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

作者:夏丏尊
文心

《文心》是叶圣陶与夏丏尊先生,用故事的形式,来讲解语文知识的一部启蒙书。共三十二篇文章,每一章一个主题,例如信的书写、朗诵的技巧、修辞的运用……通过几个中学生乐华、大文等人的生活,将之串联起来,使语文知识在不同的场景中延展发散。更有社会时事的穿插互动,将文字技巧的说明升华为文字背后精神的挖掘宣扬。陈望道先生和朱自清先生为《文心》写了序,将该书的价值意义做一表彰。陈先生说这本书的特点是“把关于国文的抽象的知识和青年日常可以遇到的具体的事情融成了一片。”朱先生说“书中将读法与作法打成一片,……不但指点方法,并且着重训练”,还“将教学也打成一片,师生亲切的合作才可达到教学的目的”。

猜你喜欢的书

烟

《烟》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创作的长篇小说。《烟》写于1865年11月至1867年1月,发表在《俄国导报》杂志1867年第2期,同年出单行本。列特维洛夫出国学习农业,在德国的游览胜巴登等待他的未婚妻塔吉亚娜。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遇见了十年前热恋过的伊莲娜。他们曾热烈相恋,但伊莲娜为追求豪华生活而抛弃了他。她现在是位将军的妻子,在社交界享有很高的声望。重新相遇,使她又燃爱火,列特维洛夫经不起诱惑,残酷地撕毁了与未婚妻的婚约,要偕伊莲娜出走。但十年的豪华生活使伊莲娜中毒太深,放弃了出走的机会,为了贵族式的虚荣豪华生活她再一次抛弃了他,而列特维洛夫只好只身回国。

秋水轩尺牍

秋水轩尺牍

清许葭村著。为作者的书信集。古称书信为尺牍,因古代书简长约一尺故名。由后人整理编排成书,共229篇,分为叙候、庆吊、劝慰、请托、辞谢、索借、允诺、戏谑8类。文辞生动雅丽,曲尽情理,向为尺牍范本。如《复朱鹤汀书》尉问腹疾并告知家乡水灾一事说:“手书遥贲,知足下适患河鱼之疾。造化小儿,何不仁乃尔,近日定占勿药矣。弟贫也,非病。客自家乡来者,道波臣为虐,年谷不登,旅人无以自存,又重以内顾忧。如何如何!足下作归省计否?新凉入序,寄语加餐。”以河鱼代称腹疾,勿药代称痊愈,波臣代称水灾。结尾一句感叹,继问友人是否准备回乡,最后因秋临加以问候,使人有亲切之感。语句精练,事虽不多,但处理得十分娴熟。又如《托沧州诸友照应友人书》说:“火云如烧,思与诸君子一登朗吟之楼,看夹岸柳阴,风樯上下,以消烦溽。乃仙凡途判,咫尺千里,徒作五城十二楼观耳。盐邑张少尉,武陵人也,近以年老乞休。月之二十九日,先遣眷属赴沧,候船南下。幸推梓谊,饬役代觅妥寓,俾旅途主人不敢欺生慢视。此感弟实均之”。第一句火云如烧,如同起兴。继叙旧日友情,最后拜托代为照应友人。语言优美,情调浪漫,使人乐于代劳。又如《贺陈筠青生女书》中说:“昨得手书,以弟夫人弄瓦而不弄璋,其辞若有憾焉。不知二五构精,伉俪同功,是谁之过,而为是怏怏耶?况凰之降,即以开么凤之先;谢氏乌衣,不可无林下风以济其美,正不必谓梦月之不如梦日也”。其中“弄瓦”指生女,“弄璋”指生男,语出《诗经》。“二五”指十月怀胎,“伉俪”为夫妇二人。 “雏凰”指女孩,“么凤”指男孩子。谢氏用谢安典故,谢安居乌衣巷,其子第多贤,而其侄女谢道韫神情散朗,有林下风。梦月喻生女,梦日喻生男。比篇用典自然,认为生女未必不如生男,观点亦有可取。“是谁之过”一句尤其恢谐,足可解颐。该书曾经由经山阴娄氏、吴县管氏注释,又经宋晶如补充、订正,并加语译,使读者较易理解。书前编有分类目录和内容提要目录,便于读者浏览。1986年上海书店出版影印本,与清龚未斋《雪鸿轩尺牍》合刊,1987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校注本。

