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畹楼忆语
作者:陈裴之陈裴之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人的条件
汉娜·阿伦特创作的社会学著作。什么是人的条件?阿伦特在介绍人的条件前先提出“积极生活”的三大基本要素:劳动(labor)、工作(work)、和行动(action)。劳动是与人体生命过程对应的活动,身体自发的生长、新陈代谢和最终的衰亡,都要依靠劳动的产出和输入生命过程的必需品。劳动的人之条件是生命本身。工作是与人存在的非自然性相应的活动,即人的存在既不包含在物种周而复始的生命循环内,它的有死性也不能由物种的生命循环来补偿。工作的人之条件是世界性。行动,是唯一不以物或事为中介的,直接在人们之间进行的活动,与之对应的是复数性(plurality)的人之条件,即不是单个的人,而是人们,生活在地球上和栖息于世界的事实。除了以上三个人之基本条件外,人也是被条件规定的存在者(conditioned beings),因为任何东西一经他们接触,就立刻变成了他们下一步存在的条件。人的条件不等于人的本性,与人的条件相应的所有人类活动和能力的总和,都不构成任何类似于人的本性的东西。
易斋集
二卷。明刘璟撰。刘璟字仲璟,浙江青田人,诚意伯刘基之次子,生年不详。洪武二十三年(1390),明太祖命其袭承父爵。刘璟让于其兄子廌,乃特设阁门使授之,以性格刚直著称。不久为谷王府左长史。燕王朱棣起兵,随谷王归京师,令参李景隆军事。兵败,上书不见省,遂归里。燕王即位,召之,称疾不至。逮入京,下狱自经死。乾隆四十一年(1776)赐谥忠节。其事迹附见《明史》刘基传。著有《易斋集》。据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载有《刘璟集》十卷,可能其时尚未完全散佚,又别有《无隐稿》一卷,清时即已不存。其与此本之同异,已无法可考。刘璟少通诸经,慷慨喜谈兵,明太祖对其甚为佳许。其诗文伤于觕率,颇逊其父。浙江天台卢廷纲评论其诗,说:“酒酣落笔词愈工,命意不与常人同。清如冰瓯玉盌贮繁露,和如大廷清庙鸣丝桐。疾如黄河怒风卷涛浪,丽如锦江秋水涵芙蓉。”虽誉之未免过实。然其气势苍劲,兀傲不群,犹有其文 《覆瓿集》之风。
庐山太平兴国宫采访真君事实
《庐山太平兴国宫采访真君事实》,撰人不详。约成书于元代。七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书内容分作六类:〈分真创始类〉、〈宋朝崇奉类〉、〈元朝崇奉类〉、〈习仙类〉、〈碑记类〉、〈感应类〉。前三类主要记述采访真君事迹及历代崇奉采访真君之史实。采访真君即庐山之神,又称九天使者或庐山使者。此神至迟在魏晋道书中已有记载,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始建庐山九天使者庙供奉此神。南唐升元二年(938)改名通元府,宋太宗时改名太平兴国观,徽宗宣和六年(1124)又改名太平兴国宫。唐、宋、元代此宫香火兴盛,官方及民间皆崇奉采访真君,本书中对此有较详记载。本书后三类又分别记述历代在庐山学道求仙者事迹,辑录有关太平兴国宫之碑文,以及庐山使者显灵感应事迹。全书实为一部较为完整的庐山史志。
金刚经感应事迹
读诵《金刚经》可以消除罪业、增长善根、转祸为福、化愚痴成智慧的例子,就更多了。许止净居士选取古今典籍中的感应事迹,分类述颂;他的友人刘契净,又为这些事迹作注解,使读者都知道《金刚经》义理渊深,功德广大,生正信心,努力效法前人修行,随其功行浅深,也能得到种种利益。
阿弥陀经疏
宋智圆撰。一卷。是后秦鸠摩罗什译《佛说阿弥陀经》的注释书。为作者十部经疏之作的最后一部,作于宋天禧五年(1021)。释经文分为三部分:(1)从“如是”至“列众”为序分;(2)从“尔时”至“生彼国土”为正宗分;(3)从“舍利弗如我今者”至经末为流通分。此疏有明正德四年(1509)刊本,藏于日本大谷大学。国内诸藏不载,今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及《大正藏》。
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
佛说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四卷,宋惟净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