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冈识略

作者:董含
三冈识略

清代笔记。一名《莼乡赘笔》。清董含撰。十卷。含字阆石,一字榕城,别号赘容,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生卒年不详,顺治十八年(1661)进士。后因奏销案被革职,终生未再出仕。作者盛年效力清廷,晚年却穷困潦倒,唯慷慨悲歌以自慰。是书为其平日札记编辑而成。据其凡例,系随年纪录闻见之事,始于顺治元年甲申(1644),终于康熙三十六年丁丑(1697),经历五十四年始成书。内容较丰富,对社会生活、民俗、民情诸多方面均有真实记载。以记述明末清初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为最重要。如记述清兵荼毒松城的罪行,郑成功北伐及均田均役等事件,可补清代史乘之缺,有康熙十七年(1678)光复堂刊本、说铃本、《申报馆丛书续集》本。

董含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编年史

编年史

古罗马的历史著作。塔西佗著。有多种文字版本,中译本由王以铸据英国洛布古典丛书1951年再版的英文本译出,198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本书记载了罗马帝国初期的历史。原书18卷(一说16卷),今存12卷,且有的卷不全。中文本约50万字。第1、2卷写奥古斯都的死和提贝里乌斯继位,军队的哗变和叛乱,日耳曼尼库斯镇压日耳曼人的“功勋”、凯旋、被派往东方和死亡。第3卷写阿格里披娜控告披索毒死其夫,提贝里乌斯推荐尼禄为皇储及其隐居,各地的动乱和战争。第4卷写谢雅努斯为非作歹,阿非利加战争,色雷斯暴动,弗里喜人叛乱,罗马大火。第5卷写提贝里乌斯指控阿格里披娜和尼禄,伪杜路苏斯骗局。第6卷写提贝里乌斯荒淫暴虐和死亡,卡帕多奇亚叛乱,罗马的案件、迫害、动乱和大火(第7至10卷失传)。第11卷写罗马与日耳曼人的战争,美撒里娜被杀,帕尔提亚人的骚动。第12卷写阿格里披娜专权,克劳狄被皇后毒死,尼禄继帝位,不列颠叛乱。第13—16卷写尼禄的放荡和为非作歹。本书对皇帝、廷臣和官吏的罪恶的揭露和鞭挞对后世欧洲文学和史学者有深远影响。作者治史态度严谨,书中史料来源广泛而可靠,或直接引自档案,或来自作者亲自调查,故本书有很高的史学价值。但本书在史料取舍上有片面性,如只写皇帝罪恶,不写其文治政绩;只推崇英雄人物,对群众则持鄙视态度。

咸丰武定府志

咸丰武定府志

三十八卷,首一卷。清李熙龄修,邹恒纂。李熙龄,江西南城人,咸丰八年(1858)任武定府知府。旧志自乾隆二十四年知府赫达色修后,已过百年未有续修了。且旧志因历时既久,版章残缺不全,漫漶过半,内容漏略讹误甚多。李熙龄莅任后,恐百年文献渐至湮没,与郡人谋为重纂。令各州县官绅,分任采访之责,整理文献,网罗旧闻,取旧志为蓝本,正其舛谬,补其缺略,增以近事,再三审订,历数月而书成。《武定府志》咸丰九年(1859)刻本。全书三十八卷首一卷,志目为:星野、沿革、疆域、形胜、风俗、物产、山川、城池、公署、乡都、市镇、学校、坛壝、古迹、驿递、田赋、兵制、祥异、封建、职官(文秩、武秩)、宦迹、选举、征辟、进士、举人、副贡、拔贡、文化官、武进士、武举人、武仕官、封赠、恩荫、人物、名医、忠节、循节、循吏、孝友、儒林、文苑、武功、列女、艺文、杂记。卷首有序,凡例、辨误和图考。此志不分纲目,只列门类,唯选举、人物、艺文等门下附以细目。其虽分卷多,而编次条理,叙述清晰。对旧志中的谬讹,订正甚多。新增门类,皆加注明。可称之处是卷首有辨误一篇,考据详博,使读者不为旧志之说所混淆。然其不足之处,即艺文志所占篇幅太多,所收太冗太滥。

