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桔录

作者:韩彦直
永嘉桔录

植物书,三卷,又作《桔录》。南宋韩彦直撰。彦直字子温,陕西延安人,韩世忠长子,绍兴十八年进士,官至龙图阁学士,提举万寿观。温州盛产柑桔,此书作于淳熙五年(1178),知温州任上。书前有自序,卷上、卷中记柑八种,桔十四种,橙之属近桔者五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作橙一种,桔十八种),共二十七种。卷下为种植方法,分种治、始栽、培植、去病、浇灌、采摘、收藏、制治、入药九项。在自序中概述桔之历史,说自屈原、司马迁、李衡、潘岳、王羲之、谢惠连、韦应物等皆言吴楚间出桔,而未谈及温州。温州晚出,而桔最多最出名。宋时苏州、台州、荆州、闽州、广州数十州皆出柑桔,皆不如温州柑桔好,而温州的乳柑又推为第一,以泥山乳柑最好。唐开元天宝间陈藏器补神农《本草》书,记柑类已有朱柑、乳柑、黄柑、石柑、沙柑。今永嘉所产,品数增多,而名称稍异于陈书。其记栽培、收藏、桔制品、入药等也较详细。这是我国最早的柑桔专书,现在仍有参考价值。

韩彦直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元艺圃集

元艺圃集

元诗总集。4卷。明人李蓘编选。《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总集类。卷首有明万历十年(1582)五月李蓘自序,万历十年八月李蓘再序。李蓘编有《宋艺圃集》,本集是其续编。4卷之中共收入118位元代诗人的625首诗。据李蓘自序,他编选本集时因为家乡地僻少书,所选难以尽括一代之长。而本集选入诸家,也确有不够确当之处,比方未选入杨载之作,再比如收入了某些一般认为不应归于元代的诗人之作,编选次序也颇有可议之处。《四库全书总目》指出:本集似随见随选抄,与《宋艺圃集》相同。但本集却体现出编选者李蓘的眼界颇为不俗。他在自序中曾认为宋诗痼于理,元诗邻于词,这是相当深刻的见解,所以它以去取不苟为其特点。《四库全书总目》说它“以云备一代之诗,诚为不足;以云鉴别,则较之泛滥旁收,务盈卷帙者,精审多矣”,这是十分中肯的评语。本集主要版本,有明万历十年原刊本。

骨董祸

骨董祸

《骨董祸》一卷,记清“乾隆三十一年两淮巨案”。其时,两淮盐官、盐商互相勾结,空亏盐银数千万两。盐商为向盐政大臣等行贿,巧取豪夺民间珍贵字画古玩,由此引发出此案的调查,“被祸株连者数十百人,鹾务内容之腐败盖至此而尽情揭露矣。”此案内情曲折,波澜迭起,因其由古玩骨董而起,故名《骨董祸》。

人生的三路向

人生的三路向

本书是对梁漱溟关于宗教、道德与人生问题研究的一次全面梳理。 《人生的三路向》是梁漱溟先生实践的结果,是他关于人生问题的最终思考。他对人生本质的做了透彻的分析,提出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并对世人面对问题的应对态度进行综合分析,洞若观火,直指世人万象。梁先生系统讲述了他所选择的人生观:活在当下,一任直觉。这是对儒家思想汲取又反哺的结论,也是针对中国人今日惶惶不可终日生活状态的点醒。 梁漱溟以儒家思想为基本价值取向,毕生追寻人生的真味。他对人性生动立体的剖析和对人生全面透彻的解读,无不体现了一代国学大师的卓绝智慧;他自由无束缚的思想和开豁通达的人生观,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今天,仍然闪闪发光,给今天的我们以极大的启示。

印度的智慧

印度的智慧

作者林语堂。本书主要讲述了印度文学的精华和这个国家的思想和社会思潮,书中还涉猎了印度、中国文化。《印度的智慧》全面展示了印度文学的精华,从中可窥见到这个国家的思想和社会思潮。几千年来,这些思想文化精髓一直在激活和塑造着整个印度民族。只有看到印度思想的丰富性以及它的本质精神,才能真正了解印度,才能感受到这个民族自由、平等的特质,而这些正是我们试图在这个道德混乱不堪的世界中创造出来的东西。《印度的智慧》是对印度古典著述的解读。书中涉猎了印度、中国文化中最为精髓和深刻的方面,以作为研究者研读和查阅的资料;同时,该书还选取了许多有关这两个古老民族的民族心理、文学想象和日常生活的材《印度的智慧》全面展示了印度文学的精华,从中可窥见到这个国家的思想和社会思潮。

物不迁正量证

物不迁正量证

物不迁正量证,一卷,明道衡述,无似道人跋,内题证上有论字。

梵网六十二见经

梵网六十二见经

全一卷。又作梵网经、六十二见经。三国吴·支谦译于黄武二年至建兴二年(223~253)。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旨在显示佛陀悉知无上甚深微妙之法,既不执着于任何见解,亦不介意外道之毁谤或赞叹,而为诸比丘解说外道所耽着之六十二种偏邪见解。此六十二种邪妄见解,参差交错,如梵天之罗网,而外道沉湎其中,如鱼入网,不能出离,故称梵网六十二见经。本经之同类本有:巴利本长部第一经、汉译长阿含卷十四梵动经,另有竺法护所译之六十二见经,惜已散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