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门果报录
作者:宋楚望宋楚望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考功集
十卷。明薛蕙 (1489—1541)撰。薛蕙,字君采,毫州(今属安徽省)人。年十二能诗。正德九年 (1514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后官至吏部考功郎中。薛蕙于书无所不读,学者重其学行,称为“西原先生。”著有《考功集》、《西原遗书》及《约言》。是集初由李宗枢于嘉靖十四年 (1535年)刊刻行世,凡十卷,另附行状、墓碑之属为一卷。集前有李宗枢序。其诗清削婉约,醇雅秀逸,但是诗境亦时有板滞之处,诗味也不够浓郁。万历年间又有翻刻本。崇祯年间,薛邦瑞又重新刻印,题名为《西原全集》十卷,并增有遗集一卷。清乾隆年间,其裔孙薛世嘉再次重新刻印《西原全集》为十二卷。此本有明万历年间刻本,清乾隆间刻本及 《四库全书》本存世。
湖山类稿
诗词别集。一作《增订湖山类稿》。五卷。宋汪元量撰。《湖山类稿》乃元量自编,其名亦自定。宋、元之际,有刘辰翁选本,所收作品止于汪南归之初。中华书局影印《永乐大典》所引汪氏诗,皆出《湖山类稿》,其中有入蜀诗,说明《湖山类稿》乃其全部诗作结集。与《永乐大典》修纂同时,明抄本《诗渊》的编辑者在书中大量引录元量作品,仅现存《诗渊》残本,即有诗二百多首、词三十首,皆题《宋汪元量水霎诗》。说明其时元量诗集以两种版本流行。清初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著录《湖山类稿》十三卷,其时或尚存。今此本与《诗渊》所引之《水霎诗》皆已早佚。今存刘辰翁选本《湖山类稿》五卷,前四卷收诗二百零三首,卷五为词,凡二十八首。另有《水雲集》,收诗二百四十六首,除去与《湖山类稿》重复的篇目,为一百七十七首;收词一首。二者通行本,为清鲍廷博刻本。又有清汪森藏抄本《湖山类稿》、《湖山外稿》。汪本前者多刘辰翁批点十二条,胜鲍本;后者即鲍本之《水雲集》,所不同者,后者已去其重复篇目。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的《增订湖山类稿》,在上述二本的基础上,新自《诗渊》、影印《永乐大典》等书辑得诗九十九首、词二十三首,溶于以上二本中,按时代先后,分别诗、词编次。五卷,前四卷为诗,第五卷为词。这是目前收录汪氏作品最为完备的本子。
太平圣惠方
简称《圣惠方》,100卷。北宋翰林医官五怀隐及副使王祐、郑彦,医官陈昭遇等奉宋太宗诏令编纂。自太平兴国三年 (978)始,到淳化三年 (992) 完成。宋太宗赐名 《太平圣惠方》,并亲自为之写序,记述该书编撰经过。全书分1670门,方16834首,约282万条。包括诊法、处方用药、五脏诸病、内、外、妇、儿、服食、丹药、外益、针炙等内容。每一病证先列 《诸病源候论》 的论述,对病因病机,疾病证候,方剂药物进行理论的阐述。该书重视 “脏腑疾病”,置于所载各种疾病之首,有别于前人。并首记 “五脏用药”。另外关于外科五善七恶之说,小儿急、慢惊风的分辨,眼科 “开内障眼论” 所载白内障针拨手术的详细过程,亦均为我国现存最早记载。书的又一特点,是设立专篇,阐述医德与医术的修养。本书是一部大型临床方书,反映了北宋前期医学水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临证参考价值。但因卷帙浩大,在当时不易流传。北宋中期,庆历六年 (1046)福建医家何希彭,曾选录《太平圣惠方》 中便于民用者6096方,辑为 《圣惠选方》,作为教本应用,对后世方书的发展有较大影响。该书已佚。《太平圣惠方》现存主要版本有1958年人民卫生出版排印本、日本抄本。
胎息经笺疏
尚自幼多病,又乏齐物乐天之智,常汲汲于死生之域,故于修养诸术,道佛学说,无不参究,冀得延命固形,超脱证果。然念余多年来,学愈多,行余蔓,与日损之旨,大相背谬,自亦知之。适一九五一冬日二十五,腊之十五日,闲居无事,因思学道半生,有何受用,无常一到,将何应付,不禁惊起,欲痛改前非,身体力行。然行将何据?细忖道书种种,伪谬者固无论矣。其他纵非伪谬,或则陈义过深,(如参同契,悟真篇等)或则支离寡要,(如道藏中之绝大部分),求其能为初学楷式,而内容精当扼要,足为实证之资者,其惟胎息经乎。惜经疏与幻真先生注,皆欠妥善,故当即决心参考各家要言,作成笺疏,以便一己之行持,且以与佛密互证。惟年来从事医学内典之纂辑,此意搁置已久,今幸二者大体就绪,故特及之,此作笺疏之缘起也。
唐音
十四卷。元杨士宏(生卒年不详)编。杨士宏,字伯谦,襄城 (今属河南)人。是书收诗一千三百四十一首,卷前有杨士宏所撰 《唐音姓氏并序》。是书分为始音一卷,正音六卷,遗响七卷。编者自记称十五卷,系遗响有一子卷。其 “始音”只录王、杨、卢、骆四家;“正音”则诗以体分,为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又以时代划分,以初唐、盛唐为一类共六十五人,中唐、晚唐各为一类,分别为四十八人和四十九人。“遗响”则选收诸家之作,且附以僧诗共十三人,不分诗体,女子诗,然李、杜、韩三家不录。李东阳《怀麓堂诗话》曾备述选诗之难,谓选唐诗者唯杨士宏之 《唐音》; 而 “排律”之名亦即始于本书。是书题为张震辑注,其人仕履、朝代未详,其注颇为弇陋,只可做一家之言。然此书积十年之力而成,取舍很得功力。《唐音》成于至正四年 (1344年)。除有 《四库全书》本外,有《湖北先正遗书》本、明初建安叶氏刊本等版本。
苏格拉底
《少年丛书》之一,《少年丛书》最早于1908年冬天由张元济主持的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出版,又名《中外伟人的传略》。《少年丛书》共28册,分别讲述了28位中外名人的人生故事。《苏格拉底》钱智修著。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出生于一个雕刻师家庭,曾受过哲学教养,喜欢研讨人生处世问题。环绕在他周围的都是一些反对雅典民主政体,反对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小集团。他认为哲学的目的是在于教导人们过道德生活,而要实现这一任务必须认识普通的道德规范和公共福利,在他看来,美德和知识是同一样东西。他好以这种道德观去向别人进行“精神治疗”,凡与他意见不合的就会遭他破口大骂,因此树敌甚多,积怨甚广,最后被人控以冒渎国家之神,蛊惑青年之罪判处死刑,在狱中服毒自杀。他没有留下什么著作。他的学说仅见于他的学生柏拉图、色诺芬和阿里斯托芬诸人的纪录中。






