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世旧闻

作者:陆游
家世旧闻

笔记。宋陆游(1125—1210)撰。一卷。游有《陆放翁全集》已著录。此编录其曾祖以下屡使辽见闻,多载契丹人和汉人风俗习尚。录道士施术,暗示亡国之兆。言因果报应,多有附会。有《说郛》本,《稗乘》本。成书时间约在南宋淳熙三年至九年间。笔记以“家世”为名,书中主要内容与陆游的高祖陆轸、曾祖陆珪,以及祖父陆佃、叔祖陆傅、父亲陆宰等诸多先辈的事迹有关,以陆轸、陆佃和陆宰的事迹为详。此外,还包括一些涉及陆游的外家唐氏家族前辈的遗事轶闻。所涉及的时间,从宋真宗到宋高宗八朝约一百余年。笔记的内容,包括社会政治、制度、道德、陆氏先人的交游以及官场掌故等,其中,部分史料为此书仅见,对研究宋代制度以及陆游的家世来说,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猜你喜欢的书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

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弗里吉亚人。据希腊历史家希罗多德记载,他原是萨摩斯岛雅德蒙的奴隶,善讲寓言故事,讽刺权贵,后被德尔斐人杀害。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根据拜占廷僧侣普拉努得斯搜集的寓言及以后陆续发现的古希腊寓言传抄本编订的。《伊索寓言》有三、四百个小故事,多是动物故事,通过描写动物之间的关系来表现当时的社会关系,这主要是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作者谴责社会上人压迫人的现象,号召受欺负的人团结起来对恶人进行斗争,如在《狼与小羊》、《狮子与野驴》等故事中,作者用豺狼、狮子这样凶猛的动物比拟人间贪婪残暴的统治者, 抨击他们虐害弱小的寓意不言而喻;《农夫与蛇》这个故事是劝戒人们不要对敌人仁慈;《狗和公鸡与狐狸》不光阐明害人终害己的道理,还告诉人们要善于运用智慧去战胜敌人。《伊索寓言》中有些故事还总结了古代希腊人民的生活经验,如:跟那些遇到危险就把朋友抛弃不顾的人打交道,要多加小心的故事《旅行者和熊》、朋友不和就给敌人可乘之机的故事《狮子和公牛》等等。其中还有不少故事长期以来被后人引用,发人深省,启迪智慧,如《龟兔赛跑》、《狐狸与葡萄》等。当然,《伊索寓言》中也有一些消极的东西,如宣传乐天知足的《说马幸福的驴子》、向强者妥协的《芦苇和橄榄树》等故事。这些寓言反映的是奴隶和下层平民中落后的意识,有的则是后人收集时混入的,带有剥削阶级思想的影响。伊索寓言,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对法国的拉封丹、德国的莱辛、俄国的克雷洛夫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耶稣会传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传入中国,金尼阁口述的译本《况义》在1625年刊行,收有寓言22则;1840年出版的《意拾蒙引》,收寓言81则;此后又有不同的中译本相继问世。

越缦堂读书记

越缦堂读书记

笔记。近代李慈铭著。不分卷。系由云龙辑录《越缦堂日记》中有关读书札记编成。由辑本民国间曾经排印,但并未发行,建国后商务印书馆据原辑及李氏二种日记原书,加以补订、标点,重新分类排列,分为“哲学思想”、“政治·社会经济”、“历史”、“地理”、“科学技术”、“军事”、“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宗教”、“综合参考”、“劄记”十二类,出版行世。此书可见作者一生学问成就,其中“确有一些前人所未发的创见,往往能在短短数语中击中要害,又能触类旁通,剖析入微,而不流于琐屑的考证”(排印本出版说明)。内“文学”部分篇幅最多,内容最富,评诗文总集如《唐文粹》、《明诗综》、《历朝诗集》,评诗文别集如《柳河东集》、《白氏长庆集》、《樊川文集》、《袁中郎全集》等,皆有卓识。论清代诗文家尤多,亦有较高参考价值。有1959年商务印书馆排印本,1963年中华书局用商务印书馆纸型重印。

世说旧注

世说旧注

《世说旧注》一卷,明杨慎撰。杨慎,四川新都人,字用修,号升庵。正德进士,授翰林修撰,世宗即位改充经筵讲官,嘉靖初因议礼案充军云南永昌卫(今属大理)。是书摘取刘孝标注《世说》加以编纂,共十五条,内容广泛,涉及经史诗传等所撰,以求证补。本书有《函海》本,今据《丛书集成初编》本标点整理。

临江驿潇湘秋夜雨

临江驿潇湘秋夜雨

全名《临江驿潇湘夜雨》,也称《临江驿潇湘秋夜雨》、《潇湘雨》。杂剧剧本。四折。元杨显之撰。刊行于明代。剧作描写一对夫妇悲欢离合,对得官弃妻的崔通多有鞭笞,同情女性苦难。崔通自私、嫌贫爱富、忘恩负义,与翠鸾结为夫妻时,曾说: “负了你啊,天不盖,地不载”;一旦中举,试官招赘,便说:“那个女子,我要她作什么?”于是,不认翠鸾,以谎言欺骗,刺上“逃奴”,解往沙门岛,还企图路上害她。翠鸾在暗云、凄风、苦雨中,更觉不幸,指责崔通“忒恨毒”,说他“瞒心将我图”。尽管她“嫩皮肤上棍棒数”、“铁锁在项上拴住”,但还是矢志不渝。最后捉到崔通,翠鸾好言相劝,令其回心转意。尽写妇女宽容仁慈。第三折翠鸾发配途中遇雨,情景凄苦,真实可信。“古水仙子”:“他、他、他,忒狠毒,……你、你、你,恶狠狠公隶监束,我、我、我,软揣揣罪人的苦楚。”“冷、冷、冷,铁锁在项上拴住,可、可、可,干支刺送的人活地狱”,表述翠鸾愤怒呼声。高潮在第四折,写翠鸾含冤哭诉、解子打骂、久别父女相逢、怀冤报仇,哀痛感人。多用排比、对偶,气势很盛。情景交融,自然贴切。许多剧种上演《临江驿》,故事源于此剧。

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九颂精义论

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九颂精义论

胜德赤衣菩萨造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决定义经

决定义经

佛说决定义经,一卷,宋法贤译。佛在祇园,为诸苾刍说五蕴,五取蕴,十八界,十二处,十二缘生,四圣谛,二十二根,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四禅定,四无色定,四无量行,四无碍智,四三摩地想,三十七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