中国文学史讲稿

中国文学史讲稿

《中国文学史讲稿》原为著者在北京女高师的讲义,1928年春由上海人文社出版,题名《中国文学史讲稿上编》。共11章,第1章“通论”,首标焦循《易余籥录》“一代有一代之所胜”之说,同时接受达尔文进化论,结合西方文学理论,阐明自己的文学史观,主张文学随时代而发展;在澄清纯文学范围的基础上,要求“确立文学的信史时代”,尤重文体之盛衰流变。从次章起,按时代顺序历叙《诗经》、楚辞、汉赋、汉魏晋南北朝古体诗、唐律体诗、唐五代词诸体之源流正变,对历代关于“文”及“文学”的观念予以厘清;对桐城派方苞、扬州派阮元、常州派张惠言以及章太炎诸家观点予以评骘;以“移情”和“移象”解释文学起源,吸收借鉴并修正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关于地理环境对文人及文学影响的部分观点。全书识鉴精刻,上下贯通,堪称一部“篇幅不长而颇具卓识”的文学史著作。1984年,吴征铸编辑《胡小石论文集续编》,据40年代诸生零星笔记,增补“宋代文学”一章,成12章,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91年出版发行。

外科大成

外科大成

《外科大成》系外科专书。4卷。清·祁坤(广生)撰。刊于1665年(康熙4年)。祁氏世代医家,自幼聪颖好学,更热衷于岐黄之术,对外科造诣较深。曾任太医院御医。他鉴于当时习外科者,临症时多以外治法为主,甚而轻视脉理,忽视内治法在外科临床中的重要意义,故殚精竭虑,参《素问》、《灵枢》之奥旨,搜古今名贤之确论,并结合其家传与个人的经验汇编成《外科大成》。本书对痈疽之原委、症候、诊法、经络、治法等作了全面的论述,特别对内、外治法理论的阐述有了进一步提高,书中所记述的“痈,以寒为内消;疽,以“热为内托”以及用循经取穴的方法原则等,均较其它方书有所发展。本书分类清楚,列症详明,方法善备,堪称集外科之“大成”,是清代外科之名著,对后世外科学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清代官修的《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的不少内容便取材于本书。今流传除康熙4年原刻本外,尚有乾隆年间诸刊本,建国前也广有刊行,1957年上海卫生出版社出版铅印本。

匹马嘶风录

匹马嘶风录

本书是石评梅的作品选集。《匹马嘶风录》是一部表现“革命加恋爱”题材的小说。它以主观人称视角,讲述了主人公在革命与爱情的抉择上选择了革命,离开心爱恋人的故事。小说非常诗性化地表达革命信念与生命激情之张扬,把一个女性之于革命的成长故事抒发得淋漓透彻,在同类题材中颇具特色。石评梅把一个女性之于革命的故事,写进发人深省的感情中,写在生命鲜血的挥洒里,让人看到了女性血写的成长超越。

象腋经

象腋经

佛说象腋经,一卷,刘宋昙摩蜜多译。于此深经生解者,如大象之有力,故以名之。佛在灵山。与五百比丘,六万菩萨俱。舍利弗说偈叹安乐德。佛放身光集众。观文殊而微笑。文殊启问,佛唱经名。阿难请说,佛赞许之。文殊启问,佛为说六度及六三昧。次明欲入此经,如入虚空。六十增上慢比丘欲从座去,舍利弗留之,更请问佛,佛为解释,令大众获益。增上慢者得证,于是文殊重问云何学,云何行,云何住,云何修进?佛以偈答,次明信解者得二十功德,并说往古金刚幢菩萨,以咒疗众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