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广韵
作者:陈彭年猜你喜欢的书
古文苑
诗文总集。佚名辑。二十一卷。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谓“世传孙洙巨源(1032—1080)于佛寺经龛中得之,唐人所藏也。”所辑录诗赋杂文, 自东周迄于南齐,凡二百六十余篇,皆史传、《文选》所不载。其汉魏诗文,多从《艺文类聚》,《初学记》删节,石鼓文亦与近体相同,真伪难辨。南宋淳熙六年(1179)韩元吉(1118—1190? )加以整理,分为九卷。绍定五年(1232),章樵又加以增订,并为注释,重分为二十一卷。唐以前散佚之文,赖此以存。韩元吉整理的宋淳熙本九卷,有嘉庆十四年(1809)孙氏坊刻本。章樵绍定本二十一卷,有明成化十八年(1482)张世用刻本。近世有《四部丛刊》影印宋刻本,《万有文库》影印《守山阁丛书》本。清孙星衍(1753—1818)仿其例,又辑金石、传记、地志和类书中的遗文,从周迄元,编为二十卷,名《续古文苑》。引文均注出处,辑佚并有校订,有案语疏通隐奥,颇有实用价值。有嘉庆十二年(1807)原刻本,《万有文库》影印原刻本。
名义考
明人周祈撰。成书于万历十一年(1583)前。凡十二卷,天部、地部各二卷,人部、物部各四卷。条目浩博。主要阐述得名之由。如卷三“朝阳夕阳”条:“《尔雅》:‘山东曰朝阳,山西曰夕阳’。盖山东迎日,故曰朝,山西送日,故曰夕,非旦暮之谓也。张华有‘凤鸣朝阳’之说,始指为晓日,而谓夕阳为落日者,自昔诗人益纷纷矣。”卷五“稗官”条:“《汉艺文志》:‘小说出于稗官’。细米曰稗,王者欲知闾巷风俗细碎之语,故立稗官。”《四库提要》谓此书“订谬析疑,可取之处为多”。但时有讹误,如论星月而不知推步之术,论河源则多据《山海经》等传闻。引文亦往往不著出处。万历十二年刻,后多次重刻。《四库全书》入子部杂家类。清以后有《湖北先正遗书》本,较为易得。
太上感应篇译注
宋代李昌龄撰。一卷。全文1200字,以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极,如影随形”十六字为纲, 叙述行善积德与长生多福的关系。列举20多条善行和 100多条恶行作为趋善避恶的准绳。并说人体中有“三尸” 神专司人过,随时记录人的恶行,于每月庚申日上白天曹、 下讼地府,由此定夺人的寿夭祸福。它将道教的方术和戒 律贯穿于道德修养之中,由神来对人作道德上的善恶评 判,要求人从一念处下工夫。全篇主要宣扬天人感应,因 果报应思想,熔儒、释、道三教思想于一炉。此书问世以 后,受到历代统治者欢迎,在社会上广泛流布。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伤科专书。又名《理伤续断方》。1卷。唐·会昌年前间蔺道人传。约刊846年前后,是我国现存第一部伤科专书。本书扼要而科学地总结了唐以前在伤科方面的主要成就,集中地论述了骨折与关节脱位的治疗原则与方法。全书由二部分所组成,前一部分记载包括局部冲洗、诊断、手法复位、局部敷药、夹缚固定,以及内服损伤方药等一系列的基本方法。对于以手法复位有困难的骨折,主张手术切开复位法。对于开放性损伤,主张先行“清创”,然后以手法复位、缝合等,符合把开放性损伤变为闭合性损伤的现代创伤治疗原则。在夹缚固定方面,主张以软物作垫,以减少局部“压疮”的发生;在强调有效固定和不发生骨折再移位的前提下,患肢应作适当的运动,这种“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的治疗原则,对于加速骨折愈合与减少伤后病残的发生,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此外,书中尚记载肩关节与髋关节脱位的整复手法。后一部分收录40余首有关伤科的各种方药。该书对临床实践及文献研究方面均有价值。今流传的版本有明·洪武年间刻本、正统道藏本,并收于《青囊杂纂》中。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洪武本、道藏本予以合校后,出版排印本。
谢金吾诈拆清风府
元杂剧剧本。简名《谢金吾》。无名氏撰。旦本。剧写北宋枢密王钦若私通辽邦,为陷害镇守三关的杨景,派女婿谢金吾拆毁杨家清风无佞楼,并伤及佘太君。杨景闻讯偕焦赞私下三关,回家探母,因而中了王钦若奸计,为其所执。焦赞夜入谢府,杀害了他全家。宋真宗遂判处杨景、焦赞死刑。正在绑赴法场之际,被杨景岳母长皇姑所救,同时孟良在三关截获辽邦给王钦若谋反的密信,奏明皇帝,事实才真象大白。王钦若被处死,加封了杨景和焦赞,重建了清风楼。此剧歌颂了忠良,痛斥了奸佞,戏剧矛盾突出,情节曲折动人,人物性格鲜明,声貌各异,很适合舞台演出。
续大唐内典录
简称《续大唐录》、《续内典录》等。佛教经录。唐道宣撰。一卷。麟德元年(664)始撰于京师西明寺,后撰毕于总持寺。总分为十录,又按朝代先后下设十七项细目。但在正文中仅记第一个朝代(即东汉)的译经情况。疑为残本。见载于历代大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