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谈苑

作者:孔平仲
孔氏谈苑

笔记。旧题宋孔平仲著。此书记事以北宋为主,偶亦及唐代传闻,而内容则较杂,自朝野逸事、士大夫言行至民俗民谚、异闻传说均有涉及,其中亦有关于宋代文人诗词创作(如“王曾赋梅花诗”、“王介甫江宁夹口诗”、“范文正赋有将相器”等条)与诗歌主张(如“作诗如杂剧”、“作诗贵圆熟”等条)者。《四库全书总目》以为此书“颇病芜杂”,且有“不合当时体制”者,“必非孔氏真本”,而疑为不知典故者“摭拾成编”而成。本书有四卷及五卷两种不同传本,两者内容相同而有异文。《郡斋读书志》卷五著录五卷本,《皕宋楼藏书志》卷六二著录四卷本。四卷本讹脱较多。四卷本有《宝颜堂秘笈》与《四库全书》本,五卷本则有《艺海珠尘》与《丛书集成初编》本。

孔平仲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鼠疫

鼠疫

法国著名作家和哲学家A.加谬(AlbertCamus1913~1960)的代表作品之一。该书初版于1947年。《鼠疫》创作思想开始酝酿的时期,是在1940年巴黎被德国法西斯占领以后。加谬用寓言的形式,刻画了法西斯像鼠疫的病菌吞噬着千万人生命的恐怖时代。加谬认为,当时处于法西斯专政统治下的法国人民,就像欧洲中世纪鼠疫流行期间一样,长期过着与外界隔绝的囚禁生活;他们生活在鼠疫城中,不但随时面临死神的威胁,而且日夜忍受着生死离别痛苦不堪的折磨。加谬在书中用细致的笔触描写了他的同时代人在面临一场大屠杀时的恐惧、焦虑、痛苦、挣扎和斗争,特别刻画了法国资产阶级在经历二战这场浩劫的过程中,在思想和感情上发生的巨大而深切的震撼。加谬在书中表现了自己存在主义的观点。他认为世界是荒谬的,现实本身是不可认识的,人的存在缺乏理性,人生而孤独,人活着并没有什么意义。当人们面临同样荒唐的生存时,尽管每个人的观点不同,但从深处看,却有相同的地方。加谬在书中描述了主人公里厄医生在和瘟疫斗争时,虽然感到孤独绝望,但他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是和那吞噬无数无辜者的毒菌进行斗争,而且在斗争中他看到爱情,友谊和母爱给人生带来了幸福。他同样认识到只有通过人们的共同努力,才能战胜肆无忌惮的瘟疫,人类社会才有一线希望。加谬的作品结构严谨,生活气息浓郁,人物性格鲜明,人物心理和感情变化深入细致,整篇故事中贯穿着人与瘟神搏斗的史诗般的情节,生死离别的动人故事,友谊和爱情的美丽篇章。

褐衣男子

褐衣男子

这是阿加莎·克里斯蒂唯一一次以生活里的人物为原型创作一个书里的角色,而且是应一位朋友的要求——爵士的秘书一角的原型是阿加莎·克里斯蒂前夫的朋友、邀请阿加莎一家去南非旅行的贝尔彻,在题词中,阿加莎也将本书献给了贝尔彻。本书后来连载在《新闻晚报》上,为阿加莎·克里斯蒂获得一笔不菲的收入,连载时改用了一个俗气的名字:《女冒险家安娜》

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

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

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南朝。《真诰》卷五称:「道有九真中经老君之秘言也」;《上清大洞真经目》着录「上清九真中经黄老秘言一卷」,皆指此书。今《正统道藏》本二卷,收入正一部。又《无上秘要》等书亦常引此经。经文上卷收入三篇道法。一、《太上帝君九真中经》,言存思人体内九真五神,使镇守九宫五脏之法。 二、〈中央黄老君八道秘言章〉,言修行八道秘言法。其法以八节之日,入室存思礼拜三元君、八帝君等神灵,可致飞升成仙。 三、〈太素上清致帝君五神器法〉,其法以戊己日闭目存思东方青气化生二青童,修之十八年,可致白日升天。经文下卷有七篇道法。一、〈太上玉晨郁仪奔日赤景玉文〉、〈太上玉晨结璘奔月黄景玉章〉,此二篇言高奔日月二景之法。其法择日存思日中五帝、月中五夫人等神灵,可召致日月之神,修行五午,即飞奔日月。 二、《太上八景四蕊紫浆五珠绛生神丹方经》,言炼制「绛生神丹」之法。此丹以二十四种矿物药炼制,篇内详载其选药、配方、丹房设置、火候及服饵方法。 三、〈太一饵瑰葩云霄神仙上方〉、〈太一玄水云华浆〉、〈太一四镇圆方〉、〈太一胎精菖蒲圆散方〉。四篇所载皆为治病补益之实用药方,配料以草药为主,亦用动物或矿物药。以上十篇道法,涉及思神、炼丹、医药等方术。

