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经世文三编
作者:陈忠倚章节列表
升序↑- 序
- 例言
- 总目
- 分册目录
- 卷一 学术一原学上
- 卷二 学术二原学下
- 卷三 学术三法语
- 卷四 学术四广论上
- 卷五 学术五广论中
- 卷六 学术六广论下附医理
- 卷七 学术七测算上
- 卷八 学术八测算中
- 卷九 学术九测算下
- 卷十学术十格致上
- 卷十一 学术十一格致下
- 卷十二 学术十二化学
- 卷十三 治体一政本上
- 卷十四 治体二政本下
- 卷十五 治体三原治
- 卷十六 治体四变法上
- 卷十七 治体五变法中
- 卷十八 治体六变法下
- 卷十九治体七臣职
- 卷二十 治体八培才
- 卷二十一 治体九广论
- 卷二十二吏政一吏政
- 卷二十三 吏治二吏治
- 卷二十四 户政一理财上
- 卷二十五 户政二理财中
- 卷二十六 户政三理财下
- 卷二十七 户政四疆城 户政五赋役
- 卷二十八 户政六屯垦
- 卷二十九 户政七商务一
- 卷三十 户政八商务二
- 卷三十一 户政九商务三
- 卷三十二 户政十商务四
- 卷三十三 户政十一钱币 户政十二盐课
- 卷三十四 户政十三养民上
- 卷三十五 户政十四养民下
- 卷三十六 户政十五榷酤上
- 卷三十七 户政十六榷酤下
- 卷三十八 礼政一大典 礼政二家教
- 卷三十九 礼政三正俗 礼政四聘使
- 卷四十 礼政五约章
- 卷四十一 礼政六学校上
- 卷四十二 礼政七学校中
- 卷四十三 礼政八学校下
- 卷四十四 礼政九交涉
- 卷四十五 兵政一海防一
- 卷四十六 兵政二海防二
- 卷四十七兵政三海防三
- 卷四十八 兵政四海防四
- 卷四十九 兵政五边防上
- 卷五十 兵政六边防下
- 卷五十一 兵政七兵机一
- 卷五十二 兵政八兵机二
- 卷五十三 兵政九兵机三
- 卷五十四 兵政十兵机四
- 卷五十五 兵政十一邮政
- 卷五十六 兵政十二粮饷 兵政十三操练上
- 卷五十七 兵政十四操练下
- 卷五十八 兵政十五地利 兵政十六兵制
- 卷五十九 刑政一治狱 刑政二教匪
- 卷六十 刑政三禁 刑政四律例
- 卷六十一 工政一制造
- 卷六十二工政二制造
- 卷六十三 工政三工程
- 卷六十四 工政四工程
- 卷六十五 工政五工程
- 卷六十六 工政六治河
- 卷六十七 工政七船政
- 卷六十八 工政八矿务
- 卷六十九 洋务一外洋沿革
- 卷七十 洋务二外洋军政
- 卷七十一 洋务三外洋邻交
- 卷七十二 洋务四外洋邻交
- 卷七十三 洋务五外洋国势
- 卷七十四 洋务六外洋商务
- 卷七十五 洋务七外洋通论一
- 卷七十六 洋务八外洋通论二
- 卷七十七 洋务九外洋通论三
- 卷七十八 洋务十外洋通论四
- 卷七十九 洋务十一外洋通论
- 卷八十 洋务十二外洋通论六
陈忠倚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定山集
诗文集。明庄昶(1437—1499)撰。十卷,补遗一卷。昶字孔旸,江浦(今属江苏)人。成化进士。授翰林检讨。因疏谏内庭张灯忤旨,谪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丁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学者称定山先生。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是集正德二年(1507)成书。近十五万字。末有其同邑弓元后书。其文多阐太极图之义,其学以主静为宗,其诗亦全作邵子《击壤集》之体。如“山随病起青逾峻,菊到秋深瘦亦香。土屋背墙烘野日,午溪随步领和风”等句,则妙合自然,语含兴象,颇为杨慎等称之。有《四库全书》本,《金陵丛书》丁集本。
台湾生熟番纪事
清黄逢昶撰。成书于光绪九年(1883年),有光绪间刻本传世。书中记载高山番(即生番)和平埔番(即熟番)的社会组织、生产方式、生活习惯以及清朝廷在当地的政府机构对高山番和平埔番的统治情况等。
九章算术译注
该书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全书采用问题集的形式,收有246个与生产、生活实践有联系的应用问题,其中每道题有问(题目)、答(答案)、术(解题的步骤,但没有证明),有的是一题一术,有的是多题一术或一题多术。本书对《九章算术》作了详细的注解。
许氏医案
医案。清许恩普撰。一卷。成书于光绪二十年(1894) 。载伤寒、温病、痢疾、淋症、霍乱、咳喘呃逆、胸腹绞痛、血晕等验案三十余则,约近万言。所载多为内科杂病及妇产科常见病证治。案例不多,但较为典型。审证细致,论治灵活,叙案简捷明了,辨证精当,尤长于脉诊。善于化裁成方,但不拘于内服方药。如治难产血晕用蒸薰疗法取效案; 治虚热牙痛,内服玉女煎加减,外以烧酒滴耳并敷药消肿止痛取效案等,获效迅速,简便易行。末附在京十年中来往诊视名公巨卿人名录,多达数百人。许氏临证经验丰富,可资临证参考。有一九二三年裘庆元刊 《三三医书》 本。
小名录
轶事小说集。唐陆龟蒙撰。《宋史·艺文志》题《古今小名录》5卷,《直斋书录鲜题》作1卷,《四库全书总目》作2卷,今有《续百川学海》、《说郛》本、《五朝小说》本、《唐人说荟》本、《唐代丛书》本、《丛书集成》本。《小名录》记述了从秦到隋的许多人物的小名,包括帝后官宦,才子雅士,还载录了一些女性的小名。由小名而连带出许多有趣的小故事,遂具有了小说的性质。虽然成书于文人有意为小说的唐代,却颇具《世说》遗风,文笔洗练,风雅有趣,更像六朝轶事小说,如《张梨》条,吴人张冲过继于伯父景彻,彻字榶;父邵,小字梨。宋文帝戏景彻曰:“楂何如梨?”“彻答曰:“梨是百果之宗,楂何敢及”。《小名录》还比较完整地记载了一些小故事。《阿娇》写汉武帝幼时,长公主问其欲得阿娇为妻否,武帝笑答:“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后由长公主作主成婚。《匡衡》则通过匡衡为富豪而多藏书之家“作而不求直”,“愿得主人书遍观之”,生动地刻画了淡迫而好学的匡衡形象。《小名录》开辟了小说创作的新的题材领域,对后世有直接的启发。宋朋溪居士的《侍儿小名录》、乐史的《小名录》等就是例证。
东林十八高贤传
往余令钟陵。曾过东林寺虎溪桥上远公社。竟作牛马走骚驿之场。为之慨然。去今十余年。乃得东林十八高贤传读之。诸公皆粪壤富贵。膏肓泉石。心超净秽之区。境际人天之胜。令人脉脉心动。抠从亡阶。况亲承接引。妙契因依。岂必入净土而极乐。上莲座而兴瞻哉。此傅刻在庐山。未获流布。乐愚上人谋新业于栖贤山中。寻授吴门毗耶室梓行。予故喜而序之。使信奉此传。人人见远师。人人会庐山也。余谓上人尚宜索龙眠十八贤图附之。以传千载。何羡兰亭辋川哉。昔宗少文对衡阳王有言。禄如秋草。时过即腐。试问学道人。此片白莲花。有腐败不。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