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篇

作者:司马光
类篇

字书。四十五卷。旧题宋司马光撰。实际是宋仁宗命王洙、胡宿、掌禹锡、张次立等人相继纂修的。宋治平三年(1066年)由司马光接代,已经成书,次年缮写完毕。宋宝元二年(1039年)丁度等人修纂《集韵》,因增字较多,不能与《玉篇》相互参照,所以由王洙等人修纂《类篇》,同《集韵》相辅而行。《类篇》是修纂《集韵》的副产品。《类篇》全书分十四卷,又目录一卷,每卷又分为上、中、下三卷,实为四十五卷。其分部及各部排列顺序,基本上沿袭《说文》,仍为五百四十部,只个别地方有较少改动。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修纂,至英宗治平三年(1066)成书。本书旧版有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曹寅所刻杨州诗局刊行的楝亭五种本,光绪二年(1876)姚觐元翻刻本(即一般所说的“姚刻三韵本”)。1984年中华书局影印了“姚刻三韵本”。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上海图书馆藏汲古阁影宋钞本出版了影印本,并于书后附加了四角号码索引。

猜你喜欢的书

火花

火花

《火花》通过一个年轻人的视角,展示了一个心地单纯、性情豪爽的银行家德莱恩跟社会习俗格格不入的一些表现,使故事悬念丛生,直到最后才揭示了这种表现的根源。伊迪丝•华顿对十九世纪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的敬重在这篇小说中充分反映出来。

异邦与故国

异邦与故国

日记集。蒋光慈著。1930年1月现代书局出版。这是作者旅居东京的日记,起于1929年8月25日,止于当年11月9日。前有极短的《序》。日记中间有失记的地方; 也许是作者公开出版时抽掉了,因为《序》中说“这是我在东京养病时一部分的日记”。这册日记的一部分,曾发表于《拓荒者》创刊号上,题为《东京之旅》。《异邦与故国》是部极好的抒情散文。1929年8月,作者迫于国内的险恶政治形势和个人处境,又加以肺病缠身,所以东渡日本去治病和创作,而日记中流露出的却是爱国的挚情,却是对政治和文艺动向的关心。日记的主调是对故国之思,书名为《异邦与故国》,也表明了这一点。日记的收束是:“呵,我应当归去,我应当归去,重新投入那悲哀的祖国的怀抱里!”这爱国的挚情,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异邦与故国》又是具有极高史料价值的日记册。日记真实地记录了当年蒋光慈的革命工作和创作活动。首先,他组织了太阳社东京支社。大家开座谈会,交流有关国内及日本文坛信息,交流创作经验,讨论修改文稿。其次,蒋光慈结交日本文艺界朋友,特别是与日本著名评论家藏原惟人建立了深厚友谊。再次,蒋光慈完成了长篇小说《冲出云围的月亮》的创作和苏联小说《一周间》(里别津斯基作)的翻译。最后,日记记录了蒋光慈阅读苏俄文学理论著作的情况。这些真实的日记和珍贵的资料,对我们研究蒋光慈的思想和创作,无疑是很有价值的。

春秋究遗

春秋究遗

十六卷,清叶酉著。此书多宗其师方苞《春秋通论》,时有异同。对胡安国《春秋传》苛刻之说,《公羊》、《谷梁》附会之例,全弃置不取。于《左传》也多纠正,往往连其事迹也予以怀疑。总体上能准情度理,多得经义。所分变例、特文、隐文、阙文,较他书亦有条理。

华严圣可禅师语录

华严圣可禅师语录

清代德玉说、光佛等编写的书籍,共五卷。卷一收住重庆府巴县华严禅院语录——一上堂、住重庆府报恩禅寺语录——上堂、再住华严院语录——上堂;卷二收上堂;卷三收晚参、机缘;卷四收拈古、颂古;卷五收杂录。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五册。

方融玺禅师语录

方融玺禅师语录

三卷,清如玺说,兴林等编,附净土诗。一卷,天界上堂弘济上堂小参。二卷,云居示众。三卷,机缘室中垂语小佛事行脚垂语佛祖赞歌偈行实附净土诗。

长爪梵志请问经

长爪梵志请问经

一卷,唐义净译。有一长爪梵志来问佛三十二相之业因,佛一一答之。彼信乐而受八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