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瑞

作者:佚名
稽瑞

《稽瑞》一书为唐代刘庚辑著的一本历数各个朝代有名的天降祥瑞的记载。文章多是引用一些古籍如《史记》、《山海经》、《汉书》、《瑞应图》等书中所载的各种祥瑞现象。清道光季锡畴重刊《稽瑞》序曰:子思子曰:“国家将兴,必有祯祥。”祯祥之事见于上世者不一。自后世狐鸣篝火之术兴,图谶纬书往往伪托,是以圣君贤相戒在下不许言瑞。可见,自古以来大多所谓的祥瑞现象,都是为古代帝王登基上位制作的种种包装宣传而已。

猜你喜欢的书

芝峰类说

芝峰类说

杂著,朝鲜李睟光撰。它是一本介绍新世界和新知识的奇事逸文集,被称作是朝鲜最早的文化百科词典。内容是从古书和古闻当中选取的,文献、天文、地理、草木、昆虫都囊括其中。 李睟光成长于朝鲜王朝最混乱的时期,内有党争,外有壬辰倭乱和北方女真族的骚扰,这一时期的政治、社会和经济都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李睟光一生都在为国家的中兴而奋斗,摸索着发展社会经济的政策。他强调实践、实用的学问,在生活中广泛涉猎各种领域的学问,并把它系统地整理下来。他一边搜集先贤们的事迹,一边思索如何把它们应用于当下社会。《芝峰类说》就是他不断探索创新的产物,法古创新的思想贯穿全书。 李睟光是“实学”的先驱者,他强调性理学中实践、实用的要素,批判空谈理论的学风,广泛接受除性理学之外的其他有助于富国强民的学问,他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这在《芝峰类说》中体现得最为明显。《芝峰类说》的内容构成如下:卷1天文部、时令部、灾异部;卷2地理部、诸国部;卷3君道部、兵政部;卷4官职部;卷5儒道部、经书部;卷6经书部2;卷7经书部3、文字部;卷8文章部1;卷9文章部2;卷10文章部3;卷11文章部4;卷12文章部5;卷13文章部6;卷14文章部7;卷15人物部、性行部、身形部;卷16语言部;卷17人事部、杂事部;卷18技艺部、外道部;卷19宫室部、服用部、植物部;卷20卉木部、禽虫部。

乌龙山·火焚少林寺

乌龙山·火焚少林寺

郑证因著,武侠小说,讲述了嵩山少林寺四僧为解救大侠朱德畴并护送他前往福建莆田,与各方势力展开争斗的故事。小说中,四僧在金陵遭遇重重困难,与武林好手及官兵交手,最终得到铁剑先生等人相助,成功救出朱德畴并赶赴福建少林寺。该书情节紧凑,武打场面精彩纷呈,是郑证因技击武侠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庐陵官下记

庐陵官下记

传奇小说集。二卷,唐段成式撰。 《新唐书》、 《崇文总目》、 《直斋书录解题》均入小说家。今书已残,仅南宋曾慥《类说》及宛委山堂本《说郛》,曾录其若干则,从中可以窥见其书之一斑。书中所记皆琐细之事、物,篇幅短小,描写细腻,语言平易浅近,不乏生趣。今据南宋曾慥《类说》及宛委山堂本《说郛》辑录,仅存《蛙谜》、《借书》、《盗》、《梦》、《盗侠》、《牡丹》等10余篇,可由此窥其书全貌。

佛教逻辑

佛教逻辑

本书是二十世纪西方佛教学界最著名的俄罗斯学者、彼得堡学派的巨擘舍尔巴茨基(1866—1942)的代表作。该书除了详细地论述了佛教逻辑的产生和发展之外,还尤其借助当时的佛教史、佛教哲学和梵藏文献研究的成果,以三位佛教思想家(陈那、法称、法上)为对象,对晚期大乘佛教的认识论和逻辑学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这一讨论以印度其他哲学流派的逻辑及亚里士多德逻辑为参照,指出了佛教逻辑在同一律、矛盾律等推理形式方面的特征,以及其中的精深博奥。

大明太宗文皇帝御制文殊赞

大明太宗文皇帝御制文殊赞

大明太宗文皇帝御制文殊赞,明 太宗御制,佛教大藏经 第083册

天隐修禅师语录

天隐修禅师语录

二十卷,天隐圆修说,通琇编。秉一卷第一上堂示众,卷第二示众,卷第三示众,卷第四示众,卷第五示众,卷第六示众小参,卷第七小参,卷第八举古,卷第九举古拈古徴古,卷第十别古代古普说,卷第十一复问或问卷,第十二或问书问,卷第十三法语法偈,卷第十四法偈,卷第十五机缘,卷第十六机缘,卷第十七颂古,卷第十八颂古诗,卷第十九诗,卷第二十赞自赞佛事传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