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畹楼忆语

作者: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

笔记。清陈裴之撰。一卷。裴之字小云。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书仿《影梅庵忆语》而作。约成于道光间,二万余字。为作者思念亡妻之作,以其妻生前所居楼名名之。记秦淮才女紫湘倾慕钱塘陈氏一门风雅,陈小云正妻汪端以体弱力主其夫纳之,紫湘乃归陈家。以其端秀静穆,善解人意,深得翁姑、汪端怜爱。后因思念父母,省亲一病不起,临殁竟未能见小云一面。小云痛不欲生,作忆语以悼之。情词凄丽。

陈裴之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拙轩集

拙轩集

诗文别集。金王寂著。“拙轩”乃作者斋名,因以名集。元好问《中州集》卷二《王都运寂小传》称寂“著有《拙轩集》传于世”。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予以著录。原本久佚,今本乃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出。《四库全书总目·拙轩集》提要云:“好问所选寂诗仅七首及附见《姚孝锡传》后一首,其他亦失佚不见。惟《永乐大典》所载寂诗文尚多,虽如好问所摘《留别郭熙民》诗诸联及蒋一葵《长安客话》所纪《卢植墓》诗逸句,皆未见全篇,亦不能尽免于脱缺,而各体具存,可以得其什七矣。”馆臣因厘此书为六卷,分体编排,卷一为赋及五、七言古诗,卷二为五、六、七言律诗,卷三为五、六、七言绝句,卷四为词,卷五、六为表、牒、记、序、帖、启、书后、行状、墓志、哀词等各体文章。今人栾贵明《四库辑本别集拾遗》自《永乐大典》残卷中补辑得《咏西湖》等三诗,但栾氏所撰《王寂小传》,误以寂为“元大德二年进士”,当据《中州集》订正为“金天德三年”。除《四库全书》本外,尚有《武英殿聚珍版书》、《清芬堂丛书》、《励志斋丛书》、《丛书集成初编》诸本及《石莲庵汇刻九金人集》本(附《补遗》一卷)。

本朝茶法

本朝茶法

茶税茶法专著。宋代沈括撰。约成书于宋元祐六年(1091)。原为 《梦溪笔谈》卷十二中的一段,元末陶宗仪《说郛》将其作为专书录出,并以该段首四字题书名。全文约一千一百字,主要记述宋朝茶税和茶叶专卖,对研究茶史和茶文化有一定参考价值。

灵书肘后钞

灵书肘后钞

灵书肘后钞,编者不详。似出于唐宋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篇乃摘抄部分道书而成。其内容庞杂,大致以召神劾鬼、驱邪治病等早期道教法术为主。内有服符、佩箓、存思星斗、禹步、去三尸等道法。

啁啾漫记

啁啾漫记

《啁啾[zhōu jiū]漫记》近代文言笔记。匏[páo]夫著。甲寅出版社(上海)1915年9月出版,铅印本,平装1册。不分卷,无序跋。全书收文40余篇。其内容皆叙有清一代的遗闻佚事。篇目如《清德宗西狩琐闻》、《纪康熙己未博学宏词科》、《宣宗重视清语》、《毕秋帆制军佚事》、《纪周昌发窃出江忠源遗骸事》、《魏叔子佚事》、《纪石仑森狱事始末》等,属野史笔记性质,文学价值较差。内中偶及文人佚事,可作为文学史资料,如《纪鲍廷博藏书事》、《钱牧斋佚事》等。其中《钱牧斋佚事》叙钱酷好藏书,而生性吝啬,秘不示人。后因家人不慎失火,藏书化为灰烬,钱后悔莫及。

龙树五明论

龙树五明论

龙树五明论,二卷,失译,一四二〇。所谓五明,一般指声明(语言学)、工巧明(美术与工艺学)、医方明(医学)、因明(逻辑学,见因明学)和内明(形而上学)。汉语语境中的五明论,有时也指声论(文字、文法、语文学)、医方论(医学)、工巧论(营造)、咒术论(具有神秘力量的咒语)和符印论(印法)。汉语中最早提及五明的一个例证见于《五明论》。该书属中国佛教经典,被归到龙树名下,所以书名又常被写成《龙树五明论》。书中若干处提及医学,包括妇科学和产科学。据唐代玄奘和义净的记述,龙树亦曾在那烂陀寺就学和任教。一位名为智贤(音译攘那跋陀罗)的印度佛僧,于6世纪访问中国,与其他3位僧人合作译出该书。

修习般若波罗蜜菩萨观行念诵仪轨

修习般若波罗蜜菩萨观行念诵仪轨

简称《般若菩萨念诵仪轨》、《修习般若轨》。密教仪轨经典。唐不空译。一卷。属瑜伽密教仪轨,说般若法。末附《陀罗尼集经》卷三“般若无尽藏陀罗尼”一段。见载于《金藏》、《高丽藏》及日本《大正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