光大师的《复丁福保居士书》十九通作为附录。因为前者涉及印光大师对丁福保笺注的评价,后者可以了解丁氏的生平,对于我们阅读丁福保居士的佛经笺注,有些参考价值,所以一并附后印出。

法华经科拾科

法华经科拾科

法华经科拾科,一卷,清普德立科,智一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