麻疹阐注

麻疹阐注

儿科著作。清张廉撰。四卷。廉字通源,诸暨(今属浙江)人,清代医家。张氏认为论麻疹诸家以《医宗金鉴·疹门》为善,但该书“言简而赅,非得其言外之意,必疑其略而不详”。为便于后学,故在此书注文基础上,兼取各家之说,结合自己心得,于道光二年(1822)撰成此书。本书卷一~二系将《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的(麻)疹门作了补充注释。卷三~四为附采诸家麻(疹)后证治,引述前代麻疹著作中有关麻疹的合并症、后遗症的证治等内容。现有初刻本等多种清刻本、石印本及《珍本医书集成》本。

包氏父子

包氏父子

短篇小说。张天翼著。 初载于1934年4月上海《文学月刊》第2卷第4号。初收于1934年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版《移行》。主人公老包是刘公馆忠驯的仆役。他省吃俭用,借债求情,千方百计供儿子包国维到洋学堂读书,希望包国维能象个人样。但包国维在资产阶级花花公子郭纯等的引诱下,却染着一身流氓气。他品行恶劣,灵魂腐朽,欺侮女学生,帮郭纯打架。最后包国维被学校开除了,老包的理想落空,再加上债主索债,终于昏倒在地。小说深刻地揭示了小市民庸俗的“向上爬”心理,但笔触却深入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都市社会的病象和矛盾之中。老包忠厚善良,不乏老式市民的传统品德。但又信奉“学而优则仕”的古训,期望儿子爬上去。这个人物属于旧时代的遗迹。包国维在资产阶级腐朽文化的影响下,已变成洋场恶少式的小市民。他不信奉“学而优则仕”的古训,只希望通过向郭纯讨好、献媚, 爬到郭纯们的行列之中。父子两代小市民虽然都极力想“向上爬”,但由于不同的文化影响却形成明显的矛盾。小说形象地说明,在日益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的都市里,老一代小市民不能爬上去,新一代小市民也更加堕落。作品特别善于通过典型化的细节,剖析人物的心理,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在针砭病态人生的同时,又折射出时代的侧影,因而成为张天翼讽刺小说中的名篇。

加里波的

加里波的

《少年丛书》之一,《少年丛书》最早于1908年冬天由张元济主持的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出版,又名《中外伟人的传略》。《少年丛书》共28册,分别讲述了28位中外名人的人生故事。《加里波的》林白水著。加里波的即加里波第, 意大利民族统一运动领袖、卓越的军事家。生于海员家庭。早年当过水手和船长。1834年参加萨伏依起义后流亡南美,曾参加巴西和乌拉圭等国的革命运动。1848年返回意大利,次年为保卫革命中建立的罗马共和国而浴血奋战。共和国失败后率数千人撤离,跨越亚平宁山脉,沿途传播意大利统一的思想,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1860年组成“千人红衫军”,解放了西西里和那不勒斯(两地后并入撒丁王国),对意大利的统一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一生最后一次战斗是1870年援助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进行普法战争,并热烈祝贺1871年巴黎公社的诞生。

居士分灯录

居士分灯录

凡二卷。明代朱时恩辑。书成于崇祯五年(1632)。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七册。此书仿效缁门之传灯录,辑录在家信众参禅办道之事缘。包括西土之维摩居士,唐代之傅大士、庞居士、韩愈、吕岩真人,宋代之苏东坡、朱熹,及明代之宋濂等,计有一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