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

- 姓名:司马光
- 别名:号迂夫,晚号迂叟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陕州夏县涑水乡人
- 出生日期:1019年11月17日
- 逝世日期:1086年10月11日
- 民族族群: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宋代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人,故世称涑水先生。景祐五年(1038)进士甲科。初仕苏州签判旋丁父忧,服除,改武成军签判。庆历六年(1046),以庞籍荐,召试,授馆阁校勘,后由庞籍辟为并州通判。庞籍乃光父司马池挚交,光终其生父事之,呼始平公而不名。召为开封府推官,累官知制诰、天章阁待制、知谏院。英宗治平三年(1066),加龙图阁直学士,撰成自战国至秦的八卷编年史,名曰《通志》,进呈英宗。英宗命置书局于秘阁,缜修。神宗即位,擢翰林学士,赐书名曰《资治通鉴》并亲作序文。熙宁三年(1070),因与王安石政见未合,出知永兴军,改判西京留台。退居洛阳,书局自随,修《资治通鉴》。元丰7年(1084)《资治通鉴》成书。哲宗即位,召主国政元祐元年(1086),拜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尽废王安石新法。为相8个月病死,追封太师、温国公,谥曰文正。司马光与邵雍、程颢、程颐、富弼等交往甚密,反对王安石变法最烈、认为:“汉武取高帝约束纷更,盗贼半天下元帝改孝宣之政,汉业遂哀。由此言之,祖宗之法不可变也。”
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乃我国史学巨著,实开通鉴体先河,不仅网罗宏富,构思精密,且语言洗炼,不乏文采。其文内容充实,感情执著、真挚,诗亦质朴流畅。其诗文集今传三种版本系统:《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司马文正公传家集》、《增广司马温公全集》(此乃李裕民教授在日本发现的孤本,今有汲古书院影印本行世),三本所收诗文互有异同,可以互校补证。此外有《稽古录》20卷,这是司马光为修宋代史而作的准备《涑水纪闻》16卷,这是得之于传闻的笔记。此外,还有《温公诗话》等。其生平事历见苏轼撰《司马温公行状》、《司马温公神道碑》(刊《传家集》附录),明代马峦、清代顾栋高均编有《司马光年谱(中华书局合刊,1990年点校本),程应镠师有《司马光新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宋衍申有《司马光传》(北京出版社1990年版),尚恒元等有《司马光轶事类编》(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2年版),李裕民有《司马光日记校注》(中国社科出版社1994年版)等。司马光茶诗《双井茶寄赠景仁》云:“春睡无端巧逐人,驱诃不去苦相亲。欲凭洪井真茶力,试遣刀圭报谷神。”体现了他和范镇终生不渝的真挚情谊。《十四日小园置茶招宗圣应之皆辞以醉为诗赠之》亦与友人茶会而未果。《小诗招僚友晚游后园》二首之一:“何似松间煮新茗,更来花底覆残棋。”反映了作者居洛阳时的闲适与交游生活。同样的题材还见于《潞公游龙门光以室家病不获参陪》诗等。在司马光的文集和巨著《通鉴》、《涑水纪闻》中均有一些宋代和历朝的茶史资料,尤为可贵。
猜你喜欢的书
突破封锁
《突破封锁》(Les Forceurs de blocus)是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格拉斯哥商人基姆斯。普雷菲尔为了赚取高额利润,决定冲破北方封锁,用南方的棉花换取急需的短缺品,女扮男装的詹妮小姐也混上了他们开往南方的苔尔芬号船,他们能否突破封锁呢?
水浒外传
现代中篇小说。刘盛亚著。上海怀正文化社1947年10月初版,列入“怀正文艺丛书”。本书作者撷取水浒英雄后裔传奇生涯的片断,以梁山英雄阮小七(改名萧恩)之女萧桂英与花荣之子花逢春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绘了沦于金朝以后的石碣湖斗争生活。在水浒英雄或被杀害、或被招降、或出走他乡后,阮小七携女隐居湖上,却屡遭官府催讨渔税。萧桂英为救被俘的未婚夫花逢春,被迫嫁给金将占罕。在一次遗民起义中,金朝的占罕和叶卜华两将领对待遗民的态度不同,遗民们利用了他们之间的矛盾,使占罕杀掉了骄横跋扈的叶卜华,桂英又以药酒毒死占罕。最后,桂英终于和花逢春得以团聚。
二字诀
书法章法论用语。指“截拽”二字。唐代李华《书论》 (即《二字诀》)云: “予有二字之诀,至神之方,所谓‘截拽’也,苟善斯字,逸少、伯英,彼何人哉!”清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 “又曰:‘有二字神诀,截也,拽也’。所谓截,拽者,谓未可截者截之,可以已者拽之。
全宋诗
诗总集。收录诗人9800余人,荟萃了两宋300年间的全部诗作。
西望长安
当代多幕话剧。老舍著。初载《人民文学》1956年第1期,连载于《陕西日报》1956年1月18日至3月25日。作家出版社1956年3月初版。群众出版社1979年7月出版。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8月出版的《老舍剧作全集》第 二卷、人民文学出版1987年5月出版的《老舍文集》第十一卷中,均收有《西望长安》。剧本写一个政治骗子栗晚成,从1951年起。4年的时间内跑过十几个城市,闯进十几个重要部门,不但混进了国家机关成为高级干部,而且钻进了共产党内;不但冒充了战斗英雄,而且受到周围一部分人的崇敬和庇护。最终在西安落入了法网。作者自称《西望长安》是个“讽刺剧”,意在讽刺某些机关工作人员的官僚主义作风和丧失革命警惕所造成的危害,“我只能讽刺这些缺点,而不能一笔抹杀他们的好处,更不能通过他们的某些错误而否定我们的社会制度”(《有关〈西望长安〉的两封信》)。刘仲平在《评〈西望长安〉》一文中,肯定了老舍的创作热情和讽刺分寸,同时也指出“整个剧本给人的回味却有点索然:仿佛一个会喝酒的人,指望慷慨的主人拿出一瓶上好的茅台来款待他,结果却只喝到一点掺了水的‘六十度’似的,令人感到不过瘾,期望没有得到满足。”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于1956年在北京首次演出。
图民录
清袁守定著,4卷。本书据经史所载及著者阅历所得,论居官为政之道,用以自镜以期对斯民有所裨益。取古人“夫苟中心图民,智虽不及,必将至焉”之义而名此书。内有为民、视民如子、治民如家、祥刑、治狱至仁恕、非至明不敢折狱、非佞折狱、慎用三木、不用刑求、不躬坐狱讼、判讼误当考正、体恤狱囚、赈饥之法、通融平粜之法等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