先生妈

先生妈

短篇小说。吴浊流著。初载1944年4月台湾 《民生报》。后收入1977年9月台北远行出版社版 《吴浊流作品集 (卷二)》。小说描写日据时期 “皇民化运动”中有可贵民族气节的母亲和奴性十足的儿子的冲突。先生妈的儿子钱新发出身贫寒,毕业后娶了有钱小姐为妻,依附妻家和当地官绅发了迹,就不择手段聚敛财富,成为爱钱如命的守财奴。在日本殖民统治者推行“皇民化运动”中,他趋炎附势,迎合日本人心意,成了新的暴发户。他丧尽民族气节,成为彻头彻尾的日本人豢养的走狗奴才。他要把自己的家建成模范的 “国语家庭”,受到了来自母亲先生妈的坚决抵制。她至死不过日本式的生活。平日里讲台湾话,睡台湾床,吃油条烧饼,亲手用菜刀剁烂儿子为她买的日本和服。对儿子甘当走狗的无耻行径十分愤恨,并时常加以斥骂和责打。先生妈为人正直善良、乐善好施、她身上有着崇高的民族气节。这是一篇揭露、抨击“皇民化运动”的力作,是讨伐民族败类的檄文,也是歌颂民族精神的赞歌。它用对比的手法塑造了母子两个形象:一个是凛然刚毅,永葆崇高的民族气节;另一个则嗜钱如命,奴性十足,辱没民族尊严。作品美丑对照,褒贬有力。

第七连

第七连

现代短篇小说集。东平著。上海希望社1944年2月初版。收《第七连》、《我们在那里打了败仗》、《我认识了这样的敌人》、《溧武路上的故事》、《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等短篇小说。这些作品大都发表在胡风主编的《七月》杂志上,以抗战初期的现实生活为背景,描绘了广泛的生活画面。其中主要的作品是对于战争的直接描写。象《第七连》、《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我们在那里打了败仗》等,当时曾产生广泛的影响。《第七连》反映一个年轻军官丘俊在抗战初期的经历。丘俊和许多初上战场的人们一样,开始也曾产生过胆怯心理,但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使他驱除了惧怕心理,坚定了“以身许给战斗”的决心。作为一个连长,他作战勇敢、机智,对待士兵象“朋友”一样。作品表现了一个初上战场的青年军官的思想转变和心理状态,塑造了一个新型的有强烈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的青年抗日军官形象。《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描写一个刚从军校毕业的青年连长林青史,在一次战斗中,由于广大士兵抗日激情的推动,他违抗了上级“不抵抗”的命令,向敌人展开猛烈反击。在陷入日军包围,与营部失去联系,处于孤军无援的情况下,仍顽强不屈,主动出击打击敌人,虽然伤亡惨重却换来了胜利。但他的连队却被友军以“来历不明”为由缴了械。他一个人独自去找营部,途中听说自己由于违抗命令已被判处死刑。功而获罪,便是这个下级军官的遭遇。有人劝林青史逃走,他却为了“成全自己底人格”,甘心被处死。林青史的遭遇,一方面表现了下层军官积极抗日的精神,另一方面通过对他灵魂深处旧的思想意识的挖掘,揭露了旧军队的腐败。这些短篇小说具有悲壮的时代色彩,反映出抗战初期人民奋起抗战慷慨悲歌的感人情景。

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

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

梵名Mukhadas/aikavidya^ -mantra-hr!daya 。全一卷。北周耶舍崛多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略称十一面神咒经、十一面经。与玄奘所译十一面神咒心经为同本异译。乃说十一面观世音神咒及其咒法。佛一时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时,观世音菩萨在会中,为除灭一切众生之忧恼、病苦、障难、灾怪、恶梦等,而说十一面观世音之心咒。次载持诵此咒之功德,复说七种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